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飄》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飄》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飄》心得體會

《飄》心得體會1

“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我從一本小小的《飄》中,看到了美國內戰的各種紛爭,也參透了一點道理。

戰爭乃生命之摧殘,同時也像是一種催化劑,逼人,錘鍊人,改造人!就大的環境而言,國家可以在戰爭中興亡,種族也可以在戰爭中寸滅,具體到每個獨立的個體時,小小的人更是如變色龍一般,千變萬化。

在這本小說中,作者瑪格麗特將自己化爲小說中的主人公思嘉,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創造了一個美國的奇蹟。小說中的情節好似我們生活中的情節一樣,給人以感慨,其味如茶一般,值得細細品味。

不一樣的經歷,不一樣的感受,小小的一本書讓我身臨其境。思嘉,一個正直青春年華的十七歲的花季少女,卻深深受奴隸制的影響,面對黑人,給以百般歧視,從她小小一人足可以看見美國南方奴隸制的危害。思嘉從小就追求自己的愛情,在和平中,在幸福中,她所愛之人卻另有所愛。在他的一生中對她有兩個對她很重要的男人:艾希裏和瑞德。艾希裏是在和平中,而瑞德則是在戰爭中。思嘉愛艾希裏,瑞德愛思嘉,何等的糾結。但面對戰爭,小小的思嘉卻也變得堅強,不管什麼時候,她也不會忘記自己的家。面對戰爭,在腦海只有殘酷,恐懼充滿了每個人的心中。思嘉又何嘗不是,面對身邊無望的一切,她該做些什麼。在南方戰敗的時候,她們快絕望了,誰都可能死去,但是思嘉拿出自己被逼出來的勇氣,去承擔這本不該承受的一切。

北方佬的殘酷奪走了男方的一切,在這時思嘉受盡冷餓的考驗,她身無分文,漫漫地,在時間的流逝中,她受盡了沒錢的苦日子,於是她變得殘忍,成了一個守財奴,利用欺騙周圍愛她的人去獲得所謂的“利益”。不顧一切的,一次一次的罪惡行爲刺傷了瑞德的心,因爲罪惡的戰爭傷害了她的心,矇蔽了她的雙眼,她糊塗到不明白誰纔是真正愛她的人,直到失去了才後悔。在分開的最後她又一次一次表現出了她的可憐,卻只換來了瑞德的一句話“我曾經深愛着你,但你一次又一次的傷害,已經使我的愛消磨殆盡。”瑞德走了,思嘉哭了。《Gone with the wind》瑪格麗特的一生,用時間去換取她的經歷、快樂、悲傷、遺憾。在困境中,不要只爲了自己的生存而不擇手段的去達成自己的目的。即使是在最艱難的時候,也不要冷冰冰的傷害周圍愛你的人,否則最後傷害的只會是你自己。同時,要學會用寬容,理解去看待和接觸周圍的一切,這樣會讓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怨言的世界。

美國內戰也是一場種族之間的惡戰,面對歧視,她們勇敢的爭取自己的權利,同樣在現在的生活中,我們不應該歧視任何人,換句話說歧視別人,就是歧視自己。在這個和平的時代裏。作爲當代大學生的我們,身邊的同學都是來自四面八方的,所以生活習慣與價值觀念都有一定的差異,所以我們一定要彼此尊重,去營造良好的生活和學習氛圍。

簡單地說,從這本書中我感悟到:追求自己所愛的,不放棄。面對該面對的,勇敢的活着,永遠懷着一顆感恩的心,用愛的眼光去面對生活的一切!

《飄》心得體會2

九月,丹桂飄香的季節,曾經憧憬過無數次的大學生活哦,終於拉開了帷幕。初入大學的我們,開始了大學生涯的第一課——軍訓。軍訓,是一個傳說,傳說,這是大學生涯的第一次,傳說這是無數大學生的噩夢;傳說,這是來自地獄的呼喚……聽了學長學姐的傳言,我們抱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參加了軍訓。

有些事,不親自體驗,是難以體會到箇中滋味的。就如這次軍訓,,並不像傳聞中那麼恐怖,箇中酸甜苦辣,交雜在一起,是那麼令人難忘。細細品味,還是很值得人回味的。

軍訓的滋味是苦的。起初的兩天,老天很給力,沒有讓太陽出來耀武揚威。教官初次與我們見面,顯得很和藹可親,對我們一直很仁慈。於是,這便給我們一種錯覺:軍訓,也就這點料而已,小菜一碟。而從第三天起,噩夢,便開始了。自從陰天軍訓惹來了學長學姐們的羨慕嫉妒恨之後,他們每天都在盼太陽出山,結果,終於盼來了。這可苦了我們這些生嫩的新生,而教官此時似乎變得更加嚴厲。列日當頭,沒有一絲風,就這麼筆挺地站在學校的主樓前,除了有些汗水從額頭流下,劃過臉頰的感覺外,整個身體處於麻木狀態,幾乎沒什麼知覺。軍姿站完之後,便是接連不斷的訓練。無數次的重複,無限制的循環,早已磨光大家的耐心。但迫於教官不怒而威的壓力,忍着痛,忍着苦,硬是堅持了下來。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我們從最初的參差不齊蛻變成現在的整齊有序。回首我們走過的足跡,每一步都滲透了我們艱辛的汗水。

軍訓的滋味是甜的。軍訓的過程中並不是一直繃緊着的。爲了讓我們有更好的精力訓練,教官每隔一段時間都讓我們休息一次。利用這段時間,教官教我們拉歌,然後,領着我們囂張地走到別的排的領地與他們對拉。“12345,我們等的好辛苦。1234567,我們等的好着急……”我們扯着嗓子,使出吃奶的勁兒吼着,心中無比舒暢。第一次有這種感覺,把心中所有的不滿和憋屈都釋放出來,雖然嗓子都喊啞,但我們始終很開心,很爽。有時候,我們中有人會被教官選中去請學姐來爲我們唱歌,但每次都會被拒絕,看着他們的滑稽樣兒,我們總是忍不住狂笑,立刻便從軍訓的艱苦中掙脫出來。無論軍訓有多苦,總有快樂相伴,總有笑聲相伴,不得不說,這也是一種甜的滋味。

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經過這一次的酸甜苦辣交織的軍訓體驗,我懂得了什麼是紀律,什麼是團結,懂得了毅力和恆心是完成任何任務的關鍵。沒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不是做不到,只是功夫沒下到,只是毅力和恆心不夠強。

伴隨着鬧鐘的鈴聲,睜開惺忪的睡眼,支撐起疲憊的身體,起牀了。

聽到窗外淅瀝的雨聲,原以爲早操不用集合了,但是很快雨就停了,於是大家馬上收拾好着裝奔向訓練場地。

今天主要的課程是將昨天所學的再鞏固一遍。一開始站了20分鐘,腳有點痛。但是也只能咬牙堅持,此時的吃苦,是爲了以後的光明前途做準備。想到這些,就覺得這點疼痛算不了什麼。

古語有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不經歷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在成功的路上,只有經歷磨難,戰勝困難的人,才能走得最遠,笑到最後。軍訓的日子對我來說是一筆很大的財富,我會好好珍惜它,全力完成它。

在這金秋送爽的日子裏,在這桂花飄香的校園裏,我們翹首期盼,終於迎來了大學的第一課——軍訓。金黃在這之前我們已經多次接受過軍訓,但是對於即將踏上社會道路的我們,這一次的軍訓卻顯得意義非凡,前方的道路必然會是荊棘遍佈,有太多的未知數在等待着我們,現在不磨練自己更待何時?

軍訓,是一個迷戀一直,艱苦奮鬥的訓練項目,十一個開拓視野,強身健體的良好平臺,更是一個揮灑汗水,收穫感悟的青春舞臺,在這裏,我們會離開父母悉心的照料,走上獨立的人生道路,去和同學,老師結下新的友誼,在這裏我們將褪去暑假沉積的浮躁,踏上拼搏的人生道路去同教官領導體驗新的生活。

動員大會上,師長的諄諄教誨時刻在耳邊迴響,北區大門內,校訓“責任”二字依舊在腦海中浮現,責任!不正是軍訓的一種精神的體現嗎?蘇軾曾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只有勇敢責任,積極投身於軍訓中,不斷磨練自己,方能達到追求卓越的成效。

在這個物質極度發達的社會中,我們是最幸福的一代,從小就受到了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但是總是有一天我們要獨自面對這個世界,現在的我們就像那一柄柄生鏽了的刀,而軍訓便是塊磨刀石。軍訓固然苦固然累,但這些逆境卻能夠讓人成長,正所謂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倘若有人在困難面前退縮,那麼他永遠達不到勝利的彼岸。只有端正態度,耐住艱辛,擔起責任,方能從中受益!

我願15天我們能學到點什麼,在這短短15天中,讓我們把握自我,且行且珍惜!

《飄》心得體會3

讀這本書是因爲聽好多同學尤其是女同學說這是讀進去的第一本小說。我對“適合女性“這幾個字眼總是格敏感。

看到書評上有好多分析思嘉和媚蘭性格特點的文章,詫異人與人的觀點竟可以如此不同,我並不打算去評論哪個性格更好,哪個更能適應現在的社會,只是從一開始我就被媚蘭深深地吸引。面對北方佬,當她拿着槍站在樓梯口時,我被她纖弱的外表的那份堅毅與勇敢感動,我始終相信柔弱並不是女性的代名詞,在她們的內心深處,有一種如汩汩流水般輕緩細緻卻也能迸發出強大力量的源泉。面對瑞德,她相信自己內心感受到的,而不是別人說的,甚至於幾乎所有人都認爲他是個十足的壞蛋,她也敢於維護他,我佩服她的勇氣。當瑞德將頭埋在她的雙腿間時,那一刻,我覺得一種母性的愛縈繞在她的身邊。或許上帝在造女人的時候,賦予了她們這種母愛的特權她就是我最欣賞的女性,就是我一直想要成爲的人。人的喜好或許與心境有關,我同樣能理解那些喜歡思嘉的讀者,他們是一些和我不一樣的,有鮮明的個性,勇敢而又樂觀的人們。

這本書的主線應該還是圍繞思嘉、瑞德、希禮、媚蘭的愛情故事,我不再是那個總是希望男女主人公在一起的.相信童話故事的小女孩兒。世界上有一種最美好的東西叫得不到。這是我讀本書最大的愛情心得。如果思嘉希禮永遠停留在在十二橡樹那時的悸動,思嘉是不是會永遠在心底爲希禮保留一個位置?如果瑞德沒有娶思嘉爲妻,那他是不是會永遠愛她?我不懂,真的不懂。如果一個人真的很愛另一個人時,是不是會允許他像個小孩子一樣在自己的世界裏肆意妄爲?就像瑞德對思嘉那樣,就像媚蘭對希禮那樣?

《飄》心得體會4

看完《飄》以後久久不能平靜,給了我很多的思考,合上書的那一刻,就像是送別即將遠行的朋友。斯佳麗終於長大了,可瑞德卻要離開了。有些難過,但也許不完滿纔是真實的人生。

喜歡斯嘉麗的不完美,理解斯嘉麗的無奈,她的三段婚姻都是不幸的,斯嘉麗把感情看成兩個人的交鋒,在這場戰鬥比賽中,她總是不願意輸,不願意坦誠自己的感情。其實,只要她先退步,她的婚姻就有救,女人的溫柔也是一種力量。可以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

瑞德一定是深愛斯嘉麗的,他能夠明察秋毫斯嘉麗所有的惡,也看得到她的善,一直愛了斯嘉麗十多年,直到最後他依然愛着斯嘉麗,只是心死了,失望了,離開了。瑞德的果斷離開似乎在告訴我們,如果兩個人其中一方的愛徹底沒有了,就沒必要祈求或是挽留了,瀟灑的放手是我們最後的尊嚴,不打擾是我們始終不變的溫柔,這樣以後想起來才美好。我覺得這樣安排結尾特別好,沒有必要強行安排美好的結尾,現實生活就是這樣,一次次的錯過貫穿了人生的始終,令人扼腕嘆息。

斯嘉麗也是愛艾希禮的,艾希禮是斯嘉麗不切實際的愛,剛開始是虛榮,後來是想象,最後是迷茫。她愛的一直自己想象中的艾希禮,從一開始就註定不會有善果。這可能就是很多人忘不了初戀的原因吧!你愛的其實一直是記憶中帶有自己想象的ta。

結局並沒有太殘忍,斯嘉麗雖然失去了情感的陪伴,但是她得到了物質上的滿足。清楚記得那個在梅蘭要生孩子,在戰爭時候四處找人的畫面,在回塔拉的路上那種勇敢,在重建塔拉的時候的決心,以及爲了塔拉的稅而走投無路的辛酸,是的,沒有瑞德的斯嘉麗也是勇敢的,因爲這一切都需要她一個人來面對,她就是那種打不倒的戰士!生活,從來都不是溫柔的,命運給你安排的難題,你只要努力去戰勝,別無選擇。在男性叱吒風雲的社會,女性的發聲顯得那麼突兀,斯嘉麗確實是很多女性的精神支柱,她給我們勇氣去面對生活,挑起擔子,努力地給我們愛的人避風港,讓她們過得好,其他的,都不值得一提。印象深刻的是《白夜行》中的女主唐澤雪穗喜歡反覆閱讀這本書。

不愧是世界名著,愛情、生活、友人、戰爭都寫得那麼精彩,瑞德和斯嘉麗的情感讓人唏噓,讓人落淚。斯佳麗在面對愛情時只從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我覺得除了自身的性格侷限以外,知識的缺乏也導致了她目光短淺,歸根結底和讀書少不愛思考更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有關,斯嘉麗最後終於理智了,也到了結束的時候。所以一個人千萬不能放棄閱讀,放棄閱讀你的生命就會停滯不前了。

《飄》塑造了很多經典的人物,在他們身上有很多人的影子,因爲有人性,所以成爲經典。愛情的世界裏如果分對錯,都是悲劇,他們做決定的動機來源於模糊的迷霧中,走錯了怪不得他們。愛情是需要維護的,猜忌,冷戰,靠對方或自己的感悟都不行,愛情是兩個人的,需要溝通,需要理解,需要藝術。當然,這一切都建立在愛的基礎上。如果不愛了,就請義無反顧地告訴對方,畢竟可以約束人行爲的除了法律還有一種東西叫道德。

《飄》心得體會5

讀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一個人一輩子。讀了《飄》這本書,的確令我受益菲淺。全書華美流暢的語言描寫,個性鮮活的人物塑造,堪稱世界文學的瑰寶。其中,女主人公的愛情觀,使我感受頗深。

思佳麗,這一在美國動盪年代所誕生的出色的人物,勇敢堅強,樂觀向上,對生活頑強抗爭,從不屈服。她處事雷厲風行,精明能幹。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她對愛情的執着。她的容貌用修飾中國古代美女的話那就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使得多少青年男子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然而她對這些毫不在乎,她對愛情瘋狂的執着。但是出於無奈,她分別嫁給了兩個自己不喜歡的人。當再一次見到她鍾愛的艾希禮時,依然像少女般瘋狂地愛着他,不顧一切的向他傾訴鍾情。這讓我想到了中國封建時代的女子對愛情忠貞的另一種表達方式。在她的愛情觀中,愛情與婚姻是可以分離的,她不在乎彼此都有的婚姻,拋開一切大膽的去愛艾希禮,爭取自己的幸福,她並未將愛情套上禮義,道德的枷鎖,她的愛情永遠是自由奔放的,這也許是東西方文化差異造成的吧。

思佳麗的大半生又是爲愛所迷惑的。因爲迷惑而做了很多錯事。直到最後她才發現,原來她一直鍾愛的艾希禮並不愛她,也不曾象她所想的那般優秀。其實她愛的並不是艾希禮,而是自己內心的一個完美形象。艾希禮越是拒絕她,她心中的那個形象就越完善,這正應了中國的一句老話: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 值得欣慰的是,在思佳麗的愛情世界裏沒有什麼是爲之已晚的,當她徹底的失去艾希禮,失去女兒,丈夫瑞德也已離她而去之後,她才意識到原來她真正愛的人是瑞德,她於是拋開心靈上的創傷與悔恨,相信自己一定能挽回瑞德的心。“不管怎樣,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呢!”如果許多人對愛情都能有這種樂觀自信的態度,那麼許多愛情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飄》心得體會6

地鐵站爆炸了!多麼可怕的消息!對丈夫而言,簡直就是一場噩夢!妻子因不滿自己的生活條件而離婚,早晨去了地鐵站,要搭乘地鐵離開,可剛纔、就在剛纔,地鐵站發生了爆炸。丈夫後悔萬分,後悔自己沒有阻止妻子的離開。女兒還小,他無法告訴女兒這個殘酷的現實,只是告訴女兒媽媽去魔法學校學習魔法了,等到收齊孩子的所有乳牙時就會回來,而且擁有強大的魔法,於是女兒天天去地鐵站等媽媽。地鐵站又爆炸了,妻子生還的希望越來越渺茫了,可他依舊不忍心告訴女兒真相,他像許多人一樣,掛起來尋人啓事,又是幾個月過去了,公告欄上只剩下他的尋人啓事,他已經絕望了,可就在一天,當他和女兒去地鐵站時發現尋人啓事那兒圍了很多人,他一看,竟是妻子的留言,她還活着!“…如果你們還願接受我,就掛上紅色的東西…”站臺那兒,早已掛上了好心人隨聲的紅色物品,丈夫在一條紅絲帶上粘上了女兒剛掉的乳牙……

故事就這樣以一個感人、美好的結局畫上了句號,可我的思緒卻隨着那一條紅絲帶而飄揚。不要輕易說放棄,文中的女兒不正是這樣的嗎?雖然不知道還要多久,但她堅信媽媽會回來,正是這種堅定的信念支撐着她和她的爸爸熬過了這段艱難的歲月。結局是美好的,等待是一種煎熬,信念則是最不可缺少的。

不知這裏的“紅絲帶”可否理解成信念,女兒心中的信念,那一份期待着媽媽回來的信念!也許吧!每個人的心中不都該有着那一份執着嗎?不是冥頑不靈,而是一份希望,相信奇蹟會出現,儘管在許多人看來那只是徒勞,也不要輕易說放棄,因爲人,總是要活在希望當中的。有了希望,有了信念,有了執着的追求,我們,纔不枉此生。

我有時會想,如果當時父女倆都放棄了,認定妻子不會再回來了,那麼結局是不是就會完全被改寫呢?妻子因爲對家庭的不滿而永遠流浪在外,再也不回到當初的那個雖不富有,但溫馨依舊的家中呢?也許吧!人總有要強的那一面,走了,就再也不願回來了。此時,我便更覺信念的重要,是丈夫和女兒的等待和愛,給了她這隻流浪在外的小鳥一個溫馨的歸巢!

人,總是要活在希望當中的!

《飄》心得體會7

低年級語文中心組在仙林小學開展了本學期第一次活動。這次教研活動我有幸聽了幾位老師的課,收穫良多,下面就談談我聽曹老師講《花瓣飄香》這一課的體會。

《花瓣飄香》這篇文章寫了一個小姑娘給生病的媽媽送花瓣的事,情節簡單,語言平實,情真意切,宛如一首清新淡雅的小詩。而曹老師的所上的這堂課也給我留下了較爲深刻的印象:

曹老師對教材進行了充分的研讀,她讓自己被感動了,然後才能去打動孩子。在課堂上曹老師在學生與文字之間穿針引線,引領學生走近文字,走近人物心靈,透過讀、思、議、說,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特別曹老師設計的拓展練習,尤爲巧妙:教師在學完課文後,設計了一次口語交際的表演練習,引導學生想象:作者買了一盆月季花送給小女孩,把另一盆月季花放在母親的陽臺上時,她們會說些什麼?作者和她們之間會有一番怎樣的對話?從而達到拓展延伸,深化主旨的作用。反映出曹老師紮實訓練、拓展有度的教學理念。

在教學過程中,曹老師始始終緊扣文章的主線——“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把學生帶入文字重點,開展個性化閱讀。學生透過交流、感悟等一系列活動,走進文字深處,在學生充分觸摸文字的基礎上,發表各自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深入到小女孩的內心世界。

在整堂課的學習中,我認爲學生們書讀得還不夠,這是一篇情真意切的文章,老師完全可以引導學生透過讀書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讀中感悟課文。同時,透過反覆的閱讀,可以逐步加深了對課文語言的感悟和內化,促進語感的積澱,並將感悟品位的文字透過激情朗讀表達出來。其次,作爲一位聽者,我感到曹老師的這節課上得很不輕鬆,學生的情緒沒有被調動起來,問題的回答只集中在少數學生身上,課堂氣氛較沉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