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生產質量事故心得體會範文(通用8篇)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透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生產質量事故心得體會範文(通用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生產質量事故心得體會範文(通用8篇)

生產質量事故心得體會1

這世上總有些事在預料之外,結合近期發生安全事故,我車間從多個角度進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每一起事故的發生,也督促我們反思在工作中安全管理、設備管理、制度管理上存在的不足。爲此,我們要從中吸取教訓,查找不足,確保工作安全順利進行。

爲什麼會連續出現安全事故,這些安全事故是否可以避免?事故發生後,我們應該怎麼想?出了事故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從發生的三起事故我們可以看出,事故之所以發生,它與違章作業、責任不到位、從業人員安全意識不高、現場管理有漏洞,規章制度執行不到位,監管不到位,工作放任自流都有直接或間接關係;我們要做的就是要接受教訓,把心裏的壓力轉變成我們工作執行的壓力,將壓力有效地傳遞下去。

一是要將“安全就是生命命”的根本理念真正讓大家共知、共享,要喚起我們每名職工“違章就是事故”的意識,做到工作、謹慎,時刻如履薄冰。還要真正將我們的安全文化理念滲透到每一名職工的思想中,真正做到本質安全,不能麻痹大意憑僥倖;

二是要提高我們每名職工的安全認知能力。要真正認識到安全管理的嚴肅性、嚴厲性。只有境界提高了纔會真正重視起來,纔會將安全真正放到生命至上的高度去研究、去管理、去落實,去全面履職履責。

三是一定要做好各種隱患的排查,防患於未然。要把無事當有事,無中找有。排查隱患很重要的是要細緻,、慎之又慎,不採取細緻全面的方法、手段就可能對問題視而不見,就可能對發現的問題解決不了。我們安全生產是動態的,是24小時不停運轉的,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可能又會出現,一定要建立全面細緻排查隱患的長效機制,去解決問題。

四是要重點部位重點抓。車間、班組、各職場都有不同的重點,自己分管範圍的重點自己最有數,這就要求對各自的管理重點首先自己要重視起來,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辦,保證重點部位管控到位。

五是要職能崗位職能抓。在技術業務崗位很,要做執行標準、帶頭遵守規程、規矩。查隱患、抓規範、不斷揭示問題;做好事故的應急防範、應急處置;保證各種設備的執行率、完好率,動態地保證生產過程中的安全。

最後,事故的發生總會讓人心痛,痛定思痛,找出根源,對症下藥,纔會避免這樣的事故發生,因此,深刻吸取此次安全事故的慘痛教訓,喚起每名職工安全想意識,做到每名職工不違章,不圖僥倖、不怕麻煩,要按照標準、按照規範,實實在在地幹好自己的工作。

生產質量事故心得體會2

8月31日,在我們碳素廠,發生一起安全事故,組裝車間的相某等人在配合拆卸陽極導杆時,發現設備故障時並未上報,並違規操作,造成相某右大腿骨折。此次事故的原因很多,懸鏈鐘不可靠,導杆受力不均勻,陽極鋼爪存在內傷等等,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還有一些主觀上的原因:安全意識薄弱站在設備上違規操作,懸鏈小車控制失靈後沒有終止作業,員工對非拆卸位拆卸陽極鋼爪的危險性認識不夠。事故發生後,合成碳素廠、公司安環部本着對事故四不放過的原則,對事故發生的原因進行了多次詳細的分析,對事故的責任人進行了嚴肅的經濟處罰,同時針對本次事故對廣大員工開展了一次安全教育。

作爲一名帶班班長,我認識到本事故的教訓是深刻的,事故不僅給企業造成了損失,也給責任人及相關人員帶來了經濟損失,同時給個人造成了無法彌補的精神傷痛。思痛之餘,我更加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對如何進一步做好安全工作有深刻的體會。

一、提高安全素質,杜絕事故發生。

本次事故的主要根源是操作工在關鍵時刻失去了對事故發生的可能預見和後果的意識,也就是平時所說的對安全的僥倖心理。爲此,抓安全生產必須抓好人的安全文化素質、安全思想行爲的教育和提高。

二、從多方面來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

安全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全體員工要互教互學,取長補短,共同提高。要養成專心致志抓安全的良好習慣,操作工在做到三會、四懂的前提下,還應做到五勤,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保障生產的安全。

三、樹立安全就是效益的觀念。

當前公司上下正在轟轟烈烈地開展降本增效活動,身爲一線員工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就是最好的降本增效。在工作中不僅要熟練掌握各項操作規程,還要養成良好的安全操作習慣,杜絕習慣性違章,敢於同身邊的不安全行爲較真。每位員工在日常工作中做到相互監督、相互提醒,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只要人人都來重視安全,時刻關注安全,把安全生產銘記在心,消除任何對安全工作的饒幸心理,公司的安全工作必定能做得更好。

生產質量事故心得體會3

幾年前,我在一家制藥公司擔任質量負責人。對公司發生的一起藥品生產質量事故,我至今記憶猶新。

當時,公司生產部爲加快生產進度,在潔淨廠房和生產設備清潔消毒不徹底、尚未拿到質量部出具的環境衛生監測報告且未取得QA清場合格放行的情況下投料生產,導致產出的一批頭孢拉丁顆粒微生物限度超標。

事故發生後,公司召集相關部門人員商討對策。我提出,由於頭孢拉丁受光照、溫度、溼度、水分等影響極易遭到破壞,採取任何滅菌措施都無濟於事。但爲了減少損失,公司還是決定把這批物料運到北京進行輻射滅菌。事與願違,經輻射滅菌後,這批物料顆粒外觀發生顯著變化,公司質量部在進行穩定性考察後得出結論——物料必須銷燬。這次事故給公司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十萬元。

如今,我仍在藥品生產企業從事質量管理工作,也經常會反思當年那起藥品生產質量事故的教訓。

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現在國內部分藥品生產企業把GMP檔案只當作一種形式,一旦透過認證,便將檔案束之高閣,GMP執行不力,直接導致崗位操作的隨意,給藥品質量控制帶來了較大隱患。

“藥品質量是生產出來的,而不是檢驗出來的`”。這就是說,在藥品生產過程中,單靠事後把關必然會增加質量風險,給企業造成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甚至影響到公衆用藥安全。因此,GMP管理的重心應由產品最終檢驗轉移到“預防爲主”上來。在此,我想提醒同行們,在實施GMP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各種操作規程和管理規程的培訓,嚴格執行各種GMP檔案。尤其是影響藥品質量的關鍵物料、關鍵工序,必須嚴格執行相應的放行規程,決不能爲加快生產進度而違反規定。要做到不合格的物料不得進廠;不合格的中間產品不得流入下道工序;清場或清潔不徹底的生產設備不得投入使用;待驗或監測不合格的生產環境區域不得投料生產;未經QA放行的任何工序不得繼續;不合格成品不得出廠。

新修訂的藥品GMP今年就要發佈施行了,其內容與原版相比有較大變化,對藥品生產企業的硬件、軟件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作爲企業,要始終如一地嚴格執行。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控制藥品質量風險,對公衆健康負責、對企業自身負責,生產出質量合格的藥品。

生產質量事故心得體會4

醫療質量是醫療工作的核心,醫療安全是醫療工作的永恆主題。醫療安全工作事關人民羣衆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不安全的醫療不僅嚴重損害人民羣衆的健康權利,有時還導致醫療事故引起糾紛,影響醫療衛生的社會信譽和形象。

聯想到我們的實際工作,我們更應該引起高度警惕,應從我們身邊每件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愛崗敬業,樹立醫療安全意識,確保病人的安全,杜絕一切醫療安全事故的發生。

隨着社會和時代的不斷髮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羣衆對醫療服務的要求也隨之提高,這就要求醫務人員要有好的服務態度。醫生對病人要有強烈的責任感,真正爲病人着想,誠心實意地爲病人服務,在爲患者提供高新精湛技術服務的同時,還必須努力保證醫療服務的安全性,儘量減少差錯和事故,提供安全放心的醫療服務。

醫療安全直接影響到社會與經濟效益,是醫院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的有效保障。醫療事故會不僅增加醫療成本和經濟負擔,有時還導致醫療事故引發糾紛,影響醫院的社會信譽和形象。作爲醫療服務單位,在爲患者提供科學、準確、精湛的醫療服務的同時,更應該爲患者提供優質的、全方位的人性化服務,真正做到從患者的角度出發,及時提供患者所需,並給予患者心理撫慰。在服務中還要注意加強醫患溝通,注意交流方式、方法,從細節入手,提升服務質量。

我們是醫務工作者,是白衣天使,我們應該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兢兢業業、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應該做到以病人爲中心,以質量爲核心,全心全意爲病人服務。

生產質量事故心得體會5

在當今這個資訊高度發達的社會,不論是製造業企業還是商業企業,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

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高度重視提高產品(服務)質量,否則,將會被市場無情淘汰。因此,注重提高產品質量是一個現代成功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這次質量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崗位工沒有把好質量關,而且知道自己的錯誤後隱瞞自己的錯誤,讓質量事故更進一步的擴大化。

像這樣的事情,細想一下,作爲我們稱重的一名普通崗位工來說,我們要從自身做起,嚴格要求自己,做到實事求是的去對待自己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質量意識。具體說來要注意一下幾條:

1、首先要實事求是的對待自己的工作,當有什麼異常情況及時向作業長彙報。當出現錯誤不要隱瞞實情,不要一錯再錯。讓失誤控制到最小化。不至於給公司造成很大的損失。

2、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絕對不能存在僥倖心理,得過且過。

3、在工作過程中做到嚴格把好質量關,比如掛標牌的時候,認真關注每一包盤卷的質量,如有問題及時彙報給作業長。

4、作爲稱重崗位的一名普通的崗位工來說,應該把每一包盤卷的標牌的所有資訊,都要覈對準確無誤後纔可以懸掛標牌,每包盤卷的標牌如同它的身份證一樣。所以一定要做到準確無誤。

有時缺陷雖小,但往往造成大的事故、如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失事的原因在於一塊不起眼的塑料泡沫存在質量問題、所以在現實社會中,大到一個企業,一個國家,小到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去積極的改變我們的質量觀,當我們社會中每一個人都擁有一個健康正確的質量觀時,我們的社會更加的繁榮更加的和諧、 生活中保護自己,從而把握好我們的質量關,生活中我們要奉獻自己,從而我們要擁有好正確的質量觀!

透過對這次質量事故的'學習,讓我對質量有了一個新的認識,意識上更有所提高。所謂質量觀,是生活工作中我們每一個人對質量的認識和對質量問題的觀點。它決定了我們質量態度和行爲的價值取向。落後的質量觀必然產生消極的質量態度,和不適宜的質量行爲,從而制約產品質量的提高,甚至導致產品質量下降;而先進科學的質量觀,必然會使我們的質量提高一個臺階!

希望透過學習,讓我們的質量意識,質量觀,從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要引以爲戒。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

生產質量事故心得體會6

透過對公司這些質量案例學習,我深刻意識到質量控制對工程進度和公司效益的重要性。“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要充分吸取這些事故當事人的教訓,端正自己工作態度,爲以後質量控制積累經驗。下面我就各個案例進行事故總結一下心得,爲以後的工作積累經驗。

由於項目現場忙的時候,嚴格按着工藝流程步驟操作,我們常常會覺得有些來回麻煩或是死板,就不按規程制度或工藝流程執行,擅自將幾項操作內容自行合併操作。其實,這樣做是存在嚴重質量隱患的,要深刻意識到這樣做可能帶來的不良後果和影響,不要圖一時方便,爲風機質量留下禍根。我們要做的是,不管什麼情況下,項目人員都應協同合作,做好調試記錄,嚴格按照調試流程和注意事項進行調試,這樣才能避免類似事故的發生。

另外,我深刻意識到保質保量完成每個工藝環節對於確保風機質量的重要性,在以後工作中要杜絕“省了這麼小的事兒沒什麼”的心理。要深知每個工藝環節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不要因爲自己不懂其中的原理,就忽略其重要性,切莫讓自己的“無知”鑄成大錯。就拿螺栓未塗固體潤滑膏事件來說,在給螺栓打力矩時,由於沒有按要求塗抹固體潤滑膏,就會造成螺紋旋合處的動摩擦因數過大,那麼我們在打完力矩後,螺栓預緊力是達不到設計要求的。這樣,塔架安裝質量也就大打折扣,還很有可能引發安全事故。因此說,每道工序都有它存在的實際意義,我們在工作中要做的,就是學習和理解工藝流程中每個環節的理論意義,只有真正懂得了爲什麼這麼做,才能真正主動嚴格按着工藝流程走,更好的完成每道工序,確保風機質量。

此外,我們可以看到,並不是所有的施工方人員都能按着我方的要求和指導完成安裝的,那麼,我方項目人員對施工方人員的有效監控,對確保工程質量就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安裝指揮工作中,項目人員要認真監控每一個施工環節,不留死角。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因施工方人員工作不到位,而引發設備損壞的案例,避免公司財產損失時。

總結這些案例,我認爲在工作過程中,我們要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多學多問,三思而後行,讓自己深知每道工序都由它存在的理論意義,讓自己深知每道工序對確保風機質量的現實意義,知道爲什麼要這樣做,知道怎樣才能做好,更要深刻意識到每個小差錯都有可能給產品帶來不合格的後果。只有在工作中實際行動起來,多學多問,自己質量意識強了,控制質量的相關技能真正掌握了,與其他項目人員協同合作好了,保質保量完成了每道工序,才能確保風機質量,避免類似質量事故的而發生。

生產質量事故心得體會7

透過對《關於南昌分公司供勝利油田AP-P5質量問題的調查報告》的學習,作爲一名質管人員,自己深刻認識到此次質量事故不僅從經濟上給公司造成損失,更從信譽上給公司造成損害,而究其原因質管系統實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質檢作爲產品流入市場前的最後一道關口,本應嚴格把關,但是在本次事故中由於個別員工責任心不強,麻痹疏忽,檢測僥倖心理滋生,導致不合格品流入市場,給公司造成不良影響。雖然事故調查已經告一段落,公司也對相關責任人給予了相應處理,但事故所暴露出的問題及帶來的教訓需要每一名質管人員謹記,在今後的學習工作中爲杜絕類似事件的再發生,保證質量管理工作有序,我們該做到:

(1)加強員工質量觀念及法治教育,強化員工責任心。

顧客滿意是企業宗旨,而好的質管就是保證客戶滿意的重要條件。本次事件中暴露出的個別人員麻痹大意,對檢驗工作更是敷衍了事,編造檢測數據,導致了不合格品流入市場,爲公司帶來損失。爲避免類似事件,應加大對員工的質量觀念及法治教育,強化責任意識,良好的責任心不僅是對公司更是對自己的.負責,要求每個質管人員按標準、按規定、按程式準確操作,同時過程中要求每個員工相互監督,出具檢測結果時更應實事求是,保證數據的真實可追溯。

(2)加強員工的業務技能和處理異常情況的能力。

本次事件中,暴露出員工們的檢測技術及異常處理的掌握不到位。爲避免類似事情的重複發生,首先在日常的學習工作中,應定期組織對檢測理論及實驗操作的學習和培訓,強化對實驗設備儀器的認識與操作,特別是加強對於設備異常的處理技能的培訓,保證能夠及時有效的解決異常問題。其次,對於精密儀器不應僅讓一人會操作,應至少保證兩人會使用會處理異常,避免“將雞蛋放入一個籃子”,避免人爲故意帶來的影響,便於及時發現並解決問題。最後,應定期對相關儀器進行檢定校正,及時發現設備問題,及時校正、維修或更換,條件允許時保證備用設備,保障檢測手段的符合性。

(3)完善制度。本次事件暴露出總部對分公司監督不到位,基本僅從月總結中對分公司進行了解

因此總部應加強對於分公司的督導力度,增加業務指導頻數,及時與分公司溝通,及時瞭解各分公司需要解決的問題,及時解決。此外,落實員工的崗位責任制,加強對員工業務工作的監督,完善獎懲制度,並將其納入績效考評。

作爲一名質管人,透過這次質量事故,應明白:手中的樣品檢驗不僅關乎自己的工作更關乎公司大集體的生存與發展,明白自身所擔負的重任,加強自身提高在檢驗過程中精益求精,實事求是,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證客戶滿意,讓自己及公司的發展更美好。

生產質量事故心得體會8

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抽檢工作,是目前我們工商部門所遇到的一項全新工作。但是,在基層抽檢實踐中,我們透過調查發現當前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抽檢還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概括起來主要有“四難”,需要引起廣大基層執法人員的高度重視。

一、存在問題

1、抽檢功能難發揮。主要表現在沒有把抽檢作爲監管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而是變相利用抽檢功能,達到其他目的。比如,有些執法人員針對某些管理對象規費難上繳的情況,便利用抽檢作爲督促監管對象按時足額上繳有關規費的手段,聲稱如不配合,將上門對某些商品進行抽檢,導致經營者對工商部門抽檢工作的不配合和認識上的誤區。

2、抽檢工作難開展。由於省、市局每年組織抽檢的批次在不斷增加,但抽檢的品種又大致相同,如食品、農資、裝飾裝潢材料、建築材料等,而這些經營戶在某一轄區內對象又相對穩定,一些經營戶年年要被抽查,加之受質監部門抽檢要收費的影響,造成了他們對抽檢工作的不理解,甚至反感。尤其是在被抽檢的商品價值較高或者有一定有效期的情況下,即使檢測不是破壞性的,由於缺乏強制送檢手段,被檢測商品很難被執法人員帶走。

3、抽檢證據難固定。目前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的抽檢週期一般較長,從抽檢到送達,再到調查處理,一般先後要一個多月時間。對這類案件的證據,辦案人員往往很難採集。一方面,如果經營者在進貨時沒有發票,售時又不開銷售憑證,那麼執法人員事先就需要盤清現有庫存的數量,如果是規模大的超市、商場就更加麻煩。另一方面,被抽查商品有可能在抽檢期間已經銷售結束,還有的業主怕被處理便將貨隱匿,有的謊稱早已退回,相關的證據難以取用。

4、案件形成處理難。一是由於抽檢的過程較長,有關證據可能早已滅失,加之抽查時的材料不具備辦案的時效性,比如證據不全、不準、不及時、不規範,法制部門審覈難透過;二是較高的抽檢費用提高了辦案成本。直觀檢測的結果不能作爲處理問題的依據,商品質量的好壞只有透過法定機關依照法定程序透過檢驗才能得出結論。三是案件難執行。商品質量如果查出問題,一般罰則較重,特別是涉及人身安全的商品質量案件,因處罰較重,被處理對象一般難以承受,按規定的幅度處理難執行。

二、解決途經

作爲基層工商部門和執法人員如何正確履行好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的職能,擔負起國家賦予的重任,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有必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倍努力。

1、進一步增強工作責任感使命感。基層執法機構和執法人員是具體承擔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的主力軍,這項工作開展要取得成效,關鍵取決於廣大基層執法人員的工作責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認識到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是我們工商部門的重要職責,是每一個工商執法人員義不容辭的重大責任,是履行部門職能、樹立執法權威、贏得羣衆滿意的迫切需要,自覺把監管執法的重心轉移到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上。

2、進一步加大內外宣傳培訓力度。流通領域的商品質量管理工作原是由質監部門負責的,抽檢對工商部門相對來說是一個新領域。因此,一方面,廣大基層執法人員要加強業務學習和技能培訓,掌握抽檢工作的要領,增強識假辨假的能力,避免盲目抽檢,提高抽檢的針對性和權威性;另一方面,要加強對監管對象的宣傳教育,讓其瞭解工商部門開展抽檢工作的目的和意義,積極引導他們主動配合抽檢,不斷提高商品質量意識和守法經營意識。

3、進一步制定具體適用的抽檢規範。造成基層抽檢工作“四難”境地,一方面由於基層執法人員認識上的不到位、業務技能的相對缺乏,另一方面則由於目前規範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抽檢工作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健全,工商部門如何規範有效地開展抽檢工作,有關程序還未出臺,在具體工作中難以實現規範操作。因此,目前要有針對性地制定出臺一套具有較強操作性、較爲規範和相對穩定統一的抽檢制度和工作程序,保證廣大基層執法人員在組織抽檢時有章可循。

4、進一步加強抽檢工作的組織領導。抽檢工作作爲強化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上級部門應加強對這項工作的組織和領導,不斷完善抽檢制度,規範抽檢行爲,加強對抽檢所需資金的投入,協調解決好與質監部門的重複抽檢,不斷提高抽檢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推動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工作的深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