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議論文

關於實踐的議論文

議論文1.64W

理論上一切爭論而未決的問題,都完全由現實生活中的實踐來解決。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實踐的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關於實踐的議論文

關於實踐的議論文1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題記

只專注於書本,不免枯燥乏味。遊學這一新模式的倡導,更能讓學生切身體會。可見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古往今來,大凡有所建樹者,無不是以心爲眼,躬行探求。

司馬遷,踏遍千山萬水,只爲一個“真”字。當飛雪和陰霾在東昇西落的輪迴中湮沒成已逝的滄桑時,他便把執著的追求和生命的躬行鋪墊成生命的厚程。一部《史記》“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豈可不盡不買,道聽流言,司馬遷深知,真相需要躬身以求。於是他拖着殘缺之軀,踏遍千山萬水,揭開了歷史的面紗,終於《史記》成史家之絕唱,他把直相幻化成筆端流淌的華彩,用躬行吶喊出歷史的宣言。

三澍,十年“隱居”杭州,只爲實踐真理。畢業之後,大學同窗各奔前程。而他一個人跑到杭州,在西湖岸畔流連,或作畫,或沉思。偶爾幫人搞裝修,工地上的活兒樣樣捨得起放得下,這段經歷,令他受益非淺,誠如他所言:“搞建築設計最忌脫離實際,紙上談兵!”親身實踐,讓王澍折掛世界建築諾獎。

因爲知道實踐的重要,有了哥倫布避風斬浪,揚帆遠航,發現新大陸的壯舉;有了哥白尼苦心觀測,創立日新說,寫出《天體運動》這部鉅著;更有張騫鞍前瀟灑,開通絲綢之路,鑑真東渡,開闢海上航線。他們無不告訴我們:躬行實踐的重要。

趙括的“紙上談兵”仍響在耳畔,因爲忽略實踐,飽讀兵書的他只能眼看着士兵被血淋淋地踏在敵軍馬下。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改革開放,使中國日新月異,煥以奪異光彩。

青春路上,走出書本,且行且思,用實踐擷一高枝珍果,笑看人生。走在生命路上,勿忘“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用實踐贏得一個精彩的人生。

關於實踐的議論文2

在我生活裏,啓示雖多,可對我的影響大的幾乎沒有什麼,唯有一次啓示,被我記得牢牢的,像昨天剛發生似的。

以前,我總自大自滿,別人若提件難事,我總會說:“那種易如反掌的`事怎麼會難呢?我就會做。”但因高傲自大,我說的總也不做,認爲不應該做這種“沒用”的事。因此,我說做做看的事基本無一次行動,別人勸我時,腦子馬上忽略,只是機械地說:“小兒科之事,不必做。”我因爲這份固執,所以在生活中老遇上一些困難。

讓我印象最深的事,是和媽媽做烘焙的事。每次媽媽說完材料與步驟,剛要說注意事項,我便總搶先一步吐出一串話:“不必多言,我自個兒知道。”似乎只要一說注意事項一定會了要了我命一樣,根本聽不進去。

那一天,媽媽終於開始看不慣我這種過於狂妄驕傲的態度,讓我試着自己烘焙個蛋糕。我在做時,果然出了許多錯誤:像攪拌方法、火力、材料比例等細節都錯了,之前媽媽看我漏洞百出還一再提醒我,但我因過於固執總與她鬧分歧,但凡只要她說了一句,我必嚷嚷十句回敬過去。她知道我只有失敗才願意改正錯誤,就甩手說:“好吧,按你的方法來把這個蛋糕做好吧。”我信心十足地投入到蛋糕製作中,本以爲美味就此誕生,誰料結果是——蛋糕又小又硬又焦的,壓根兒就不可以吃。媽媽一看就看透了我疑惑的心思,便說:兒子,你看,許多事情表面很簡單,做起來卻很難,聽起來是會比看起來簡單,然而看起來總比做起來感覺容易,不要因聽起來簡單而不做,因爲許多事表面比真相好像簡單得多;其次簡單不一定可以做好,要懂得“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的道理,生活纔會有成功,不然則一事無成;除此之外朋友也會因爲你的懶惰而不信任你的能力,會沒朋友的。聽了媽媽的話,我很是後悔,決心把之前的壞習慣改了。

至此,我不再驕傲,時常告訴自己應該努力實幹,做個懂“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的人,爭取事事努力獲得好成果。於是,我的朋友也多起來了。

關於實踐的議論文3

古人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們的學習終究是要離開書本,去往更廣闊的課堂。當學生們跟隨老師踏上實踐的旅途,看過了岳陽樓的勝景,行過了絲綢路的艱辛,走過了藤王閣的斑駁,他們學會的,領悟的,將遠遠超出書本。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學習實踐、提升的過程。

實踐,是遍嘗百草,只爲書華夏藥典。

一部《本草綱目》,不知驚豔了多少世人。而這部奇作背後的故事,卻更值得我們深思。因爲舊有藥典的模棱兩可,李時珍毅然決定踏上尋藥之旅。他一點一點地探尋,每一種藥材都要見到實物,描摩樣貌親嘗甘苦,試驗療效……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當《本草綱目》赫然出世,帶給世界的是中華醫學的博大精深,更是實踐出的巨大成效,它雕縷人心,攜刻山河,永不漫患。

實踐,是踏千山萬水,只爲尋舊時文化。

餘秋雨曾在《文化苦旅》的序中這樣說道:“我站在古人一定站過的那些方位上,用先輩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舊物,聽它們講述過去的興衰。”的確,當我們看着那少有變化的自然景觀,靜聽着與四百年前沒有絲毫差別的風聲鳥聲。就彷彿觸摸到文化的生生不息,吞土千年。城市裏的圖書館留藏着許多古籍,而文化的真實步履卻落在這山重水複之間,落在這蒼莽大地之上。餘秋雨歷時近半生,踏閱中國幾乎所有故事的土地,終於將自己所見所感,凝鍊成一部《文化苦旅》向後輩娓娓講述着實踐的力量。

實踐,是步步前行,只爲圓復興之夢。

人需要實踐來充沛自己,國家更是如此。中國在政策上的大膽實踐,勇於探索,促成了中華民族百年復興之夢的實現。改革開放,一國兩制,這些原本存在於綱領中的事,被敢於實踐的中國人用於國家的管理。在中國之前,極少有人相信,一個國家可以存在兩種制度,但我們的實踐告訴世界,不僅可以,甚至還促使國家更富強,民衆更安康。

實踐,是對書本知識的總結,它讓我們看到事物真實的一面。因爲實踐,所以思考,因爲思考,所以那靈魂豐盈的花蕊也灼之其華。

關於實踐的議論文4

寒假生活像一首歌,它美妙的音樂讓你回味;寒假生活像一首詩,詩行的內容總讓你陶醉;寒假的生活像一串葡萄,每一粒果實都有不同的滋味。——題記

一個快樂而短暫的假期悄悄地從我們的身邊溜走,我們又迎來了一個新的學期,發生在寒假的趣事數不勝數,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每一顆星星都閃閃發亮,每一件往事都刻骨銘心。

在我們放寒假的這一個月裏,有許許多多的同學參加了社會實踐,體驗了靠自己雙手掙錢的滋味,使大家深有感觸。作爲將要離開美麗的校園,踏上工作崗位的我們,這是一次很好的鍛鍊機會。

蘇東坡寫過一篇《日喻》,說的是:一個天生盲人不知太陽爲何物,問“有目者”?有人告訴他太陽像銅盤,並敲了銅盤讓他聽;過了幾天,盲人聽到鐘聲,就認爲是太陽。又有人告訴他太陽的光芒像蠟燭,並讓他摸了摸蠟燭,過了幾天,盲人摸到了竹笛,就認爲是太陽,蘇東坡在文章中還說:南方有一種“沒人”能長時間潛在水裏,只因爲他“日與水居”,“得於水道”,所以,七歲能涉,十日能遊,十五就能“沒”了。假如北方有一名“從不識水”的勇士來找“沒人”學“沒”,“沒人”給他講得再好,他“沒”到水裏也只有死路一條。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道理: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親身體會,因爲無論再簡單的事情,不親身體會也是永遠都不可能會的,總結起來一句話,就是:實踐出真知。

時光飛逝,轉眼間,我來到職專已有兩年的時光了,我們馬上就要踏上工作的崗位了。

在這段時間裏,我更加清楚的瞭解自己,對自己的能力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我的身上還有很多不足的缺點,我要不斷的完善自己,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成爲一名高素質的人才,能戰勝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這次經歷會激勵我更加努力的學習和需哦那個個方面去充實自己,使自己成爲全面發展的創新性社會人才。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要想成爲一位名副其實的狀元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就要經歷的比別人更多。因爲那也是你的人生財富,而且是無價的。所以,努力吧!只要你去拼搏,去努力,每個人的人生都將會是輝煌的。

或許,有些人認爲寒假應該是毫無壓力的假期,不過我覺得,寒假固然是平緊張又充滿規律的快步調生活暫時停歇,放鬆的假期,但總是以“吃飽睡,睡飽吃”的方式度過整整三個星期,那麼試問,以高等文明自居的人類,和其他動物又有什麼差別呢?所以,人必須保持在充滿思考,力求進步的狀態,纔不會辜負了人類與生俱來的智慧及潛能。

轉眼間,寒假已經進入了尾聲,整整一個月都和家人相處在一起,使我不禁想起同學及老師的笑容,而我相信,經過這些日子的休息,新的學期裏我更能凝聚所有的心力,力求更好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