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城鎮化建設資金籌措管理經驗交流

一、整合財力,發揮財政職能作用

在縣級財力緊張,專項資金規模小,總量少的情況下,要加大縣財政統籌力度,將預算內外資金整合使用,並吸收社會資金,集中財力興辦城市公用設施建設。對以下資金可以集中使用:城市維護建設稅;土地增值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收入;國土部門取得的土地收益;城建部門收取的市政公益設施配套費;舊城改造取得的收益及房屋開發公司上交的部分收益;水務、環保部門收取的水資源費、排污費;電力部門收取的工業用電附加;交通部門取得的上級返還資金;社會對城市基礎建設的捐助資金;財政預算安排的建設支出。

把這些資金整合起來,由政府統一使用,集中建設幾個能拉動全縣經濟發展和百姓關心的城建項目,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同時,深化城鎮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按照分稅制原則,建立有利於城鎮財政增長的體制,調動城鎮生財、聚財、理財積極性,增強經濟活力;打破行業保護,對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實行政府招、投標管理,在建設中,財政部門應發揮職能作用,加強資金監管力度,對項目進行跟蹤問效;財政部門重視小城鎮債務管理,對已形成的債務進行清理,摸清底數,建立必要償債機制,鎮政府要爲化解財政風險創造良好環境,做到統籌規劃、分步實施、量財辦事,使城鎮真正成爲經濟繁榮、功能齊全、特色鮮明、環境優美的都市。

二、盤活存量,擴充建設資金來源

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可考慮走以城建城、以城興城的城建市場之路,最大限度地盤活存量,吸引增量,不斷擴充基礎建設資金來源。對屬國有資產部門管理的公有資產,透過拍賣等方式籌集資金,也可進行部門間合理配置整合,避免資產閒置浪費和重複建設。國有企業改制在保證職工合理安置前提下,可對社會公開拍賣,拍賣多得部分可用於城鎮建設;對一切可經營的城鎮基礎設施,都可將其所有權和經營權剝離,採取賣、租、抵押等辦法推向市場,透過轉讓經營權、收益權和股權進行融資,從而最大限度地盤活存量,吸引增量,不斷擴充建設資金來源,進入投資、回收、再投資滾動發展的良性循環軌道。

對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分類處理。將基礎建設項目劃分爲非贏利、微利、贏利性質。非贏利性主要用地方稅收收入建設;對微利性項目可考慮適當財政補貼,主要利用商業資金建設;贏利性項目完全商業運作,並以此作爲我縣財源增長點。對已建成項目進行全面梳理,在充分論證基礎上,有些項目可有價或溢價轉讓,有些項目可改制進行商業化運作。

有償轉讓公用事業部分股權。對一些有投資回報的給水、排水、垃圾處理等公用事業,實行收費式經營,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實現政企分開,走社會化服務、市場化運營、企業化經營的路子,由福利性服務向經營性服務轉變;適當轉讓城鎮維護管理權,節省開支。對於城鎮環境衛生、綠化等維護管理,可以向社會公開招標,由企業管理;有償轉讓公用設施冠名權。將一些街名、路名、站名、校名、公交線路牌進行有償、有期限地轉讓。對社會投資者捐助的部分公益事業項目,可以永久冠名。

三、經營城鎮,用活用足土地資源

城鎮土地是政府掌握的最大資產。近年來,我縣成立了土地儲備中心,透過有效運作,以地生財,籌集到大量的建設資金。今後還要科學合理調整中心區和繁華地段用地性質,對建成區域進行功能改造和升級,根據市場供求關係有計劃有步驟地分期分批出讓土地,實行整體規劃,分段開發,儲備一批,開發一批,政府可壟斷一級土地市場,放開二級土地市場,將土地增值收益儘可能收到政府手中,謀求土地效益最大化。

全民造環境,提高土地附加值。要在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三者和諧統一基礎上,把經營城鎮的思路貫穿到城鎮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樹立城鎮形象,營造城鎮品牌,提高城鎮檔次,從而使城鎮土地資產不斷增值。要把環境創新擺在突出位置,堅持以人爲本,綠化、美化、亮化城鎮,增添新的.人文景觀,把城鎮形象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同時,着力營造有利於投資創業和經濟執行的政策環境、法制環境、政府服務環境,不斷提高城鎮的吸引力、凝聚力,以此造商機、造人氣,帶動土地升值。

四、拓展渠道,廣泛吸引民間資本

在城鎮化建設中,我們應把主要精力放在搞好規劃和管理上,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產業支撐、突出特色”的方針,拿出一個比較具體的、可行的帶有戰略性規劃藍圖,許多事交給民間去辦,把民間的財力吸引過來,讓他們投入到各項建設。具體地說,就是把我們的資源配置權、管理權變得可以經營,以商品方式轉讓給民間,可透過財政貼息等形式,引導民間資本投向城鎮基礎設施,使民間成爲小城鎮建設、投資和消費的主體。同時,大力做好基礎設施項目的招商,力爭招商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按企業化、市場化、民營化思路,積極拓展籌資渠道,大力推行委託招商、代理招商、專業招商等按市場經濟執行規則運作的招商方式,廣招四海客商。

吸引民間資本進行建設。必須消除城鎮化建設體制上的障礙。財政、建設、公交、土地等職能部門建立有利於城鎮發展的體制和政策環境:一是全面改革城鎮戶籍制度,降低農民進入城鎮門檻。二是推進城鎮用地改革。按既有利於保護耕地,又利於促進城鎮化建設原則,妥善解決用地供需矛盾,同時進一步完善融資、購房、發展二三產業等相關政策,不斷提高城鎮吸引力。

“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城鎮化建設是一項需較大投入的系統工程,特別是基礎建設作爲改善投資環境和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具有投資大、回收期長等特徵,只有廣開渠道,舉全社會之力,小城鎮建設資金纔會有充足的保障。同時,城鎮化建設融資問題不僅僅是財政問題,還涉及到社會方方面面,是一個系統工程。只有站在發展高度,打破行業、部門界限,統一協調,統一運作,建設資金籌措就有更多的新思路,新機制、新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