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議論文

議論文論據素材彙總

議論文7.58K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大家都寫過論文吧,論文可以推廣經驗,交流認識。一篇什麼樣的論文才能稱爲優秀論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議論文論據素材,歡迎閱讀與收藏。

議論文論據素材彙總

議論文論據素材 篇1

在湖南長沙雨花區新星社區的一個十幾平米的小屋裏住着,遊柘楠、遊柘湘、遊茂源三姐弟,弟弟出生時手臂神經斷裂爲了治病花光了遊家的全部積蓄,他們的媽媽又在三年前去世,爲了養家爸爸經常起早貪黑在外打工。

今年十歲的遊拓楠是大姐,雖然楠楠已經十歲了,但和同齡人比起來,要矮很多。每天早上6點,7歲的妹妹都會和她一起在社區裏賣報紙。在長沙市每年寒暑假都會爲中小學生開設小報童的社會實踐。姐妹倆每賣一份報紙能賺5角錢。不一會楠楠就賣出了十幾份報紙,楠楠在新星小區是有名的賣報小能手。楠楠說如果運氣好,一早上可以賣出30多份報紙,能有15元的收入。

每天賣完報紙楠楠會買一些菜回家。這些年自從媽媽去世後,楠楠就擔起了照顧弟弟妹妹的擔子。弟弟妹妹打架時經常會抓傷楠楠,現在楠楠的臉上還有弟弟妹妹抓傷後留下的傷疤。

楠楠說弟弟曾經走丟過兩次,又一次爲了找媽媽獨自走到街上暈了過去,後來被好心人送到了社區辦公室。從那以後社區每週都會有志願者來看望他們,並且楠楠每到寒暑假都可以到社區做圖書管理員,參加一些社區的集體活動。在社區這個大家庭裏,楠楠可以感受到和同齡孩子在家一樣的溫暖。

三年裏,楠楠在家裏既當姐姐又當媽媽,要照顧弟弟妹妹的生活。哄弟弟妹妹最好的方式就是買零食。對媽媽的思念深藏在三個孩子的心裏。楠楠說媽媽剛走的時候,小弟和妹妹經常會睡覺的時候起來哭着找媽媽,那時候她也哭,三個人一起哭到天亮。但是現在的楠楠已經很少哭了,更多的是同齡人少有的堅強。現在楠楠最大的願望就是爸爸能在身邊。

楠楠的爸爸在外面打零工,雖然身有殘疾但爲了養家再累再苦的活都會接。有時下班早,楠楠的爸爸爲孩子們準備一頓晚飯。楠楠幫弟弟洗完澡又要幫爸爸做飯打下手。爸爸說楠楠平時很會理財,這天楠楠偷偷在爸爸的兜裏塞了一封信:“爸爸你不要再去打工了,我和社區裏的阿姨說了,他們說可以幫助我們。這裏有是我賣報紙賺得44元錢。”

社區透過楠楠知道,楠楠爸爸開過夜宵店,所以想幫助他在家附近開一家店,既能照顧三個孩子又能有穩定的收入。只有十歲的楠楠照顧着弟弟妹妹,幫助爸爸創業。在生活上楠楠沒有任何更高的要求只希望一家人在一起。

議論文論據素材 篇2

1.海明威和他的“硬漢形象”

美國作家海明威是一個極具進取精神的硬漢子。他曾嘗試吃過蚯蚓、蜥蜴,在墨西哥鬥牛場亮過相,闖蕩過非洲的原始森林,兩次世界大戰都上了戰場。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19歲的他見一意大利士兵負傷,便冒着奧軍的炮火上去搶救,結果自己也被炸傷了腿,但他仍揹着傷員頑強前進。突然間,炮擊停止,探照燈大亮,海明威終於回到陣地。原來是他的英勇行爲感動了奧軍將領,下令放他過去。

作爲作家的海明威,曾雄心勃勃地表示要超過莎士比亞,“幹掉”屠格涅夫,把莫泊桑、斯湯達打在地上說胡話。決心下定,就得奮力拼搏。1949年,他的朋友福克納獲諾貝爾文學獎,海明威不服氣,匆匆寫了一部小說要超過人家,反遭失敗。倔強的海明威爬起來再幹,終於寫出了小說《老人與海》,獲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

他在《老人與海》這部小說中寫下了一句響噹噹的名言:“人是不能被打敗的,你可以把他消滅,但不能打敗他!”

分析:是的,人是不能被打敗的,只要我們心中有目標,有信念。即使過程艱幸,最終也能有所收穫。

話題:“成功的曲折”“永不言敗”

2.岳飛“精忠報國”

岳飛應募參軍,因戰功累累不斷升職,宋高宗親手寫了“精忠岳飛”四個字,製成旗後賜給他。又召他到寢閣,對他說:“中興的大事,全部委託給你了。”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劉錡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飛火速增援,並在賜給岳飛的親筆信中說:“設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遙度。”岳飛於是調兵遣將,分路出戰,自己率領輕裝騎兵駐紮在郾城,兵鋒銳氣十足。

但是,後來高宗和秦檜決定與金議和,向金稱臣納貢。就在岳飛積極準備渡過黃河收復失地的時候,高宗和秦檜卻連發12道金字牌班師詔,命令岳飛退兵。後岳飛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毒死於臨安風波亭,時年僅39歲。

分析:“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岳飛的忠勇故事千百年來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每當外侮當前,人們總是以岳飛爲榜樣,堅決抵抗。

話題:“國難見忠心”“國家與個人”“忠君與愛國”

議論文論據素材 篇3

素材一:艾利斯泰·無腿傘兵

39歲的艾利斯泰並非天生的強者,即使他從數千米高空,縱深一躍,做“自由落體”運動。這個曾經的英國皇家陸軍傘兵團成員,17年前在一場爆炸中失去雙腿。和所有劇情相似,他也想“懦夫一樣”把槍管對準了自己,後來歷經磨難,成爲勵志故事裏完美的主人公。這位跳傘冠軍與妻子每年要完成約700次跳傘。大半迫於生計。他只想做一個“腳踏實地”、靠自己能力過日子的好男人。儘管捉襟見肘,他卻從不想要社會捐贈或者福利補貼。他堅持只要一個正常人的生活,因爲“只有在空中飛翔時,我才覺得自己像一個健全人”。

素材二:身陷囹圄志不移

尼可洛·帕格尼尼是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被人稱爲“獨絃琴上練出來的小提琴家”。他的藝術道路坎坷不平。他生於一小商人家庭,據說,曾因爲政治犯罪坐了20年牢。但即使是身陷囹圄,他也不曾灰心,而是堅持獄中學習。他在獄窗邊,用一把只剩下一根弦的提琴,堅持苦練,幾十年如一日,終於在演奏技巧方面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他的創作和演奏,奔放不羈,富於激情,對同時代的浪漫派作曲家有較大的影響。

素材三:博迪眨眼寫作

博迪是一名法國記者。他在一次心臟病發作後四肢癱瘓,只有左眼可以活動。但他決心把打好腹稿的作品《潛水衣與蝴蝶》寫出來,於是他要求筆錄員門迪寶協助他,每天花6小時筆錄他的著述。而他們之間的溝通只能靠左眼的眨動來完成。每次,門迪寶按順序讀出法語常用字母,博迪每眨眼一次表示字母正確,眨兩次表示錯誤,然後拼成詞語。這種常人難以想象的“寫作”終於在數月後奇蹟般地完成了。這本150頁的著作已被出版,受到人們的歡迎。

素材四:隔絕

古希臘著名演說家戴摩西尼年輕的時候爲了提高自己的演說能力,躲在一個地下室練習口才。由於耐不住寂寞,他時不時就想出去溜達溜達,心總也靜不下來,練習的效果很差。無奈之下,他橫下心,揮動剪刀把自己的頭髮剪去一半,變成了一個怪模怪樣的“陰陽頭”。這樣一來,因爲頭髮羞於見人,他只好一心一意地練口才,演講水平突飛猛進。正是憑着這種專心執著的精神,戴摩西尼最終成爲了世界聞名的大演說家。

1830年,法國作家雨果爲了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寫作上,把除了身上所穿毛衣以外的其他衣物全部鎖在櫃子裏,把鑰匙丟進了小湖。就這樣,由於根本拿不到外出要穿的衣服,他徹底斷了外出會友和遊玩的念頭,除了吃飯與睡覺,從不離開書桌,結果作品提前兩週脫稿。而這部僅用5個月時間就完成的作品,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文學鉅著《巴黎聖母院》。

在漫漫人生路上,往往只有不留下退路的奮鬥,才更容易贏得出路。

素材五:泥濘中的腳印

韋伯是美國聖日公司一名普通的員工。一開始他還勤勤懇懇地做自己的工作,可是後來他發現在公司裏像自己這樣的人有上千個,想靠勤奮工作脫穎而出簡直是難於上青天。於是他的熱情銳減,每天漫不經心地工作。一天,公司派韋伯去城郊的一個農場送資料,農場主是一位黑人大叔。辦完事後,這位黑人大叔問韋伯:“小夥子,你在聖日公司幹得怎麼樣?” 韋伯苦笑着回答:“我是一名普通的員工,做着再普通不過的工作,而公司裏像我這樣的人有上千個,就算我再成功,也不會有什麼輝煌的業績,更不用說什麼前途了!”黑人大叔“呵呵”一笑,問:“小夥子,你回頭看看,能不能找到我們走過的足跡?”

此時二人正漫步在農場的小路上,韋伯回頭看了看,平整的路上根本沒有一個腳印,於是他搖了搖頭。黑人大叔說:“找不到吧!其實我們的腳印已經留在上面了。最初這裏是沒有路的,只是走的人多了,他們的腳印重疊在一起,才成了路。在成千上萬人走過的地方,是很難看到自己的腳印的!“黑人大叔說:“你看,只有在別人沒有涉足的地方,甚至是在泥濘之中行走時,纔會留下深深的腳印!”

韋伯心裏一震,忽然就涌起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激情。他不斷得到重用和提升,15年後成爲聖日公司第四任總經理。

你發現了嗎?奮鬥就像是在泥濘之中行走時留下的深深腳印,是它成就了成功。

素材六:讀料

玉雕師王先生在石材毛料市場看中了一塊石頭,一塊極普通的玉石。他用300元買了下來,想雕刻個作品。可他拿回家後端詳了半天也沒琢磨出要雕刻個什麼,他就把那塊石頭放在了角落裏,一放就是5年。5年後,他又把那塊石頭搬了出來,並且很快就雕刻出了一件作品:《祝福》。一個雙手合十、慈眉善目的老奶奶,一臉的慈祥和虔誠,似乎正在祝福人間萬物吉祥平安。有人想購買,而且出價高達38萬元。有人不解,一塊區區300元的石頭,雕刻也沒用多少工夫,怎麼就變得價值連城了呢?這不是點石成金了嗎?

王先生說,雕刻前它不過是一塊石頭,但雕刻後卻不再是一塊石頭,因爲它有了靈性和意境。我雕刻它只用了很短的時間,但爲了賦予它靈性和意境,我讀料整整用了5年啊!

讀料,是雕刻專業術語,意思是說雕刻師對毛坯料的形狀、色澤、質地等原始形貌和特點進行審視,在腦中形成輪廓,最終構思出定型的雕刻圖案。

的確,這5年來,他從沒忘記那塊石頭。沒事的時候,他總愛坐在那塊石頭跟前,瞅過來瞅過去的;有時候睡到半夜會突然起來,端詳那塊石頭,有時候會徹夜不眠地與石頭對坐。他不知“讀”了它幾千遍還是幾萬遍,最終才創作出了這件作品。

沒有5年的潛心讀料。他就不可能點石成金,也就沒有這件昂貴的藝術品的面世。那塊石頭也許還會繼續寂寞地躺在角落裏。所以,讀料,是他創作中的一個極爲重要的過程,更是一個無人知曉的奮鬥過程。

素材七:重振旗鼓創輝煌

艾柯卡是美國汽車業超級巨星,他那譽滿汽車行業的推銷術爲福特公司創造了上百億的美元。可是1978年7月13日,艾柯卡在毫無思想準備的情況下被嫉賢的老闆開除了。老闆把他趕到一個倉庫中的小房間,還美其名曰是給艾柯卡還沒有找到新工作之前的辦公室。在奇恥大辱面前,艾柯卡沒有消沉。在被解僱受辱之後,艾柯卡接受擔任瀕臨倒閉的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總裁一職,他以卓越的管理才能,使克萊斯勒公司喜獲新生。僅1984年一年,他就爲公司賺取了24億美元的利潤,比這家公司前60年的利潤之和還要多!頑強的精神、超羣的才智、輝煌的成就,使得艾柯卡成爲美國人心目中的英雄。

素材八:從根部吃起

一個大學畢業生致力於創業。因缺少資金,只好從擺水果攤做起,但那年因氣溫較低,甘蔗與香蕉的價格波動大,但大學畢業生的水果攤卻價格穩步上揚。原因很簡單,因大學生髮現,顧客吃甘蔗,就是期待“甜”。於是他就此甘蔗的根部着眼,將根部削好,遞給顧客,吃起來更甜,如此,就迎合了他們的感覺而已。很多人以爲,一個人的成功一定有着不爲人知的祕訣,但事實並非如此,就像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樣——重要的是用心去做每件事,哪怕只是賣一根甘蔗,也要想到,適當的時候給它掉個頭。奮鬥需要智慧,發展需要靈感。

議論文論據素材 篇4

一、道理論據:

1、志當存高遠——諸葛亮

2、一個有了遠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艱苦困難的時候,也會感到幸福。—徐特立

3、一個沒有理想,生活就會沒有重心,就缺少朝氣。爲自己建立一個正確的目標,朝向這個目標去努力追求,生活自然就會充實而有意義。——羅蘭

二、事實論據:

1、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略)

2、周恩來爲中華崛起而讀書。新學期開始,瀋陽東關模範學校魏校長問同學們讀書是爲了什麼?於是有人回答說:“是爲了家父讀書。”有人回答說:“爲明禮而讀書。”也有人說:“爲光耀門楣而讀書。”當魏校長點名要周恩來回答時,坐在後排的周恩來站起來,莊重地回答:“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3、馬克思的理想。1835秋天,馬克思中學畢業,面臨着職業選擇。當時,在馬克思的同學中對選擇職業有種種考慮,許多人認爲有虛榮心和追求名利有理所當然的事。但是馬克思覺得,一個青年應當選擇最能爲人類服務、最能實現人類幸福的職業,馬克思在他的畢業論文結尾寫道:“我們選擇職業所應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

議論文論據素材 篇5

一、事業議論文寫作事實論據蒐集:

《資治通鑑》是我國現存編年體史書中規模和影響最大的一部歷史鉅著,共294卷。記述了上起周威烈王23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後周世宗顯德6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中國古代歷史。

北宋史學家司馬光主持編撰這部鉅著,歷史19年之久。他每天都寫至深夜,第二天未到五更便又起牀。爲了防止貪睡不醒,他用圓木做了一個枕頭,頭枕在上面,進入夢鄉後,只要稍稍一動,這個圓形木枕就會翻流通,把司馬光驚醒,他就立即起牀,握筆書寫。他爲此枕取名爲“警枕”。

在主持編撰《資治通鑑》中,司馬光投入了極大的精力,書中所記每一史實都從多種史料中比較選取,精詳考證,有疑問者,又另著《考異》30卷,用以辨證各種史事的不同記載。

《資治通鑑》的數百萬字的初稿,司馬光都用典雅的楷書抄成的,工整不苟。

司馬光的名字和這部歷史鉅著一樣,永垂千古!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

貝多芬是德國偉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對西洋音樂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11歲開始寫作鋼琴奏鳴曲,13歲參加樂隊。22歲到音樂之都維也納學習音樂,差不多就在這時患耳疾,聽覺開始衰退。從此,他就與可怕的耳聾苦戰,音樂家遭耳聾,這是慘酷的致命傷!若沒有對音樂事業的執着追求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意志,就一定會倒在這惡運的腳下。可他面對惡運挑戰,呼喊道:“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他的大部分作品都產生在患耳疾以後。他的全部生涯中最偉大的作品《第九交響曲》就是在他全聾後寫成的。當《第九交響曲》在維也納首次公演時,大廳裏迸發出一陣經久不息的暴風雨般的歡呼聲。聽衆對於貝多芬在場上出現,一共報以五次熱烈掌聲。按照禮節,對皇族也只用三次鼓掌禮。可是,貝多芬對此毫無覺察,因爲他什麼也聽不見。

貝多芬只活了57個年頭,但給後人留下大量音樂作品。主要有交響曲九部,歌劇《菲岱里奧》、歌德悲劇《哀格蒙特》的配樂鋼琴奏鳴曲32首、鋼琴協奏曲五部、小提琴協奏曲一部,絃樂四重奏16部和《莊嚴彌撒曲

二、議論文寫作理論論據蒐集:

1、人生爲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陶行知《介紹一件大事》

2、人要立心做大事,不要立心做大官。孫中山《在上海中國國民黨本部的演說》

3、事業是欄杆,我們扶着它在深淵的邊沿上走路。[前蘇聯]高爾基《阿爾塔莫諾夫家的事業》

4、偉大的事業不靠力氣和體力的活動而獲得成就,必須依靠忠言、權威和學識,而這三件事不會因年高而削弱,相反,年事越增,他們就越加堅強和豐富。[英]喬叟《梅利比的故事》

5、不要因爲想幹大事就不做小事。日本諺語

6、業無高卑志當堅,男兒有求安得閒。宋·張耒《示秸》

7、立志是事業的大門,工作是登門入室的旅程。[法]巴斯德

議論文論據素材 篇6

適用話題:誠實守信、品德、內在美

【論點】誠實守信是一種內在美。

【相關論據】

1、實話實說:世界聞名的電影藝術家格列高裏·帕克來華訪問,在上海的記者招待會上,一位記者提出了40多年前的往事:“帕克先生在中國人民危難的時候,向保衛中國同盟捐款,向中國人民伸出了熱情之手。請問當時是什麼原因促使你這樣做?”帕克用最簡短的四句話答覆了這個最悠遠的問題。第一句話:“本能。”第二句話:“感情和自然交流。”第三句話:“因爲這是真誠的,而真誠的東西是不能分析的。”第四句話:“如果再遇到那樣的'情況,我還會照樣做的。”

2、陶行知教子:1940年,陶行知的兒子陶曉光22歲,在家無工作,決定到成都一個無線電修造廠學習工作。可是,廠裏需要資格證明書。曉光靈機一動,就寫信給馬副校長,要了一張曉莊學校的畢業證書。在重慶工作的陶行知,知道此事後非常生氣,打電報要曉光將證明書立即寄回,並寫信給曉光說:“我們必須堅持‘寧爲真白丁,不做假秀才’之主張。‘追求真理做真人’,決不向虛僞的社會學習和妥協。”

3、臾駢不負信:春秋時晉國人臾駢,在魯文公六年(前621年)奉命護送賈季的家眷到狄國。過去,賈季曾侮辱過臾駢,這次有機會護送賈季的家眷,所以朋友們鼓動臾駢趁此良機殺掉賈季一家來報仇。臾駢沉思了許久,說:“不行。我聽說有一本叫《前志》的書上有這樣的話:‘無論是有惠於人,還是有怨於人,都與他的後代沒有關係。’如果我現在利用主人對我的信任而殺死賈季一家,這並不表明我的勇敢。如果我發泄了自己的怨氣,卻增加了我與賈季之前的仇恨,這並不說明我聰明。爲報私仇而損害了公利,這辜負了主人的信任,也不表明我的忠誠而是表明我的背信棄義。捨棄了勇敢、智慧和別人對我的信任,還能辦得成什麼事呢?”臾駢說服了朋友和手下人,親自保護着賈季的家人,把他們送到狄國。(《左傳·文公六年》)

4、門德爾鬆不奪人之美:門德爾鬆是德國作曲家,1829年,他20歲時,第一次出國演奏,一時轟動了英國。英國女皇維多利亞在白金漢宮爲門德爾鬆舉行了盛大的招待會。女皇特別欣賞他的《伊塔爾慈》曲,對他說,單憑這一支曲子,就可以證明你是個天才。門德爾鬆聽了以後,臉紅得像紫葡萄一樣,侷促不安地連忙告訴女皇說,這支曲子不是他而是他妹妹作的。本來,門德爾鬆是可以將這件事隱瞞過去的,但他在榮譽面前並不想奪人之美。他覺得誠實是一個人應有的品質。

5、老老實實做人:司馬光是宋朝的大史學家,《資治通鑑》的作者。司馬光爲人很老實。有一次,他家的馬得了一種怪病,每逢到了夏天,馬的肺就有毛病。司馬光叫人把馬牽到集市上去賣,臨行時,他再三叮囑替他賣馬的人,一定要說明這馬每逢夏天肺就有病。又有一次,他到一個鄉村,爲那裏的村民講學。有個村民提出了一個古怪的問題,司馬光沒有不懂裝懂,而是老實承認,他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不能回答,待他研究清楚了,再來回答。

【名言警句】

1、誠實是一個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東西。(喬叟)

2、誠實比一切智謀更好,而且它是智謀的基本條件。(康德)

3、誠實是力量的一種象徵,它顯示着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心的安全感與尊嚴感。(艾琳·卡恩拉)

4、君子誠之爲貴。(子思)

5、誠實的人乃是上帝高貴的作品。(波普)

【知識拓展】

誠信小故事:

郭沫若與芭蕉花

郭沫若小時候很淘氣,但是很孝順。有一次,他的媽媽得了一種“暈病”,郭沫若聽說芭蕉花可以治這種病。這種花賣得很貴,並且難得一開,於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園內找這種花,恰好那座花園裏的芭蕉開了一朵大黃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來送給了媽媽。媽媽雖然知道郭沫若這樣做是孝順她,可是兒子的行爲很讓他傷心。從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別人的東西了。

議論文論據素材 篇7

1.人總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遺忘了所擁有的。

2.每天告訴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錯。

3.不論你在什麼時候結束,重要的是結束之後就不要悔恨。

4.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5.沒有了愛的語言,所有的文字都是乏味的。

6.生活中沒有朋友,就像世界上沒有陽光。

7.發光並非太陽的專利,你也可以發光。

8.獲致幸福的不二法門是珍視你所擁有的、遺忘你所沒有的。

9.貪婪是最真實的貧窮,滿足是最真實的財富。

10.當你能夢的時候就不要放棄夢。

11.你可以用愛得到全世界,你也可以用恨失去全世界。

12.人的價值,在遭受誘惑的一瞬間被決定。

13.青春一經“典當”即永遠贖不回。

14.真正的愛,應該超越生命的長度、心靈的寬度、靈魂的深度。

15.真正的覺悟是,放棄追尋外在世界的財富,開始追尋內心世界的財富。

16.愚者用肉體監視心靈,智者用心靈監視肉體。

17.只要有信心,人永遠不會挫敗。

18.愛的力量可以使人忘記一切。

19.不論你在什麼時候開始,重要的是開始之後就不要停止。

20.爲了明天的希望,讓我們忘了今天的痛苦。

21.軟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22.抱最大的希望,爲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

23.勇敢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24.“不可能”只存在於蠢人的字典裏。

25.家!甜蜜的家!天下最美好的莫過於家。

26.美好的生命應該充滿期待、驚喜和感激。

27.遊手好閒會使人心智生鏽。

28.每一件事都要用多方面的角度來看它。

29.做得到和做不到,其實只在一念之間。

30.有理想的地方,地獄也是天堂。

31.有希望的地方,痛苦也成歡樂。

32.生活若剝去理想、夢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

33.所有的勝利,與征服自己的勝利比,都是微不足道的。

34.所有的失敗,與失去自己的失敗比,更是微不足道的。

35.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36.上帝從不埋怨人們的愚昧,人們卻埋怨上帝的不公平

37.世上最累人的事,莫過於虛僞地過日子。

38.第一個青春是上帝給的;第二個青春是自己造的。

39.年輕是我們惟一擁有權利去編織夢想的時光。

40.少一點期待,就多一點滿足。

41.思想如鑽子,必須集中在一點鑽下去纔有力量。

42.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別人纔會看得起你。

43.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會失去自己。

44.如果你曾歌頌黎明,那麼也請你擁抱黑夜。

45.問候不一定要慎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誠感人。

46.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47.當你能愛的時候就不要放棄愛。

48.當你能飛的時候就不要放棄飛。

49.生命太過短暫,今天放棄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50.快樂要懂得分享,才能加倍快樂。

議論文論據素材 篇8

(1)引言

“人惟患無志”,人若無志,人生就失去方向,失去前行的動力。只能在渾渾噩噩中打發日子,這當然是很悲的。惟有及早立下高遠之志,並且堅定不移地爲之不懈奮鬥,人生纔有意義,才能幹出一番事業!“有志者事竟成”,過去和現在的無數成功者,驗證了這條真理。

(2)事實論據

鴻鵠之志

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涉,出身貧窮,年輕時在農村當僱工,替人耕田種地。當時他就立志將來要幹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在一起當僱工的夥伴都笑話他,認爲替人耕田種地的下等人,還想幹一番大事業,真是癩哈蟆想吃天鵝肉——異想天開。陳涉看到自己的宏大抱負,不能被一些眼光短淺的人所理解,感嘆道:“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意思是說,小小的燕雀,是不可能知道天鵝的大志的。

後來陳涉終於成了農民起義軍的領袖,由他首先發難,將秦王朝推翻了。

魯迅棄醫學文

青年時期魯迅,曾到日本仙台醫學專科學校學醫,希望以醫救國。在第二學年裏,學校增加了一門學科——細菌學。教學這一門課程時,細菌的形狀全部是用幻燈片顯示的。有時穿插放映一些時事幻燈片。有一次放映有關日俄戰爭的紀錄片,畫面上出現很多中國人圍觀一個被說成是俄國間諜的中國人,這個人將砍頭示衆,周圍人在看熱鬧,畫面上觀衆體格強壯而精神麻木。魯迅深受刺激,心情十分痛苦,他深深感到,學醫在當前並不是一件要緊的事,思想愚昧精神麻木的人們即使體格再健壯,也只能被示衆或作看客。最緊要的,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於改變精神的是文藝。於是,他毅然棄醫學文。終於成爲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文化運動的先驅和旗手。

爲了中華之崛起

新學年開始了,瀋陽東關模範學校魏校長爲了測驗學生的學習目的,在課堂上向學生提出一個嚴肅的問題:讀書是爲什麼?有的回答:“爲家父而讀書。”有的回答:“爲明禮而讀書。”也有人回答:“爲光耀門楣而讀書。”魏校長指着坐在後排的一位學生說:“周恩來,現在你談談爲什麼要讀書?”“爲了中華之崛起。”周恩來莊重地回答。由於他的南方口音魏校長一時沒有聽清楚,於是周恩來又沉着有力地重複了一遍:“爲中華崛起而讀書!”

周恩來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爲中華民族的崛起奉獻了一生。

巴斯德立志研究酸乳發酵

巴斯德,是法國19世紀著名微生物學家,化學家,近代微生物學的奠基人。

有一天,他注視着桌上一瓶酸牛奶。凝神思索:酸奶的發酵,是由於化學變化呢,還是由於微生物的作用呢?當時還沒有能解答這個問題。

他整天整認地,在一間悶熱的簡陋的實驗室裏進行試驗研究。臉上被油煙燻黑了,衣服也佈滿污垢。時而呆立不動,時而狂奔疾走。有人說:巴斯德得了精神病。

不知經過了多少不眠之認,巴斯德終於成功了!他科學地證明了:酸牛怒的發酸是由於微生物的作用。並且寫成了著名的《乳酸發酵》一書。在微生物發酵和病原微生物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工業微生物學和醫學微生物學的基礎,並且開創了微生物生理學。

議論文論據素材 篇9

媒體4月12日報道了合肥9歲男童失聯一天後,在合肥市當塗支路某工地一窨井內身亡的悲劇。警方認定這是意外事故。但是,孩子父母認爲工地安全措施隱患導致孩子意外身亡,要求賠償300萬。最近,此事有了最新進展。記者獲悉,施工方最終賠償130萬元,男童家長與施工方達成調解協議。

近幾年,兒童墜井事件可謂頻發,公開報道的就有數十起。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兒童墜井事件有一個現實共性,那就是大多被貼上了“意外”的標籤,合肥的這一事件自然也不例外。據瞭解,當日下雨,路面溼滑,男童放學路過該施工場地,便從一處僅有木板遮蓋的窨井跌落。如此,所謂的“意外”似乎就板上釘釘。

但在事實中,真的就全是“意外”嗎?恐怕不見得。就這一事件而言,不否認有“意外”成分在,但這“意外”是由“人爲的鬆懈”而生,而這所謂的鬆懈又加大了“意外”發生的機率,這往往是大多兒童墜井事件的現實通病。如此說,這裏的“意外”並不純粹,如果兒童墜井僅以“意外”草草了事的話,只是在讓“意外”背鍋罷了。

根據實際情況來看,事故路段原本封閉進行道排工程施工,可送孩子的家長覺得工地封閉不方便,爲了抄近路,人爲破壞封閉設施,使得原本封閉的路段可以通行。而施工方又沒有及時的彌補這一被破壞的封閉設施,所謂的“意外”也就隨之發生。可見,是家長和施工方雙方造成了現實的安全隱患,可以說,這就是加大“意外”情況發生的砝碼。

這過程中,直接凸顯出來的雖然是現實中的安全隱患,但卻直指家長和施工方安全防護意識的薄弱。所以說,兒童墜井事件,與“意外”難脫干係大多隻是表面功夫而已,“意外”只是一個藉口。不否認,其確實有一定的現實作用,但絕不能掩蓋實際的安全隱患和薄弱的安全防護意識,這是考量整個事件之後需要明晰的一點。

面對兒童墜井事件,每次都把板子打在“意外”上,讓“意外”背鍋,這確實是不合理的處理思維。雖然給了相關方心理上的安慰,但更容易讓相關方懈怠,忽視現實的不足,甚至可能成爲相關方不行動和不作爲的擋箭牌,這種狀態其實就是在打破正常的邏輯,實質上是一種現實“倒退”。結果就只能是接二連三的兒童墜井事件得不到改變,這讓人細極思恐。

而且,如果兒童墜井事件在現實中得以持續,那花費大量人力物力營救墜井兒童的事件也會無休止的上演。救援應當,任何時候安全都是第一位的,但是,無休止的救援只會徒添社會累贅,這也是需要明確的現實。再回想到這一切的折騰僅僅是因爲成人世界責任的缺失,恐怕難掩現實不適感。說白了,對墜井兒童,當初沒有用心着想,好好呵護,如今讓整個社會都牽掛和費力,這兩種狀態的對比豈不也是一種“諷刺”?

當然,現實還有迴旋的餘地,就拿一事件來說,由認定“意外”到法院判決工地安全措施存在隱患,並賠償家屬130萬。弱化了“意外”的作用,強化了現實的問題,這本身就是一種實實在在的進步,應該看在眼裏。希望這130萬罰款能夠倒逼施工方的安全防範意識,也給能其他有類似隱患的相關方打個預防針,把安全這根弦給繃緊。既然施工方的防範意識問題能夠透過法律途徑倒逼了,那家長對孩子的安全管理意識,是不是也應該在血與淚的教訓中,早早的“固本浚源”呢?

議論文論據素材 篇10

六年前的一場意外車禍,讓嶽峯的爸爸脊椎神經斷裂,一個原本活蹦亂跳愛說愛笑的漢子,突然不能走、不能動,大小便也無法自理,生活的所有細節都不得不依賴別人。那年,鍾嶽峯只有9歲。從那時起,嶽峯就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讓爸爸活下去。

因爲不想拖累家人,嶽峯的爸爸曾有過輕生的年頭,是嶽峯一口一口喂爸爸吃飯,溫暖了爸爸的心。從給爸爸喂水、擦臉、刮鬍子到給爸爸按摩、推腿、推爸爸遛彎,嶽峯一點一點跟着年事已高的爺爺學着照顧爸爸,如今身高一米八二的嶽峯已經是護理爸爸的主力。嶽峯平時從來不捨得坐車、上下學都是一路小跑,天熱也不捨得買水喝、偶爾買一根冰棍也跑回家給爸爸吃。處處節省的他,在聽說同學得了白血病需要救助之後,捐出了自己攢下的全部69塊錢零花錢。

不僅要讓爸爸好好活着,而且要讓爸爸活得更有信心——這是嶽峯心中的願望。

親戚朋友湊錢給爸爸買了一臺電腦,爲了讓爸爸看電腦更方便更舒服,嶽峯就用自己平時在工地廢料堆或垃圾站撿來的材料,自己動手給爸爸特製了一個電腦架,還設計了很多實用的小機關。有了電腦能上網,足不出戶爸爸也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事。如今,爸爸在網上開起了網店,力所能及地爲這個家出着一份力。

嶽峯用自己的樂觀感染着爸爸,用自己的微笑和默默行動扶助着爸爸。而他自己把一切都藏在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