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路遙《人生》讀書心得體會(通用5篇)

當我們備受啓迪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裏,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路遙《人生》讀書心得體會(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路遙《人生》讀書心得體會(通用5篇)

《人生》讀書心得體會1

讀罷路遙成名小說《人生》,感悟良多。

一個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中國西北年輕農民,受困於農村傳統觀念、社會飛速變化中的種種不公,以及自身的自卑心理,懷才不遇、渴望實現自我價值。故事的環境背景是西北農村,與我生活的環境有很大差異,然而那種小人物的奮鬥故事卻能夠很快抓住我的心,不僅僅是因爲它和我喜愛的另一部路遙著名小說《平凡的世界》有幾分相似,更因爲它與大多數讀者(比如說我)的心理體驗相貼近。

沒有人的人生路是筆直、順利的,從小到大,我們的生理與智力都由弱變強,沒有人剛剛降生時就強悍,應對周圍的世界和自己的生活,沒有人有絕對的自信。一句話,我們都以前是弱者,都是經過無數的努力,才成爲此刻的自己。於是,在高加林身上,我們無一例外地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們能夠體會他被人頂替了民辦教師職位後的憤恨,能夠體會有知識有抱負的他,應對自己重新成爲農民這一現實時的苦悶,甚至當他獲得巧珍的感情時,作爲讀者的我,內心也浸潤着清涼的感動,對加林在不幸中的幸福感同身受。

文學作品的神奇之處在於,它在製造距離的同時,也製造了關聯性,讓你在別人身上看到了自己,讓你與作品中的人物不自覺地產生“同感”。

小說的上半部分並不十分精彩,卻爲下半部的跌宕鋪墊着情節與情緒的背景。命運的不公與不幸、逆境中的感情、冰冷中的溫暖、不屈不撓的自我奮鬥……上半部以加林的自我實現爲小結,然而所謂的“自我實現”,卻又來的讓人摸不着頭腦:一個幾十年不見的叔叔轉業回鄉在縣裏任局長,被人輕視的家庭因此而揚眉吐氣,加林也因此被叔叔身邊的溜鬚拍馬者順理成章地安排了有前途的職業,擺脫了他的農民身份。

然而,爲他高興之餘,內心總有些許不安。下半部分故事的發展一波三折,來到縣城的高加林果然一展他的才能,事業平步青雲,而他也收穫了新的感情。在感情的兩難抉擇中,他衡量的標準不再是內心的感受,而是現實的利益。爲了事業的發展,爲了從縣城到真正的大城市,他用“缺少共同語言”這樣冠冕堂皇的理由欺騙了自己,放下爲他付出一切的淳樸的農家女巧珍。他成爲了另一個人,不再是那個爲我所熟悉、同情的小人物高加林,而是一個看不清自己、爲眼前利益放下生活原則的迷途青年。此時,讀者和看着加林長大的德順爺爺一樣悲哀,爲了加林的迷失自我而感到惋惜和痛心。但是,在我們滿以爲出賣原則的人將和新歡奔赴幸福新生活,而故事將成爲淳樸善良的巧珍孤苦一生的杯具時,作者又借命運之力和所有人開了個玩笑:受傷的小人捅了背後一刀,踢爆了加林借“後門”獲得職位的祕密,剛正不阿的叔叔沒有袒護親屬,春風得意的青年即將再次面臨成爲農民的命運。急轉直下的故事進展不僅僅驚得主人公半天回但是神兒,連對他由同情、讚許到憤恨、不齒的讀者,也無法不感到錯愕。

路遙並非故意玩弄情節,事實上,人生本也如此。有人說,人生無常,然而作者在此就是在探討,無常的人生中,冥冥中亦有定數。這聽上去像是封建迷信思想,不妨打個比方:

人們常說“足球是圓的”,但這“定律”常常只能侷限於一場球賽,偶然因素幾乎能夠主宰比賽、決定最終的勝負,而如果將探討的範圍擴大到一整個賽事,甚至某隊或某國多年的足球事業發展,我們看到的就不再是“足球是圓的”,我們看到的是“性格決定命運”,這就是偶然中的必然。就像黃亞萍父親說的,“生活永遠都是公正的”。而用時興的話說,就是“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於是,一切回到原點,加林重新回到農村老家,成爲農民,只是他身邊已不再有大小姐黃亞萍那“高雅”的愛,更可悲的是,他把自己最珍貴的寶貝給弄丟了——癡情淳樸的巧珍已嫁做他人婦。

加林就是我們每個人,他和我們一樣,有信念、敢追求,但也有我們都有的弱點。很多人不也和他一樣,爲了到達目標,有時甚至出賣原則。德順爺爺對加林愛得深切,由愛而生恨,但恨是以愛爲基礎,恨其不堅持,卻並不一棒子打死。因爲每個人的人生,都會走彎路,跌倒了敢爬起來,人生還要繼續。

回過頭來看,巧珍的美是美到極致的。那不僅僅是因爲小說中的她是農村遠近聞名的俊女子、身體像白楊樹般苗條,更是因爲她的純粹。她愛得純粹,沒有半點虛假,也不摻雜半點個人利益。加林的需要,她總是最懂,就連分手後她對自己婚事的決定,也是爲了他——她明白加林仍然在內心中愛着她,爲了禁絕他對自己的留戀,讓他勇敢地追尋自己的“幸福”,她在悲痛中很快地把自己嫁掉了。就像德順爺爺所說,巧珍的心像金子一樣。她雖然斗大的字不識一升,但她勇於追求,更重要的是,她一向堅持自己的生活信念和原則,從未改變。

這個時代的大多數讀者,依然會被樸實、美麗的巧珍感動,會爲她的善良以及爲愛甘願奉獻一切的純真而讚歎不已,但已經很少有人願意以她爲榜樣,只求付出不問回報了。追求結果而忽略過程,在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原本應有的微妙平衡之間,毫不猶豫地選取後者,這正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最大悲哀。

《人生》讀書心得體會2

寒假過後看的第一本書就是路遙的《人生》,一起借的還有村上村樹的《挪威的森林》,先後翻了一下,便被《人生》深深吸引了。作者路遙短暫的人生卻寫下了不朽的鉅著,讓我們瞭解那個年代那個地方的人、事、物……在看他的《平凡的世界》時,我就被他細膩貼切的描寫震撼了。

《人生》寫的是一名青年高加林人生中的一段經歷,命運的小船時而順風順水,時而遭遇風雨洗禮。高中畢業沒有考上大學,回到農村,做了三年老師後因村支書的兒子畢業而中斷教師生涯。痛定思痛後決心以勞動來養活自己,這時候也得到了雖沒有文化但心善真誠而且容貌出衆的巧英姑娘的一片深情。如果生活就這樣過下去也是一件美事,偏偏又因爲加林叔叔的轉業,成爲當地勞動局局長,於是,命運的小船駛入了由人爲的幸運造就的寬闊美麗的河流中。人最可怕的當道了另一處高地的時候往往會忘本,就像我們吃到一樣從沒有吃過的東西后,想着要吃到更多的沒有吃過的東西一樣,慾望在膨脹,人心在向更高處看齊。加林也不例外,成爲記者後,他對待工作非常認真,也做出了一定的成績,一段時間後和老同學播音員黃亞萍開始了羅曼蒂克的愛情,把一心愛自己的巧英拋棄在半路上……

也只有當一切經歷過之後,回想起來才能夠部分明白生活的真諦,在生活的驚濤駭浪中沉浮,唯有善良、才學是永遠屬於自己的財富。有金子般心的巧英聽到加林被退了職,依然尋思着爲回到農村後的加林找代課老師的工作。小說沒有再寫下去,留給讀者更多的感嘆與遐想。如果加林到城裏以後,能夠保持初心,與巧英結合的話,也許就不會出現被舉報而丟職的事。作爲讀者對加林沒有走好這一步,沒有把握好真正愛他的姑娘兒感到惋惜,心性可以高一點,但是做人的'良知纔是根本,德不配位就會使人跌倒。人生沒有如果,在經歷了一些風浪後,我們仍舊要有勇氣去面對紛繁的生活,歲月積澱下了怒和哀,必定也會給頓悟的人以喜和樂。

《人生》讀書心得體會3

《人生》是路遙的成名之作。它以改革時期陝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爲時空背景,敘述了農村青年高加林回到土地、離開土地、復又回去的曲折人生歷程。在城鄉間輾轉,他既選擇過努力與堅持,也選擇過放棄與告別,其間與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剪不斷、理還亂。

讀罷《人生》,心中五味雜陳。高加林的人生跌宕起伏,充滿了戲劇性的變化。

小說一開始描寫了高加林代課老師的名額被擠,回到農村務農。讀過書的他不甘心也不好意思下地幹活,他的命運從天堂一腳踏入地獄。人在落魄或是落寞時總是很脆弱,尤其是感情,就在這時候巧珍出現了。上天不會把人逼上絕境之路,巧珍的溫柔、熱情和對他覆水難收的愛着實感動了高加林,也感染了他的生命。愛的暖流漫過了精神上的凍土地帶,新的生機便勃發了,他積極地開始新的生活。

卻沒有想到,就在高加林安於現狀,接受農村姑娘巧珍的愛情之後,他的叔叔轉業到地方做了勞動局局長。他稀裏糊塗地做了縣委通訊組幹事,生活在一瞬間發生巨大轉折。他平步青雲,他的世界一下又變得多姿多彩。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讓人眼花繚亂,他的心也亂了。內心深處的不安分,對夢想的追求,加上城市姑娘亞萍的主動,他選擇了和巧珍分手。就在他夢想着美好的生活、光明的前途在不遠處向他招手時,因告發走後門,亞萍離他而去,他又重新回到了農村,此時,巧珍也已經嫁人,他悔恨莫及。

這一波三折的人生歷程,唏噓的同時,讓人深思:是命運捉弄人?還是人的本性決定了命運?

人生的選擇,有得必有失。人生無論選擇那條路,人生都是不完美的。就像高加林爲了美好的前程與亞萍在一起,失去了金子般的巧珍。我們無法評價高加林選擇的對錯,或許這一波三折的命運,纔是人生。

高加林一個處於社會底層的貧困農村青年,有着夢想,有着掙扎,有着追求,有着對現實不公的憤恨,更有着跳出現狀的勇氣。作者沒有寫高加林完整的一生,最終也沒有給我們一個完美結局。或許,就是讓高加林有機會來自省,修正自己的錯誤吧。我想,經歷過大起大落,經歷過離別痛苦,高加林的人生會更加的精彩。

柳青說:“人生的道理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人生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的岔道口,可以影響人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美國詩人羅伯特說:“也許多少年後,在某個地方,我將輕聲嘆息把往事回顧,一片樹林裏分出兩條路,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人生其實就是不斷的選擇與取捨。路遙透過平凡的人物,真實的人性,告訴我們:夢想的取捨,緣分的離散,都不是我們所能強求的,人生應該接受命運但不卑怯。願我們在面臨每一次選擇時,都能擁有足夠的勇氣和智慧,也願我們在每一次選擇時也都能無悔!

《人生》讀書心得體會4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題記

你是否也曾迷茫,是否也曾困惑,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你會怎樣抉擇——是跟隨自己的真心,還是屈服在現實的重壓之下。

《人生》中的男主人公高加林,是一個高考失利而在村裏任教的民辦教師,同時也是農民的孩子。生活不讓他能如此順利,受全村人尊敬的“大能人”高明樓的二兒子三星——那靠走後門才上了高中的遲笨的人,因爲高中畢業沒有工作,便把沒什麼背景的高加林換下來,讓高三星去當了教師。高加林不服氣的待在鄉下,一心想着怎樣回到鎮上,但村裏“二能人”的二女兒劉巧珍又給予他愛情的滋潤。過了一段時間,高加林的叔父從遠方調回來工作還當了地區的勞動局長,下面的人爲討好他,走後門把高加林帶到了縣城裏工作,高加林還和高中同學黃亞萍擦出了愛情的火花,甩了劉巧珍。可命運弄人,黃亞萍的前男友的母親對高加林懷恨在心,揭發了他走後門的事,導致他又被迫回到了農村。

高加林是個有血性的青年,他不甘屈服在命運的壓迫之下,他有自己的理想,也曾幻想未來美好的生活,可他憤怒、困惑、絕望,這都是人生帶給他的教育,他可能在人生的岔道走對了的路,又有可能在他人的推波助瀾下走錯了路,可誰有說的準呢?是錯是對都是相對而言的,高加林總覺得生活不順,可他也找到了好些快樂幸福不是嗎。有好些人在高加林選擇了城裏姑娘黃亞萍的時候大罵高加林沒良心,是個負心漢,但在當時那個時代大背景之下,也許選擇了黃亞萍就是多了一份在城裏生活的保障,而選擇機靈漂亮又樸實可愛但是個文盲的劉巧珍,在日後的生活中兩人的分歧可能會越扯越大。高加林不是沒有過思想的鬥爭,他痛苦着在當初第一次與巧珍生出情愫的地方和她說分開,也痛苦着在自己失去工作後主動跟爲難的黃亞萍斷絕關係,他也還是有着愧疚的心。

在高加林失去工作回到農村時,故事也緩緩落下帷幕。高加林是莊稼人的孩子,他從未鄙視過任何一個農民,可他也從未有過成爲農民的覺悟。他的人生如此跌宕起伏,三起兩落把他摧殘的險些失去生活的希望。可德順老漢這個和時間做着抗爭的老光棍早已悟出了人生的真諦,心性善良的他總會在關鍵時刻點醒高加林,好讓他繼續在人生的道路上走下去。

德順老漢找到了他,他的話都讓高加林和我的心爲之一震。他一輩子都打着光棍,旁人看起來可真是寂寞,可他卻說“我愛過,也痛苦過;我用着兩隻手勞動過,種過五穀,栽過數,修過路……遮羞難道不是活得有意思馬?——那你們年輕人的詞說教幸福。”啊!這就是德順老漢眼中的幸福。他還覺得“把書上的果子摘了分給村裏的娃娃們”就是幸福。高加林聽了這番教導,眼裏又閃起了希望的火星。這……這纔是人生,也許經歷過挫折,跌入谷底,墜入深淵,可只要人活着,生活在這土地上,就是人生,每個人獨一無二的精彩的人生。

我們都在探索着人生,沒有人能斷言你未來的人生會以怎樣的姿態存在,那些有經驗者也許能在關鍵時刻給你指明方向可真當實踐起來,又未免是隔靴搔癢。我們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尋找通往正確道路的岔口。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柳青的這段話被路遙先生作爲《人生》一書的題記,也被我摘錄一段作爲題記,是有着他的意義的。在這個錯綜複雜的世界,你沒辦法做到面面俱到,也可能沒辦法總是如願以償,你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儘量慎重地做選擇。

面對人生的岔道,可能會迷茫吧,也可能會困惑,但這就是人生的魅力所在,總是充滿思考充滿選擇,有着無窮無盡,無法用一板一眼的語言來表達的變幻。前進吧,不要害怕,不要抱怨,勇敢的做出選擇,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人生》讀書心得體會5

好久沒有讀什麼文學類的著作了,這兩天意興突發地讀起了路遙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今天剛剛讀完《人生》,不禁滿懷傷感,或許是爲高加林的悲劇而心痛吧,或許是爲劉巧珍的愚愛而感動吧,也或許是爲那個時代的不幸而惋惜吧!

唉,作爲同是農村出身的我,在追逐自己夢想的時候是不是更應該懂得節制自己?否則會成爲高加林第二,甚至更慘吧。《人生》的確是個悲劇,明明彼此相愛的人卻不能在一起,美好的愛情終究都幻化成泡影。時代的不幸在愛情的道路上讓彼此相愛的人都錯了位。難道世界上十有八九的愛情真的是在你尋找愛的時候遇到並不是你最愛的人,因爲你最愛的人在尋找愛的時候又遇見了別人。緣分讓有情人終成眷屬,也讓有情人痛不如生。黃亞萍或許還是嫁給了張克南,劉巧珍終究是嫁給了馬栓,而高加林自恃是高中生在城裏兜了一大圈還是一個人回到了雙水村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還丟了自己不應該丟的東西。

一個小小的農村故事卻包含着如此豐富而發人深省的思想。或許真的是時代的不幸吧,它把很多美好的東西都扼殺在傳統的搖籃裏。人生真的是變幻莫測啊,他可以給你想要的一切,也可以毀滅這一切。我想不論我們身處在什麼位置,我們是不是應該時常反省反省,捫心自問,我們有沒有丟掉自己的良知,我們有沒有得到自己本不應該得到的東西巧珍無疑是最值得我們同情也是最值得我們尊敬的人,作爲一個沒什麼文化的農村姑娘,她敢愛敢恨,敢作敢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與封建傳統作鬥爭,爲了自己心愛的人他甘願奉獻出自己的一切。是的,巧珍是個美麗,大方,智慧而勇敢的女子,爲了能讓自己所愛的人過得比自己幸福,她寧願把自己最愛的人讓給別的女人,甚至在自己嫁給別的男人之後他還惦記着自己最愛的人,作爲一個沒什麼文化的農村姑娘能有如此博大而真誠的心胸不是很罕見嗎?她用一個農村姑娘對愛情的執着讓我們明白,愛情是不能有什麼奢望的,更是不能有任何非分之想的,一旦錯過就真的不再了,後悔與遺憾是不會挽回一切的,該珍惜的時候不懂得珍惜的人,遲早會在愛情的道路上摔倒,而且會摔得很重很重。

我也不敢妄加定論高加林是不是個喪失良知而不值得同情人物,但是敢肯定的是高加林的確不打折扣的是個悲劇人物,他不懂得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東西,而去追求本不應該屬於他自己的東西,過分膨脹的慾望讓他失去了自己最愛的人,或許只有經過百轉千回體會與刻骨銘心的教訓,相愛的人才會真正的明白誰是最愛我的人,誰又是我最愛的人。

在對的時間遇到自己心愛的人,固然是人生一大幸事,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唯美的愛情是少之又少的,這樣的羅曼蒂克或許是我們少男少女心中最美的夢吧。而在對的時間遇到不是我最愛的人但是最愛我的人也是很幸福,很現實的。而我們爲什麼又要苦苦追尋太多太多所謂的幸福呢?或許當我們費盡千辛萬苦得到的快樂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的時候,我們還會爲自己找到了最完美的愛情而欣慰嗎?當我們總是抱怨自己在錯誤的時間遇到對的人的時候,我們又有沒有去想過在錯誤的時候遇見錯誤的人又是一種什麼感受?

《人生》讓我懂得一個人應該明白自己應該有什麼而不應該有什麼,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我們纔不會在失去的時候而倍加惋惜,痛不如生。特別是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我們更應該懂得如何去節制慾望,抵禦誘惑,用一個平常的心去生活,照樣活出生活的精彩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