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敘事作文

關於效率的作文例文

高效率的人生,不要自我限制,也不要自我滿足。自我限制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自我滿足是人生的死海。下面爲大家分享了關於效率的作文,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效率的作文例文

關於效率的作文1

人們都說,人生總有酸甜苦辣。苦是生活中最常見的。我的父母,爲了讓我體驗“苦”,他們讓我去摘荔枝,體會果農生活。摘荔枝不是小菜一碟嗎?可是,摘荔枝也需要效率。只有高效率才能摘得很多荔枝。

一個週日的中午,剛下完一場大雨,我們來到爸爸朋友的一片荔枝林摘荔枝。爲了進那片荔枝林,我們吃了不少苦。到了那裏,我們開始行動。我以前摘過荔枝,也是有點經驗的。但是,我是一個一個地摘那些荔枝,就像拔蘿蔔一樣生拉硬扯。這樣效率非常低,而且手很痛,又粘上許多木屑,還被荔枝樹淋了一臉水。真是慘呀,連衣服都弄溼了!沒關係,再試一次可能就行了。於是,我咬緊牙關,一個一個使勁拔,拔得我手都腫了,都是紅印。到底還有什麼高效摘荔枝的方法呢?我一邊擦着臉上的水,一邊看着大人摘,那些大人都是一串一串地摘,一次能摘得很多。我頗不服氣,大人就了不起嗎?難道那些荔枝樹故意針對我?可罵得再狠,自己也摘不多。還是去學習“前人”經驗吧。

過了一會兒,媽媽告訴了我摘荔枝的小訣竅。她說斬草要除根,摘荔枝也是這個道理,要斷了它的枝,這樣就能一次性摘下很多荔枝。有了高效率,纔會出現自己預想的結果。“原來是這樣!”我喜出望外,露出充滿喜悅的笑。我找了一個絕佳位置,並選了一串紅彤彤的荔枝,然後再用我的指甲狠狠地刮。那枝可真硬,我的指甲差點要跟着斷了。媽媽又說,用折的方法也可以。於是我又用盡吃奶的力氣使勁折荔枝的枝。起初我有些吃力,但我漸漸熟能生巧。現在,我摘得越來越熟練了。過了一會兒,我們的袋子裏堆滿了許許多多的大紅荔枝。我看着我的勞動成果,心裏美美的,口水不停地流。還真是高效率出奇跡呀!

媽媽說得對,做每件事要講高效率。相反,如果不講究效率,這樣就會事倍功半。你覺得我說得對嗎?

關於效率的作文2

在互聯網等高新技術以不可阻擋的氣勢迅猛發展的今天,我們每個人不由自主地被捲入潮流,其帶來的必然結果就是人們過上了碎片化生活,看似人們對外界資訊收集、辦事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可是,收集到的資訊的質量,所做之事的質量,缺往往變低了。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爲世界是發展的,發展即事物由低級到進階,由劣到優的過程。這毋庸置疑是正確的,就如同互聯網發展,給人們帶來了一系列以往遙不可及的便利,由此產生的碎片化生活使人們如今一天所能幹的事比以往多出好幾倍。

碎片化生活往往會使人們無時不刻都在“做些什麼”。例如以前在公交車上無事可幹,如今能用其來進行“碎片化閱讀”,使用互聯網,還可以做到“碎片化購物”或與人網上聊天,進行“碎片化社交”。這樣看來,互聯網大爲發展,碎片化生活產生並影響人們的生活,提高人們的辦事效率,豈不美哉?

但正所謂前進行與曲折性是事物發展的根本途徑,事物發展前進的過程中充滿曲折,這也就是爲什麼碎片化生活也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一些不利影響。

曾經出現過這樣的場景:老師問學生是否看懂了一篇文章,學生毫不猶豫地回答:“看懂了!”但當老師追問這篇文章想向讀者傳達什麼,主旨是什麼,學生往往回答:“不清楚。”爲什麼呢?學生當然看懂了文章,把其中每個單詞像碎片一樣單獨分離出來,都能理解,但一旦其組成句子,形成文章,連成一體,就不知其所以然了。這就是碎片化生活帶來的問題,人們進行碎片化閱讀是,只是看,但往往缺乏自己獨立的思考,對文章難以有深入化的理解,那麼這樣的閱讀不就變得質量很低了嗎?無獨有偶,在“碎片化購物”時,人們往往會變得盲目,不知這件物品是否真的爲自己所需,反正買了再說,有些人還會產生從衆心理,說道:“因爲別人都買了這個,我也要買。”這樣的消費行爲,不僅使貨物喪失了原有的價值,還會使人們的生活質量因無意義的消費而變低。由此看來,碎片化生活給人們帶來的不良影響也不可小覷,它使人們逐漸喪失獨立、深入思考的能力,心理變得浮躁,從衆。

但前進行是事物發展的大方向,因互聯網而興起的碎片化生活最終必將對人們的生活使有益的,因此我認爲在碎片化生活幫助我們提高辦事效率的同時,我們作爲行爲主體,自身應有所思考,並反映到實踐中,使做每一件事的質量仍然保持或提升,才能使碎片化生活發揮其最大作用。

效率提高的同時做到保質保量,這是我們現在應該努力實現,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也必將實現的目標。

關於效率的作文3

勤奮是成才的直接動力。一個人只有勤奮學習放學習,才能使大腦這個“知識倉庫”儲入更多的資訊,使之富於智慧;只有勤創造,才能使大腦這個“加工廠”生產出新的資訊,作出卓越的貢獻。

勤奮,是一種精神狀態,是求知的動力。凡是學有所長的人,大約總懂得一些勤奮得真知的道理。但這只是問題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情況也要得法,要注意效率。情況如果不得法,過度了,即使能學到知識,也會把身體搞垮。據孔子說,顏回是很“好學”的"不惰者"。他與孔子“言終日”而不休息,也很聰明,能“聞一而知十。”但她身體很弱,29歲頭髮都白了,31歲就“不幸短命死矣”,沒有留下什麼著述。唐朝文學家韓愈自己說:“年末四十,而視茫茫,而發蒼蒼,而齒牙動搖。”可見“物到極時終必反”,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大腦皮層的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要交替進行。30餘年前,有位心理學家做了這樣的實驗:兩組學生,智力和學習水平都相近似,記憶同樣數量的難字,記熟之後,一組學生休息五分鐘,另一組繼續用腦。結果,休息五分鐘的一組,默寫成績比不休息的要高28%。

因此,真正的勤奮者應注重效率,做到勞逸結合。中學生更是應該讓勤奮求知與注意休息、加強身體鍛鍊並行,使知識、健康都有長進和增強,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孔夫子身通六藝,是他那個時代最了不起的學者了,但他的身體很好,是個有名的“大力士”,《列子》和《淮南子》那書中他能力舉城關門閘,能跑追逐野兔。孔子教學生,其中有射箭和駕兵車的項目。他終年71歲,這在古代是超過了“古稀之年”的。宋朝著名的愛國詩人陸游,從少年時代起,不僅發奮刻苦讀書,而且特別愛好舞劍,經常與友人“倚鬆論劍”,還寫下了“少年學劍白猿公,曾破浮生十歲功”的`詩句。陸游活到了85歲,現存詩9000多首,成爲我國自古以來最多產的詩人之一。俄國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酷愛體育,67歲還被選爲俄國自行車俱樂部的名譽主席。他有時寫作累了,還到廠房去做些力氣活,使自己忘記疲勞。愛因斯坦任教荷蘭萊頓大學時,已是中年,在緊張的勞動之餘,還不時的和他的同道埃倫菲斯特一起演奏名曲,用音樂洗刷他們用腦的疲勞。

現在,讀書熱方興未艾,越來越多的中學生潛心求知,想用知識把自己武裝起來。越是這樣,我們越是要提醒自己注意科學用腦,做到勞逸結合,加強體育鍛煉。請記住:真正的勤奮者,注重效率,這可是至當之論

關於效率的作文4

中國有句俗語:“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話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它說明了時間的寶貴,告訴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珍惜時間。那麼我們該如何珍惜時間呢?物理學中有很多叫“率”的物理量,它們都與時間有關,而且時間是分母。做功量一定時,時間越短,這個“率”越高。這從另一個側面說明,我們珍惜時間的最佳途徑是提高效率。

有個人做了這麼個實驗。他請來一位身強力壯的人砌牆。開始,他不給這個人以任何休息的時間,除了十分鐘的吃飯時間以外。工作一段時間以後,他讓這個人每做十五分鐘的工作,就休息二十一分鐘。他將兩種工作方法進行了比較,他發現在相同時間內,給予休息時間的工作方法,其工作量是不給予休息時間的兩倍之多。

爲什麼會出現如此大的差異呢?不給予休息時間的工作方法雖然用的時間遠遠超過給予休息時間的工作方法,但效率卻比知不覺得比後者的效率越來越低。因爲一刻不停地工作,人總會累得筋疲力竭,他在這樣的狀態下繼續做工,絕不比休息後體力充沛時做的功多,反而用時更多,因而效率就降低了。

愛迪生唱對助手說:“人生太短暫了,要多想辦法,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一天,愛迪生在實驗室裏工作,他遞給助手一個沒上燈口的空玻璃燈泡,讓他測量燈泡的容量。過了好半天,他轉頭看見助手拿着軟尺在測量燈泡的周長、斜度,並伏在桌上計算。愛迪生走過來,拿起那個燈泡,向裏面斟滿了水,交給助手,說:“把裏面的水倒在量杯裏。”助手立刻讀出了數字。愛迪生說:“這是多麼容易的測量方法啊,他又準確,又節約時間。還去算,那豈不是白白浪費時間嗎?”助手的臉紅了。

都是測量燈泡容量,兩種不同方法都能達到目的。而兩種方法的本質區別就在於效率的一高一低,用時一多一少。

現代社會各行各業發展迅猛,在於每個公司行業的管理制度是否適應大衆員工。在技術性強的工作中,技術好的人不用加班一星期就能完成的工作,技術差的人即使加班也需要兩星期時間才能搞定,但技術好的人的工資卻不會翻倍。相反,技術差的人拿的工資更多。有能力的人當然會對這個結果感到憤憤不平。這樣不公平的工資制度繼續施行下去的話,這個公司定會降低效率,、發展緩慢,從此被淘汰出局。

郭沫若曾經說過:“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既然如此,那提高效率,就相當於延長了生命,提高了速度,增加了力量。如此說來,時間不也就更多了嗎?提高效率,定是珍惜時間的最佳捷徑。

標籤:例文 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