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週記

精選清明節週記合集7篇

週記9.63K

工作在不經意間已經告一段落了,我們或多或少都學到了一些新東西,請好好地記錄下在週記裏。快來參考週記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週記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清明節週記合集7篇

清明節週記 篇1

清明節到了,清明是一個踏青的時節,我怎麼能夠錯過這麼大好的時光呢?陽光明媚,爸爸帶我去鄉下踏青。說去就去,於是我們就出發了。

真巧,半路上居然遇到我一至三年級的同學張浩然了,他可是我的超級“good”好朋友了。爸爸說要把我們哥倆一塊帶着,“歐耶!”終於有人陪我作伴了。

到了農田,我們被這場面驚呆了,一望無邊的農田真美呀,碧綠如絲絨一樣,真想躺在上面。禾苗一株株可愛極了,在微風的撫摸下,它們個個挺直了身板,像一個個士兵一樣。我與同學慢慢走在羊腸小道上,沐浴着陽光,欣賞着這迷人的景色,舒服極了。

走着走着,我們來到一個池塘。張浩然說:“我們捉泥鰍吧!”我說:“真是個好主意。”我們拿個袋子準備捉。這泥鰍活蹦亂跳的,就是捉不着,氣死我也!我一個“餓虎撲食”,哈!終於捉到了一隻。到了最後,雖然搞了一身泥巴,但是,收穫還不錯哦,一共八隻。

這次的鄉下踏青真好玩,原來農田那麼漂亮,我希望下次爸爸還能帶我來體驗農村風光。

清明節週記 篇2

清明節是農忙的日子。人走在村莊的小道山只聽見呼呼的風聲,往日農閒時的歡聲笑語早已銷聲匿跡。此刻的路上連針落地的聲音都響徹雲霄。人們正三五成羣的在地裏忙活着,有種玉米的、點豆子的、壘田埂的……你可不要小瞧種玉米哦!它可是一項需要耐心才能做好的活兒。

今年我和媽媽一起種玉米。早上,我和媽媽準備好鋤頭、玉米種、化肥就往地裏趕。從我家到地裏需要爬過一個高高的山坡。剛開始,我和媽媽還有說有笑的往前走。快到半山腰時,缺乏鍛鍊的我覺得喉嚨直冒煙、臉蛋滾燙滾燙的、豆大的汗珠不停地往下滴、兩腳發軟,我再也挪不動步子了。媽媽只好停下忙碌的腳步等我。媽媽語重心長的對我說:“英英,你不會忘了你學畫的情景吧!以前你的畫總是一塌糊塗。在老師的耐心指導和你不懈的努力下,同學和老師對你的畫都刮目相看了。做一件事不管多苦多難都要堅持下去。”聽了媽媽的話,我猶如加了油的汽車,衝勁十足。我奪過媽媽手中的鋤頭扛在肩上向山頂衝去。

哎,這麼簡單的事都辦不好,我心裏非常愧疚。我汲取教訓認真完成這不起眼的活兒——丟種子、丟化肥。我和媽媽的辛勤勞作總於讓種子們睡上了安穩覺。

我們把剩下的玉米種和化肥裝好,扛起鋤頭往家走。路上碰着許多晚歸的人羣。

夕陽的餘暉照在臉上,我一下就想起了“戰士打靶把營歸,把營歸”。你看我多象打靶歸來的戰士,微風吹動樹葉發出沙沙的聲響,好象在誇獎我。這個忙碌的清明節讓我明白了勞動的艱辛,懂得了要珍惜勞動成果——愛惜糧食。

清明節週記 篇3

今天是清明節,幸好沒有下雨,我們一家人去竹溪掃墓。竹溪在嵊州的西北部,與諸暨市毗鄰。竹溪是奶奶的孃家,我們爲曾外祖父、曾外祖母去掃墓。

一路上,只見車來人往,比往常熱鬧,大多是到鄉下去掃墓的。

車到浦橋,只見公路兩邊的山坡上到處都是桃花紅,李花白,紅白相蚋,風景這邊獨好。浦橋盛產各種水果,是嵊州的“水果之鄉”,看來今年浦橋水果又是豐收年。

車到崇仁,田野上到處是一片綠油油的,大地像鋪上了一層綠地毯。青春的麥苗正在拔節;那金黃的油菜花,銀白的蘿蔔花,紫紅的草子花,把田野畫成一幅絢麗多彩的水彩畫。蝴蝶在花間翩翩飛舞,蜜蜂爲採蜜而忙忙碌碌。

車到竹溪,山村被羣山環抱,空氣格外清新甜潤,潺潺的溪水清澈見底。山巒連綿起伏,滿山青松翠竹,鬱鬱蔥蔥。山上許多竹筍破土而出,村民們肩扛鋤頭,揹着竹籃,興高采烈地在掘筍。

從浦橋到竹溪,公路兩邊的村莊都建起了一座座三、四層高新房子,不亞於城裏的別墅,呈現一番新農村的新景象。爺爺說:“這幾年,改革開放使農民富起來了,新房子越建越多,越來越漂亮,農村及城市沒有區別了。”

清明節週記 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到了,人們帶着悲傷的心情來到了墓地。那老天爺好象懂得人們的心,也哭起來了。那柳條也低垂着頭……啊!清明節真使人傷心!

我們一家拿着鞭炮、紙錢……帶着悲傷的心情來到公墓,一進門,就看見人山人海,聽見了炮聲濃濃,找到了地方,我們就開始掃墓。

爸爸點燃了蠟燭,正正地放在碑的前方,過了一會兒,爸爸又拿起一塊乾乾淨淨的毛巾認認真真地擦起了石碑,把每一個字都擦得閃閃發光。我突然發現別人的石碑上都繫着一根帶子,我覺得很奇怪,於是我就也買了一根寫着“音容猶在”的紅帶系在石碑上,原來這是爲了寄託我們對親人的懷念。接着,媽媽燒起了紙錢,口裏還唸唸有詞,希望姥姥過得好,並保佑我們全家幸福!最後,我們還磕了頭,放了鞭炮。

我在回家的路上,心想:“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辜負那些離世親人對我的期盼!

清明節週記 篇5

清明節到了,我跟媽媽、爸爸、爺爺、奶奶等一起去老家上墳。

經過了幾個小時的顛簸,終於到了老家,只見那的場景跟詩人杜牧的《清明》裏寫的一樣。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我們吃完飯了以後,一起去拜墳,因爲時間久了,經常沒有來清掃,有一些墳上面已經有很多雜草了。其中有一個我們老祖祖……的墳,雜草多得我都已經看不出那是墓了。爸爸叫我給他的爺爺奶奶燒了點紙錢,我問媽媽:“爲什麼要燒紙錢呢?”“他們在陰間要用這種錢。”爸爸說到。

在清明節不僅有掃墓的,而且還有踏青的習俗。我們掃完墓後,迎着春風,看着迷人的景色,坐在草地上吃着零食。

在這令人着迷的春光裏,我心情十分愉快。到了下午,我們才戀戀不捨的回家。

清明節週記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首杜牧寫得清明古詩。

今天是星期五,我爸爸一大早說:“清明節到啦,祭祖墳啦,這是我們中華得風俗。”我得意地說:“誰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樣。”媽媽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爸爸一個字都不敢說啦。

我們一家三口人來到祖墳前面,我們先拿出打火機,然後拿啦幾串小鞭炮放放,剛開始放,我就躲到啦爸爸媽媽得懷裏,連頭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爸爸說:“孩子別怕,放鞭炮沒什麼好怕得。”媽媽說:“是啊,放鞭炮不要怕。”我說:“我就怕,我害怕得很啊!”我原本是個喜歡放鞭炮得人,可現在爲什麼這麼怕啦呢?這都怪一個小鞭炮若得禍,那是我六歲得時候,我再玩得時候檢到一個小鞭炮,我把它給放啦,可是它爆炸得速度太快啦,只聽啪得一聲,我得手被炸出啦血,當時我痛得哇哇大哭……

清明節週記 篇7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爲清明節要寒食禁火, 爲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 的節日。

[掃墓]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 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爲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 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纔開始盛行。《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 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

按長期形成的風俗習慣,舊時,北京人多在清明掃墓,但祭掃儀式並不在清明的當天,而是在臨近清明的“單”日舉行。據說,只有僧人才在清明當天祭掃墳塋。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塋地去舉行,但由於每家經濟條件和其它條件不一樣,所以祭掃的方式也就有所區別。

“燒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謂“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屬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過去,南紙店有賣所謂“包袱皮”,即用白紙糊 一大口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用木刻版,把周圍印上梵文音譯的《往生咒》,中間印一蓮座牌位,用來寫上收錢亡人的名諱,如:“已故張府君諱雲山老大人”字 樣,既是郵包又是牌位。另一種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圖案,中間只貼一藍籤,寫上亡人名諱即可。亦做主牌用。

關於包袱裏的冥錢,種類很多。一、大燒紙,九K白紙,砸上四行圓錢,每行五枚;二、冥鈔,這是人間有了洋錢票之後仿製的,上書“天堂銀行”、 “冥國銀行”、“地府陰曹銀行”等字樣,並有□都城的圖案,多系鉅額票面,背後印有佛教《往生咒》;三、假洋錢,用硬紙作心,外包銀箔,壓上與當時通行的 銀元一樣的圖案;四、用紅色印在黃表紙上的《往生咒》,成一圓錢狀,故又叫“往生錢”;五、用金銀箔疊成的元寶、錁子,有的還要用線穿成串,下邊綴一彩紙 穗。

舊時,不拘貧富均有燒包袱的舉動。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設供案,將包袱放於正中,前設水餃、糕點、水果等供品,燒香秉燭。全家依尊卑長幼行禮後,即可於門外焚化。焚化時,劃一大圈,按墳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燒三五張紙,謂之“打發外祟”。

有的富戶要攜家帶眷乘車坐轎,親到墳塋去祭掃。屆時要修整墳墓,或象徵性地給墳頭上添添土,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 人。祭罷,有的圍坐聚餐飲酒;有的則放起風箏,甚至互相比賽,進行娛樂活動。婦女和小孩們還要就近折些楊柳枝,將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條穿起來。有的則把柳 條編成籮圈狀,戴在頭上,謂“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此即是掃墓又是郊遊,興盡方歸。

[插柳]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爲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蒙 蒙;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爲期,戴柳爲號”。起義失敗後,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 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裏,活到哪裏,年年插柳,處處成陰。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爲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爲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 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爲柳可以卻鬼,而稱之爲“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衆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裏說:“取柳枝著戶 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漢人有“折柳贈別”的風俗: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李白有詞雲:“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古代長安灞橋兩岸,堤長 十里,一步一柳,由長安東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別,折柳枝贈別親人,因“柳”與“留”諧音,以表示挽留之意。這種習俗最早起源於《詩經。小雅。采薇》裏“昔我 往矣,楊柳依依”。用離別贈 柳來表示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捨的心意。楊柳是春天的標誌,在春天中搖曳的楊柳,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折柳贈別”就蘊含着“春常在”的祝願。 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親人離別去鄉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芽,好像柳枝之隨處可活。它是一種對友人的美好祝願。古人的詩詞中 也大量提及折柳贈別之事。唐代權德輿詩:“新知折柳贈”,宋代姜白石詩:“別路恐無青柳枝”,明代郭登詩:“年年長自送行人,折盡邊城路旁柳。”清代陳維 崧詞:“柳條今剩幾?待折贈。”人們不但見了楊柳會引起別愁,連聽到《折楊柳》曲,也會觸動離緒。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 情。”其實,柳樹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徵意義,古人又賦予柳樹種種感情,於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戴柳]清明戴柳,有將柳枝編成圓圈戴在頭上者,也有將嫩柳枝刮結成花朵而插於頭髻者,還有直接將柳枝插於頭髻者。明朝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清明,“家家插柳滿檐,青茜可愛,男女或戴之”。

今人《蕪湖古今》:清明,“清晨,街市叫賣楊柳,家家折一枝綠柳蘸上清水,插上門楣,婦女則結楊柳球,戴在鬢邊”。

今朝,聽得沿街賣柳條。相約毗鄰諸姐妹,一株斜插綠雲翹。”民間諺語說:“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清明不戴柳,來世變豬狗。”說明戴柳有辟邪功用。清明戴柳之俗遍見各地。

清光緒二年《懷安縣誌》:清明,“插柳於門,男女亦各戴之。諺雲:‘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白首’”。清朝插柳戴柳,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是爲辟邪之 用,但在一些地方有紀年華之義,有所謂清明插柳“紀年華”,“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之說。這種習俗是宋代“寒食”冠禮的`遺存。宋代將男女成年行冠禮的時間統一定在“寒食”節,而不論生時年月,“凡官民不論大、小家,子女未冠笄者,以此日上頭。”(《夢樑錄》)戴柳即爲成年標誌。據此,後世便有“紀年華”之遺俗,並演化成婦女戴柳球於鬢畔以祈紅顏永駐的習俗。在此,青青春柳,又有象徵青春之義。時值春季婦女戴柳,則表現出對青春年華的珍惜與留戀。

[盪鞦韆]古代,清明節有盪鞦韆的習俗。鞦韆,古字兩字均有“革”字旁,千字還帶走字,意思是揪着皮繩而遷移。早在遠古時代,人們爲了獲得高處 的食物,在攀登中創造了盪鞦韆的活動。最早稱之爲“千秋”。傳說爲春秋時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創。開始僅是一根繩子,雙手抓繩而蕩。後來,齊恆公北征山戎 族,把“千秋”帶入中原。至漢武帝時,宮中以“千秋”爲祝壽之詞,取“千秋萬壽”之意,以後爲避忌諱,將“千秋”兩字倒轉爲“鞦韆”。以後逐漸演化成用兩 根繩加踏板的鞦韆。到了唐宋時代,鞦韆成爲專供婦女玩耍的遊戲,以練習輕捷、矯健。打鞦韆時,人在空中盪來盪去,翩翩若飛,很有趣味。《開元天寶遺事》記 載:“宮中至寒食節,競豎鞦韆,令宮嬪輩笑以爲宴樂,帝呼之爲半仙之戲。”

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爲了避忌諱,改爲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爲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爲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爲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放風箏]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 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爲“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也有人在 放風箏時,把所有的煩惱寫在紙上,讓它隨風箏飛上藍天,認爲一切煩惱都會隨風而去。

[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 踏青的習俗。據宋朝史籍記載:“清明前後十日,城中士女豔妝飾,金翠琛縭,接踵聯肩,翩翩遊賞,畫船簫鼓,終日不絕。”人們帶着食物,來到郊野,投向大自 然。宋代踏青之風盛行,著名畫家張擇端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就極其生動地描繪了宋代清明時節京都人民踏青遠足的熱鬧情景。

[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的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爲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蹴鞠]“鞠”是一種皮球。“蹴鞠”爲用足去踢球,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據《說苑》記載,相傳爲黃帝發明,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鞠”在戰國時代已開始流行。其時的鞠“以皮爲之,中實以毛”。唐代用動物的膀胱爲球膽,內中充氣,增加了球的彈性,可拳打腳踢。

大約在漢代有了蹴鞠的專著《蹴鞠經》。唐宋時出現蹴鞠的專門組織球會“圓社”。杜甫“十年蹴鞠將雛運,萬里鞦韆習俗同”的詩句說明在唐朝時,清明蹴鞠已十分興盛。

唐人仲無顏在《氣球賦》中描寫了時人足球賽的情景“寒食景妍,交爭競逐,弛突喧鬧,或略地以丸走,乍陵空似月圓”。當時的球賽有兩人對踢的“白 打”,即以踢的花樣和次數多少決定勝負;亦有三人踢的“官場”。到了宋代,開始使用球門,同時有了評判勝負的裁判員,此爲現代足球的前身。蹴鞠不僅在民間 十分流行,在宮內亦然。韋莊在《長安清明》中說:“內宮初賜清明火,上相閒分白打錢”。王建在《宮詞》中亦說:“殿前鋪設兩邊樓,寒食宮人步打球。”

韋應物《寒食後北樓作》中“遙聞擊鼓聲,蹴鞠軍中樂”的詩句,說明除了民間和宮延,軍隊中亦開展踢球活動。

據說唐僖宗非常喜歡踢球,他曾對俳優石野豬誇口說:“騰若步打進士,當得狀元”。宋徽宗也非常喜歡蹴鞠,高俅之所以深得徽宗寵信,並被封爲太慰,就是因爲他“踢得好腳氣球”。

[鬥雞]鬥雞作爲一種娛樂活動,早在春秋時就相當流行,傳承至唐代,風靡一時,並形成了主要於清明時鬥雞的習俗。

唐玄宗在即位前就十分喜愛鬥雞活動,待他即位以後,在宮中專門修建了雞坊,選養了千餘隻“金毫鐵距、高冠昂尾”的雄雞,並派五百小兒專門負責訓 養。皇帝如此,達官顯貴爭先效仿。許多人爲此不惜重金,以至傾家蕩產。由於鬥雞之風大興,城中男女均事鬥雞,貧寒者無資購雞,便以玩假雞爲樂。

傳說唐玄宗在一次出遊途中,遇一小兒賈昌玩木雞。玄宗將小兒召入宮中,使其在雞坊訓養雄雞。因賈昌訓養有方,深得玄宗賞識,遂“金帛之賜,日到 其家”。賈昌在當時號稱“神雞童”,社會地位日變。他的父親去世時,唐玄宗下令“縣令爲葬器喪車”。時人有詩諷刺說:“生兒不用識文字,鬥雞走馬勝讀書, 賈家小兒年十三,富貴榮華代不如”。

關於鬥雞的記載,早期可見於《戰國策.齊策》、《左傳》、《史記》等書。《三輔黃圖》記載漢長樂宮有鬥雞臺。漢畫像石、畫像磚有屢見不鮮的鬥雞 圖。唐杜淹在《吟寒食鬥雞應秦王教》中對鬥雞的場面作了淋漓盡致的描寫:“寒食東郊道,揚鞴競出籠。花冠初照日,芥羽正生風。顧敵知心勇,先鳴覺氣雄。長 翹頻掃陣,利爪屢通中。飛毛遍綠野,灑血漬芳叢。雖然百戰勝,會自不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