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清明節緬懷

清明節緬懷1

4月1日,大隊輔導員羅老師告訴我們:”中隊和大隊的幹部,明天一起去老城的烈士陵園掃墓,早上8點在學校集合一起去。“又交代我們把掃墓需要的物品準備好。

清明節緬懷

時間就象一匹快馬,很快的把我帶到了第二天早晨8點。到校後,我們每個人都戴上了自己製作的小白花,坐上了去烈士陵園的車。一路上,我們的心情很沉痛,天陰沉沉的,颳着大風,很冷,和我們的心情一樣。

到了目的地,我們一起排着隊,來到烈士紀念碑前。紀念碑很高,上面刻着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毛澤東“。大對長代表我們給紀念碑敬獻了花圈,我們一起在紀念碑前默哀一分鐘。然後關工委的譚爺爺開始給我們講話,譚爺爺講得很感人,我聽着聽着就哭了。我想:”這些烈士是多麼偉大啊!我一定要努力學習!“接着,羅老師帶着我們一起重溫了入隊誓詞,我們一起走上紀念碑的臺階,陵園的項叔叔給我們講述了刻在紀念碑上的浮雕的故事,我彷彿看到了戰士們正在炮火與硝煙中奮力拼搏着,爲革命作鬥爭。我彷彿聽見了戰士們在勝利的小號聲中快樂的吶喊着,他們歡呼雀躍,臉上滿是勝利的喜悅……我們爲烈士墓獻上了不精美但精心製作的小白花,我發現,竟然有的烈士才13歲就犧牲了。這時,一位叔叔對我們講到:”同學們,我們今天的好日子都是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濮陽縣是革命老區,在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建國以後,共有4020名烈士爲國捐軀,讓我們學習那無畏的精神吧!“這一刻,我又哭了。

回家的路上,我心想:”我現在一定會好好學習,長大做國家的棟樑。“

清明節緬懷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描寫的是清明節時的場景。同學們,你們知道清明節的習俗和由來嗎?

清明節有一個很奇特的由來呢!清明節的起源,據傳源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清明節氣祭祖掃墓,歷代沿襲,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我跟清明節還有一段故事呢!

今年,我跟着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起去掃墓,爺爺、奶奶在路上買了很多的紙錢、清香、假花等等,還帶了一把掃帚,我不理解,問他們,他們也是一笑,並沒有回答我。我再想問時,媽媽把我拉住,說:“你等會兒看看就知道這些有什麼用了。”

媽媽說了這些,就不大和我說話了,我也沒有再問了。這些大人們也真是的,老說要我不懂就問,可是,我一問,又都不理我。又過了十分鐘左右,我們到達了墓園。奶奶把東西拿下了車,再帶着我們來到三個墓碑前。奶奶一邊把紙錢分成了四份,又掏出打火機,點着一堆紙錢,火“呼呼”地燃燒起來,火中的紙錢一點點地在破碎,一點點地變成了灰燼。在火中,紙灰不停地在空中飛舞,一片片的碎紙從空中飄落,像一隻只飛舞的蝴蝶,有的落在地上,有的落在我們頭上,有的越飛越高,如同要飛到天上去呢!紙錢燒完後,奶奶向墓碑作揖,又用掃帚把灰燼掃在一起,掃成一堆,我這時才明白掃帚的作用了。掃墓掃墓,這就是掃墓啊!我問媽媽:“奶奶還迷信啊?”媽媽說:“那不是迷信,是對祖先的崇拜和恭敬呢!”

是啊,沒有祖先,哪有我們。祖先們雖然離去了,但我們之間的親情聯繫永遠不會消失!永遠永遠!

回家的路上,天空還飄着細雨,正如千年之前的“清明時節雨紛紛”一樣。這雨中,有我們對親人的思念,有美好的回憶!

清明節緬懷3

清明節,是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

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在清明節這天,人們帶上清明果和紙錢……上山掃墓。

家家戶戶門上都插上柳樹枝,告訴人們清明節到了。年年艾葉綠,年年果泛香,家家戶戶都要做一種叫清明果的食物,那是掃墓時用來祭奠先人的。但在我的記憶中,清明節的到來就意味着能品償那青綠飄香的清明果了。清明果形狀有些像餃子,但味卻不同。清明果的皮是一種叫艾葉的植物做成的,艾,多年生草本植物,開黃色小花,葉小形如菊科植物,生得一篷篷,一簇簇的。每年清明前,奶奶就會起個大早起菜市場買艾葉,艾葉買回家後,便開始了繁雜的製作清明果的工序,可能是我還小奶奶也懶得理我,就讓我在邊上看着,她將艾葉搗爛與米粉攪伴在一起,那白色的米粉遇到綠綠的艾葉汁頓時變成碧綠色的粉團,準備好了清明果的皮子,餡也是很講究的,條件好的人家更是花樣繁多,製作精細。有豆腐乾和韭菜的,有肉包筍的,還有黑芝麻的……面和餡都準備完畢,最後一道工序就是包果了,這包果和包餃子有異曲同工之妙,奶奶的手就像魔術師一樣,不一會一個個碧綠剔透的清明果就完成了,真是可愛極了,看她包清明果也是一種享受,就好像一件件藝術品從她們手中飛出。坐在一旁的我也只得嚥下直流的口水,耐心地等待蒸熟的那一刻。

青青的艾草一轉眼就變成美味可口的清明果了。奶奶把艾果裝到盤子裏,我拿了一個來吃,覺得美味極了……

20xx年的清明節馬上要到來了,我好期待奶奶做的艾果。

清明節緬懷4

清晨特別令人感到落寞。東昇的太陽,透過窗戶顯得特別的迷人。然而,它的魅力卻不吸引我去欣賞。此時此刻,我的思緒遠了……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假期在本週三結束了,只記得,清明節的那一天我們一家人很早便開着汽車像飛鵝墓園駛去。坐車坐了大概一小時吧,那裏的車位幾乎爆滿。我們捧着祭品,有白花、蠟燭、紙錢……慢慢地走進了墓園,首先映入眼席的是數不清的墓碑,在那我被許多的人們感動了。

晚上,天上的星星也只有稀疏的幾顆。在這孤寂的夜晚,我彷彿看到了那些長眠在烈士墓裏的烈士;看到了他們爲了中華民族的崛起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情景;看到了他們一個個爲了祖國的美好前途而壯烈犧牲的背影……此時此刻,我的心中是多麼的澎湃,回憶起自己從小學至今所學過有關英雄的課文,有李大釗、方誌敏、葉挺……不止這些偉大的人物,還有許許多多不知名的革命先烈。昔日不懂事的我,也許不會去思考什麼是烈士,烈士爲我們做出了多大的犧牲。是誰拯救了中華民族?是誰留給了我們一筆又一筆精神的財富?又是誰換來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是,革命烈士,是他們!沒有他們也就沒有今天祖國的繁榮昌盛,在祖國危難之際,他們挺身而出,以自己的鮮血保衛了祖國。他們的英雄事蹟永遠都記在了史冊中,他們的精神,深深地激勵了後代子孫,他們偉大的背影,留在了人們的心裏。臧克家的《有的人》裏面的一句話說的好“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後半句用來形容這些革命烈士是十分準確的。把今日的生活與昔日的生活對比,我才發現自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倘若,沒有他們,哪裏有今天的祖國,哪裏有今日美好的生活?想到這,我是多麼的慚愧。

又過了一個清明節,我真正地瞭解到自己已經長大了,對於昔日的無知我會感到無地自容。如果有機會,我一定要到烈士陵園去,去緬懷這些革命烈士,去記錄他們的光輝事蹟…

清明節緬懷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首膾炙人口的名詩,說的正是“清明節”。

清明節是我國古代傳統節日,於每年冬至後的一百零八天。在公曆四月五日前後。而其中“掃墓祭祖”的習俗,流傳甚廣。

清明節這天,我們來到村後的小丘陵上,進行祭祖活動。一到墓地前,剎那間,我就感到心裏沉重起來。爺爺帶着我們來到老太爺的墓碑前,開始祭祖。

我望着高高壘起的土堆,頓時覺得倍感親切。我雖然沒見過這位先人,卻仍然感覺我們的心連在一起,有一種密不可分的感覺。

墓前的雜草和我齊腰高,一看就有一段時間沒人清理了。我們拿來鏟子,一邊清除雜草,一邊培上新土。一切大告成功後,我從旁邊柳樹上折下一條嫩柳,插上去,希望它能勃勃生長。

爺爺說:“別讓老太也餓着了,放點貢品過去吧。”說着,從包裏拿出貢品:蘋果,酥餅,小蛋糕……全是老太爺愛吃的。我接了過來,雙手奉上,以表示尊敬。“老太爺呀,平時喜歡喝酒。他現在走了,也要給他送點吧。”奶奶說,然後拿出一瓶新開的白酒,倒入墓前的碗裏,全部灑在墓前的土地上。

這時,媽媽從車裏拿出一捆香,親切地說:“該上香了。”她分給我們每人兩根香,上墳前燒香禱祝。接着我們拿了一包紙錢,焚燒在墓前。聽爸爸說,這是怕老太爺在天堂錢不夠用,特地送給他們的,讓他富裕點。

最後,我們每人拿了一束菊花,捧在手上,然後放在碑前,表達對老太爺思想上的寄託。

清明節,最重要的,並不是一些物質的貢品,而是一種緬懷先人的情感和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清明節緬懷6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漫步來到田野,眼前一片明豔。春天的田野,最迷人的要數那黃澄澄的油菜花了。那狹長的油菜田就像是大自然那金燦燦的腰帶,那方方正正的油菜田則似小朋友那金黃的手帕。從遠處看,那黃燦燦的油菜花連成一片像是給綠色的地毯鋪上了黃絨。我看到了一片綠油油的麥苖,他們的顏色似翡翠,綠得鮮亮,綠得發光。在陽光的照耀下,它們的葉子發出耀眼的光彩。微風拂過,它們互相“握手”,“絮絮低語”,生怕讓人聽見。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裏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走着走着,我來到了張家浜戰鬥紀念碑前。紀念碑真高大啊!只見紀念碑底部是一座方形的石墩,顯得是那麼得沉穩,正面上方赫然刻着“張家浜戰鬥紀念碑”幾個金光閃閃的大字。碑身一位新四軍戰士正怒視前方,手握手榴彈,做着準備投擲的姿勢,似乎要消滅這前來侵犯的一切敵人。看着他那高大的形象,我彷彿看到了新四軍與日本鬼子在戰場上撕殺的情景,聽到了那隆隆的槍炮聲。一陣微風拂過,芬芳的氣息讓我想起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爲我們創造出來的,也是血紅的鮮血換來的。

於是,我的心中起了一個念頭:要繼承先烈遺志,發奮學習,努力成爲建設國家的棟樑。隨後,我來到了烈士墓前,行了個隊禮,雙手把一朵白色的野菊花獻給了烈士,就在這一刻,我心裏默默在說:“安息吧,先烈們。祖國和人民永遠懷念你。”

回來的路上,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想:我們的先輩爲了我們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拋頭顱、灑熱血,鞠躬盡瘁、死而無憾。我們要向烈士們學習,學習他們的頑強的意志,學習他們滿腔的熱情,學習他們先人後己的品德。我們一定練好本領,增強素質,長大爲祖國的富強和民族的強盛做出自己的貢獻!

清明節緬懷7

清明節即將來臨,在這陽春三月之際,我想起了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膾炙人口的唐詩,流傳至今。

清明節,是我國二十四個節氣之一,又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關於它的由來有許許多多的傳說。如春秋時代晉國國君的兒子重耳爲躲避追殺,在介子推等人的幫助下逃出了晉國。他們在荒山中迷路了,又找不到東西吃,此時的重耳還心繫百姓,這感動了介子推,他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燒熟了遞給重耳吃。流亡19年後,重耳終於回國做了國君。他給跟隨着他逃亡的人都封了賞,唯獨忘了介子推。經人提醒,他決定親自去請介子推,誰知介子推早就帶着老母親躲進深山裏了,重耳帶人去搜山,也沒能找到他們。最後下令燒山,將介子推母子活活燒死在一棵柳樹下。重耳非常後悔,將他們葬在柳樹下。爲忌菸火,他命令全國百姓這一天都不得點火做飯,定爲“寒食節”。第二年重耳帶領羣臣去祭奠介子推,發現柳樹復活,就把這棵柳樹命名爲“清明柳”,後來“寒食節”禁火,“清明節”插柳,代代相傳,成爲大家衆所周知的節日。

我知道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國旗,用寶貴的生命爲共和國奠基。邱少雲、董存瑞、江姐等先烈們的豐功偉績和革命到底、誓死如歸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共和國不會忘記他們,人民不會忘記他們!生活在幸福中的少年兒童也不會忘記他們。

憶往昔,道不盡我們對先烈們的無限懷念;看今朝,唱不完我對明天的無限憧憬;展未來,我們信心百倍,滿懷豪情。用溫暖和熙的春風告慰烈士忠魂!安息吧!清明節,我們又來看望你們——先輩們。

清明節緬懷8

清明節又俗稱踏青節,在清明節那一天,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到墓地去悼念已逝的親人;也可以出外踏青遊玩,並舉辦一系列體育活動。

我的家鄉在海南,在清明節前的一天,我早早的起了牀,跟着爸爸媽媽來到了墓園,祭拜外公的一位好朋友——曾爺爺。我懷着一顆對曾爺爺無比思念的心,走到了存放曾爺爺骨灰盒的櫃子前,慢慢開啟櫃子,一張黑白照片映入眼簾。照片上的曾爺爺安詳的笑着,彷彿所有的一切都沒有發生過,他似乎還存在於這個世界上。我的心猛然一緊,沉默了一會兒。我輕聲的對着曾爺爺的相片說:“曾爺爺,請您保佑我們全家健康平安,保佑我考上名牌大學。”說完我跪了下去,對曾爺爺的相片磕了三個響頭。爸爸媽媽給曾爺爺請過安之後,就和我來到了燒紙錢的地方。我拿起一大把紙錢默默地往火堆裏丟去,漫天飛舞的紙絮,落在我的頭上,衣服上,前方滾滾而來的熱浪也讓人受不了,可我還是堅持把紙錢燒完,好讓曾爺爺在地下不用擔心錢的問題。燒完紙錢,爸爸媽媽便拿出鞭炮開始燃放,隨着“噼裏啪啦”的鞭炮聲,我和媽媽走出了墓園。

清明節除了祭拜親人,我們還去給烈士掃墓。那天,我和學校的一些少先隊員,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乘着車來到了紅毛的`烈士陵園。我們懷着崇敬的心情來到墓碑前,向英勇犧牲的先烈們敬獻了花,並深深地鞠了三個躬。之後,一位老爺爺還給我們講了先烈們的戰鬥故事,聽着聽着,我的眼角滾動着淚花,望着高大的墓碑,我心裏暗暗發誓: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後報效祖國,這樣才能對得起革命先烈們。青山蒼翠,英雄永存!我們懷着敬仰的心情離別了烈士陵園。

清明節緬懷9

我將一顆晶瑩的淚滴在這寸黃土上,讓令人潸然淚下的葬歌爲您送行,讓淒涼的哭聲穿過時間線,帶我回到你身邊。

小時候,太外公很寵我,我也十分賴着他,過年的時候,收到許多紅包,太外公並不富裕,但每次給我的紅包都塞得滿滿當當。一年夏天,他得了重病,只好搬到奶奶家去住,每次見到我都很開心,不顧自己的風溼,忍着腿痛跟我去門外走走,我知道太外公最愛看新聞聯播,知道那個時間有我愛看的動畫片,就將搖控板讓給我。後來,他的病情愈發嚴重,開始整天住院打點滴,嘴巴和鼻子被一個綠色的塑料罩住。不知從何時起,他說話變得含糊不清,頭上倖存的幾根黑髮變得斑白,越來越多的黃班爬上他的臉俠。病魔,你這樣糾纏一個古稀老人未必太殘忍了吧!我很遺憾無法和他一起分擔痛苦。直到他真的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我才真正感受到恐懼、害怕、擔心。漸漸的,我越來越沒有時間去陪他,甚至把他從我的生活中忘記,在長輩的提醒下才去看看他。直到,他悄無聲息地走了,我纔回首我和太外公在一起的日子,他在餘暉中靠着躺椅睡着了,嘴巴一張一合,我在他臉上貼搞怪的貼紙,在家人的笑聲和指點中才發覺,彈了彈我的腦門笑着說:“小壞蛋。”當我吵着要吃零食遭到大人拒絕時,太外公牽着我的手到家門口的超市轉了一圈回來手上拎着兩個印有“世紀聯華”的袋子,讓大人們目瞪口呆。太外公卻笑着說沒事。過年時,他會激動地叫醒大家,新年的鐘聲響起,央視一臺放着西遊記,坐在沙發上看得樂呵呵的。和藹的他此時在眼前的依然是他,無非成了一張黑白照片罷了……

依稀記得,夕陽西下,餘暉中的我和他,一老一少,手牽着手,漫步在小路上,多麼寂寥無邊,多麼天真無邪。

清明細雨落,曾經是挽着你的臂,現在是抵着你的碑,碑上生硬冰冷的字,讓無知的我學會珍惜……

清明節緬懷10

清明,一個充滿情感和矛盾的日子。萬物更新後的春意盎然,對應的卻是對已故先人的緬懷,似乎僅有不期而至的綿綿春雨才能抒發這種情緒,“清明時節雨紛紛”可謂把這種情思表達得淋漓盡致。

今年清明沒有連綿的春雨,三天假期成爲衆人踏青的日子,曠野和墓地裏,隨處可見熙熙攘攘的人羣和攜老扶幼的掃墓大軍。

每年清明,祭祀先人,打掃墓廬,是中華民族沿襲數千年之傳統,也是世人對故人必修的功課。用這樣的方法懷念先人,恪守孝道,寄託哀思,是民族之古訓,也算是祭祀者對亡靈的一種慰籍吧。

清明時節祭奠先人,更要反省自己。君不見,那殯儀館靈車總總,哀樂聲聲,如果看不開,就該去那裏走走。人生在世,歸根結底都要走上這條路的,名利、金錢生不帶來、死不帶走,即便是權傾一時的顯貴,也不過是短短几十分鐘的悼詞後灰飛煙滅。前幾年,我曾遇到過一次工作的重大變故,並且被深埋在一種不堪的情緒裏。就世事而言,這般挫折算不上什麼,但於酷愛事業的我,卻算得上是人生的一場敗績。此事衍生出的委屈、恥辱、憂鬱、無助等黑色情緒,如同利劍數年穿透了我的心,且痛感驅之不散。

清明祭掃,我們更應感悟到生命的可貴,懂得孝敬和珍惜。有些事、有些人就是這樣,當我們擁有的時候並不知道珍惜,也不知道他的可貴,而當我們一旦失去的時候才真正體會到這失去的滋味有多痛苦,多淒涼,多悲傷!所以,讓我們一起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加倍孝敬我們的老人,倍加呵護我們的子女,理解疼愛我們的愛人,好好珍惜我們的友情,冷靜應對我們身邊發生的事情。莫要等到一切失去時才追悔莫及!

天道輪迴,人心不變。不論時代怎麼變遷,年年都有一樣的清明;不論祭掃方式怎樣變化,家家都有一樣的思念。我們應該讓清明節迴歸它的傳統。祭祀祖先,緬懷先人,讓人性中最美好、最善良的東西得到揮灑和彰顯,讓中華熠熠閃光的美德與文明在這樣一個和諧寧靜的節日裏,得到傳承和光大!

清明節緬懷11

今又清明,我想起了這首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出自詩人杜牧,它描寫了清明時節的場景。在這個時節裏,既充滿了哀思,又充滿了無限的緬懷之情。

清明時節和雨似乎是相連繫的,因爲清明節一到,小雨也跟隨着來了。彷彿有了這場雨,清明才更能顯示出它淡淡的悲涼和絲絲追念的味道來。是清明成全了這場雨,更是這雨襯托了清明。望着這飄飄灑灑的細雨,才更能引發出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的確,好像有了雨,我們才能夠更好地表達對已故先輩們的問候和思念。

今又清明,天空中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我和爸爸、媽媽去給我的外公掃墓。我幫爸爸給外公除去墳上的雜草,清理墳前墳後的衛生,幫媽媽給外公點蠟燭,敬香,燒紙錢,忙得不亦樂乎!還沒等到我們掃完墓,雨停了。眼前豁然開朗,但追念之情仍縈繞在我的心間。我雖然沒有見過我的外公,不知道外公長什麼樣子,但是我相信他一定是一個慈祥,開朗的人。站在外公的墓碑前,悲傷之情涌上了心頭,我對外公的思念之情也涌上了心頭。

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很多的鮮花,上面還有雨後留下的水珠,猶如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珍珠。這時,風兒輕輕的吹着,吹動着我的頭髮,更吹動着我對外公的思念。路上遇到的行人似乎就如詩中所說的那樣“欲斷魂”,只是,我們同杜牧見到的不同,沒有牧童,更沒有酒家。是啊!我懂得了清明節的追思,是從古至今都沒有變過的。

清明節,我們更要緬懷爲革命獻身的烈士們,他們爲守護邊疆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他們是我們最值得敬愛的人,他們是真正的勇士,仰望着雄偉的豐碑,那不朽的兩個字,閃耀着英雄的光輝,爲國家爲民族犧牲的英雄們,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那不朽的靈魂,我們將會永遠銘記在心。

願陣陣清風帶着問候,寄託我們對先輩們的無限思念;願滴滴細雨帶着我的敬意,寄託我們對先輩的無限緬懷……

清明節緬懷1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今天是一年度的清明節,早上下起了毛毛細雨,我的爸爸媽媽一起揹着鋤頭去爲爺爺奶奶掃墓。一路上人來人往、川流不息。

到了山上,我們先把爺爺奶奶墳前的雜草清除乾乾淨,然後在墳前燒紙、點香、放爆竹,最後大家一起對着墳墓拜一拜,用這種方式來寄託我們對親人的哀思。

春天來了,我們學校舉行了一次郊遊活動。

大清早我們就乘着公共汽車去烈士陵園,一路上天上下着牛毛細雨,此時此刻,我不禁想到了一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我們懷着沉重的心情來到了烈士陵園,接着整了整隊伍,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全體同學宣誓:“時刻準備着,爲共產主義事業面奮鬥!”我們的話中露出強大的氣勢,我們日喊聲氣壯山河,驚天動地。可把周圍的人們都震憾了。

接着,我們瞻仰烈士陵墓,只見兩旁小樹隨風搖動,不時湊在一起說悄悄話,又不時地擡頭仰望天空,看着,看着,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話“願你們像小樹一樣成長”。是啊!革命先輩們的教誨,我們都應該永遠記在心中。

我還看到了九米高的烈士豐碑,這塊豐碑是無數革命烈士的化身,是中華民族的革命歷史之一,它將激勵革命人民爲保衛我們偉大的祖國的神聖領土而奮鬥,而獻身!

祭祀儀式結束後,我們懷着悲痛的心情離開了烈士陵園。這裏的每一座豐碑都燃燒着戰士們火一般的生命。由於他們的豐功偉績,才換來了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

我在今後的學習中,也要像戰士們一樣出類拔萃,做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清明節緬懷1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的這句詩大家一定倒背如流了吧。這次清明,因爲離老家太遠,所以不能回家祭拜爺爺奶奶。所以,我決定,去青龍山掃墓。

初到青龍山,一片霧濛濛,雖然看不清什麼,但遠處的景物若隱若現,更給青龍山增添了幾分朦朧的美感。

剛剛爬上通往墓碑的階梯,便立刻被兩旁的青蔥的鬆杉所吸引。這一棵棵綠油油的鬆杉,彷彿是一位位永垂不朽的戰士們,挺拔着身軀,眺望着遠方……

沒走一會兒,那高聳入陰的烈士紀念碑便出現在眼前。

我的心情一下子變得沉重。我思緒萬千:這些戰士用他們的鮮血與青春換來了我們今天幸福和和諧的日子。戰士們拋頭顱灑熱血,解放了整個中國。毛澤東在天安門前激情高昂的演講,拉開了新中國的帷幕。我們,已經不是那個任人蹂躪,任人踐踏,任人掠奪的舊社會了。一切,都對歸功於他們—願爲中國獻出生命的戰士!名垂青史的戰士!

忽然,一陣清脆的如銀鈴般的笑聲打斷了我的思緒,擡頭一看,幾個小朋友正在一塊快樂的玩耍着。我微微一笑,似乎,他們現在可能不知道,也不懂。這個紀念碑,銘刻在上面的一個個名字待變着什麼,他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怎麼來的,他們可能一無所知。

我採了一束花,走到碑前,每一步,都顯得那麼沉重。輕輕地,那一束花被我放在碑前。一個深深的鞠躬。心裏默唸,安息吧,戰士,我們會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的。

那些奮勇殺敵的將士,我會祭奠;現在來之不因的生活,我會珍惜。告訴他們我們國家強大了,不再任人欺凌了,就是對他們最好的慰藉了吧。

清明節緬懷14

清明節是每月的4月4日或4月5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在清明節中有很多風俗特點,比如包青餃、踏青、祭奠祖先……在我的老家過春節的時候又有了四大風俗,分別是:吃青糰子、吃清明螺、踏青(踏春、春遊)、放風箏剪線。

在清明時節,我們這江南有吃着青糰子的節日風俗習慣,青糰子油綠如玉、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膄,而這青糰子也是我們,這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掃墓的必備食品之一,也正因如此,這期糰子在江南一帶的民俗之中,地位格外重要。

到了清明不知吃清明螺,怎麼能算得上是一個完整的清明節呢?在清明之時。也正是採食螺螄的佳節,這時螺螄還未繁殖,正是螺肉最爲肥美的時候,固有“清明螺螄抵只鵝”的說法。清明螺的施法頗多,可以與蒜、薑片、醬油、料酒和白糖同炒香味兒,平時我一個人就可以吃一大盤呢!除了香炒也可以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熗,無不適宜,若“火候”得當那真可稱得上“一味螺螄千般趣,美味佳釀均不及”了啊!也就是這清明螺讓我喜歡上了吃螺螄。

踏青呢也是必不可少的,如今的踏青又叫春遊踏春,清明正是萬物復甦之時的春季,必定可以在自然中找到別樣的美景與風趣,而且在它靜止時找一塊空地來放放風箏,把美麗的風箏送上藍天白雲,讓它在天空中飛翔,等到一定高度時。再把連接風箏的線剪斷,讓它在天空中自由的飛翔着,它會何去何從,誰也不知,而剪斷風箏線在古代中也有剪斷晦氣的意思。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中還有着點點綠色與紅花這可真是一幅朦朧而美麗的山水畫啊!

清明節緬懷1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首《清明》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過了寒冬,伴隨着溫柔的春風,我們迎來了清明節。

古往今來,清明節,是個祭祀掃墓的日子。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裏,本該細雨綿綿的天空卻格外晴朗。豔陽高照,是烈士們化作太陽在看着我們嗎?春風拂面,是逝去的親人在我們身邊忽閃而過嗎?望着祖國的大好河山,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衝啊,爲新中國的未來衝啊”思緒一轉,我彷彿來到了抗戰時期,血腥的戰場擋不住中華兒女奮起反抗的激情,此刻,即使再迷茫的雙眼看到捨身炸碉堡的董存瑞;看到用胸膛檔起槍口,爲同志殺出一條血路的黃繼光;看到爲保部隊平安,而引開敵人,最後跳下懸崖的狼牙山五壯士;看到受盡折磨,寧死不屈的趙一曼也會閃現出光芒。眺望遠處,故宮中,坐着毛主席和周恩來總理,佈滿皺紋的臉上留下了歲月的痕跡,髮鬢鋪上了一屈銀絲,眼神是疲憊的,可也是堅定的,誰又能知道這兩位尊敬的偉人昨晚是否又熬了一個通宵,爲新中國的解放事業冥思苦想?此刻,新中國的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空中,屹立在每個人的心中;國旗上,有先烈的熱血,有偉人的汗水,有百姓的吶喊,也有有孩童們的啼哭。祖國的一尺一寸怎麼不是他們在守護?

望着遠方的如綠色波濤的翠屏山,枝葉繁茂,百花盛開,芬芳撲鼻。一位抗戰女英雄安眠於此,那樁石像,又怎能不是她的精神寫照:目光炯炯,裏面有對寧兒的愧疚與愛,有對祖國美好未來的嚮往,也有對日本人的痛恨。那身長衣,就如她的性格一樣灑脫豪放;那雙布鞋,就如她一樣樸素平凡卻又散發的耀眼的光芒。

昔日,先烈用血和淚捍衛了中國,今日,我們將借清明節來緬懷他們的革命英魂!

標籤:清明節 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