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議論文

有用與無用議論文四篇

議論文1.54W

論文,又叫說理文,是一種剖析事物論述事理、發表意見、提出主張的文體。下面是關於有用與無用議論文四篇的內容,歡迎閱讀!

有用與無用議論文四篇

【篇一:無用勝似有用】

天地浩大,何爲有用?或許是乾渴之至時一杯清潤的水,或是疲憊不堪時一張舒適的牀,或是金錢,或是榮譽,或是名利?但我認爲這些都還不足以支撐起一個人。我想我更需要那些“無用之物”,它會是自己精細栽培的花,是閒來無事時繡的錦繡山河,是小巧精緻的手工,是名垂千古的詩詞歌賦,給人以心靈的慰藉。

我常立於窗前,窺望遠處的飛鳥、竹林、斜陽;哪一隻小貓又不慎跌入魚塘,擾了一池清靜,又爬上岸來,哆嗦着打了幾個噴嚏,到陽光下去晾着;哪一朵花又在不經意間綻開,似有“啪”的脆響,又是一點美好的出世;哪一片雲又遮了太陽,灑下片片陰涼,卻很快逃走了。我從未想過用相機、用畫筆、用文字記錄這一切,我只是呆呆地,或者說是癡癡地,凝望着這些美好。

只是凝望而已。

但在這久立凝望之中,卻讓人將心中的雜質沉澱下來,整個人有如被清泉洗過,分外清爽明瞭,再大的委屈在此刻也顯得那麼渺小,因爲呈現在我眼前的,是怎樣的一派祥與啊,我又怎麼忍心讓自己的'不適擾了那涓涓流水、啁啾鳥鳴呢?

有人笑我愚笨,將大好時光浪費在這無用的凝望上;我卻笑他無知,他難道曾見過那些山水美景,曾見過那些恬靜與美好?

放眼望去,有遠處廟宇入眼,明亮的黃色牆面格外扎眼,琉璃瓦在烈日的灼灼照耀下熠熠生輝。而到了斜陽殘照時,世界又有另一番景象:稻田裏是收割後的粗硬短小的杆兒,老牛緩緩踱着步,草垛兒吸收了一整天的陽光,正散發着熱氣,誰家的菜香四處遊動,引來幾隻貓狗。夜色中的山丘別有一番風味,高處有菜畦,低處有竹林,山下有水塘,初時卻看不清楚,直到月光傾瀉,便有一種“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感覺生髮出來,酒未入腹人已醉。

這無用的凝望,卻使我獲得了別樣的欣喜,目光之所及,便有了我留下的印記。它讓我釋然,忘卻所有悲哀,只一心投入到自然的靜謐美好中去。何爲無用?此爲無用,但這無用,卻勝似有用。

【篇二:吾用無用】

《水滸》中的“智多星”,名喚吳用,諧音即無用。我總是隱隱地感到其中淡淡的戲謔感,再一想,卻又想到另一種意味:無用並非無用。只是看待無用的角度發生了變化而已。

中華漢字,千變萬化,總攪得人有些眼花。但那又何妨?它若是真的無用,又怎會有上千年的的歷史,從古代流傳至今呢?若不是拉丁字母的傳入,與其相比較,又怎會顯出其繁雜妙趣?然而,中華漢字,大宇包舉,磅礴雄渾,又怎輸於拉丁字母的“小蝌蚪”?又怎會無用?

電腦的普及帶來的是對手書寫世界的摧殘,越來越多的人打字速度越來越快,手寫速度越來越慢,而且提筆即忘字。因此,有人說“生僻字”無用,有人說“手寫字”無用。吾用“無用”,撰文駁之。

“蒹葭蒼蒼,白露爲霜。”千百年前的《詩經》中多是這類詩。而“蒹葭”或許就算是一類生僻字了吧。所謂“蒹葭”,即是蘆葦。很多人寧願寫“蘆葦”二字,也不會寫“蒹葭”二字。這就是“無用”?這就是“生僻字”?只是沒有人去用罷了,“無用”只是無人用。

“一語成讖”,或許許多人見過多次,卻永遠只記得“一語成X”,而且往往只知其中的不祥,不知完整的含義。這樣一個連讀音、意思都不清楚的詞,又有幾個人會用、敢用?與其寫“一語成讖”,不如寫“一句話預見了未來的'不祥的事”。所謂“無用”,大概只是無人敢用吧。

很多詩詞歌賦中的詞,在歲月中淘洗、沉澱,又被打字的泥石流掩埋。饕餮、貔貅這些上古神獸的名字也不例外。該拿什麼去拯救這些“無用”的生僻字?

我不知道。生僻字或許無用,但它們若被放進詩詞歌賦文章當中,又怎不會熠熠生輝?朗朗上口的中華漢字,在歷史滾滾風塵的淘洗後,留下的是漫漫滿滿的精華!現代的人們追求的是快節奏、高效率、語言直白精準簡練,或許這是源頭吧。在文章中寫“蒹葭”,別人只以爲是爲了增加古典氣息,不懂者半天才知蒹葭即蘆葦還可能嫌作者賣弄——他們早已忘了祖祖輩輩傳下來的這些粗獷中帶有細膩的、藏於漢字中對自然萬物的讚美吧。

所謂“無用”的生僻字,並非無用,只是片面之詞罷了。而吾所述,也僅是一己之詞,只見漢字並非無用耳。

【篇三:無用還是無能】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互聯網時代,人的思想也漸漸隨着數據的快速更替發生了轉變。

昨天的報紙,無用,丟掉;舊的軟件安裝包,無用,丟掉;過時的硬件被換下來,連收購的人也不要了,丟掉……人們習慣了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的事情,可又覺得自己內心空空如也。也是沒有辦法,不適應時代的東西終將被淘汰。

一個退休的程序員有一天發現自己的程序不再爲世人所理解,新的編程語言與更好的算法取代了他,他的那串無用的代碼將沉沒在時間的洪流之中,令他不免感到深深的傷感

爲了更快地奔跑,我們總是要丟掉一些東西,到後來我們甚至忘了當初爲何出發。我們拼命地裝上我們自認爲有用的東西卻不知道那是自己的無能。

人類的.物質生活總是在不斷提升,可精神文化卻被自己吞噬。他們太“能幹”了。有了杜比7。1聲道的家庭影院誰還去聽口技呢?有了炫酷的3D打印,我們還需要篾匠嗎?

我們看似很能幹地拋棄無用之物,其實是自己的無能。

傳統文化精神裏蘊含的民族文化看似古舊無用,卻能夠還原人的純真,帶給人靜謐與美好,成爲人們在高速發展時代中的定心劑。

我現在具有的一種淡定從容也許是小時候受過書法教育的薰陶。當時不是爲了考級加分之類的實用目的去學習,而是出於簡單的喜愛。一切都可以慢慢來靜靜走。可以獨自慢慢地研墨,找到自己舒適的濃度,而不是直接用現成的。可以自己隨意地練,而不必拘泥於一兩本帖子。不用擔心自己寫壞了、寫錯了,因爲我又不是要像那些名家用頂好的金紙然後題名蓋印裝裱拍賣的。一切隨心,安靜,平與,感受筆尖每一根狼毫的流動,體會色彩在紙上緩慢滲透的自然。那時候人與事很慢,不用想太多的事。現在想來,更覺此無用遠勝那些世俗眼中的有用之物。

每一種事物總有它產生、存在、消失的道理,沒有什麼是無用之物,因爲它們或多或少在歷史上起過推動作用,給一個時代留下過寶貴的文化記憶。也只有無能者纔會徹徹底底地拋棄他們。

【篇四:尋無爲有,化有爲無】

僧人禪坐參經,道士打坐靜心。靜心悟世不能幫助他們獲取金錢榮譽,卻讓他們已無用之境避有用之財,以有用之界漠無用之富。尋無用之事化有用之心,化有用之財爲無用之身外物。簡而言之,就是保持心境,在獲取有用之物的同時克己。

我曾閱《道德經》、《菜根譚》,其中之語尚不適今日之世,因其單純美好,只可用於空想社會主義中,可謂無用之物。我亦讀過《我不是教你詐》全集,教我防騙防欺。對應來說,則是有用之物。然世道人心由善至惡,由惡及僞善,由僞善到半善,終究是在邁出“理想”的步伐。其中“善”助己助人,“無爲”以防受欺而怒,而《論語》的德更可感人,愛人愛己。由此可見,有用之物利於入世,無用之物利於煉心。

而所謂萬物皆有其用之處,可見無用之物亦有用,煉心亦是有用。而有用之物貪多嚼不爛,在爾虞我詐的過程中,難免讓自己都變得不倫不類,這豈不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起了衝突?我好食美味珍饈,我也曾討好他人分我一杯羹,但現在我並不如此,我認爲自己的份額夠了何必去貪別人的?而這就源於觀念與心境的'力量。若是比到社會,那些貪官聰明地、神不知鬼不覺地貪污來大把大把的鈔票。鈔票既是有用之財也是無用之富,貪來卻不敢用,反倒連累一家。

故此,我們與其無頭無腦地去追尋有用之物,不如也騰出空間尋無用之物。這並不是看看書這麼簡單的,重要的是要化之爲自己心境的有用的一部分。對於有用之物,我們若是被其矇蔽了雙眼,亂了心智,則是無用了,甚至有害。那又何必去尋呢?取之有道,用之有道。所謂有用之物便不那麼重要了,則可以平與心神。如莊周可舍官位財富,名利什麼的又何妨呢?若北冥爲生之苦海,那就化鯤爲鵬,展翅高飛。

尋到無用之物爲有用之物,化有用之物成身外無用之物。如此,在苦海上泛舟,黑色的波浪泛起卻觸不及你的衣襟,尋來微風,也能化爲前進的動力,終將渡苦海、及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