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敘事作文

2015清明節感懷徵文五篇

摘要:清明再一次帶着哀傷靜悄悄地向我們走來,那一天紛飛的細雨打溼了祭奠亡靈的鮮花。墓碑上那熟悉的名字讓我們忍不住潸然淚下,雨與淚連在一起,流向了我們九泉之下那安睡的親人。

  清明節感懷徵文_篇一

2015清明節感懷徵文五篇

老屋門前有半畝土地,爺爺六十五歲的時候把所有土地分給了他的四個兒子,惟獨留下這半畝地自己耕種。

奶奶逝世早,自那以後爺爺一個過生活。我的伯叔們曾提出要輪流贍養他,但爺爺不願意,他說自己的身體硬朗,不必麻煩大家。

爺爺把老屋門面的半畝地整的展平,闢爲菜園。爺爺當了一輩子農民,耕種了一輩的地,幹起在農事來得心應手。

爺爺的菜園劃分爲幾個區域,種上各式菜蔬。從開始挖地到收穫蔬菜,爺爺白天的大部分時間會用在服侍菜園子上。

春天來了,封凍了一冬的土地逐漸清醒,爺爺扛着他打磨的雪亮的鋤頭出門。春日暖和的陽光裏,爺爺起勁地揮舞着映得閃閃發光鋤頭,一點一點把散發着春天氣息的土地翻過來。爺爺的手臂早已經沒年輕時那麼粗壯了,力量在一年一年地衰退了,但歲月的阻撓絲毫不能減少他對這半畝土地忠誠與熱愛。

爺爺在菜園子裏春季種上茄子、豆角和各種瓜類。夏季來了,菜園子裏滿眼都是鮮嫩的蔬菜,爺爺清早就來到菜園摘採,然後送到鎮上去販賣。夏季過去了,又要播種,爺爺再次把地翻過來,種上蘿蔔、白菜、香菜。冬天了,爺爺賣菜如故。

爺爺是種植莊稼的好把式,種地用很少的化肥。爺爺常用的是人畜糞,他說人畜糞才既營養蔬菜又肥沃土地。

鎮上很多人吃爺爺的蔬菜。冬天了,天氣壞的時候經常出現,爺爺用竹蔑籃挑起一擔隔夜摘採的菜,一頭是白菜,一頭是蘿蔔。從家到鎮上有三裏多路,爺爺挑起滿滿一擔清早出門,有時路不好走,總免不了摔跤。

有一次,爺爺見天氣連續幾天都是冰凍,心怕地裏的菜凍壞了,鼓足幹勁忙了一個下午摘採了蘿蔔、白菜各幾十斤。第二天清早,爺爺如往常一樣挑着擔子去鎮上,半路上走過一塊搭在小溪兩岸的大石頭時不留神腳下打滑,連人帶菜全掉進溪裏。冬季刺骨的寒水像刀尖一樣滲透爺爺鞋襪和褲子,痛得他周身發抖。爲了不錯過賣菜的時間,爺爺費大力將兩隻菜藍搬上岸,忍痛挑着擔子前行。

這一次意外讓爺爺患上了重感冒,並且在那個寒冷的冬天再三複發,爺爺年邁的身體經不起折磨,在兒孫擔憂的注視日漸枯瘦。

慢慢地,爺爺和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但是他依然不願意放棄那半畝地的菜園子。我們都知道,那半畝地的菜園子是爺爺的經濟來源。爺爺從來沒向他的兒女開口要過錢,他的花銷都是自己辛勤勞動所得。爺爺常說,我們家人口多,家庭經濟基礎不好,苦了孩子們,只要還能動,我就絕不坐着吃閒飯。

爺爺只個對生活很有感悟的老頭,他知道兒女的難處。

那塊地一直爲爺爺所耕種着。爺爺的身體病弱的緣故,他不能再這樣種蔬菜了,在大家的勸說下,爺爺改種豆子,農忙時,我們都來幫他。

四年前的一個冬夜,爺爺半夜起牀解手時不慎摔倒在地板上,從此中風在牀。三個月後,爺爺帶着着對兒孫的留戀和兒孫的祝福永遠離開了人間。在爲爺爺清理遺物時,我的一位姑媽在枕頭下發現了爺爺那幾年賣豆子所得的四百多錢。一沓很舊的錢,在爺爺的枕頭下壓得展平,就像爺爺生前整理過的土地。

爺爺在他的菜園子裏安息,這是他的最後遺願。爺爺生前對待他的菜園子毫不馬虎,死後也離不開它。

清明節感懷徵文_篇二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讀這首詩時,我恰在雨中,而且在北國,離別南國清明的雨已經8年了吧。

現在適逢點瓜種豆時節,驚蟄過,鴻雁歸,玄鳥至,雷乃發聲。至春分後十五日,桐始華,田鼠化爲鴽,虹始見。

我若爲歸雁,飛去南國,塋頭墓上,數桐葉生,伴蝴蝶飛,乘七色虹,必給這一世之間來來往往的情以祭奠。然而我在北國的雨中,開始生命的征途,而我越發的孤獨與思念了。

清明雨最惹人情思,而我偏愛南國清明時節的雨。那種柔潤酥軟的感覺,那種初瀝瀝以瀟瀟的勁道,那種可聞可嗅可視可聽的氣息,像古老的神祗沐浴過上帝的淚水一般,泛起點點漣漪在我的心頭盪漾,使我對爺爺的思念愈厚愈濃了。況且爺爺已去8年了啊。

記得小時候,爺爺念《水滸傳》給我聽。他語重心長地說:“不要學時遷那種雞鳴狗盜之徒,長大了要做魯智深那樣行俠仗義的人,要做林沖那樣義薄雲天的大丈夫。”當然,那是我還不知鼓上蚤,花和尚,豹子頭爲何許人。爺爺喜歡看《三國演義》《隋唐英雄傳》《封神榜》,爺爺從小就有一個英雄夢。後來奶奶跟我說“你爺爺年輕時參加過朝鮮戰爭獲得過二等功”,我信以爲然。從此,我時常向同輩的夥伴們說起自己了不起的爺爺。那時候,爺爺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還有一次,我犯了錯誤,爸爸打我,又讓我跪搓衣板。爺爺見了心疼不過,對父親大發脾氣:“有你這樣教育孩子的嗎?就這麼大的孩子,身體受得了嗎?說說就算了,要是把腿跪出毛病來,搭上我這不值錢的老命也賠不上啊!”爺爺的威嚴使父親畏懼,卻使我感覺可愛又可親,在父親眼中的.爺爺厲聲厲色,在我眼中卻安詳和藹,有着慈母一樣的胸懷。可誰又知道爺爺的辛酸苦累呢?

爺爺對我太好了,寵我溺愛我,說我是沒媽的孩子太可憐。從小到大,從來未變,但是歲月不饒人。過了幾年,爺爺忽然得了食道癌,連麪條都吃不進口,牛奶他又捨不得喝,就連兒女們給他買得藥他都喝不下去,喝了又吐出來,吐出來還要接着喝。到了晚年,他都骨瘦如柴,青筋暴突了。看着苦命的老伴,奶奶不知道偷偷地哭了多少回。爺爺老是說:“別爲我瞎扔錢了,我的病好不了了,只要我的孫子們長大成人,兒女們平安無病,我死也高興。”臨終話說這般,兒女們聲淚俱下。

爺爺下葬的那天,我哭了又哭,不知道灑了多少淚水。我在想:“爲什麼爺爺會離開我呢?”原來人世間的真情義都會隨着時間的消逝而慢慢離去的啊!但在我心中,爺爺對我的愛我從來沒有忘記,它已經融進我的血液,淡了濃濃了淡,淡了又濃,像清明時節杏花村裏的酒香,只要聞過,一生一世都難以忘懷了。

八年時間轉眼即逝,我還記得老家院中有棵梧桐樹,爺爺生前親手所種,如今葉片大似象耳,而枝幹早已是參天大木了。

 

更多作文範文:

1.我眼中的清明節作文

2.清明節祭英烈作文600字

3.清明時節雨紛紛作文集錦

4.清明時節雨紛紛作文600字

5.小學生清明感懷徵文600字

6.記清明節下莊掃墓_敘事作文

7.清明節感懷徵文800字(精選五篇)

 

 

北國的清明,雨絲下得更細細麻麻急急密密了,很快織成一副圖畫:我一人在雨中,回憶當年那清晰明瞭的情,眼角彷彿有些溼熱,許是這雨惹的。它纏繞糾葛着我的淚水,拆作兩行,全融入線條般的雨絲去了。纏纏綿綿已分不清是雨是淚,然而卻是抑制不住地盡情流淌。只見一個高大瘦長的身影從雨中走來,親切地說:”孩子,雨下大了,回家去吧!”

清明節感懷徵文_篇三

記憶深處,最是那一抹燦然油菜花。

還是在我上小學的時候,每次到了清明時節,父親總會帶着我去鄉下做清明。所謂“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羣鶯亂飛”。在這樣的時節走進迷人的田野,你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大片大片燦爛的開放着,還有許多可愛的小蜜蜂不住的在花叢中穿梭。

我們要去一個叫磨形的地方,那個地方離老家還有一點路,而摩托車只能開到半路上,於是我們就步行過去。父親牽着我的小手,穿行在油菜地中,那時的我只有油菜那麼高,所以,整個人就完全籠罩油菜花海里,鼻子裏充斥着在油菜花的濃郁氣息,耳朵裏灌滿了蜜蜂的嗡嗡聲,很令人是陶醉。

我們還得蹚過一條寧靜的小河,那條河很漂亮,曲折蜿蜒,自西向東流淌。兩旁的河岸很寬,佈滿了綠油油的青草,彷彿大草氈一樣,平整而厚實,踩上去撲哧撲哧的。河水不深,清澈見底,水草搖曳,魚兒在其中自在的遊着,絲毫不受外界影響。

這時候,父親會先脫去鞋襪,然後蹲下身子,讓我爬到他的背上,由他揹我過河。我趴在父親的背上也不亂動,只是感覺父親的後背很厚重很溫暖。確定我坐穩了以後,父親便邁開雙腿,劃過清冽的河水,發出嘩嘩的水聲,清脆空靈,直在我的記憶中迴盪。

等過完河,父親再次穿好鞋襪,牽着我的小手繼續往前走。記得他曾經對我說,以前他來這地方的時侯,也是爺爺揹他過的河,講到這裏,父親笑了,很開心,似乎沉浸在美好的回憶中,而我,則傻傻地看着父親,不知道父親爲什麼這麼開心。

若干年後,故地重遊,我發現那裏已經搭起了一座簡易的石橋。憑橋遠眺,風景依舊,可是那個曾經揹我過河的人卻已經不在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父親爲我創造了很好的學習條件,比起故鄉那些早早出去打工的同齡人們,我應該是很幸運的。可是父親卻沒有看到我考上大學,就突然離開了,這讓我很是遺憾和哀傷。

歲月總是壓彎了一代人的脊樑,鑄就下一代人成長的道路。往事不可追,留下的只能是深深的遺憾。我只能千萬次的在心底默唸,父親,我沒有辜負你的期望,我也不會辜負你的期望。

又是一個清明節到了,如今的我遠在他鄉,想起那首《父親》,“都說養兒爲防老,可山高水遠他鄉流”,我只能遠遠的向北叩首,杯酒以敬。

清明節感懷徵文_篇四

月亮睡了,沒有誰可以把它叫起來。它長長的眉,猶如一彎細細的柳葉。在那厚厚的雲層裏幽幽的閃動。母親就是這樣,閉上了她的眼睛。猶如月亮,閉上了眼睛。

我默默的推開門,去尋找那消失得背影。可是,幽幽的小路,總是被不斷、不斷的延伸和轉折。我望着來來去去的人,看到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漠然的悲哀。這悲哀,也被無限的擴大和扭曲。於是,在我的眼裏,那些熟悉的面孔,突然猶如水紋,被一圈又一圈的盪開。我依然走着,沒有回頭。不知幾時,月亮又從雲層裏露出了笑顏。可是我,卻無法理解如夢般的月亮。生命就是在這斑駁的月影裏悄悄的消逝。而我,就彷彿沒有眼睛的瞎子。不管是在風裏,還是月影裏,或者是在水裏,也許還有空氣裏。而我始終無法看見,那如絲般的魂魄,究竟被卷向了何方。我只是茫然的尋找着。走過的路,也被漸漸的忘記。可是,不能忘記的,依然是心中那份澎湃的因母親而燃燒着的依戀之情。

那個春季,如夢般的春季,就是在楊花飛舞中悄悄消逝。可是,那春季裏飛舞的楊花,卻永遠無法飛出我的心懷。我跋涉在坎坷泥濘的的路上,我踏過着長長短短的橋,我仰望蔚藍的天空,我俯視大海的深處。那楊花,猶如我的影子,在我的生命中前後左右的漫過,它是那樣的輕靈,那樣飄逸,那樣的漫不經心卻又彷彿相知千年。

我無法回憶生命消逝的樣子,我也無法想象靈魂脫離肉體而遠離塵世的方式。我即使走過漫長的人生,也一直在默默地追問,靈魂脫離肉體後,究竟去了哪裏?或者,真有一個和人間相似的世界,模仿着塵世間的所有一切。也許,那裏,也有漫天飛舞的楊花和長長短短的橋。也許母親,也象我一樣,站在和塵世相似的月亮下,正在思念人間的我。或者,那一片楊花就是她一滴相思的淚,而那千千萬萬的飛舞着的楊花,正是她綿延不斷的心血在流。楊花,從此無法飛出我的視線,也無法飛出我的心田。於是在每一個漆黑的夜裏,我就如撫摸珍珠般撫摸心中那飛舞的楊花,也許那一片又一片的楊花,就是母親一顆又一顆的淚珠。那晶瑩的淚珠,就是在楊花漫不經心的飛舞中悄悄傳遞着愛的心意。這心意,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讀懂,也許,只有我,可以讀懂它全部的意義。從此,我珍愛楊花,猶如珍愛母親。或者,楊花就是母親在塵世間的另一個樣子。雖然,我看不到母親的眼睛,可是,楊花悄悄地告訴我說:

“星星,星星就是媽媽的眼睛。”

可我依然抱怨,爲什麼看不到母親美麗的容顏?這時,楊花趴在我的耳邊悄悄地說:

“月亮啊,月亮就是媽媽的臉啊!”

我還是在抱怨,我不知足的繼續要求着,怎樣才能見到母親如夢般的身影,楊花微笑着說:

“就在橋的那邊。母親就在橋的那邊等着你。”

於是我一路跑者,一路跳着,一路疑惑着,也不管夜色是多麼的黑暗和恐懼。心中被漸漸燃起的希望燒灼。而楊花,總是在身邊小聲的說:

“小心呀!小心。”

當我迎着夜風,來到橋邊。果然看見在橋的那邊,有一個闌珊的身影,而楊花,果然是她眼中涌動的淚花。那千千萬萬的楊花,在風中飛舞,在夜色中起起落落。在母親和我之間,織起一條彎彎的橋。那一夜,月色如夢,花影斑駁。只有心那麼清醒。原來,在橋的那邊,真的有一個和塵世相似的世界,也有長長短短的橋,也有那如夢般的月亮。只是唯一不同的是:

我的眼裏流出的是一顆又一顆晶瑩的淚珠;

可是母親的眼裏流出的卻是漫天飛舞的楊花。

清明節感懷徵文_篇五

在外祖父過世後兩年的一個暮雨時節,我跟了母親去祭祀。從寨子裏到青山墓地,處處瀰漫着生機和寂滅,嶺野裏一片荒冢起伏,墓地上飄零着掃墓掛青的紙幡和燃燒冥錢的餘煙。外祖父的新夯土墳與外祖母的墳排在一塊,一新一舊,一明一暗地緊挨着。幾棵碗口粗的合昏樹禿禿地立在黃昏中,碧葉裏偶爾閃出幾粒初開的小紅花。秀長的箭竹叢生在石楠堆裏,顯得悄愴幽邃。

橫過水庫的高坎,沿着邊堤走到水庫的尾岸,一座已經破敗不堪的典型的江南小四合院木房,那就是外祖父的老宅,前後各有一塊園地。舅舅們早已搬到鎮街上去了,自從外祖父去世後,這房子就一直空寂着,成了棄物。站在院子裏,木屋散發着往事陳釀的氣息,一種濃濃的人生歸宿感便從心頭升起。

滿園荒蕪,雜草齊腰,屋檐的瓦苔上落滿了枯枝殘葉。推開厚重的大門,一股塵味撲鼻而來,前房裏先時的藥架子散滿了灰塵,空空的藥屜裏依稀透出古香來。以前,外祖父就在這裏,戴着老花鏡,眯皺着眼,給病人把脈開方抓藥,然後用一隻烏黑的沙質藥罐裝了拿到後院去煙熏火燎地煎熬。而今,物是人非。只有竈房裏的案几上還留着點焚香的遺息,一切都歸於寧靜。

穿過堂屋,是一口小天井,擺着兩個空瓷大罈子。母親講,外祖父曾精心栽植了兩壇苦竹。苦竹又名香石竹,生命力非常強,不擇水土,比較適宜盆栽。白居易在《養竹記》中曾讚譽“固以樹德,直以立身,空以體道,貞以立志”的就是指這種矮矮的苦竹。小時候,每每醒來,透過紗窗,總會聽到細細的沙沙聲,那是潤含春雨拂過碎小的竹葉。

那年的乾裂秋風,兩壇生機了幾十年的苦竹,卻意外地開了一身的小花,隨後竹葉疹瘁,枯枝而死。有一天,母親回家省親,外祖父坐在頹唐的殘陽裏,指着那兩壇苦竹,沉靜地對母親感嘆:離大去之日不遠矣。怎料知,一個月後,外祖父就真的走了。

也許,外祖父太累,太苦,太孤寂,因而臨走時,還不忘重重地叮囑大舅,要將他與外祖母葬在一起,以圓三十年的心願。外祖母是上山採藥時,被尖鋒的石頭割斷了麻繩,掉入山崖摔死的,揹筐裏的山藥散落了一地。那一年,冬天來得特別早,十月天就飄起了小雪。倦睡在外祖父背上的小姨只有一歲,尚不知喊“媽媽”。外祖父的睡房牆頭,掛着一把二胡。小時候,每近夜深,外祖父在幾盅酒後,往往會拉上一段。儘管不諳音韻,但總會覺得外祖父的琴聲中有些哀低的感覺和寂寞的嗚咽,聽得心情沉沉的。母親說,外祖父的心裏苦呀。

舊宅的後園有一口井,石頭鑿成的井欄,水清如鏡,夏天涼生生的。外祖父從山裏砍來成捆成捆的毛竹,編成籬笆圍了起來,裏面種有各種藥材和花草,什麼白芷、餘甘、半枝蓮、麥杆菊、石斛蘭滿地都是。一到開花的季節,園子裏馥香撲鼻,丰姿豔麗。有潔白如雪的六瓣頭子花;有毛絨絨的劍形長葉、素瓣黃蕊的綠絨蒿;有花呈紫藍,形似畫蝶的野葛;薔薇和金銀花牽在竹籬上,遠遠看去,像一扇翠屏。在這個小園子裏,我可以鬥蟋蟀,挖蚯蚓,摘覆盆子,吃三月泡,一個人自悠自樂。

外祖父是鄉下小有名氣的草藥郎中。村頭的小孩,巷尾的叔伯有個小病小恙的,服上一兩劑,總能藥到病除。記憶中,熬藥是非常講究烘、炒、蒸、煮、泡的,每道工序都必須小心謹慎。火是文火,柴是松枝,器需瓷質,否則,藥性散發,失了效果。母親從小幫着外祖父打下手,因而,也學了不少。什麼梅根治牙痛,石榴止鼻血,檳榔化腫,菊花清目,桃花利尿,仙人掌治蛇蟠瘡等等自然是熟知的。我小時,身子弱,常上氣咳嗽,外祖父便摘些枇杷葉,加些甘草,熬成烏紅的汁水,喝後,病很快就好了。

老屋的前院下邊就是水庫,幾根棕樹搭成的小踏橋伸在水央,天長日久,樹上生了嫩苔,水滑滑的。夏日裏,站在橋上,然後屁股一抖,扎進水中,或是坐在橋頭,裹一頂新摘的荷葉,把腳丫浸在水裏,清粼粼地柔。陌柳上的蟬聲如雨似瀑,鳴得人直想打盹。晚上,只見滿穹星光,水中一輪月影,上下爭輝。微風一過,纖細的菖蒲澀澀地響,池面皺波疊紋,令人氣爽神清。如今,卻有了彷徨的滋味落在心頭,壓抑着童年的趣事。

這是一處靜僻的村莊,一抹的青山下縱橫錯落着茅檐泥壁的農家。時光不聲不響地走着,水庫兩岸的雜樹枝頭,也從淡淡的新綠變成了蒼蒼的深色。立在老宅天井的隅角,時間就如一第殘碎的蜘蛛網。歲月淹忽,恍若隔世,中堂上的烏潦字匾只有久遠的回憶了。在這淡悲的憶想裏,沁人的藥香,幽深如潭的胡音,和綠波影裏的菱塘,它們緊緊地交織着,幻成兩株鬱郁的苦竹,濃得化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