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2021教師開學工作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2021教師開學工作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1教師開學工作心得體會

教師開學工作心得體會1

這個月春季學期剛剛開始,幼兒們都渡過了一個快樂的寒假。我們班上學期入園的六個小班幼兒和這學期新入園的一個小寶寶都不滿三歲,我們老師就想到了孩子們過完年後入園可能會有點困難和情緒。果然,每天早晨,常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景:新入園的幼兒哭喊着不願入園,他們緊抱着大人的腿,或拼命的撕扯着大人的衣服,躲閃着老師伸出的雙手。老生中比較小的寶寶,離開幼兒園過了一個月的寒假,再加上過年在家裏天天和父母膩在一起,開始排斥幼兒園有規律的生活了,那麼小班新老生這種 “不適應症”該如何解決呢?

一、接待工作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入園第一天的接待工作是關鍵中的關鍵。入園第一天的孩子,心情往往會很緊張,甚至害怕,會緊緊地拉着媽媽的手不放鬆,這時的教師要以和藹可親的笑臉迎接幼兒,親切的摸摸孩子的頭,臉或者親親他、抱抱他,讓幼兒感覺到老師很喜歡他,這樣緊張會消除很多的。對於小班的老生,

老師應該主動和幼兒聊天,喚起幼兒的記憶,讓一個月沒有接觸的陌生感消失。

二、找準哭因,因人施教,對症下藥

面對幼兒不停的哭鬧,有的教師可能會不知所措,無計可施,我覺得對待幼兒啼哭的辦法就是要因人施教,對症下藥。 由於性格、家庭教育的不同,幼兒啼哭的原因、情況也盡不相同。這就要採取相應的方法來止住幼兒的哭泣。因對環境陌生、不適應集體生活而哭鬧的幼兒,教師應多注意在行動上親近他,給他以安慰、滿足他的社會需要,讓他熟悉集體成員,感受集體生活的樂趣。對待過完年後變得任性和嬌氣的幼兒應該抓住他們之前在幼兒園、在班級裏對某一個活動或者某一個熟悉的場景,來吸引他們,幫助他們恢復在幼兒園的規律生活。

三、適當的精神鼓勵激發幼兒入園的積極性

小班幼兒年齡雖小,但他們的自尊心、好勝心都較強。針對這一特點,教師及時給幼兒適當的精神鼓勵,會大大增強教師的吸引力,誘惑力,幼兒對教師依戀情感會更強。幼兒入園的主動性、積極性也會隨之提高。如:對入園不哭鬧的幼兒,給他們一朵小貼畫以示鼓勵。大張旗鼓的表揚按時入園、不哭鬧的幼兒。這樣,不僅給其他幼兒樹立了榜樣,同時也增進了幼兒對教師的依戀。

總之,幼兒教師要具備一顆博大的愛心,包容之心,對待幼兒要親切、有耐心,精心準備與幼兒的每一個活動,努力縮小與家園之間的距離,增進師幼之間的感情,取得家長的信任與配合,就能使幼兒逐漸喜歡幼兒園,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教師開學工作心得體會2

新年的味道漸漸淡去,迎着和煦的春風開學了。

開學一個周了,一切工作基本順利。3月5號早9點教師按時到崗,10點開始報名,學校規定,先交保險在報名,所以報名的速度慢,因爲開保險的只有一個視窗。這學期,我繼續擔任四年級班主任和語文教師,報名有班主任負責,我是這樣讓學生報名的,自己填寫報名冊,我檢查學生的作業,重點是要求家長帶着孩子一塊報名,我要見家長,問問家長孩子在寒假裏的表現,問問孩子在寒假在家做作業情況,問問家長對孩子以後的發展有何建議,問問家長對我的教學和班級管理有何建議。透過學生填寫和作業檢查以及家長的交談,大部分學生在家裏表現還是不錯的,能幫助家裏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也能按時按完成作業,有少數學生和家長對子不重視,對孩子放任自流。報名結束,很快發了書,我告訴學生要愛護和保管好自己的書。班上有一名學生轉走。有一名家長建議學生作業要求家長或監護人簽字,很好,採納了。

開學第二天,重點做了收心教育和對本學期教學任務的佈置。我先帶着學生回顧了上學期期末考試的成績以及上學期班級學生的變化,看到變化好的一方面,也看到不好的一方面,總之有變化就是好的,老師希望也想想你們在新的一學年裏能堅持好的,改掉不好的習慣。總的來說,上學期,班級學生都有變化,守紀律,大部分能按時完成作業,有一點就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沒調動起來。這一點需要時間和耐心,這屆學生習慣和態度沒有培養好。我讓學生寫了這學期的學習計劃和生活方面的計劃。計劃要具體,要寫到做到,要堅持。如學習,可以從預習、聽課、預習字詞、組詞、近反義詞、文章段落等具體的入手去寫,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在生活方面,如每天進教室要看課桌擺放、書籍擺放、地面有無垃圾等,在家要自己疊被子,講衛生等。

開學第三天,一切正常,開始上課,沒有放鬆收心教育和作業檢查,同時着手選班委。

開學第四天撰寫各種計劃,班主任計劃、語文教學計劃、品社教學計劃。

慢慢的開學了,一切步入了正常,但我覺的我還沒有調整好狀態,還沒有適應,要及時調整,進入狀態。

教師開學工作心得體會3

新學期伊始,進入大班下學期的我們,那是一個嶄新的階段。在幼小銜接期,對於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知識面的涉及範圍等都有了新的要求,不過,老師相信你們會變得更積極、快樂與自信,會獲得更多的進步與榮譽。

本學期是大班的第二學期,也是關鍵的一學期,即將結束幼兒園的學習生活,成爲一名光榮的小孩子。爲了能儘快地、順利地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希望我們的孩子們在今後的學習、生活等方面進行相應的調整,做好進入小學的各項準備。

在此,我非常感謝家長在過去的日子裏對我們工作的大力支援與幫助!在這裏,更需要得到各位家長一如既往的支援和協助,讓我們共同努力,使孩子們順利進入小學。建議我們的家長儘可能地配合我們做到:

一、保證每天有一定的時間與孩子進行交流,重點了解孩子在園的學習情況,在幫助孩子過程中,督促並幫助孩子完成每天的'小任務。

二、在家時,要讓孩子獨立完成自己能完成的事。特別在看書或寫字結束後,一定要讓孩子自己收拾學習用品,並放在固定地方(箱子或抽屜),使其逐漸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與孩子聊聊小學裏的一些情況,激發其做小孩子的慾望,應儘可能地避免說一些讓孩子對小學產生恐懼的話。

四、無特殊情況下,請按時接送孩子,使孩子能有初步的時間概念。

家長朋友們,最想和您說:相信老師、賞識孩子。我們會精心呵護、細心照料、耐心培養每一個孩子,讓他們在“搖籃”中茁壯成長,讓用愛和美滋養的蓓蕾在這裏綻放。用快樂和自信託起的小鳥,從這裏起飛。期盼您一如既往的支援和幫助,讓我們一起來關注我們共同的孩子,使他們在關愛下健康的成長。

讓我們家園攜手爲了共同的目標,努力,再努力!

教師開學工作心得體會4

新的一學期又開始了!作爲一名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有所提高。

一、教師,珍惜兒童對你的信任。

孩子們對老師非常信任。“教師面對的是兒童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裏裝進另一個頭腦裏,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其實,師生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師應該學會蹲下來看學生,使他們感覺到你對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可貴之處,在教師的眼裏學生沒有好壞之分。在學生做好事時候,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在學生做的不好的時候,我們更要關心和指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使他們在認識的道路上更進一步,不要加以指責,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樣。其實他們也很痛苦,作爲教師就是要時刻給他們啓發和鼓舞,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使他們有自豪感和尊嚴感。

二、教學相長,取長補短

“如果你發現絕大多數兒童練習本的字跡端正秀麗,錯別字很少,那麼這就是個明顯的徵兆:在這個班級裏學生可以學到許多東西”

想一想,我這幾個月的教學其實真是這樣的,“練習本”就是學生習慣養成的一面鏡子,也反映着一名教師的教學效果。對於教師而言,學生習慣的養成是今後有良好教學效果的基礎,這一點,要時刻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得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得他們在今後的學習中能更省力更有效。

要對同事們的經驗加以研究和觀察,並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學習優秀經驗,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雖然我是一位語文教師,但對數學教學也從不放棄,我堅信只要自己肯努力,學生就會給我回報,我做了,我也得到了。

以好帶差,以小組牽動班級整體,發揮小老師的作用,以習慣培養爲重點,以學科知識爲基礎,以拓展思維、能力爲目標,不斷提高學生的能力是我教學工作的宗旨,也許正是自己在平日的工作中做細點點滴滴,所以期末考試,學生的書面書寫乾淨整潔,能夠仔細的答題,班級的各項成績好。

低年級的小科課較少,大量的時間都是我們自己支配的,加強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搞好輔導也成了我們平日的重頭戲,及時調整教學狀況查漏補缺,讓學生不僅在課堂教學中有收穫,在輔導中也能拓展思維。

大量的輔導,必然規律帶來批改量的增多,尤其是低年級,不批改是根本不行的,低年級必須面批面改,自己也能認真批改學生的作業,在漂亮的字上畫個圓圈,在乾淨的本子上畫朵小花或者小五星。班級38名同學,每位同學的本上都留下我認真批改、圈圈點點的痕跡。也正是因爲種種原因,學生很願意把自己的作業本整理乾乾淨淨讓我欣賞,讓我評價。在批改輔導中,我特別注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本着上課多叫幾次,批改多圈幾次的原則,把更多的機會送給他們,只要他們肯努力,我願意這樣去做,不厭其煩。

還記得和學生多種多樣的識字方法,清楚流利地表達,還記得學生清脆悅耳、富有情感韻味的朗讀,讀課文各種不同的表演,識字也很有趣,可以加動作或者表演,如:“躲藏”我躲起來。在教學中我注意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朗讀能力、書寫習慣正在學生身上紮根,這又一次讓我深深體會到在教學中,教師注重什麼,學生就會展現什麼,同時也就收穫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