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學習陽明心學心得體會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學習陽明心學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習陽明心學心得體會

學習陽明心學心得體會1

一、良知的力量-如何摒棄誘惑,堅守本心。

陽明心學告訴我們:良知是心之本體,知行的本體。

任何人都是有良知的,即使是盜賊、匪寇,內心也有“良知”。人生在世,應該不斷地發現良知,實踐良知。

世界紛繁蕪雜,誘惑衆多,在生命過程中,如何摒棄誘惑,堅守本心,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作爲一名法律工作者,在工作過程中,見識了太多人性中赤裸裸的“惡”,如果沒有一顆良知之心,是極容易墮落的。在利益與誘惑面前,我也曾動搖過、糾結過。透過學習陽明心學,使自己堅定了一個信念:把自己活成一束光,照亮自己,溫暖別人,然後自己所期望的那些美好都會向自己飛奔而來。

二、專注的力量-如何隨時掌控自己的心境。

陽明心學,顧名思義,一門修煉自己強大內心的學問。縱觀王陽明的一生,他之所以在困難面前遊刃有餘,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關鍵在於他在面對各種難題時,首先做到“心靜”。心靜了,做事情時全神貫注,內心的潛力便會被激發出來,外界的環境便無法影響他,問題隨之迎刃而解。

我在年輕時,經常處於一種浮躁、茫然的狀態,做事情時經常感覺心煩意亂,缺乏耐心,工作效率低下。透過學習陽明心學,我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心不靜,心境自然不會擺脫各種偏頗情緒的干擾,做事情不專注,自然導致效率低下。現在無論遇到什麼問題,我都及時提醒自己靜下心來。當心靈清澈、明淨,不受任何現象拖滯時,反而能得心應手的處理各種看似棘手的問題。

 三、信念的力量-如何克服畏難情緒。

陽明心學告訴我們:不論是做學問,還是做其他事情,務必要有一個必定成功的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堅定的信念,是成功的基礎。

在日常生活中,各種困難和問題紛至沓來,成爲橫亙在我與目標之間的攔路虎。人生是一場考驗勇氣與毅力的競賽,在這過程中,如何克服畏難情緒,知難而進?透過學習陽明心學,我相信:堅定的信念是克服畏難情緒的良方。因爲我充分意識到:我們做任何事,如果信念不堅定,內心的力量會匱乏,便無法做到全力以赴,事情自然不會成功。

 四、行動的力量-如何立足於行,在事上磨鍊自己。

王陽明說: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至成。

只有把問題落實到行動上,才能得到最終的答案,即“立足於行”,在事上磨鍊自己。

我們任何人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我也一樣。在生命過程中也曾遭遇當時看似無解的難題,痛苦、絕望如影隨形,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怎麼辦?我一遍遍的拷問自己。生活還要繼續,問題必須解決。陽明心學像一束光,照亮我陷入困厄的心。它使我明白:生活把這苦難賜予你,是來磨鍊你的意志,考驗你的能力的`。透過不斷的解決生命中的難題,我的意志力愈發堅定,內心愈發強大。

我心光明,一切皆光明。

學習陽明心學心得體會2

接觸陽明心學已有大半年,今天重新梳理陽明先生的龍場悟道的四個詞:立志、勤學、改過、責善。感悟有所不同。

立志:先前的理解認爲就是我們要確定一個人生的目標,比如我要創業、我要成爲老闆、要升職、要賺錢等等,但是透過學習,漸漸感悟到,原來自己以前所謂的目標其實已經偏離了聖人之道。聖人之道的志向是,無我利他,一定是要爲他人的幸福而努力。要拋棄心中的小我,成就心中的大我,不是每個人都要可以成爲聖人,但是我們必須要有聖人的志向,朝着這個方向去走,去爲他人的幸福而努力。因此我重新立志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對他人友善、對工作認真、對家人關愛。

勤學:先前認爲勤學無非就是好好學習,努力對知識技能的掌握。透過學習漸漸發覺,所有認爲的知識其實都是術,這些東西只有在道的引導下才能發揮作用。術是可以學的,而道不是靠學的,是要靠我們一點點去感悟體會的。心-道-德-事業,要想成就我們的事業,我們首先要在心上面下功夫,在道上面下功夫。因爲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蘊藏着巨大的寶藏,需要我們不斷的去挖掘,而挖掘的唯一途徑就是時刻磨練自己的心,提高自己的心靈品質。有了高尚純淨的心靈品質,纔能有無窮的智慧和激情去保持學習的熱情,去爲社會做貢獻。

改過:先前認爲,改過就是犯錯後的改正。但是透過學習,我慢慢領悟到,改過其是一個磨練內心的過程,沒有之前認爲的那麼簡單和膚淺。責己其實很難,是要真正敢於在內心深處捅刀子,要敢於去剖析自己所犯的錯誤。絕對不是輕描淡且就草草了事的。沒有感受到心痛的責己是沒有用的。也是不能徹底算改過。改過的前提就是要深刻的剖析自己。無論多大的錯誤哪怕是盜匪,只要知道錯,知道悔改,只要反省深刻都是可以改過的,都是可以恢復良知的,也都是可以重新走上正道的。因爲人人心中都有良知。

責善:先前很糾結,很怕說別人不好會引起他人的反感,因此很少去指出他人的不好。學習了陽明心學後,我感悟到,責善朋友之道也,這事朋友之間相處應該具備的品質。只要是發自內心沒有惡意的責善,再加之正確委婉的方式,所有的責善都是幫助朋友進步。理解了這一點,自己對於別人的責善,也開始從開始的抗拒,怨恨轉變了心態去接受,去反思,去諸己。

立志、勤學、立志、責善,這四個詞我認爲不同階段我一會有不同的認識和感悟。牢記這幾個詞,不斷的用心去感受他們的含義,用這四個詞去鞭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