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週記

週記中秋節八篇

週記2.86W

時間真是轉瞬即逝,一週又過去了,我們會積累一些相應的經驗,立即行動起來寫一篇週記吧。千萬不能認爲週記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週記中秋節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週記中秋節八篇

週記中秋節 篇1

快樂的中秋節到了,我去輔導班上課。老師讓我們用彩陶做小月餅當裝飾品,展示每個人的手工製作能力。當老師把五顏六色的彩陶發給我們後,我覺得它很像橡皮泥,但它很硬。接下來我便迅速的工作起來。因爲以前我沒有用彩陶做過東西,所以我不知道該怎麼做。

老師告訴我,彩陶要用手使勁的`揉,才能把它變軟。揉軟後我就開始做小月餅,因爲是第一次做,我很緊張,害怕自己做的不好看。我看看老師怎麼做,就學着做起來,我做了很久,終於把小月餅做好了,累的我滿頭大汗。然後,老師把我們做的彩陶拿去用烤箱烤了烤,穿上繩子後,一件精美的裝飾品就做成了。老師還說我做的不錯,這時我雖然很累,但我心裏很高興,充滿了勝利的喜悅。因爲我覺得它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週記中秋節 篇2

早晨,我剛剛起牀,人就異常興奮。因爲今天是八月十五號,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終於來了。今天一大清早,爸爸媽媽還有我就一起到超市買菜,月餅等食物。 下午爸爸媽媽都在廚房裏忙着殺雞,殺魚,切肉,切菜,忙的真是不亦樂乎。

吃晚飯的時候,我埋頭吃飯,簡直有點狼吞虎嚥似的。不一會兒,我就第一個吃好了飯。我馬上去做好了賞月的準備工作。

等啊等,等啊等,我始終沒能揭開月亮神奇的面紗。不禁讓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人們是爲了紀念嫦娥纔將八月十五定爲了人們企盼團圓的中秋佳節。還令我想起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名詩靜夜思: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詩表現了詩人李白思念家鄉的感情。使我不時想起了駐守邊疆的戰士在中秋節這個日子裏不能與家人團聚。

這月亮怎麼還不現出真面目,我想一睹書中所說:多麼圓,亮,大,美麗的中秋月亮啊!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去詢問家長,原來我的是受第13號颱風“森拉克”的影響。雖然今天沒能如我所願的.看到中秋節的月亮,但是我還是十分開心。

中秋節的來歷也有人說是當時老百姓們爲推翻元朝的暴虐統治把”殺靴子,滅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齊動手”的紙條放進月餅裏互相傳遞!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們推翻了.也許我們現在吃月餅是爲了慶祝勝利的喜悅吧!也有人說中秋節是豐收的季節,是農民們體驗享受豐收的喜悅與高興吧!

中秋節是快樂的,是團圓的象徵,是充滿喜悅的象徵,讓我們共同歡過這個有”意義”的”中秋節!” 吧!

週記中秋節 篇3

今天,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晚上8點,我便讓爸爸媽媽帶我去觀海長廊吃月餅。

到了觀海長廊,哇!街道上人山人海,各種各樣的燈飾讓我眼花繚亂。公路上的汽車排成一條龍,移動一步都非常困難。我們找了一塊比較空曠的草地,坐下來,邊賞月邊吃月餅。草地上坐滿了很多人,三五成羣,充滿了歡聲笑語。我望着天空,天上佈滿了金色的燈光,爸爸告訴我那是孔明燈,是古代三國時期孔明也就是臥龍先生髮明的。現在有人傳說,誰放的孔明燈越高,就越能實現自己心中的美好願望。

10點時,我靜靜地躺在草地上,再次仰望天空,深藍色的天空上沒有星星,但那些帶着希望而被放飛的孔明燈足以代替星星了。它們明亮而耀眼,在天空中自由穿梭,那是因爲它們是希望的光芒。天空下,皎潔的`月光灑遍大地,爲我們這些快樂的人們增添色彩。望着月亮,我想起了書中的神話故事——牛郎織女,也許那不是神話吧。

要回去了,我望着這片充滿歡樂的草坪,依依不捨地和爸爸媽媽回家了。

週記中秋節 篇4

你們知道八月十五是什麼節日嗎?那是一個非常隆重的日子。沒錯,它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在這個日子裏,有吃月餅、拜月亮、吃團圓飯、放炮等習俗。

你們肯定不知道中秋節的故事吧,讓我來給你們講一講:自從后羿射日以後,他就認識了嫦娥。有一天,后羿到後山去打獵,碰到了王母娘娘,王母給了他倆顆仙丹,告訴他,讓他和妻子一人吃一顆,可以長生不老。如果一個人都吃掉,就飛上天去成仙。后羿收了一個壞徒弟,壞徒弟想把仙丹拿來獨吞,一天,后羿去後山打獵,徒弟就裝病沒有去,悄悄地去嫦娥那裏搶,嫦娥一着急就把倆顆全吞了,就飛上天去了,這日正值八月十五,后羿回來以後看見月亮上有個影子很像嫦娥,然後就給嫦娥貢獻吃的。就這樣傳承下來,所以每年的八月十五我們都要拜月亮。

我們每年都要吃月餅,月餅是圓溜溜的,聞上去香噴噴的,咬一口,啊!那種美味簡直是天下第一呀!上面還有各式各樣的圖案,有的畫的一朵花,那是在祝福你花好月圓;有的寫着一個福字,那是在向你祝福。

每到中秋節前夕時,人們就拿月餅去送給親朋好友,祝福親朋好友幸福美滿。

晚上八九點時,月亮已經升到了最高點,這時候我們就應該拜月亮了,爺爺在院子裏擺了張桌子,放上了黃澄澄的梨、紅彤彤的蘋果、晶瑩透亮的葡萄等各種各樣的水果,當然一定不能少了月餅。上完香,然後就磕頭,磕頭時說說祝福語,祈禱一家平安幸福。

拜完月亮以後,家家戶戶都響起了炮,天上都是五彩繽紛的`煙花,好像是在歡迎嫦娥似的。響完禮花以後,就開始吃團圓飯了,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姐姐一起吃團圓飯,當我們聊的開心時,爸爸和爺爺端起酒來,我們端起飲料,一起說:“中秋快樂!”這時,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歡喜的笑容。我們還吃了許多的美味佳餚,比如大燴菜、豆腐丸子、過油肉、餃子、月餅……

啊!這個中秋節過的可真有意思,每年我都會盼着中秋節的到來。

週記中秋節 篇5

樹葉像一隻只蝴蝶飄落下來,帶着秋的清冷,飄向遠方。彷彿在告訴我們——家鄉的中秋到了。

家鄉中秋的楓葉是美麗的。

鳳凰廣場那像火把一樣紅的楓葉,把廣場襯托的紅盈盈的。放眼望去,一片火紅的海洋。一陣秋風吹過,平靜的“火海”也翻滾起來,甚是壯觀。一顆綠樹嵌在一片火紅中,顯得格外耀眼。

漫步在樹林下,飄落的紅葉在腳下發出咯吱的響聲,爲那寂寞的樹林伴奏。秋天的霧也格外大!一大片霧迷迷濛濛,環繞在城市中間,朦朦朧朧的,彷彿像一位羞澀的少女在跳舞。要是幸運,還可遇見一條清澈得宛如一條明亮的帶子迴盪在城市中間。平靜的水面偶爾有一條頑皮的小魚遊過,使平靜的水面盪漾起一圈圈漣漪,像打破了一面鏡子。

家鄉中秋的田野是美麗的.。

這時,滿山遍野是金燦燦的稻子,微風吹過,稻海里蕩起金色的波浪。家鄉中秋的花,是美麗的。

中秋時節,校園裏,婀娜多姿的菊花,香飄萬里的桂花,絢麗多彩的月季花等相繼開放。在中秋的花卉會上,總能看見許多美麗的花兒競相開放。一陣陣香氣迎面撲來。沁人心脾的花香使人心曠神怡。花開季節,人們都去觀賞。秋天的花兒沒有春天的豔麗奪目。也沒有夏天的繁瑣,更沒有冬天的冰冷。秋天的花兒是恰當好處的。

家鄉中秋的果實,是美麗的。

金色的陽光灑在奶奶家的院子裏映紅了那棗樹上的“瑪瑙”。那一串串的大紅棗給中秋節帶來了喜悅。

果園裏,果樹上掛滿了紅彤彤的蘋果,黃橙橙的梨,紫瑩瑩的葡萄,果園裏到處充滿着瓜果飄香的氣息。

家鄉的中秋節,總是那麼迷人,那麼美!

週記中秋節 篇6

月好圓,天好美,中國傳統的節日——中秋,又到來了。在這天一家人會團聚,及時遠方的遊子無法與親人團聚,但是他們會情繫祖國,心繫故鄉......

今天一大早,媽媽和爸爸就給觀音菩薩上香,放鞭炮,這是我家每逢中秋都會做的事。其實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方式,例如我們的首都北京,中秋會給“兔爺”貢祭,還有些城市會開燈會,雖然每個城市慶祝中秋的方式不同,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希望生後越來越好。

對了,中秋必不可少的一樣東西你們知道是什麼嗎?不用說,當然是月餅了。每逢中秋,月餅都會出現在家家戶戶的餐桌上。可是,月餅再古代的時候是幹什麼用的呢?原來,月餅本不是用來吃的,而是祭祀的。經過了幾百年的的轉變才成了我們口中的香甜食物。月餅的作用可能很多中國人都不知道,我也是看電視才知道的。所以,中秋的文化我們應該多瞭解,這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文化,是中華的文明,如果連中國人都不知道,豈不被他國人取笑。

到了晚上,黑色的天空中掛着圓又圓的月亮,在天空的映襯下,她是那麼的美,那麼的迷人,清澈中帶着絲絲透亮。她好像是人們美好希望的化身,看着這麼美好的'月,我想任何人都會雜念頓消。擡頭望着月亮,我心中忽然冒出一個天真的想法:嫦娥和她的玉兔在幹什麼呢?她會不會正在思念后羿哪!不管嫦娥在幹什麼,但是我知道,此時此刻 ,遠在他鄉的遊子正在思念自己的親人,自己的祖國。“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他們怎麼會不傷感呢?在這個團圓的日子裏,每個人都想和自己的家人度過,但是他們卻不能。這月好像就是他們傾訴思念的知己,在她的面前可以敞開心扉,傾吐心懷。

中秋佳節,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週記中秋節 篇7

今天是中秋節,雖然天不遂人願,白天有一點陰冷,不似往昔那般的晴朗明鏡,但還是不能停止我對中秋節的喜愛。

幸好,到了下午,太陽終於穿透了雲層的束縛。我希望時間過得快點,可是,總不能如我所願。唉,真是度日如年哪!終於,到了晚上,我們一家人坐在樓上賞着月亮,吃着月餅,多麼溫馨愜意啊!看着那圓圓而又皎潔的月亮,我不禁想起唐代詩人李白的'一首詩: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仙人垂兩足,樹和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題目叫做《古朗月行》。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李白小時候,不認識月亮,把月亮當做一個大圓盤,又疑惑那是不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飛在青雲上。白兔在搗藥,問給誰吃……呀,我真是佩服古人神奇的想象力。說到這裏我不禁又想到了李白的另外一首《靜夜思》:牀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是呀,祝願那些在外漂泊的天涯遊子們: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一刻,那圓圓的月亮完全把我給吸引了,於是又想起了另外一個神話故事《嫦娥奔月》。

週記中秋節 篇8

八月丹桂飄香,秋葉也染黃了地面,這時候,在香氣濃郁的桂花樹下,泡一壺桂花茶,和親朋好友灌輸着美麗的秋景,在一起談天說地,就這是秋天的時候最美的時候了。

中秋是全年團圓的日子,這個時候爸爸媽媽會爲我們購買一身新衣服,而爺爺奶奶則爲祭祀祖宗而準備,還有必不可少的各種月餅。

在家鄉的人們不會去買商店精裝的月餅,都是去人民醫院旁一家店買自己家鄉人做的月餅,這些沒有裝飾得很漂亮,好吃又實惠,也沒有商店裏買的有很多口味,只有蛋黃和豆沙月餅兩種,小時侯最喜歡吃這種自制的月餅了,金黃色的誘惑,常常使我向媽媽懇求切給我吃,但是媽媽怕我吃太多,所有每次都只允許我吃三個,但經常會忍不住去偷吃,或者忍着痛大聲喊,現在想來,覺得很好笑。在吃的時候,還經常爲雞蛋的.大小而和弟弟爭吵,吃月餅時,沒有用刀子或叉子,也沒有如同紳士般慢吞細嚼,這樣的吃法在村裏會被人當另類——這小子給我裝起斯文了!通常我們都是狼吞虎嚥的,管他什麼風度不風度的,有得吃,吃得多就風光。最後,嚥着了,用手捂着喉嚨嚇轉,這時媽媽會給我端來茶水,讓我慢慢吃。

到了中秋那天,家鄉在前幾天所積蓄的熱鬧才爆發出來。小孩就穿着新衣服滿大街亂跑,早餐也沒有吃多少,因爲中午要祭祀祖宗,所以留着肚子去“吃大餐”。其實對與我們現在來說也不是什麼大餐,但對於那些孩子們就不一樣了,父母在這天不會管你,你只管玩,玩累了回家有東西吃,這就很不錯了,在平時是沒有這麼好的。在祭祀祖宗之後就將“祖宗爐”搬掉,然後開始吃祭祀的東西了,意思是祖宗想吃,家人再吃,表現出對祖宗的尊敬。吃完後,大人們還在收拾碗筷時,小孩已經在牀上睡了,因爲晚上還要熬夜賞月,可見賞月在孩子的心中很重要。大人們在收拾碗筷就會去準備晚上拜月亮和賞月的事情,最後才和孩子們要一起睡覺,等待美麗的夜晚。大約在晚上七點半的時候,人們就在街道上擺起了自家的桌子,然後把月餅和一些食物放在桌子上,開始拜月亮。整個街道很熱鬧,大人小孩都很高興。

最後,在城市燈火的熄滅中漸漸靜了下來,城市被圓月點綴得煥發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