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讀大學心得體會

讀大學心得體會1

大學原爲《禮記》中的一篇。相傳爲曾子作,近代許多學者認爲是秦漢之際儒家作品。全面總結了先秦儒家關於道德修養、道德作用及其與治國平天下的關係。南宋朱熹把它與《論語》、《孟子》、《中庸》合稱爲四書,從此《大學》成爲儒家經典。朱熹把《大學》重新編排整理,分爲經一章,傳十章。認爲,經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

讀大學心得體會

《大學》的版本主要有兩個體系:一是經朱熹編排整理,劃分爲經、傳的《大學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禮記》中的《大學》原文。以朱熹《大學章句》本,流傳最廣、影響最大,近日所讀的就是常見的《大學章句》本。

大學是對小學而言,是說它不是講詳訓詁,明句讀的小學,而是講治國安邦的大學.大學是大人之學。

《大學》的的宗旨,在於彰明人類天賦的光明純瑩的心靈,光明正大的德行;在於以身作則,樹立榜樣。再透過禮樂教化,以啓迪人們的自覺,去除物慾,不斷更新自己的德行,而達到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對大學的綱領有所體會,自然便會立定人生志向,以此爲生命的理想方向。確定了心中志向,便不會輕易爲外物所幹擾,就會至死不渝的去追求。不論面對何事何物,都能認真思考,由此得到至善之理,明白明明德和親民的關係如同根本和末梢的關係。知止是開端,能得是結果,對大學綱領有深切的認識和體會,自然距離大學之道的實現不遠。

人們常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又常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便是古時讀書人追求的修齊治平了。橫渠先生曾言讀書人就是要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這兩者一樣,都被人用來表達自己所理解的君子之道。這種君子之道,道出了儒家對理想的追求和實踐,代表了傳統中國人的擔當與責任。

孟子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儒家治國思想是爲政以德,以禮治國,以民爲本。在上位者,要重視民衆的力量,把人民做爲立國之本,因爲民衆的向背,決定着國家的存亡。有仁德的君主,應順應民心,以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原則,寬以待民,善待民衆,關心民衆疾苦,讓民衆安居樂業。獲得人民的支援和擁護,自然保有天下。這種治國思想對後世產生深遠的影響。

大學爲立志作君子的千古士人立下了道德、爲人處事的標杆,影響了中國千百年來的讀書人。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告誡讀書人,要做有才有德的君子,必須時時反省、分秒不可懈怠,努力學習,謹守品行。之所謂玉不琢,不成器也。

君子必慎乎其獨,尊重自我,尊重天地良心,則應當人前人後一個樣。獨處時最能反應一個人的德行,自古至今,有多少道貌岸然,人前人樣、人後鬼樣,披着羊皮的狼,禍害世間。

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是非黑白一眼洞穿,既需要廣博的知識、深厚的閱歷,更需要有一顆正直無私的心。心正才能摒棄個人好惡、世俗偏見,正確的去判斷。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子其口出。胸懷如大海,納萬物而波瀾不驚;如宇宙,日月星辰執行其間,而靜默不語。人有才,惜之、愛之、舉薦之、助之。社會有此伯樂,則中華幸甚。

大學短短的二千來字,深刻闡明瞭人生和社會的大學問,以及做學問的最高境界。學問不在於某一具體的技術,不拘泥於世俗的瑣事。學問在於明辨世間的大是大非,在於促進社會進步,爲天下人樹立榜樣。

每每想到那個波瀾壯闊的大時代,我心中總會有難抑的嚮往與膜拜。每讀一遍,總會有新的收穫。作爲手中握有人民賦予的公權力的公職人員,心中更應該時刻警醒,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時刻記住自己的權力來自何處,又要用之於何處。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難道我們尚且不如xx年前的古人嗎?

讀大學心得體會2

幾年前已經把《大學》背誦得滾瓜爛熟,現在略微有點生疏,但也基本能背誦。雖然背誦完成,但是一直隱隱約約,不解其意。又不敢直譯,直譯明顯是錯誤的。翻看了很多解讀,不敢苟同。

直到看了因緣生老師的《學庸衍義》、雪廬老人的《大學表注》、憨山大師的《大學直指》、南懷瑾老師的《原本大學微言》,有一點感覺貌似懂了。但實則還沒有真正搞懂。

後來,聽了一些課程,明白了一切經典皆在化心。以聖人之心,方能讀懂經典。小人之心,讀出來,只能讀出小人的味道。我非聖人,也非君子,距離聖賢經典還有十萬八千里。好在,雖然自己不是君子,但能明白一點聖賢君子的標準。以聖賢君子的標準去解讀,應該離聖人本意不遠矣,不敢誤人,請君斟酌學習。、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這是大學開篇第一句,三句話提綱挈領,統領全文。朱子定此三句爲三綱。

大學,這裏指的肯定不是我們現在讀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機構。古時童蒙八歲入小學,學習灑掃應對進退之行,及禮樂射御書數之業,十五歲入大學,學習修己治民、治國安邦之學。這裏是以年級來劃分。

宋儒朱子晦庵曰:大學者,大人之學也。愚以爲,這個解釋更加貼切。

什麼是大人?但從拆字來看,人得一則爲大。一爲道,爲開悟,爲性德。當一個人開悟之後,稱爲大人。古代對於做官的人,下級稱呼上級,同級互相稱呼,也是某大人。我覺得本意應該是,開了一定悟之後纔有資格做官,當年理想狀態和現實還有很多差距。具體什麼級別纔有資格稱爲大人,沒有考證,不知道。

大人一詞最早見於《周易乾卦》的九二爻辭見龍在田,利見大人,這裏的大人,指聖賢君子,在位的賢達。與之相對應的就是小人,小人的意思,也不是現代意義上理解的小人。普通平民百姓都屬於小人的範疇,生活在低層面的人,都是小人。而不是今天我們指的奸詐下流的人。

孔夫子在乾卦文言傳中講: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可見,這裏表述的大人,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位高權重者,而是修行極高的開悟者。

大學之道,道是指什麼?沒有一個明確的表述。對於道這個字來講,老子的《清靜經》中有表述。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執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大學之道,這裏這個道,無法按照老子所講的道去理解,姑且可以理解爲規律,道路,途徑。大學之道,就是大人之學的通道(途徑)。

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什麼是明德?什麼是明明德?

如果直譯,明白道德,可以不可以行得通?按照現代人的思想來理解,顯然行不通,因爲人們把道德瞭解片面化和狹隘化了。但是如果你在深入去研究德字,我覺得就可以說得下去。

講德講到至高點,不外乎孔夫子。四書的思想皆來源於《易經》。孔夫子真正流傳於世的經典,就是其作的《十翼》。《大學》《中庸》僅僅是他的思想,後人記錄成文字,《論語》只是夫子日常飲食起居待人接物的聊天記錄。而《十翼》是孔夫子真正的思想承載。

我背誦完了孔夫子的《十翼》,由於天資愚鈍,依然是一知半解。看了一部分解讀,我覺得依然沒有契入聖人心境,故擱置。

我們一般說,某一個人是很有德行的一個人,其實都是在哄人。沒有經過九變,這九道關口,你根本無法判斷他到底是不是一個有德行的人。你說他不貪財,你給他一個億試試,你說他不好色,你放一個絕世美女試試,你說他很淡定,讓他陷入困境,你再看看。真正意義上的德,上下五千年,能到達的,不多。達到,即是開悟。

讀大學心得體會3

對不同學科之間知識互相滲透和作用有了新的認識。雖然身爲物理老師,自己不僅能在學生做化學、數學作業時給予幫助,同時在學生背誦古文時,常常能把例如岳陽樓記琵琶行等篇章吟誦如流,每每總也能贏得學生詫異的目光。自從參加了跨學科名師培養基地的學習後才發現,其實原本心目中的跨學科理解同劉老師的跨學科課程概念兩者之間的實際距離,難免爲自己的淺陋感到不安。而透過老師講授和反覆閱讀《大學》篇,有點覺得茅舍頓開、獲益非淺大學之道講的既是成人之道,更是儒家入世之道。

作者曾子本人就是傳承道統的中堅骨幹,所以將人倫作爲維繫整個社會行爲和政治規範的微觀基礎。《大學》卷首開宗明義: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所謂明明德,前一個明是動詞,意指理解掌握;而後一個明爲形容詞或名詞,強調儒家的道統而非其它的歪門邪道。明明德與親民、至善一直被認爲是《大學》之重要的三綱。

明德是根本,親民爲路徑,至善則是境界,是個體行爲的理想目標。綱舉則目張,所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被認爲是八目,由三綱統領又與之相互相成。明明德之所以根本,是因爲任何行爲個體不僅需要有明德的規範,例如曾子那個時代的強調的所謂周禮;同時,還要下功夫認真學習切實把握,以達到個體人格的自我完善推己及人,完成由形式到內容,由精神到物質,由內到外,個體到一般的演進過程。

這對於一名教師就比較重要了。因爲教師通常肩負明德和明明德的雙重責任。所謂明德是規範的體例,說起來並非難題;關鍵在於明明德,這又是一個雙向的行爲過程。

作爲一名教師就需要循循善誘,透過傳道釋疑解惑,激發學生對真和善的渴求,使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得到最高的發展,同時,在言傳的同時更可以身教。以教師自身的良好言行感染學生使其可以不斷地明明德,日積月累而達到教學雙方自立並立人。親民、至善大學之道強調的不僅是人的道德本性和道德實踐,它還要求把個人的道德修養應用於社會政治實踐,是一個推己及人的過程。

親民,說到底就是將自己的道德修養普遍地施及於天下百姓,並使天下百姓都能體認到自己心靈中所具有的誠明德性,由此同樣再去施之於人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共同創造出一個和諧社會,這樣就能做到大學之道所謂的止於至善了。在八目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講的是修身,是作爲行爲主體的個人的道德和能力要求,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爲本。

講的是不分門第不管出身,上至皇帝下到百姓,只要身正,方可達者既濟天下而窮者也能獨善其身。於是乎,天下方能太平,百姓安居樂業而官員四平八穩;齊家、治國、平天下可以理解爲是某種人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尾隨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其後是作爲前提條件。身既不修奢言齊家治國平天下。

而修身又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爲關鍵。無論是三綱還是八目,是以明明德、修身而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至善行爲過程。而親民包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都包括其中。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確實可以吾日三省吾身,明明德,親民,至善既不難;同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完美修身而齊家治國平天下亦不難。這就是透過《大學》篇學習受到的教益和啓迪。

讀大學心得體會4

四書之中,《大學》爲經義之根本。《大學》的開頭的總綱便首先闡明瞭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的三綱以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八目,這三綱八目指出了儒門學士的學習修行的目的與所以安身立命的根本準則。就如同《共產黨宣言》指出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與任務一樣,《大學》也指出了儒家學派的性質與任務。從個人的學習生活到國與國之間的政治鬥爭,由淺入深而又貫穿始終地將“正道”灌輸到了儒門弟子的心中。

歷史上,將《大學》從《小戴禮記》的從屬地位中首先單獨提出來的是韓愈。在經過兩晉南北朝以及安史之亂的黑暗時代之後,儒家學者受佛道兩家學術影響頗深,文學上崇尚追求聲律辭藻,對仗工整的駢文。而爲了解決這一由學術思想影響到社會風氣的問題,韓愈爲首一批知識分子掀起了古文運動。而爲了解決更深層次的政治思想受到佛道兩家感染,“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國家,滅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的社會現狀,韓愈提出了《大學》中的三綱八目,以此作爲儒門學士的學術根本,用天下公義與佛老學說的個人心性相抗衡。自此,《大學》在儒家經義中的地位隨着與佛老學術的鬥爭的深入進行,而變得越發重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成爲了衆多學子的政治理想。到了宋代,宋明理學日趨成熟,《大學》的基礎地位也越發不可動搖。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格物致知”。在《大學》中,解釋“格物致知”的章節失傳已久。宋明理學,無論是程朱理學還是陸王心學,都對“理”十分重視。相比起着重訓詁的漢唐儒學,宋明理學更注重個人思想的闡述,也即“六經注我”與“我注六經”的以個人學術觀點和經文相結合,在原有經義上闡發自己的學術思想。故比起考據經義內容,宋儒更注重研究義理,研究的方法便是致知。《大學》上講,致知在格物,二程洛學開創性地將“致知”與“格物”合二爲一,成爲“格物致知”。而格物致知也成爲了程朱理學的根本立足點。二程認爲的“格物”,是“窮至事物之理”,爲了認識存在客觀事物中的“理”,必須“凡事上窮極其理”,包括讀書學習,體察人情等等。而繼承了洛學的朱熹,受到了張載氣學的影響,認爲世間事物是由氣產生,由理驅動,所以“理”是“氣”形而上的根本,也是物中的“性”。他對格物致知又進行了完善與補充,因爲世間的'“物”實在太過廣泛,人不可能一一去“格物”來“致知”,所以要將廣泛的不同事物的“理”提升到統一的宇宙本體,即“天理”的高度,也即“太極”中去,從而得到自己內心本有的“明德”。而這種追求“理”的過程,與三綱中的明明德是一致的。與程朱理學追求至高的“天理”不同,陸王心學提出“心即理”,人自身的“心”已經包含了所有的“理”。陸九淵反對了朱熹提出的“存天理,滅人慾”式的透過外在“格物”來獲得“理”的做法,將“格物”的對象由外在事物變爲內在的內心,追求人的“本心”,“致知”也是爲了引出“本心”中的“明德”,透過“明心”來“明明德”。王陽明則更進一步認爲“心外無物”,人的知覺纔是存在本身,同時反對理學中“格物”而後“致知”的做法,認爲既然“心”纔是唯一存在,那麼就應當“知行合一”,將格物致知真正化爲一體,再結合孟子所言“良知”透過實際行動“致吾心之良知”,回覆人本性中的“明德”,以此來達到“明明德”的目的。無論是理學還是心學,與唯物主義哲學不同,無論如何格物致知,最終目的都是明明德這一綱領,所以還是迴歸到了人內心的層面上,而不是得到外在的“物理”本身。在宋明理學走向衰亡之後,王夫之對格物致知又進行了新的擴充。他將“物”由原本的人事擴展爲包羅萬象的自然界事物,既反對心學派將格心代替格物,混淆客觀主觀的唯心說法,又反對了理學派將格物與致知作爲同一過程兩個階段的含糊做法,將“格物”與“致知”重新分成兩件獨立不同的事。“大抵格物之功,心官與耳目均用,學問爲主,而思辯輔之,所思所辯者,皆其學問之事。致知之功,則唯在心官,思辯爲主,而學問輔之,所學問者乃以決其思辯之疑。”王夫之以感性認知和理性認知的成分區別開了“格物”與“致知”,以論述“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的不同於程朱“先知後行”和王陽明“知行合一”的知行觀點,提倡務實不虛談的學風。 時至今日,“格物致知”完全可以賦予更廣泛的內涵。在西方自然科學飛速發展的時代,也是宋明理學體系崩壞,實學卻受到文字獄的影響而沒落,儒家學派又回到了訓詁的老路上去的一個“萬馬齊喑”的時代。“格物致知”本身無疑是人類探究外在廣闊世界的路途。相比宋明理學透過“格物”來追求內心的道德與義理,西方學者透過“格物”逐步發展和完善了自然科學的架構,比之儒門學士更能窮至事物之理。而在自然科學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們又能引入馬克思唯物主義哲學的概念,透過觀察客觀事物和總結客觀規律,我們能得到事物的發展規律,而想要“致良知”,也可以透過科學地統計手法觀察客觀事物,而不是以主觀心性去“格物”來獲得“明德”。

標籤:心得體會 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