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週記

【精品】週記中秋節集錦5篇

週記1.09W

歲月無痕,流水時光,眨眼間,一個星期已經過去,相信大家都倍感充實,收穫良多吧,這時就需要我們認真地寫一篇週記了。你所見過的週記應該是什麼樣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週記中秋節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週記中秋節集錦5篇

週記中秋節 篇1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國相傳已久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在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月餅,因爲月餅象徵着快樂、美滿、和諧。

關於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經過我上網調查,還有這樣一段動人的傳說。相傳,七仙女(化名小七)回填宮時給有着正義董永留了一個兒子。後來有一年農曆的八月十五日,那孩子看到同村的小夥伴們在村頭桂花樹下玩耍,也想過去湊湊熱鬧,哪知道不但沒人理他,還罵他是個沒媽、沒教養的野孩子。他委屈極了,便號啕大哭。哭聲驚動了天神吳剛,吳剛便悄悄拿出登雲鞋,對孩子說:“如果你想媽的時候,就穿鞋圓月下吧。”

董永的兒子在月光下穿上了登雲鞋,飛到了天宮,七仙女見了自己的兒子,又悲又喜,便親手把嫦娥送的桂花蜜糖,拌上花生米,核桃仁,做成餡兒,按圓月的樣子,做成香甜的仙餅,給兒子吃。玉皇大帝知道此事後非常生氣,命令麒麟把董永的兒子?回人間。

後來,董永的兒子當了官,就叫各州各縣的人們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都來仿做他在天宮時吃的仙餅,擺在月亮下,表示對親人的懷念。由於這種餅子就像月亮一樣,所以後人便稱做中秋餅。

直到今天,每年的八月十五日的晚上,當一輪圓月掛在蔚藍的夜空,人們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心中總會憧憬。

週記中秋節 篇2

中秋節的時候大家都要邊吃月餅邊賞月,你知道這是爲什麼嗎?我來告訴你吧!

中秋節中國傳統節日,爲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八月爲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爲仲秋,因處於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間稱爲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爲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爲團圓節。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爲“仲秋”。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爲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爲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爲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爲“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爲“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古人賦予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象力爲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自漢至唐,墨客*人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爲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爲中秋節,取意於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八月十五作爲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爲“團圓節”。

週記中秋節 篇3

中秋節晚上,爸爸、媽媽、外公、外婆……都來了。爸爸把桌子放到陽臺上,然後把月餅放好,最後把水果、刀叉放好。我想了想問:“爸爸,你們要看月亮嗎?”爸爸回答:“對,我們大家要*。”

過了一會兒,月亮出來了,大家坐到自己的位子上,開始*。每個人都拿出一個月餅開始吃。有時大家會說:“祝你中秋節快樂。”有時會講一講中秋節的故事,外公就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叫“嫦娥奔月”,我邊聽故事邊吃可口的月餅。月餅外表小巧玲瓏非常可愛、非常華麗、別緻,月餅裏還發出香味,真是芳香貽人啊!多麼美味的月餅啊!多麼美麗的月亮啊!多麼快樂的中秋節啊!

明年中秋節我還要吃美味的月餅,看美麗的月亮。

週記中秋節 篇4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我按照慣例和爸爸媽媽一同去姥姥家過中秋節。俗話說:中秋節是團圓節。這天天公也作美。天氣格外好,豔陽高照,金風送爽。心裏像喝了蜜一樣甜。我給姥姥準備了禮物,那就是一盒月餅。雖然很不起眼,但禮輕情意重。這是用我攢下的零花錢買的。

到了姥姥家,我和妹妹一起歡快的玩耍。妹妹還不懂事,但是從她的表情當中看出了歡快。晚上,我們一大家子人都坐在陽臺上一起賞月,吃月餅,我還給妹妹講了幾個關於月亮的傳說。大家在一起說着,笑着,看着月亮,在一起說家常,在一起說說笑笑,不亦樂乎。這時我把我準備的禮物送給了姥姥,姥姥非常高興,接過月餅還誇我是一個懂事的.孩子。我會心地笑了。

送出的是我對姥姥的祝福,得到的是快樂。姥姥表揚我的那句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坎上。已是夜闌之際,我們一家伴隨着皎潔的月光進入夢鄉……

週記中秋節 篇5

等啊等,夜以繼日地盼,終於迎來了這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古人十分崇拜月亮,因此產生了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吳剛伐桂等一系列民間神話。月亮的圓缺也預示着親友的聚散。

傳說月神是一隻蟾蜍,肚子很大,也有許多子孫,預示着子孫滿堂。並且蟾蜍的習性是冬眠,古人以爲是它死了,在春天又會活過來,還有長命百歲的含義。

中秋節的晚上,晚餐過後,迎來了中秋節的重要習俗——吃月餅。爺爺說他小時候過中秋,全家要一起祭月、燒香,祈求月神保佑全家平安。我高興地說:“我可以直接吃月餅了!”全家人都笑了。

月餅是圓的,象徵着團圓。我咬了一口,鬆軟的外皮香香的,夾着厚厚的豆沙,甜味濃濃的,透心甜。再咬,哇,黃澄澄的兩個大蛋黃迫不及待地探出腦袋,砸一下,甜絲絲的,又有一股鹹蛋味,好吃極了。我張大了嘴巴,把月餅吞下去,真是美味極了!

接下來最有名的就是賞月了。我大步流星地走向陽臺,只見圓圓的明月高懸夜空,很亮,就像“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明月白花花的,散發着幽幽的亮光,白雲浮在月亮身旁,散着一圈彩色的光環。“今天的月亮真圓啊!”奶奶喜笑顏開,爸爸將酒一飲而盡,呵呵,想到蘇軾大醉後,望月始興大發:“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仔細看看,月亮上有一些灰色,猶如桂樹上那婆娑的影子:吳剛辛勤地砍着桂樹,美貌如花的嫦娥坐在月宮裏,玉兔在搗長生不老藥呢!遠處閃爍的白星與月光融爲一體,發出白色的光芒。

“露是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祝福大家中秋團圓,都能夠幸福地團聚在親人的身旁,相聚在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