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聽楊文普校長報告心得體會範文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透過寫心得體會,可使我們今後少走彎路。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聽楊文普校長報告心得體會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聽楊文普校長報告心得體會範文

聽楊文普校長報告心得體會1

每年一次的校長年度考覈,幾乎成爲了一定固定的節目。隨着校長擔任年限的增長,述職也就逐漸淡出了很認真的態度,上上下下都心知肚明,按照規定程序說上幾句。

今年暑假前的校長述職,也有一些校長準備認真的,當時自己就明顯的感覺到,如果說這樣的述職對校長的考覈沒有一點實質性的作用,但是,利用這樣的述職來進行交流,讓這些校長尤其是新擔任校長職務工作的人在工作中相互學習啓發,也是對工作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的。

沒有想到每年一度的暑期培訓第一天,一改過去請專家報告的慣例,改爲校長們的帶述職性質的辦學工作報告,每人二十分鐘。分組報告分享之前,大會還下發了校長報告分組評議表,包括個人履行職責介紹、落實局重大工作情況、學校特點分析、問題分析及應對措施、總體評價等五部分分爲優良中無記名評議使用。

由於提前通知了各位一把手,昨天的分組校長報告,自己所參加的一組,的`確收穫多多。多數校長準備認真,大多數都非常重視,作出了ttp播放,圖文並茂,思路清晰,重點突出,大多數都嚴格控制在20分鐘以內,時間掌握非常好。學校的辦學特點的介紹與分析也很到位。

存在的通病也明顯,即評議表沒有及早下發給發言者,使得分組報告人沒有完全按照會議要求分爲四大部分來發言。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學校工作與自己的作爲如何有機聯繫起來,普遍缺少交代。這也是多年來普遍感到存在的問題二沒有解決的問題。我以爲這不是一個文不對題的問題,二時如何認識個人與單位關係的問題,如何在學校的發展過程中奉獻出自己作爲校長應有的思路與智慧的問題。如何體現勤政的問題,引領的問題,檢查的問題,激勵表彰與懲戒的問題。當然,這也是一個很難處理的問題,越來越模糊的表述,越容易模糊很多東西。

作爲校長述職,理想的敘述應該是能夠區分開校長個人的作爲以及學校的變化的。遺憾的是不少類似的述職往往只見集體不見個人,看不出校長本人在不在學校,有沒有想法,敢不敢抓,有沒有成效。而由三幾個學校秀才作出的奇妙美文,常常是模糊了掩蓋了領導者的作爲。

學生的作文首先要解決的是文要對題,這是需要教師認真訓練的,而校長述職報告,聽取的人需要其報告也文能對題嗎?離認真工作的境地似乎還有相當的時間。

聽楊文普校長報告心得體會2

近期我們學校組織觀看xx教研室主任xx課改報告視頻。我作爲一名觀看者,受益匪淺,對照平時自己的工作反思,有以下心得體會。

一、學生班級管理方面:

綜合各學科以班主任爲中心,學習成績相近的兩個學生分爲一小組,實現小組最小化,效率最大化;並採用捆綁式評價,一月一小表彰,兩月一大表彰,期中一小結,期末大總結,實現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學生管學生,學生幫學生,培養了學生自主、合作、團結的精神;使差生在優生幫助下提高,優生在幫助差生的過程中走向成熟。

二、學生學習方法

學好知識有三個層次:聽明白,想明白,講明白。講明白是學好知識的最高層次,這一點我們老師都知道,能想辦法講出來,講的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讓聽講者聽懂,學會;那講授之人肯定會。所以讓學生學會複述也就是讓學生學會簡單講解,這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奠定紮實基礎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三、變教案爲學案:

從學生實際出發,把要學習的知識具體化,問題化,系統化,讓學生從點出發,再由點彙集成線,最後形成面。學生學習的知識由少到多,由小到大,透過長期的積累、整理,學生學會了,學好了,教師的教案也變成了學案,變成了學習指導用書,並且老師在編寫學案時,要善於取各家之長,編寫出具有個人特*實用高效的學案,然後逐年更換新內容,吸收新鮮血液,這樣學案越來越全面,越來越科學,也爲備課節省了許多時間。

四、教學方式方法:

“閱讀感悟,自學檢測,合作交流,展示點拔,分層訓練,拓展延伸”二十四字的教學模式,經過科學、合理、靈活的應用,讓學生帶着問題學習,學生代替老師講解,真正把課堂變成了學堂,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開拓了學生思維;老師少講、精講,只講重點、難點、易錯易混的知識、拓展思維的方法,既突出了重點、難點,也體現了教師是引導者、合作者。

五、分層優化練習:

學習成績的提高,關鍵是能力的提高。而能力是練出來的,不是聽出來的,因此分層優化練習是必要的、關鍵的、重要的環節;習題分層設計,由易到難,由知識點到知識鏈,最後形成知識樹,使知識系統化;xx縣教委教研室讓老師把歷年來高考中經常出現的一千道題型濃縮爲三百道題型,既歷練了學生又形成了知識網絡,借題上樓,學生拓展了思維,掌握瞭解題思路,提高了能力。我們也需要這樣去歸納總結。

我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努力更新教學觀念,善於發現自己的不足,堅決不滿足於墨守成規,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方法,不斷總結改進,提高自身素質,優化課堂教學,相信成功就近在眼前。

聽楊文普校長報告心得體會3

時間流逝,轉眼間這學期即將結束了,半年來在老師的辛勤教育下,我的孩子不但學到了許多知識,還學到了好多的學習方法和行爲規範,我從內心感謝老師爲教育孩子所付出的一切。

隨孩子踏進小學大門,我也進入了家長學校,讓我受益匪淺。首先:改變了我的教育觀念。以前我總想孩子上學了,教育這一塊是學校和老師的事,我做家長的只負責孩子的生活,給她良好的學習環境就是了。參加第一次家長學校學習後,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想法,我們都知道一個孩子從一出生開始接觸到的首先就是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成長,父母教育孩子有着不可推卸的天職,怎能把教育孩子的全部責任甩給學校和老師呢?家庭教育在爲推進素質教育有着重要作用,讓教育迴歸家庭的全新教育理念對我觸動確實很大,我更要好好地配合學校和老師,共同教育好孩子。

再說我對孩子的學習、特長培養看得重,而對孩子生活能力培養則不大重視,覺得一些生活瑣事對孩子的成長和成才無關重要,導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較弱,這種觀念之所以存在,是因爲我只看到了表面,而忽略了本質,忽略了這些背後的價值,殊不知恰恰就是腳踏實地的生活細節在一點一滴的生活習慣中,打磨出了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就和幸福的良好品質,這是我透過幾次家長學校的學習所領悟到的,我現在要努力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學會欣賞孩子、誇獎孩子,哪怕是一點一滴的進步,都要及時地表揚,這樣孩子就會有成功感,孩子就有了自信心,我滿懷信心耐心地期待着,相信孩子在學校和老師的教育下,家長的共同努力下茁壯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