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中學生的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精選7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裏,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學生的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精選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學生的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精選7篇)

中學生的社會實踐心得體會1

社會實踐是xx一附中的光榮傳統。每年學校都會組織高二年級的學生參加,作爲其中的一員,我很榮幸能在這正風華正茂之時,走出教室,走出學校,走向社會,走向百態人間去體驗生活,拓展視野。雖然,這次的社會實踐早在上週就已結束,但是它帶給我的深刻印象並沒有消逝,給我的思考也沒有結束。

這次給我留念最深的便是參觀中山艦和農村體驗生活了。

看着打撈出來的中山艦,看着那被魚雷撕開的裂口,這邊讓我聯想起當時戰鬥的場景:槍林彈雨中,面對六架日軍戰機的輪番轟炸,它絲毫沒有退縮。儘管這並不是一艘擁有多大噸位的鉅艦,儘管其上的主、副炮已被拆下,但是,全體船員仍然堅守崗位,運用身邊所可以運用的武器奮起還擊。無奈敵我實力懸殊過大,船長在內的二十五名軍人戰死,中山艦也被魚雷擊中,徐徐沉沒。雖然他並沒有對整個戰局起到什麼作用,但是,他對得起它的使命,對得起他的名字——中山。這是怎樣的氣魄,這是怎樣的精神!如今,國際形勢風雲變幻,世界和平仍在被威脅。伊拉克、利比亞、阿富汗的死神之手並沒有放鬆,中國南海、朝鮮半島的戰爭陰霾仍然籠罩。我們作爲熱愛和平的人,就應該擁有過去英烈一樣的勇氣,來捍衛正義、保家衛國;我們作爲中華民族的一員,就應該恪盡職守、積極進取;作爲學生的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爭爲國家棟梁。

農業、農民、農村並稱爲三農。三農問題始終是全國關注焦點。中國雖然正在向現代化大步邁進,但農業仍舊是中國最大的產業之一。這次,我能夠深入農村正視三農的情況。我們是作爲小組活動的,我們的任務就是走進農家,和當地農民一道勞動,和他們一起進餐。我們的小組找到了一戶願意的人家。那一家只有一位奶奶和三個孫子。在我們交流的時候瞭解到,她的子女都外出打工去了,留下了三個孫子給她照顧,不過每隔一段時間會寄錢回家。由於家中缺少勞動力,家裏的地也就荒掉了。在和奶奶告別後,我們回去集合點的路上,發現很多人家都是類似的情況,家中只有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這便是如今絕大多數農村的境況。城市化、現代化的大潮創造出了許許多多的就業機會。較高的收入吸引了農村年輕人來到城市謀生,從而催生出了“農民工”這一獨特的羣體。這樣是可以爲城市提供大量勞動力,但隨之而來的副作用便是農田的荒廢、農村年齡結構的失衡,進而造成一系列的社會、經濟問題。近年來,對三農問題的關注度陡升,每年黨中央第一號檔案也是圍繞着三農的。但是,要徹底解決問題,需要我們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爲期五天的社會實踐在一場精彩紛呈的軍民聯歡中勝利結束。我懂得了合作的快樂,我明白了團結的重要,我瞭解了祖國的強盛,我也感受了社會的弊病。這將成爲我永生難忘的回憶。

中學生的社會實踐心得體會2

寒假,學校組織同學們做了一次有意義的活動,那就是做社會實踐活動。我做的活動是幫助居委會清除亂貼的廣告紙。現在的亂塗亂畫現象很嚴重,有些人只爲了自己的一己私利,不顧城市的美觀,不折手段的在牆上,到處亂貼廣告。他們難道那樣亂貼會使整個城市不美觀嗎?他們知道,但他們還是那麼做了。看那些環衛工人每天那麼辛苦的收拾着那些廣告,難道他們不知道環衛工人的辛苦嗎?

他們肯定知道。我在清理那些廣告紙的同時,也在邊罵那些亂貼廣告的人。我用鏟子把他們刮下來,好累哦!真的好累,手都軟了,可想而知那些環衛工人的辛苦。學校讓我們做這個活動的原因,也是爲了讓我們更多的接觸生活,在生活中體會到一些東西。做社會實踐也是爲了鍛鍊我們的能力,讓我們的能力充分展現出來。

在做這個活動的過程中,我發現只有用心去做,才能把廣告紙刮乾淨,這也是爲了培養我們做事要認真的能力。曾經看過一則材料,有一個年輕人在前面吃香蕉邊往後面不斷的扔香蕉皮,環衛工人邊跟着在後面打掃,真的很費勁,而且環衛工人是個很老的老伯。那些年輕人真是太不懂事了,我覺得應該增強對年輕人的教育。

爲了城市的美觀,我們應該更少的在城市的地板上增添一些垃圾,那樣的城市會更好看。我們現在的孩子生活太好了,都不知道多動手做一些家務了,做這個社會實踐,也是爲了讓我們多做一些有利於我們成長的事情對於我們養成吃苦耐勞的精神有好處,以後能在社會上更好的立足。

平時,我們在家裏應該多幫助父母做一些家務活,現在的學生過於懶惰,不知道父母的辛苦,如果不加強鍛鍊以後出社會後,要怎麼去面對更多的考驗。在勞動的過程中,我知道勞動人們的辛苦和艱辛。每年有很多的人在外當志願者,在各個城市的大街小巷發宣傳彈,宣傳“保護環境,愛護環境”。

我們周邊的環境是美麗的,如果不加以保護,環境將會惡劣,我們就將失去我們生存的地方,地球是我們唯一賴以生存的地方,我們應該加以保護。透過做社會實踐,可以培養我們的動手能力,讓我們從實踐中發現很多的小問題。

學校讓我們做這個活動就是爲了培養我們的能力,還有從細微的生活瑣事中去發現一些問題。沒有實踐就不會得到真理,很多的真理都是透過實踐的來的。現在我們的學習科目——物理、化學、生物,都要透過很多的實驗來得出最終的結果,可以得到我們原先不知道的一些東西。

只有做了實踐才能得到這些道理,不是嗎?1978年,中國共產黨說出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些都證明,只有真真正正的去實踐過,才能的出真道理。我們現在已經是高中生了,我們應該知道實踐的重要性了,在很多時候都需要去實踐。希望學校以後多做一些實踐活動,以便增強我們的能力。

中學生的社會實踐心得體會3

十二月一日,三天的龍佳社會實踐在閉幕式後面畫上圓滿的句號。這三天,是完全不同於學校的生活,我們在觀賞中學習,在遊戲中成長,明白了許多看似簡單而又複雜的東西。

魅力

何謂魅力?遊戲前主持人問了這樣一個問題。有人說“我是魅力”,也有人說“我們班就是魅力”。那到底什麼是魅力呢?主持人讓我們在遊戲中找答案。我們玩的遊戲叫“蘿蔔蹲”,各隊以隊長爲圓心形成爲兩個包圍圈,各隊隊員手拉着手肩並着肩,遊戲中被點到的班級就要蹲下,一個人出錯就影響全隊。激烈的遊戲進行着,歡呼聲與加油聲從我們每個人的口中響亮出世。遊戲結束,雖然我們“四爺”隊沒有取得最終勝利,但這是第一次,我們隊可以這麼團結在一起,發揮集體的力量。我知道了,我們都知道了,什麼是魅力,這就是魅力,團結就是魅力,團結一致的我們就是魅力!

堅持

堅持兩個字,說得簡單做得難,人們總是因爲挫折而放棄,也包括我們大部分人。在“幸福圈中圈”這個遊戲中,“四爺”的每個人都堅持到底。遊戲前,我曾疑惑,這麼小的圈,我們五十九個人站得了嗎?遊戲中,失敗多次,教官問我們要不要放棄,“不放棄”,我們異口同聲。一次次的失敗,一次次的挑戰,最後,我們成功了!教官告訴我們遊戲中那些支撐着別人的人至少堅持了八分多鐘。我們沉默了,緊接着是一陣熱烈的鼓掌。是的,我親身感覺到底下的支撐者顫抖的雙腿,感謝你們沒有放棄,用盡自己最後一絲力氣咬牙堅持下來,感謝你們用自己的雙肩雙手爲我們這個隊伍撐起一片天。

幸福

什麼是幸福?幸福是一種很抽象,而且也很美好的感覺。字典上對於該詞的解釋爲“使的心情舒暢的境遇和生活”或者解釋爲“稱心如意”然而,幸福真的有這麼複雜嗎?答案是沒有。三天裏,我懂得了什麼是幸福。原來幸福很簡單。有家,我們很幸福;有愛我們的'爸爸媽媽,我們很幸福,有一羣好朋友,我們很幸福;可以上學,我們很幸福;來到龍佳,我們很幸福。

三天,我還明白了,原來,父母很需要我們的關心,即使是一個平凡的問候關心也足以使他們感動;原來,父母口中的“不用”,是不想麻煩我們,一心只想着我們;原來,父母老師的嚴格也是一種愛;原來,“早開的花兒是一種美麗的錯誤”,早戀是不好的。

現在,距龍佳回來已有一天多了,但不知爲何,腦海裏還播放着在龍佳的一幕幕,那有歡樂遊戲的場景,有在我們“家”中生活的情景,有“大餅”教官和我們在一起的情景。社會實踐三天,留給我的不只是三天的回憶,更是一輩子的收穫。

中學生的社會實踐心得體會4

在這個火熱的七月,我們暫別象牙塔中舒適的生活,帶着青年人特有的蓬勃朝氣,走入社會,瞭解社會,深入社會。

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一直是我校中學生投身社會、體驗生活、服務大衆的真實契機。

暑假假一放,我便來到重慶市江北區魚嘴鎮文化站辦公室開始了一種全新的生活社會實踐。我的實踐時間從7月17日到8月12日。作爲一名中學生,就快要步入社會的我帶着學習和好奇的心情去迎接第一天的實踐,在這之前我是一點實踐經驗也沒有。雖說只是實踐,但生活的方式卻已完全不同於學校裏的生活,而是轉變成了正式的上班一族:早上8:30上班一直到下午5:00下班,這一天的生活便度過於這小小的辦公室之中。此次實踐,主要實習的內容是打印處理檔案、日常電話接聽、客戶接待工作,以及給各種雜活。簡單來說就是學習做一位辦公室文員。

在學校裏學的不是知識,而是一種叫做自學的能力。這次實踐後才能深刻體會這句話的含義。除了計算機操作外,課本上學的理論知識用到的很少很少。剛開始去的時候,還真有點不習慣。很多東西都不懂,幸好有叔叔、阿姨們的耐心幫助,讓我在這次社會實踐中掌握了很多東西,最重要的就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這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同時在這次實踐中使我深深體會到我們必須在工作中勤於動手慢慢琢磨,不斷學習不斷積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設法解決,實在不行可以虛心請教他人,而沒有自學能力的人遲早要被企業和社會所淘汰。

第一次參加社會實踐,我明白中學生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是促使大學生投身改革開放,向工農羣衆學習,培養鍛鍊才幹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養性,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的有效途徑。透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助於我們在校中學生更新觀念,吸收新的思想與知識。近一個月的社會實踐,一晃而過,卻讓我從中領悟到了很多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將讓我終生受用。

社會實踐加深了我與社會各階層人的感情,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幹,進一步明確了我們青年學生的成材之路與肩負的歷史使命。社會纔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闊的天地裏,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爲將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打下了更爲堅實的基礎。希望以後還有這樣的機會,讓我從實踐中得到鍛鍊。

中學生的社會實踐心得體會5

暑假生活已經過去了,馬上迎來的就是高中生活的又一次開始,在暑假中,我爲了完成學校安排的任務,爲自己爭取到一次爲社區做貢獻的一週生活。

我早早地來到社區辦公點來想要可以儘可能的向各位領導變現得更加積極一些,在開完早會後知曉這幾天我將會要與全隊一起爲社區的綠化進行服務,爲整個社區的環境的打造進行一定的規劃以及幫忙。第一天我就跟在領導的後面對整個社區的綠化進行巡視瞭解,並且拍照,一邊在聽着他們相互之間對整體綠化的構想,一整天的功夫就在各種巡視中度過。第二天就在辦公室參與所有人對於每一片綠化的構思,對每一片綠化都提出自己認爲的可行方案,對於一些佔領公共綠化環境的人做出安排並從第二天派專人進行勸告整理,而我也正好是要參與到勸解工作中的。對此我將我負責的那幾戶人家的照片都帶回家進行分析,並從網上收集了一些這類事件的應對方法來面對勸解工作。所幸我被分到的幾家都還算是比較好,就僅僅是一番講解之後就同意儘快對公衆綠化進行處理。

在之後的工作中,我有被派遣到參與拔草的活動中,當時我聽到這一事情的時候我的內心是拒絕的,我完全不像要在太陽的暴曬下,還要做這樣的事情,簡直是太累人了,但是我也明白這是安排給我的工作,我就必須要進自己的努力還完成。所以我將自己完全的包裹起來,就想着不要將自己曬傷了。在對綠化進行除雜草的活動中,我還是挺賣力的,我儘量在自己能力的範圍內將每一點事情都做好,我覺得這就是工作的精神,不管事情有多麼的累或是難,但是還是要拼儘自己的全力去做到,這一點是我在當天切身感受到的。隨後每天的工作都還是儘可能的順暢進行,每天都有安排一些較爲簡單的事情給我,而我更是盡力將這些事情完成,試圖在這樣的時間中,找尋到未來工作時的感覺。

其實每天簡單的工作,與以後的自己也可能是面對這樣的工作,所以在這裏感受到的體驗將會爲未來我的進入社會打下一個基礎,可以讓我對於工作方面有更多的認知,這樣我之後面對的時候纔不會慌亂。這幾天的生活我也明白工作是真的相當不易的,不論自身有什麼樣的原因,都必須要將工作做好。現在也知道父母每天在回到家後的辛苦,再加上母親還要爲家庭奔忙,這般的辛苦,這更需要我們每天都多多體諒他們,更是不要對他們的付出有任何的抱怨。我更加要在學習上多多努力,要增強自己的知識,這樣未來的前途纔會更加光明。

中學生的社會實踐心得體會6

中學生透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能夠逐步瞭解社會,開闊視野,增長才幹,並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認清了自己的位置,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對自身價值能夠進行客觀評價。這也在無形中使我們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增強了自身努力學習的信心和毅力。使我們自己提早走進社會、認識社會、適應社會。

在整個社會實踐中,自己能夠不怕苦不怕累,勤奮工作,盡力、認真完成自己的任務;能夠用心進行有關方面的自學並用心向別人請教學習;能夠熱心幫忙不同小組去完成他們的任務;能夠用心思考並提出自己的推薦看法等等;與此同時也發現自己的知識面不夠廣,還有很多方面需要廣泛的學習;自己有時做事還缺少一點耐性和細心。從這次實踐中也有不少的收穫和心得體會,以下就來分享一下。

一、我們需要堅持團隊精神打造奇蹟。

這次實踐,我想我們其中每一個成員都清楚這一點我們是一個從開始各不相識,爲了共同的目標聚在一齊,去完成一項共同任務的團隊,只有大家都做好,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而且這樣的組隊方式能夠鍛鍊與人合作的潛力。在等我們組員來的時候,我自己心裏一向都想如果再有機會,無論有多麼艱苦,我仍相信團隊。

二、全心全意地投入自己選取所要做的事,尊重選取。

全身心地投入自己選取所要做的事,我覺得好對,這不是辛不辛苦,難不難做的問題,而是你自己尊不尊重自己的選取,願不願意去做的問題,既然選取了,就要好好地去做好自己所選取的事,全力做好工作,完成任務

三、既要相信自己,又要相信他人。

我們都明白,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守株能待兔最終會遭到失敗,只有全心投入,纔能有真切的感受。最令我難忘的是在調查過程中請人幫忙填問卷的情境:很多時候兩個多鐘的時間只做了10來20張的問卷!填一張最多隻要5分鐘而已!

其實也有原因的,主要是不相信,被問人不相信這些,所以拒絕;有時候是我們自己不相信自己,不敢隨便問人,因爲自己怕被拒絕以及聽到一些難聽的話語,所以不停尋找一些少拒絕的對象。之後問着問着,可能問多啦,膽子也大了,也可能覺得被拒絕也沒有什麼,能夠再來的,就沒有那麼多的顧慮了,放開膽子去請他們幫我做調查,被拒絕了,還帶微笑說:“沒有所謂,謝謝”,狀況也便逐漸好多了,自己從中也鍛鍊了口才。

此刻再想一想,其實只要正確地看待被拒絕,機會能夠自己去創造。我們就應懂得相信自己,也懂得相信別人。

中學生的社會實踐心得體會7

“社會實踐”這個詞我早有耳聞,無疑就是學生體驗生活的一種方式,可是當我真正經歷過一次時,我才發現之前那種想法很幼稚、可笑,因爲它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容易。透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使我逐步瞭解了社會,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幹,並在社會實踐中認清自己的位置,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對自身價值能夠進行客觀評價。這在無形中使我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增強了我努力學習的信心和毅力。

暑假裏我和幾個朋友一起去了敬老院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剛剛走進敬老院,我們什麼都不知道。這時,我們便找到了一位清潔工人,說明我們的來意後,他便笑了起來,連連誇我們有愛心,然後就匆匆的領着我們來到了老人們生活的地方,而且還將我們領進了一位他最熟悉的老奶奶的房間中。

剛進房間,我們就聞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味,那是一股花香,一股桂花的清香。隨後,清潔工人又告訴我們,這位奶奶姓張,今年已經76歲高齡了。然後,他又向老人說明了來意,說完便走了。

看到老人後,我們便親熱地叫了她一聲"張奶奶!”她也開心地應了一聲。

張奶奶要我們坐下,還準備給我們倒茶,我們卻異口同聲說“不用了!”是啊!我們是來幫老人解憂的,而不是來爲她添負擔的。

然後,我們就和她聊天、談心,只到我們要走的時候,他還依依不捨的抓住了我們的手說:“你們以後一定還要再來喲!”嗯嗯嗯,我們想也沒想就答應了!

可能這句話並不是只正對她自己一個人,而是針對敬老院裏的老人吧!

我覺得這些最平凡的人才是世界上最需要人們關注和關愛的人,往往這些人的生活總是空虛的,那是因爲很少會有人去看他們,她們很寂寞!

可能這些老人的孩子有些已經升官發財了,他們卻忘記了還活在社會那些基層的父母,這些人真該好好反省了。應該用心想想,如果自己老了也像這樣的活,哪——該怎麼辦啊?

這短短的暑假實踐我碰過壁,受過累,流過汗,但是我卻成長了。實踐中瞭解社會,讓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道的知識,也開啟了視野,長了見識,爲我以後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我想,作爲一名中學生來說,建立自身的十年發展計劃已迫在眉睫。這次親身體驗讓我有了深刻感觸,這不僅是一次實踐,還是一次人生經歷,是一生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