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議論文

高二喧鬧與安靜議論文800字

議論文9.07K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論文吧,論文是討論某種問題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論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二喧鬧與安靜議論文8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二喧鬧與安靜議論文800字

高二喧鬧與安靜議論文800字1

道求清靜,佛求祥寧,桃源之境、茶峒小鎮、瓦爾登湖,皆爲人們心之所往。回瞻古今中外,我們的文化血脈裏一直有這嚮往安靜之音,以爲是生活最高雅的昇華。而我以爲,真正的美麗人生,當是融於煙火,心如止水。

“安靜的生活”在很多人眼裏,似乎是能想得到的最純粹的歸宿,是最樸素又最高雅的昇華。引羅素之言:“所謂幸福的生活,一定是指安靜的生活,緣由是隻有在安靜的氣氛中才能夠產生真實的人生樂趣。”在這個過於喧囂的時代,我們需要這份安靜來摒除雜念,捧着“長途跋涉後的返璞歸真”,尋找到沒有利慾薰染的真實的人生樂趣。

一片安靜的大草原,南山腳下一座野舍,安靜咖啡館裏的一縷陽光——這樣的“安靜”,似是歲月靜好,而我總以爲有逃避現實與形式主義的自我感動之嫌。將自己割裂成一座孤島,與汪洋中孤芳自賞,終是到不了仙人俠客閒雲野鶴般的飄渺氣質,只能勉強算爲脫髮入僧做尼的清寡絕欲。更有甚者,如在遠郊離羣索居的海子、在激流島遠離塵世的顧城,似是看破紅塵的疲憊後的一次心靈追尋,實則是與生活無法和解的倉皇而逃,最終在自我的劇烈矛盾中,兩顆巨星轟然崩裂,可嗟可嘆。

大隱隱於世,正如莫言所言:“我想社會生活本來就是喧囂的,或者說,喧囂是社會生活的一個方面,喧囂這種現象也不完全是負面的。”真正的愛生活,不該只愛這平靜如鏡的水面,更要愛的是蜻蜓飛過水麪的層層漣漪,和滂沱大雨下水裏攪動起來的渾濁淤泥。汪曾祺老人就是擁有這樣一份愛的人,他愛這市井的喧囂生活,他將這艱難平淡的日子過得富有波瀾,於是史航就這樣評價他:“這世間可愛的老頭兒很多,但可愛成汪曾祺那樣的卻很少見。”生活是有煙火氣的,不處於喧鬧人世間,又何以嘗得酸甜苦辣、人情冷暖,而這百味人生正是生活的真諦。

然而,羅素所言的“安靜”的生活,周國平喜歡過的“安靜的日子”,真的是所謂脫離紛繁、尋求安穩之意嗎?我想,這種“安靜”更多的是一份內心的堅守與安然,“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能“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融於煙火容易,於喧囂中仍能心如止水難,這也就是汪老何得以如此可愛的內核。

遭逢亂世而從容自適、隨遇而安,身處鬧市而欣然納之、守得本心,如此,雖世界無一處不喧鬧,亦無一處不安靜。我以爲,這就是最理想的生活——融於煙火而心如止水。

高二喧鬧與安靜議論文800字2

當下的社會誠然是喧鬧的。時代的洪流裹挾着種種思想與誘惑,使無力在嘈雜紛亂中立足的人沉溺在陰暗的水底,亦讓心靈堅定者踏浪前行,面對舉頭月光喊出自己的聲音。故我以爲,心持平靜方爲人,喧而不鬧自有聲。

我並不反對洪流中瓦爾登湖式的生活。如李商隱留得枯荷聽雨,朱光潛厚積落葉聽秋的確可稱是種修身養性的美好。而梭羅在湖邊的所聞所見定是將他的心打磨得通透自然,纔有了《瓦爾登湖》中從容又帶着神祕的訴說。所謂“萬頭攢動,火樹銀花處不必找我。”智者於各種悲喜交集處,喧中尋靜,自有歸真返璞的樂趣與安定。

然而,所謂的追求平靜,不能成爲時下一些青年以佛系自居而不求上進的藉口,更不是災難發生時袖手旁觀、謠言肆虐時怯於發聲、人云亦云的理由。生活中充斥着太多爭議與辯駁,有人或是因沒有承擔發聲後果的勇氣,或是因缺乏自己的思想和定力,逐漸迷失在一片喧囂的雜音裏。他們看似冠冕堂皇的與世無爭與歲月靜好,實際是消極的心靈在自我逃避,是在“靜”的外衣下暗藏的脆弱與迷茫。“靜”的修養確是令人欽佩的,但倘若其僅僅停留於外在的言行,失卻了內心的堅定,終將渾渾噩噩,不知所從。

在我看來,求靜終歸是少數智者的歸宿。在喧囂之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勇敢發聲,明晰真理,喧而不鬧,纔是大多數人要走的路。“我想社會生活本來就是喧囂的,或者說喧囂是社會生活的一個方面。喧囂這種現象,也不完全是負面的。”誠然,在秋聲颯颯的靜謐裏獨居的朱光潛,亦在戰亂的炮火聲中執着地發出了自己的聲音。英詩課的鞭辟入裏,聲情並茂,是他面對喧鬧的定力,或許更是紛亂之中最有力的聲音。求靜者尚且如此,我們又何必裹足不前?

喧囂是社會的常態,我們要做的只是迎之前行,明辨是非而不患得患失,言爲心聲而不畏葸不前,以平靜的靈魂側耳傾聽,便能在浪潮的雜音中聽見自己呼聲的迴響。縱使身處喧囂,亦總能找到一隅,把熾熱的心靈安放。

無言迴避,不如靜心前行。我心靜好且堅定,喧而不鬧自有聲。

高二喧鬧與安靜議論文800字3

人的一生,由喧鬧開始,卻由安靜結束。

我們吵吵鬧鬧的要來到人間,要知道一切;卻在即將離開的時候,悄無聲息。也許,在馬上離開之前,有些人會大喊大叫,埋怨着人生苦短:還有太多太多沒有享受到,太多太多遺憾。可是,一切都過去了,閉上眼睛,一切都結束了。

我想,很少會有人可以微笑着離開,加之如今的科技這麼發達,我們要學習的這麼這麼的多,花費那麼多時間學習還學不完不說,因爲學習已成的,我們忽略了多少眼前的呢?這樣說,真的,人生苦短。但一定會有人微笑着離開,他們不是做完了什麼,而是做好了,在臨走的那一剎那,眼前回首的畫面,盡是快樂和滿足。

能做到這樣的人太少了!

當我們面對身邊的人時,總是喜歡和會讓自己的人生與喧鬧起來的人在一起,但這一切總會因那個讓自己人生安靜的人的到來而結束。在安靜與喧鬧面前,我們總會選擇安靜,其實到最後,那個讓我們喧鬧的人爲自己付出的纔是最多的。對於他們,自己只有一句不公平的對不起。

人生終歸要皈依安靜。

我們不是流星劃過的那一瞬間,而是流星劃過後躺在那裏的千百年。除了那前幾十年歸我們支配以外,剩下的時間,我們就沒了知覺。

那塊石頭,就是等着被發現,等着被研究。這樣一直等待着。

然後,後代的人又多了一個要學的。歷史,存在。除了當時對當代人的那點意義外,又多了這個多後代人的負擔。也許,會有人認爲這是樂趣。追溯歷史,去想象,去挖掘那遙遠的,遙遠的過去。當我們知道了一些,我們開心了;再知道一些,我們喜悅了;當我們知道了太多時,我們又迷失了。而那一些,只是歷史的一小部分。那當我們把歷史都知道了呢?

沒人知道,也沒人會爲古代一個默默生活的百姓而追尋。後代,只會在破爛的史書上找到那光輝的名字,然後用一生找尋他的光芒。那個轟轟烈烈總過歷史的人就這樣用他的喧鬧換來了後代對他安靜的敬仰,默默的懷念。

我們可以探究世間萬物的起源生死,但永遠不明白生命,生命就是生命,而不是單單的人。

就像雪花飄臨人間,揚揚灑灑,看上去那樣美好,令人陶醉。三九若至,也就沒人會欣賞它的美麗了。

生命想學一樣矛盾———雪是隻能看而不能碰的溫暖。

高二喧鬧與安靜議論文800字4

喧囂和安靜這兩者許多人都認爲是對立的,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居於寺廟的和尚,從喧囂的紅塵中來,又居於幽深的深山老廟中甘於安靜,香火鼎盛的寺廟也會有許多香客的到來,亦是喧囂的,但是許多得道大師們內心卻是平靜如水,因此喧囂和安靜也是可以共存的。

因爲人們處事的行爲方式的不同,有人喜愛燈紅酒綠,熱愛喧囂的地方,也有人大隱於市,享受安靜的生活,所以喧囂和安靜共存;因爲人們思想的迸發與碰撞,一個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喧囂與安靜共存。因爲人們思考的方式不同,有的人處於安靜的狀態時,他可以自由地思考得到自己想要的靈感,也有的人處在喧囂的環境裏時,那些思想的火花便炸開來,有了喧囂與安靜的的共同的生活形態,纔有了人與人間的密切交往,才促進了人們的自我更新。

然而,超出負荷的喧囂只能帶來人心的浮躁與不安,喧囂的生活裏每個人都應擁有屬於自己的安靜的一面。在人們的喧囂中,許多成名的明星抵不住喧囂的嘈雜,自我沉溺毒品做出了最不好的示範。如我們終日沉浸在喧囂中樂不思蜀,便會釀成無法挽回的後果。深知這個道理,厭倦了官場的陶淵明如所有隱士一般歸隱深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鼓浪嶼一家的特色咖啡店也會爲客人提供免費書籍和免費的茶點,只以客人逗留在店中的時間收費,旨在爲客人提供安靜的一角,吸引了許多前來尋找安靜的人民。喧囂中的我們無不需要在安靜中懂得人生的真諦。

喧囂是品味過安靜後對人生依然充滿了激情和熱愛,安靜是喧囂過後對人生的另一番感悟與反思,首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莫言表示在知道獲獎的消息後,興奮不已,這實在是一份對中國人來說特別的榮耀。接連不斷的採訪紛至沓來,“莫言”這一名字亦在中國乃至外國傳播更廣。然而,莫言也說,他最希望的是在獲獎之後,仍能過上從前的生活。從前的生活安靜,不受打擾。喧囂亦好,安靜也罷,二者兼有的人生纔是完整的人生。

喧囂讓我們感受到生命之絢爛,安靜讓我們感受到生命之平靜,喧囂而又安靜的人生充滿了理性和樂趣,我們每個人都逃不開這喧囂又安靜的`紅塵困擾,能做的只是順應自己的心活着。在喧囂中找尋安靜,在安靜中找尋喧囂。

高二喧鬧與安靜議論文800字5

鋼筋水泥的城市,穿梭於林立的高樓大廈,忙碌的四處奔波,卻從未感受過那一種寧靜的快樂。閒暇時,你是否會選擇逃離你所在的繁華都市轉而奔向那風景秀麗的名勝或是古蹟?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如此,可又有多少人想過這樣似是條件反射性的行爲背後的原因?

若是在竹林間漫步,看着鋪天蓋地的綠色映入眼簾,聽着風拂動竹葉的聲響,便覺得是這般的令人陶醉;若是在江邊,沿着堤岸,聽着浪濤拍打岸邊的聲音,吹着帶着泥土清新的風從未如此自在。

這些美麗是地球所賦予我們的,而現在,那綠色的土地卻被沒有生氣的鋼筋水泥所覆蓋,在感嘆城市進步之快時是否會爲這些綠意的消失而感到悲哀。的確,我們所生活的土地正在飛速的發展,而這進步帶來的什麼?經濟效益?還是外人的盛讚?不得而知,我只知道,鄉間的小路被寬闊的柏油公路所替代,種着莊稼的土地被填平……在繁華的城市裏,眼中所見的只是來來往往飛馳的車與行色匆匆的人們。那份本該屬於我們的寧靜與祥和又去了哪裏?

我們的家園,漸漸失去了本該有的綠意,而是慢慢的被灰色所覆蓋,灰色的天空,灰色的建築,灰色的……也許,現在的人們所追求是快速度的生活,也漸漸忘卻了自然圍繞的快樂,商廈,大樓成了人們最常留戀的地方,沒有清新的空氣,只有不再蔚藍的天空,這些鋼筋混凝土所鑄就的高樓大廈永遠都缺了些什麼,沒有生氣。我們唯一的家園,我們的地球已不堪重負了,已是如此疲憊卻仍要支撐起我們人類的家園。

面對這一切,我們能做什麼?是否有這樣問過自己,身處在這樣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能做什麼?我們所需要不應該僅僅是物質上的需求。我們所需要的是我們一直以來所缺少的東西,我們需要綠色的生活。沒有綠色,就沒有生機,沒有人願意生活在灰色的城市裏。文明在不斷地發展,城市也在不斷地進步着,充斥着喧囂的城市,多了一份繁華,少了一份寧靜。我們所能做到的,只能是從我們自己開始,慢慢的改變,也許很困難,也許有很多的艱難險阻……

我們的家園只有一個,它需要我們切實的保護。不要讓過快的發展變成我們的牽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