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議論文

關於公正的議論文

議論文2.91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論文吧,論文是討論某種問題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你寫論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公正的議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公正的議論文

關於公正的議論文1

竺可楨開闢“處女地”

——爭取公平要靠自己的努力

竺可楨是奠定了我國物候學科基礎的氣象學家。早在青年時,他就有志於氣象學的研究。有一次,他聽到一個令人氣憤的消息:在太平洋區域的一次學術會議上,中國代表沒有發表論文的資格,而只能接受列席坐冷板凳的“恩賜”。不公平的待遇使他思潮起伏、不能自已,更激發了他艱苦創業的雄心。在舊中國,幅員遼闊的版圖上竟連一箇中國人自己管理的小小氣象站都沒有,這塊“處女地”太荒涼不堪了。於是他披荊斬棘,親手建起了我國第一個氣象臺,培育了第一批氣象工作者。

關於公正的議論文2

趙惠文王的弟弟趙勝,號平原君,任趙國丞相,家有食客數千,頗有權勢。他的家臣家丁因此倚勢不遵守國法。有一年,趙國田部吏趙奢鐵面無私,按法將平原君家9個不納稅的管事家臣全部處以死刑,平原君大怒,要殺趙奢。趙奢說:“我秉公執法,原是爲國家考慮。如果你的家臣不奉公守法,又何以叫國人守法呢?國人不守法,恐怕趙國也不鞏固,你的榮華富貴也不存在了。”一席話,說得平原君啞口無言。平原君認爲他是賢才,向趙王推薦。趙奢被任命管理國家的賦稅,他辦事公平合理,使得趙國國庫充實,人民富裕。

關於公正的議論文3

近日讀史,感觸頗深。東漢冀州刺史蘇章“今天請友飲酒暢敘舊情,明朝開堂審案秉公執法”,將貪贓枉法之好友,在家宴中飄飄然“人家頭上只有一頂青天,而我卻得天獨厚有兩頂青天”的清河太守繩之以法,在公正無私中撐起了“一頂青天”。

歷史在延續,時代在發展。翻越歷史長空,穿越時光隧道,我們更要深刻體味“一頂青天”,大力提倡公正無私,使其歷經歲月的磨礪而愈加燦爛輝煌,經受時空的洗禮而愈加晴空萬里。

公正無私是一種崇高的思想境界。它是人類永遠仰慕的美德,是一種可於天地共存、與日月爭輝的高尚德性。一個人具備了公正無私的品德,就能光明磊落,實事求是,主持正義,揚善除惡。“公生明,偏生暗”和“有公心必有公道”等古訓,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對中國歷史文化有着重大影響的儒家,一貫提倡公正無私。從古至今,“天下爲公”、“公正無私”始終是先進人士追求的理想,公正無私者總會青史留名,爲當時和後世永遠銘記,以權、徇私枉法者始終受到譴責、鄙視。 “天下爲公”、“公私之交,存亡之本”、秉公執法、不徇私情的精神,是我們民族的優秀傳統,也是今天我們進行思想建設和政治建設的寶貴財富。

公正無私是一種基本的道德素質。堯舜讓位、祁奚舉賢、腹暾誅子闡明瞭公正無私、公私分明的道德品質。從本質上說,公正無私是處理人際關係時公平與正義的倫理原則,是調製好一切家庭、社團、國家及全人類關係的最基本智慧,也是共產黨人應該追求和具備的價值取向;而,則是對公正無私的根本否定和最大踐踏。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就是要公正無私。公正無私、公私分明歷來都是黨的思想建設的重要內容,在新的社會主義榮辱觀中同樣處於重要位置。分子之所以,就是因爲私心貪慾膨脹,不能時刻警鐘長鳴,最終成爲害羣之馬,爲世人所不齒。因此,我們要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嚴肅紀律,加強修養,始終做到公正無私、公私分明,爲黨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貢獻力量。

公正無私是從政的道德根本。古人從不同角度申論官德之內涵,首先強調的就是“公正無私”。《尚書》說:“以公滅私,民其允懷”,“無偏無黨,王道蕩蕩”;《淮南子》說:“公正無私,一言而萬民齊”。所謂“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等,都體現着爲公不爲私,秉公不徇私的精神。歷史上衆多秉公執法,不徇私情的廉吏如包拯、海瑞等千百年來始終被奉爲官員的楷模。公正無私是政德的根本要求,因此,我們要大力提倡公正無私,在實際工作中始終堅持公正無私,不憑私意,不徇私情。只有這樣,才能心底無私天地寬,理直氣壯,擋住各種壓力,頂住各種誘惑;才能肝膽可鑑,無堅不摧、無往不勝,真正承擔起社會和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

關於公正的議論文4

一天,9只野狗出去獵食,在一條路上遇到了一頭正在獵食的獅子。獅子建議野狗同它合力獵食,然後一起分配食物。野狗們欣然答應了。它們打了一整天的獵,天黑時,它們一共逮住了10只羚羊。

獅子說:“我們得去找個英明的人來給我們分配這頓美餐。”

一隻野狗說:“那何必呢?每個分一隻就很公平。”獅子立即起身,舉起巨爪向這位冒失的野狗抓過去,把它打昏在地。

其他野狗都被嚇壞了,一隻野狗鼓足勇氣對獅子說:“不!不!我們的弟兄說錯了,那不是合理的分配。您是世界的主宰,如果我們給您9只羚羊,那您和羚羊加起來就是10只;我們9只野狗加上一隻羚羊也是10只,這樣我們就都是10只,這纔是最公平的分配方案。”

獅子滿意了,昂起頭說道:“你還算聰明,不像你那個傻瓜兄弟!你是怎麼想出這個分配妙法的?”

那隻野狗答道:“當您衝向我的兄弟並打昏它時,我就立刻增長了這點兒智慧。”

野狗與獅子合作,本來就愚蠢至極,又想和獅子平均分配獵物,更是錯上加錯。如果聰明就不會做出與獅謀食的蠢事。

不要與虎謀皮,與獅謀食

開啟另一扇窗:生活真的很公平

有本叫做《龐城末日》的書裏面有這樣一個情節。

意大利古城龐培城裏有位賣花女叫做倪娣雅。她雖雙目失明,但並不自怨自艾,也沒有垂頭喪氣把自己關在家裏,而是像常人一樣靠勞動自食其力。

不久,維蘇威大火山爆發,龐培城面臨一次大地震,整座城市被籠罩在濃煙和塵埃中,昏暗如無星的午夜,漆黑一片。驚慌失措的居民跌來碰去尋找出路卻無法找到。但倪娣雅本來看不見,這些年又走街串巷在城裏賣花,她的不幸這時反而成了她的大幸,她靠着自己的觸覺和聽覺找到了生路,而且她還救了許多人。因爲她可以不用眼睛安全如常行走,她的殘疾已成爲她的財富。

上蒼真的很公平,命運在向倪娣雅關閉一扇窗的同時,又爲她開啟另一扇窗。

世上的任何事都是多面的,我們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個側面,這個側面讓人痛苦,但痛苦卻往往可以轉化。有一個成語叫做“蚌病成珠”,這是對生活最貼切的比喻。蚌因身體上嵌入砂子,傷口的刺激使它不斷分泌物質來療傷,到了傷口複合,舊傷處就出現一顆晶瑩的珍珠。哪粒珍珠不是由痛苦孕育而成?任何不幸、失敗與損失,都有可能成爲我們有利的因素。

生活也真的很公平,它可以將一個人的志氣磨盡,也能讓一個人出類拔萃,就看你是怎樣一個人。

你只有十分鐘

一位集團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經理告訴我,他招聘人才的時間是5分鐘,加上讓應聘者走人他的辦公室、入座、非正式簡單對話的時間5分鐘,總共不會超過10分鐘。

也就是說,公司是否錄用一個人,只有區區10分鐘。所有的成功、失敗都濃縮在這裏。

我說,這不公平,也不負責任。他說:10分鐘最公平,最負責任。

他說70%以上的應聘者走人他的辦公室不會首先打招呼說聲你好;50%以上的應聘者衣冠不整潔;30%的應聘者態度緊張;20%的應聘者目光遊移。還有什麼好說的?讓他們走吧!每個人只有10分鐘,而他在前5分鐘就已經輸了。我心悅誠服,應聘者的確已經輸了。

想起一位公共關係學教授,他曾經在課堂上問我們:你們看過孔雀開屏麼?同學們說看過,很美。教授說:每個人都要學那孔雀,10分鐘讓整個世界記住自己的最美。

那是《公共關係學》第一課時,教授的開場白。

每個人像孔雀那樣用10分鐘展示自己的美,好像不符合中國人的審美傳統,我們喜歡相信日久見人心和細水長流。但在現代工業以分秒計算的工作時間裏,你沒有更多的時間表現自己。

你很優秀,可是你要知道,你只有很少的時間,10分鐘,或者更少。可恨的上帝話說上帝把人世間安排得井井有條,合情合理,他很自得。可也有一件煩惱,讓他坐臥不安,那就是在中國的一座城市裏,有一位下崗工人阿明,整天忿忿地在罵他,他喝悶酒的時候罵他:“可恨的上帝!”抽悶煙的時候罵他:“不公平的老頭!”睡悶覺的時候也在罵他:“一個偏向富人的惡魔!”於是上帝決定百忙之中到他家訪貧問苦。

他扮成常人模樣,從空中降落。他來到阿明家門前,見他白天在睡大覺,門也不關。上帝納悶地說:“喂,親愛的子民,醒醒吧。你看你的左鄰右舍,都安裝了防盜門,鎖得嚴實。而你怎麼大白天不關門就睡覺?難道不怕被小偷光顧嗎?”

阿明被吵醒,不耐煩地問:“你是誰?”

“我是上帝。你不是每天都在罵我嗎?我是特意下凡來傾聽你的不幸和不滿的。”

阿明看眼前這位大神果然儀表不俗,眉宇間英氣勃勃。他於是懶懶地從牀上爬起來,點燃一支菸說:“你就是上帝?哦,我想象中你應當是這個模樣。你來得正好,我正有一肚子委屈要向你傾訴呢。你問我爲什麼睡覺不關門?你看我家徒四壁,小偷來了都會自嘆晦氣,你說我有必要關門嗎?再說我的左鄰右舍,左邊是阿建家,他開飯館,腰纏萬貫,當然要安裝防盜門;右邊是阿宏家,他在一個合資公司當部門經理,收入頗多,他當然也要房門緊閉。只有我家窮得叮噹亂響。上帝呀,莫怪我罵你,你實在是不公平,爲什麼給了他們那麼好的運氣和機遇,讓他們升官的升官,發財的發財,卻讓我窮困潦倒,生不如死呢?”“這你可怪不得我,因爲你自己不努力。”

阿明不滿道:“不要推卸責任好不好?這一切都是因爲你不公平造成的。我們三人從前上中專時,在一個起跑線上,大家各方面情況基本一致。後來我們一同進了工廠,在流水線上工作,掙一樣的工資,睡一樣的宿舍。”

“再後來呢?”

“再後來我們就開始走上了不同的命運軌道,他們在你的偏愛下,越來越富有。而我呢,卻成了你的棄兒,從沒受到過你的眷顧,所以一貧如洗。上帝呀,你說我怎麼能不恨你。做神要厚道!”

上帝也有一點內疚,但還堅持說:“子民,這事真不能怪我,機會面前大家平等,只是看你抓不抓。這樣吧,我再給一次翻身的機會,如果你還窮,就再也莫怪我了。”

阿明喜道:“那好。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於是上帝作法,將手放在阿明頭頂,唸唸有詞道:“我是仁慈的上帝。爲了公平、公正、公開,我願再給阿明一次平等競爭的機會。現在讓時光倒流,回到十五年前吧。”

於是瞬間,阿明恍如隔世,矇矇矓矓地又回到了從前工廠的`流水線上,左邊是阿建正揮汗如雨,右邊是阿宏在埋頭苦幹。

這時,勞動科長忽然找到他們,說:“你們別幹了。現在工廠不景氣,產品滯銷,你們只好離開。不過每人可以獲得五萬元的補償。”

阿建很高興,他扔下髒手套說:“我可以用這筆錢去開飯館。”他早就有自己創業的打算。

阿宏也很高興,說:“我想用這筆錢去上大學深造。”

阿明雖然不高興,但他想,管他呢,這回有錢了,我要先痛痛快快地喝酒再說。

於是不久,阿建開了飯館,當起了辛苦的小老闆。而阿明則成了他飯館裏的常客,因爲阿健說好要給他打九折優惠。但是很快,阿明的五萬元錢就流進了阿健的腰包。而阿宏則報考了大學,幾年之後他畢業了,進入一家合資企業,當上了部門經理。

再說阿健,眼看阿明失業挺可憐,對他說:“兄弟,你來我飯館裏打工吧,好歹有些收入。”

阿明不屑道:“我纔不幹這下三爛的活呢,又累又髒還伺候人。我要幹一個體面的工作。”

於是他去應聘白領,但沒人要,因爲他的學歷低;他去自己創業,又吃不了苦,也失敗了。最後他只好申請了“低保”。

他又開始白天敞着門睡大覺了。而且一喝醉就罵上帝:“這個可恨的傢伙,不公平的老頭,一個偏向富人的惡魔!”

這次上帝只好裝做沒聽見。

在公平的世界裏

考古學家威爾遜在周遊世界的考察日記中,記載了這樣一個親身經歷的事情。在非洲的一個原始部落,人們發現部落中有人偷竊。於是,德高望重的酋長召集全族的人開會說:“爲了使我們能夠繼續保持安寧與和諧的生活,偷竊者一旦被抓住,按照部落的規矩將受到鞭打20下的懲罰。”

但是偷竊者沒有聽從警告,繼續偷別人的東西。於是,酋長再次召集全族的人開會,進行了警告,然而,偷竊者依然置若罔聞,我行我素。酋長第三次召集全族的人開會,忍無可忍地說:“偷竊者一旦被抓住,懲罰將增加到鞭打40下。”幾天之後,有人報告說:“偷竊者已經被捉到了。”消息傳開,大家義憤填膺,要看看這個膽大包天的小偷究竟是誰。

當偷竊者被帶出來的時候,大家不禁發出聲聲驚歎。誰也沒有想到,偷竊者竟然是酋長年老體弱的媽媽!

酋長終於開口了,用沙啞的近乎耳語的聲音說:“親愛的同胞們,爲了我們部落的安寧與和諧,我的母親也不能例外,務必受到鞭打40下的懲罰。”他點頭示意,隨即母親身上的袍子被輕輕地脫了下去,與此同時,魁梧的酋長走到母親身邊,脫去了自己身上的袍子,露出那歷經風霜、結實寬厚的後背。他緊貼着母親的臉頰,輕聲耳語,母子倆的淚水潸然而下。他溫柔地將手臂環繞着母親,用自己的身體做好了替母親遮擋鞭打懲罰的準備。

他再次點頭示意,無情的鞭子便一下接一下地打在酋長的後背上?

公者無私之謂也,平者無偏之謂也。公與平者,理國要道。在公平的世界裏,在法規與制度面前,只有人中人,而沒有“人上人”或“人下人”。不幸與公平一個青年人非常的不幸。10歲時母親害病去世,他不得不學會洗衣做飯,照顧自己,因爲他的父親是位長途汽車司機,很少在家。

7年後,他的父親又死於車禍,他必須學會謀生,養活自己,他再沒有人可以依靠。

20歲時他在一次工程事故中失去了左腿,他不得不學會應付隨之而來的不便,他學會了用柺杖行走,倔強的他從不輕易請求別人的幫助。最後他拿出所有的積蓄辦了一個養魚場。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將他的勞動和希望毫不留情地一掃而光。

他終於忍無可忍了,他找到了上帝,憤怒地責問上帝:“你爲什麼對我這樣不公平?”

上帝反問他:“你爲什麼說我對你不公平?”

他把他的不幸講給了上帝。

“噢!是這樣,的確有些悽慘,可爲什麼你還要活下去呢?”

年輕人被激怒了:“我不會死的,我經歷了這麼多不幸的事,沒有什麼能讓我感到害怕。終有一天我會創造出幸福的!”

上帝笑了,他開啟地獄之門,指着一個鬼魂給他看,說:“那個人生前比你幸運得多,他幾乎是一路順風走到生命的終點,只是最後一次和你一樣,在同一場洪水中失去了他所有的財富。不同的是他自殺了,而你卻堅強地活着?”公平秤有一杆公平秤,主人對它很器重,它自己也漸漸驕傲起來,吹噓世間一切東西它都可以知道重量。起初沒人願意與它爭辯,突然有一天,一天,一隻被它稱過的土豆實在忍不住了,問它:“你知道自己的重量嗎?”秤答不上來,啞口無言。

有時,我們總是衡量別人的重量與優劣,卻常常不知道自己的重量與好壞。我們只有更清楚地認識了自身,才能做到以公平的眼光去看待其它事物,從而贏得人們的認同與支援

太陽,你不公平

太陽,從來都是不公平的,至少我這樣認爲。住在北邊的宿舍,便很少得到太陽的恩賜,在這冬季裏,於是便多了一份寒冷與寂寞的感覺。

午飯後,再也不願回到那個令人冷寂的宿舍。便與好友相約到學校操場上走走。學校是新建成的,寬敞、美麗,更主要是這裏培養着在不久地將來就會成爲我市教育精英的生力軍。漫步在這樣的校園,享受着冬日少有的陽光,一種久違了的愉悅與輕鬆襲上心頭。不知不覺我們已走到了學校最西面,那兒是學校的垃圾集中處,因無人管理,垃圾堆得象小山似的,一陣腐臭味衝入我的鼻中,令人作嘔。於是我趕快跑起來想盡快離開那個鬼地方。忽然,好友一把拉住了我,順着她的視線————天!這是一幅什麼景象!一個看起來只有七八歲身着校服的小女孩正彎着腰在連蒼蠅都不願接近的垃圾箱前撿垃圾!她熟悉的開啟一包包的垃圾,把一些她認爲有用的東西放進一隻碩大無比的蛇皮袋裏。這時,對面走來一對穿着時髦的有說有笑的女生。走到垃圾箱前,其中一個女生說了聲:“我扔一下垃圾。”說着鄒着眉用手帕捂着鼻子,一手拉着她那條高貴的褲子,用小指勾着塑料袋。到了離小女孩近10米的地方,很瀟灑的讓袋子做了個拋物線運動。袋子準確無誤的落在了小女孩的腳邊。小女孩迫不及待的開啟袋子找出了她所期待的東西。外面的垃圾似乎都沒什麼價值了,小女孩又貓腰鑽進垃圾箱,重複着剛纔的動作??這一切都結束了,小女孩這才鑽出垃圾箱,背起那個與她極不相符的蛇皮袋,一步步地向前移着,消失在我們的視野??

望着她遠去的背影,難受與困惑涌上我的心頭。好友凝視着遠方,突然問我:“你說那個小女孩以後的背會變成什麼樣子?”“弓,一張弓。”我毫不猶豫的回答。好友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我不由陷入了深思。七八歲的孩子本該在陽光的沐浴下坐在寬敞的教室裏享受九年義務教育的權利,而那個小女孩卻過早地背起了生活的重擔。更不可思議的是這件事竟發生在這座所謂開闢教育改革新路線,培養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學校裏!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然而這棵小樹卻過早地被壓彎了,可惜;沒人發現,可悲!“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標籤:議論文 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