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議論文

鋼琴音色特點與演奏技巧的淺議論文

議論文2.34W

[關鍵詞]鋼琴 音色 表現力 演奏技巧

鋼琴音色特點與演奏技巧的淺議論文

[摘要]透過鋼琴豐富的音色表現力和音色特點,闡述如何表現、如何改變音色的方法,分析改變音色的演奏技巧。

音色是由發音體的性質、形態以及其產生泛音數目的不同而呈現出的不同聲音,即音的色彩和特徵。優美的音色是音樂表演者必須持續不斷追求的目標。只有演奏出優美的音色才能打動聽衆的心,實現音樂感人肺腑之功能。著名鋼琴教育家涅高茲說“鋼琴的藝術也是聲音的藝術,透過彈奏音色的變化產生的音響可以表現出憤怒的狂號、疾風驟雨、雄偉悲壯、奔騰豪放、果斷剛烈等強烈的情感,也可以表達低聲傾訴、喃喃細語、安慰、愛撫、嘆息、抽泣、甜蜜、微笑、幸福、愛情等內心的複雜情感,也可以表達空谷回聲、黃昏鐘聲、高山流水、粼粼水波等大自然的奇觀美景以及陽光、月色、雲彩、微風等看得見摸不着的物體。總之,所有稱之爲音樂的東西都可以在鋼琴上彈奏出來, 而音色的變化使音樂的表現具有廣闊的想象空間和表現範圍。

一、鋼琴獨特的音色美

在遼闊的音樂世界,樂器的品種類別數以千百,但人們卻對鋼琴情有獨鍾,那是因爲鋼琴本身所具有的獨特性能和審美價值。鋼琴的氣勢宏大,沒有哪件樂器可以與之相比。它既有遼亮輝煌的音響,又有絢麗多彩極具豐富的音色。鋼琴音域廣達6—7個八度,力度變化從最弱到最強,體現了大幅度、多層次音響特徵,其豐富的表現力可以與一個交響樂隊媲美。透過彈奏等技術處理又可以使音樂變化多彩……鋼琴這種樂器在筆者的印象中是最理智的,彈奏時腦海裏總是浮現各種更感性的、更具體的聲音形象,包括人聲和世界上所有樂器所表現出來的各種各樣的色彩。因此鋼琴演奏者不需要任何人的幫助,一個人就可以單獨在鋼琴上塑造出絕對完整的形象,創造出某種完整和完美的鋼琴作品。

鋼琴有它獨特的音色美,有它的“自我”,無法與其他東西混淆。我們應當瞭解並喜愛鋼琴獨特的“自我”,從而徹底理解它、掌握它。音色美給人以官能上的快感,這種源於物理屬性的生理反應,是一種初級的靈感。但從鍵盤上流淌出來的音樂,卻蘊涵着豐富的音樂美的內涵,這種有旋律、和聲、調式、調性、肢體、曲式、速度、力度等音樂表現要素交織在一起所構成的音響美,不僅給人以情緒的感染和精神的愉悅,而且還具有一定的啓迪智慧、完善品格的效應。只有當你在鋼琴上彈出不可能的東西時,你才能彈出鋼琴上一切可能表現的東西。心理學家認爲,概念、想象、願望是可以跑在實際的東西前面的。貝多芬耳聾後創作了他聽不見的鋼琴音響並且預示了鋼琴在數十年後的發展。作曲家的創作精神爲鋼琴音響探索出了新的規律,而鋼琴就逐漸地適應了這些規律。

從鋼琴彈奏的原理上看,鋼琴是鍵盤樂器,是透過琴槌擊弦發出聲音的,因此顆粒性聲音是鋼琴的特色和所長。彈跳音、彈連奏就特別能顯示鋼琴的優勢。在彈奏運指的同時,自肩起貫通至臂腕部,力量從上至下,無阻隔的傳遞到指間,這需要學生上部身軀各個部位能夠相互協調並運用自如。尤其是臂腕部儘量放鬆,整體投入、上通下點、手指站立,這樣所發出的音響通透亮麗,鬆弛而有彈性,富有光澤。在節奏旋律上有脈動感,有活力,更有清澈的顆粒性。所謂“大珠小珠落玉盤”就是鋼琴效果的精妙寫照。要訓練好手指,使其獨立、主動、靈活;使彈奏的聲音清晰、流暢、均勻。這對展現出鋼琴所長是關鍵性的步驟。

二、正確的觸鍵方式是獲得良好音色的前提

一些業餘鋼琴愛好者,他們有良好的鋼琴演奏技能,但由於他們只知道觸感是演奏藝術完美的保證,而忽略了觸鍵方式,致使強奏時聲音生硬、死板,弱奏時聲音“虛”。因此在技術方面,要彈出“好聽的”聲音,必須具備非常靈活柔順的雙手(但不是軟弱無力)和“放鬆的重量”,即從肩部和背部起,直到接觸鍵盤的指尖(全部的準確性都集中在指尖)爲止,整個手臂都是放鬆的;還必須有把握地、合理地控制這種重量,從彈疾速輕巧的音所要求的飛掠而過的觸鍵起,到彈宏大的音量而用大力度用力彈鍵爲止,都必須如此。

好聽的聲音是不同力度、各種時值聲音的相互結合、相互對比、極爲複雜的過程。聲音練習只有在練習作品、練習音樂及其基本要素的時候纔是實際有效的。而這種練習也不能和一般的技術練習分割開來。

鋼琴上的音不能像別的樂器上的音那樣延續,所以爲了清楚地表達所演奏樂曲的音調,不但旋律線條的強弱變化,就連經過句的強弱變化也應當比別的樂器更豐富更靈活。當然,也有要求其平均的、沒有強弱變化聲音的地方。

根據查閱的相關國內外資料可知,爲提高鋼琴演奏的音色,我們可從以下幾方面着手:

1改變手指的觸鍵部位

從用指尖觸鍵到用指面部位觸鍵,每一變化層次都可以產生細微的音色變化,因爲手指越立起,琴鍵受力越直接,音色越明亮。而指面平坦會形成一種受力的緩衝,從而對音質產生影響,使聲音柔潤。

2改變手指的觸鍵高度提高手指觸鍵對下鍵的速度有重要作用,如要得到明亮的顆粒性聲音,常需手指的提高。而對聲音柔美的連奏則不需提高手指,要求以平穩的貼鍵方式觸鍵。

3改變手指的觸鍵速度

緩慢的觸鍵速度是創造柔和歌唱性聲音的關鍵因素。一方面觸鍵速度影響着聲音的強弱,觸鍵速度越快聲音越強,反之則越弱。另一方面,觸鍵速度還影響着聲音的明暗、剛柔等。

4改變手指第一關節或第三關節的牢度

從第一、第三關節較柔順到較堅挺可以改變手指傳力的支撐強度,也可以使音色產生變化。

5改變指尖的堅度

從相對放鬆的指尖到相對牢固的指尖,每一層變化也都可以改變鍵盤動作速度和擊弦速度,對聲音的變化產生影響。

6改變觸鍵的用力形式

鋼琴觸鍵的用力形式一般包括:垂直方向用力和水平方向用力。像連貫柔和的連奏就需要以水平方向的用力形式觸鍵,這種方式可以使琴鍵以一種緩衝的方式受力。

透過上述幾條練習,掌握正確的.觸鍵方式並養成良好的彈奏習慣,就可以減少肌肉的動作,輕鬆自如的演奏出正確美妙的聲音。

三、良好的音色的獲得與踏板的運用有直接的關係

世界著名的鋼琴大師安東·魯賓什坦有一句名言:“踏板是鋼琴的靈魂”。它爲豐富鋼琴的演奏音色與和聲起到了非凡的作用。在鋼琴音樂中,踏板雖然不是作爲單獨的技術而存在,但是它是作爲對音響與音色的最高境界的追求而存在的。不論是水平粗淺的初學者,還是蜚聲海內的鋼琴大家,在演奏中無一不會不使用到踏板,所以演奏者演奏時應正確運用踏板,力圖去感受和聲,這樣才能彈奏出好的效果來,使音樂達到最完美的境界。踏板是具有魔法般的調色板,觸鍵的好幫手,踏板的用法是綜合性,並是多種多樣的,但也是非常有個性的,要根據演奏的變化而變化,自成風格,並沒有相同的用法。即使是同一個人的演奏,每一遍都會略有不同,要根據音樂的表現,用嚴格的、敏銳的聽覺確定踏板的運用。當然踏板的運用還會受作品藝術風格的影響,不同音樂時期、不同風格、不同作曲家使用踏板的要求都是不同的,彈奏巴洛克時期和古典音樂時期的作品時,踏板要少用些,而演奏浪漫派以後的作品時,踏板可適當的多用些;同一個和絃,在低音區踩得要少些,在高音區踩得要多些;琶音上行可多踩些踏板,下行時稍微要少踩些;還用就是在練習曲中可少用或不用,以保證每個音的清晰……根據演奏場地 的音響條件也要調整踏板的運用;不同品牌的鋼琴性能不同,踏板的運用也會不同;要隨着演奏者演奏瞬間情緒的變化而變化踏板的用法。延音踏板可以產生連貫濃厚的聲音;弱音踏板則可創造出朦朧、纖細的效果;而踏板踩動的深度對音色也會產生不同的音響;抖動踏板又可獲得洪亮且不混濁的強奏音色。當然這一切都必須以“傾聽我們的演奏爲前提”,它是“使用踏板的堅固基石”。

綜上所述,對演奏實踐進行理論性研究,闡述理論性原則,應該說比彈奏容易得多;掌握演奏技巧,用每一項技術手段創造豐富的鋼琴音色變化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當今日新月異、高速發展的高科技時代,鋼琴演奏技術也不斷地向更高層次發展。在鋼琴演奏中,要獲得優美的音色除了掌握基本原則和方法以外,還要了解不同時期、不同作曲家作品的不同音色及觸鍵要求等原理,在掌握一定鋼琴演奏的技術手段外,還要根據對音樂的理解和音響效果的需要,靈活地運用踏板,不斷練習,不斷琢磨,才能創造出變化無窮、氣象萬千、令人心醉神迷的藝術世界。

參考文獻:

[1]趙曉生:鋼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9。

[2]約·霍夫曼。論鋼琴演奏[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