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誠實守信心得體會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誠實守信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誠實守信心得體會1

誠實守信應該從小做起,自從我升入三年級,我在語文課本上學過誠實守信的宋慶齡,爲了不失信於同學,做到了誠實守信。並且讓我知道了,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按時做到,一定要誠實。在生活中,有的事情,讓我記憶猶新。

這段時間數學課上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這單元對我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長方形的變形題,我老是做錯。媽媽爲此也操了很多心,當媽媽給我講錯題的時候,我滿口答應都聽明白了,可是還不太會做。上週五的單元測試,我考了90分,成績不太理想,媽媽看到試卷後非常生氣,我就主動上前承認了錯誤,並承諾一定把成績趕上去。

還有一次英語考試,同學們都在認真地做題,教室裏只聽到沙沙的寫字聲,寫字快的同學,一會兒就做完試卷,在認真檢查。可我有兩個聽力選擇題沒聽明白,這兩個選擇題8分呀,想來想去想問一下旁邊的同學。可是轉念一想,就是做對了也不是自己的真實成績呀,正在我猶豫不決時,下課鈴聲響了,我放下手中的筆,把試卷交給老師。

成績出來了,雖然我只考了92分,但我的心裏是踏實的,因爲那是我最真實的水平。成績雖然不理想,說明我的學習還存在着不足,我一定努力把成績提高上去。

透過以上事情,讓我明白了從小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不能自欺欺人。

誠實守信心得體會2

誠實,就是忠誠正直,言行一致,表裏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諾言、不虛僞欺詐。“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些流傳了千百年的古話,都形象地表達了中華民族誠實守信的品質

。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中,人們不但爲誠實守信的美德大唱頌歌,而古時候的中國就有許多誠實守信的例子:曾子就是個非常誠實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趕集,孩子哭鬧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說,你不要去了,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她趕集回來後,看見曾子真要殺豬,妻子連忙上前阻止。曾子說,你欺騙了孩子,孩子就會不信任你。說着,就把豬殺了。曾子不欺騙孩子,也培養了孩子講信用的品德。 且努力地身體力行。

今日我們是校園的學生,明日就是國家的棟樑,做人是學習之根本,而誠信則是做人之根本。誠,就是要誠實待人,以真誠的言行對待他人,關心他人,對他人富有同情之心,嚴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不說謊,不抄襲,不作弊;信,就是講信用重承諾,一諾千斤,言必行,行必果,遇到錯誤要勇於承擔。有誠信的人面子上有自尊,目光裏有自信,行動中有把握,生活中有朋友。誠信對我們一生的成長都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我們健康成長的守護神。

誠實守信心得體會3

誠信就是誠實守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實指忠誠老實,言行一致;守信指說話和做事講信用,說到做到。

古人曰:“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記得在《品德與社會》書上多次出現的“曾子殺豬”嗎?曾子的妻子要上街買東西,爲了擺開兒子的糾纏,唬他說:“娘回來殺豬給你吃。”當曾子的妻子回來看見曾子手舉大刀,正準備宰豬時,連忙走上去,說道:“我唬唬兒子,你倒來真的了,快放下刀。”曾子說:“唉!父母乃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還小,我們大人說話做事,孩子會跟着學的。你騙兒子,就相當於教他騙人呀!因此我們就要履行諾言,給孩子做個好榜樣。”話剛說完就將豬給殺了。如果曾子聽他妻子的話,家中的豬是保住了,但對他的兒子來說,也許以後再也不會相信他母親的話,不明白做人需要誠實守信的道理。

《狼來了!》的故事,你們再熟悉不過了吧!故事中的小牧童向山下農民撒了兩次謊。當狼羣真的來時,他的話再也沒人相信了,正因爲他的謊言,導致羊羣被吃的後果。這個故事難道不是更能告訴我們不誠實守信的嚴重性嗎?

所以,大家要誠實守信!從我做起,從我們身邊做起。我們在學校要做一個誠信的好學生,在家中做一個誠信的好孩子。牢記xx提出的“以誠實守信爲榮,以見利忘義爲恥”。讓誠信充滿整個社會吧!

誠實守信心得體會4

誠實守信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敬愛的周恩來一貫提倡,“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並身體力行,把此提到爲人處世的一個規範和準則。一代哲人陶行知先生,曾稱讚“傻瓜種瓜,種出傻瓜,惟有傻瓜,救得中華”。當今,在這個充滿金錢物質誘惑的世介面前,有部分原本坦誠純淨的目光開始變異,或迷惘、或貪婪、或狡詐虛僞。在這些人眼裏,“誠實”只是窩囊的別名,“正派”只是無能的表現,而“奉獻”則是傻瓜的事情。於是,追名逐利取代了廉潔奉公,不勞而獲,坐享其成取代了艱苦奮鬥,弄虛作假取代了坦誠老實;真誠待人,實在做人。

誠實守信心得體會5

誠信就是誠實,信用.始終用善感的心靈去認真對待生命中的每一個細節!

我們需要誠信,我們呼喚誠信,誠信是美麗的,因爲它給世界帶來了溫暖的陽光;誠信是微小的,它只需要佔據心靈中一個很小的角落,就溫暖了人們整個人生;誠信是脆弱的,只要一場暴雨,就足可使它香消玉殞。

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讓我們爲之擔憂的事情,因爲他們失去了誠信,甚至爲我們人類帶來災難.納米技術,克隆基因,導彈防禦……這些人類引以爲豪的高科技結晶爲我們帶來福祉的同時,又危害着我們人類,因爲某些人心中的信念變了質,變造福於人類於狹義的民族甚至個人.

每個人都會面對利益的誘惑,在這個時候,有些人迫不及待地牟取蠅頭小利,而有些人卻把眼光放得非常長遠,追求未來更大的發展.名人掌上電腦等近10個品牌在重慶的總代理劉惠民在北京一家公司就職,踏實勤奮的他深受公司董事長的信任,年紀輕輕就被委以副總的重任,手上掌管着幾千萬元的資金和上千萬元的貨物.當時,公司剛成立不久,規模不大,管理上漏洞很多,"只要稍微動動手腳,幾百萬就有了."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劉惠民兢兢業業地工作,除了期望自己的工資和獎金會更高之外,根本沒有別的'雜念,把公司上上下下管理得毫無紕漏.如今的劉惠民已經是這個市場的大贏家.今天,我國的市場經濟已經發展到了一個講規則的時代,誠信無疑是這個社會遊戲的基本規則.新的商場流行一句話:"信用破產,你就什麼都破產了。"

古人云:誠信於君爲忠,誠信於父爲孝,誠信於友爲義,誠信於民爲仁,誠信於交爲智.誠信滲透到各個方面,面對歷史和社會,人們對誠信的選擇有多大的保留啊.道德教育遠離歷史社會,讓人們的選擇是多麼蒼白無力啊。

對於誠信,社會上有太多的爭議,我認爲不是不要誠信,而且誠信是中國社會的稀缺資源,猶如萬古沙漠,早該綠化了.問題是在一個有着幾千年下信上不信,卑信尊不信,賤信貴不信歷史傳統的社會裏,道學家式的空洞的誠信說教即使是沒有愚民之嫌,也必然流於形式.真誠的誠信教育,就不應該把起點放在要不要誠信,而應該放在怎樣建立誠信,使社會多點誠信.因此對於誠信的建立不僅是每一個家庭,學校的責任,更是全社會全人類的責任。

誠信是最寶貴的美德,是我們取信於人的根本,沒有比信任危機更可怕的了.信任危機是社會的毒素,是我們蔑視誠信所付出的代價,它無聲無息卻充滿負面的能量,足以銷蝕人的勇氣和良善,更會使一個國家,民族喪失最後的團結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