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小學閱讀教學心得體會(精選7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啓發時,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透過寫心得體會,可使我們今後少走彎路。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閱讀教學心得體會(精選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閱讀教學心得體會(精選7篇)

小學閱讀教學心得體會1

爲期一週的語文錄像課以及學科大教研落下了帷幕,經過這一週的學習,老師們收穫頗多,最多的感觸就是要讓孩子學好語文,一定要讓孩子愛上語文,對語文產生濃厚的興趣,這種興趣的培養最好的途徑就是閱讀。

都說,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的黃金塑造期,如果此時父母過於強調成績,極有可能會扼殺孩子的興趣、天賦和創造力,但不少家長也犯難,自己當然知道閱讀的好處,但奈何不知道如何操作啊!

6—12歲小學階段的孩子,不可以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課本和作業裏,是因爲小學課本的單一性和膚淺性,遠遠不能滿足一個孩子的大腦成長的需求。只有博覽羣書、海量閱讀古今中外的名著經典,廣泛涉獵百科常識書籍(如天文、地理、歷史、物理、化學、生物、哲學、藝術等等百科知識),纔可以讓孩子的智慧不斷成長,最終形成一種強大的發展能力。事實上,小學階段的成績具有很大的欺騙性和虛假性,因爲孩子把全部時間都投入到課本和作業裏去了,自然就沒有時間大量讀書,而這如同丟了西瓜撿芝麻。這樣的投入即便考了高分哪怕是滿分,對孩子的未來而言都是一種巨大的損失。

這種損失到了初中就開始顯現出來,很多中學老師都知道一種奇怪現象:那些小學階段單單靠投入全部時間和精力獲得高分的孩子,升入初中後成績下降神速,這些孩子越學越累、越學越不會學了;恰恰是那些小學階段成績平平、但博覽羣書、見多識廣的孩子們成績上升力量強大、後發制人、潛力無窮。

因此,小學階段一定要讓孩子們從容一些,不要過於追求分數的高低。做父母的爲了孩子的長久發展和未來更大的成長力量,請不要過分在意孩子小學階段的成績,而應該把目標放在孩子的基礎發展和能力培養上,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真正事半功倍,讓孩子受益終生。

在同學們學好語文的道路上,我們希望和家長一起共同努力,塑造孩子們良好的閱讀品性,相信他們在我們共同的引導下會走的更穩。

小學閱讀教學心得體會2

美國教育家杜威說過一句話:“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就意味着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生活!”是啊,給他們一個什麼樣的語文課堂,就是給了什麼樣的生活。

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對於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長期以來傳統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統一的要求,劃一的指導,壓抑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學習潛能。重理解輕感悟,重分析輕運用,費時多而收效微,泯滅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束縛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得閱讀教學缺乏靈動與生氣。《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新課程下進行個性化閱讀教學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注重語言文字的訓練,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老師們在指導學生咀嚼、推敲語言文字,探究語言文字的美妙神奇,並沒有將自己的理解強加給學生,而是根據學生的水平、需要在調整,教學非常真實。她們或透過句式的變換訓練來體會重點詞語,或運用對比法讓學生品詞品句,體會詞句的細微差別,學會準確地運用詞句,或在想像體驗中感悟品味語言……反思我們,爲了追求把課文講透,圍繞情節內容進行提問分析和討論談話,佔用了大量的教學時間,這些瑣碎的提問和多餘的分析,取代了我們的語言文字訓練,影響了我們的教學成效。

那麼,如何在我們的課堂中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呢?我覺得,最關鍵的一點是要找準語言文字訓練的點。具體的講,就是在一篇篇課文中選定幾個語言文字訓練的點,我們沒必要教學生學習課文中所有的知識,只能根據既定的訓練目標,精選幾個訓練點,即選幾個供學生訓練用的“例子”,憑藉這個“例子”使學生能舉一反三,逐漸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

第二教師的導和學生的學落到了實處。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落實了學生的學習時間。完全看得出學生由表及裏的理解,看得出學生對語言品味的提高,在教學中重視了學法指導,在讀中領悟了方法。在這裏,省小語理事會理事長於老師提到:教課文,老師要少講少問,將活動時間多留給學生。確實,老師再高明的教也代替不了學生親自體驗的過程,老師的講也不能代替不了學生自己的練習,所以我們不妨放心的將時間留給學生多讀一些,多說一些,多議一些,哪怕是說得不夠好不夠完整,這有什麼呢?這畢竟是學生自己的學習成果啊。如何將老師的導和學生的學落到實處?於老師提到:首先要明確目標,緊扣單元訓練點,關注課文的導讀提示,發現問題及時指導,隨時注意聽,說,讀,寫,思的訓練,關注學生要用心。其次是步驟環節要到位。

第三注重課堂細節。首先,老師的評價語言非常真實,不做作,充滿“語文味”,她們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理解,鼓勵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自我解讀,即便學生對文字的理解有偏差,老師也不直接給與否定,而是讓學生繼續探究文字,在文字中主動獲得答案。其次,老師沒以成人的理解表演教學,而是從兒童的視角出發輔導,幫助孩子們學習,語氣、語調兒童化,讓孩子們覺得非常親切,真正體現了老師與學生的平等地位。

教學中,尊重兒童的思維方式,語言充滿童趣,貼近兒童的心理。再次,注重情感的渲染。語調錶情非常煽情。另外,注重個人形象,她們的一舉手,一投足,甚至是一個表情,都賞心悅目。我想,在我們的農村教育中,也應該追求這樣一種端莊的教態。對於我們的學生,尤其是那些被我們遺忘的弱勢羣體,我們的一個撫摸,一個握手,一個鼓勵的眼神,對他們是一個多麼大的呵護!參賽老師們不僅僅領悟到了“以生爲本”“面向每一個學生”的理念,並且她們已將這種理念化爲了一種實際的行動。

語文課堂不僅僅是將課文教給學生,還得思索:如何讓課堂生成更多的東西?在這個問題上,崔巒老師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紮紮實實求發展”,這個簡單,是指教學內容要簡約,教學環節要簡化,教學方法要簡便,教學態度要親和,教學語言要質樸,教學鼓勵語言要靈活多變,百花齊放。同時,崔老師還提到:語文教學要依託語文教材,落實語言訓練,講究誦讀感悟,豐富語言積累,加強語言運用,關注語言形式。讓我們的語文教學落到實處,處處講究一個“實”字。

小學閱讀教學心得體會3

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發揮着主體作用。在閱讀教學中,要採取多種方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讓學生從閱讀中體驗快樂,增長知識,提升精神境界,增強對生活的感悟能力。

1、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衆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最有效的內部動力。學生只要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習對他們來說就不是負擔,而是執着的追求。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創設具體生動的情境,引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啓發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例如我在教學《長城》一課時創設情境,讓學生閉上眼睛前往北京,此時教室裏響起隆隆的飛機聲,我加以描述:“飛機起飛了,飛到了殷墟,飛到了北戴河……”由遠而近,學生如身臨其境,像真坐在飛機上一樣。隨着一聲“到了!”同學們睜開驚奇的眼睛,映入眼簾的是雄偉壯觀的萬里長城圖片。這時,我開啟錄音機,學生邊聆聽課文錄音,邊欣賞美景,頓時感到心曠神怡,閱讀學習漸入佳境,課結束了,學生還意猶未盡。

2、多渠道閱讀,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語文學科牽涉到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所以教師應該把握時機,“因文制宜”,將課內知識向課外延伸,拓展知識容量,以多種渠道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教學中,我不僅引導學生讀與課文相關的文章,如報刊、雜誌等,還充分利用電腦網絡、影視音像等,組織學生收聽或觀看與課文相關的廣播、電視。另外,我還積極利用閱讀活動課,帶領學生去領略自然風光、名勝古蹟、風俗民情、春種秋收,瞭解國內外和身邊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讓學生到生活中去學習語文知識,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啓示。

3、合作探究,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大綱》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閱讀教學應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應組織、指導學生學會合作學習。

例如我在教《落花生》一課時,嘗試採取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把全班學生分成六個小組,每個小組由六個成員組成。在小組討論中我提出了各小組要解決的六個問題:

①這篇課文哪些地方寫得簡略?(種花生、收花生)

②哪些地方寫得詳細?文章的重點是什麼?(過收穫節、議花生)

③父親的話中包含了哪兩層意思?

④花生的哪一點是最可貴的?

⑤父親所說的花生像生活中的哪一種人?桃子、石榴、蘋果又像哪一種人?

⑥父親是用什麼方法來說明做人的道理的?

學生明確了學習的目標,大家踊躍加入到小組的合作學習中,積極地進行討論,各抒己見,合作解決問題。在討論彙報中,有的學生還提出了學習中不明白的問題,也會對問題的不同看法進行激烈的爭論,學生的學習變得主動、積極。學生在合作中學會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合作。因此,我覺得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運用多種多樣、行之有效的閱讀教學方式來達到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

以上幾點只是我從教十餘年來的幾點體會,其實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天地無限廣闊,作爲一名語文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創新閱讀教學方法,教會學生閱讀,讓閱讀伴隨孩子們的一生。

小學閱讀教學心得體會4

古人曾雲:“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想讓學生“不待解說,自曉其義”必突出一個“讀”字,讀的面要廣,讀的人數要多,讀的時間要多,要讀得落地有聲,書聲琅琅纔是語文課的主要特點之一。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以讀爲本,要求學生循序漸進地讀書,在學生粗讀課文初步感知其大意之後,着重抓好“讀通課文”的訓練,讓學生讀中感知、讀中感悟、讀中感染,讓每一堂語文課都書聲琅琅,學生長期浸染在琅琅的讀書聲中,既悟情又悟法,將有利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但是如何讓學生能夠帶着自己的情感去朗讀課文呢?

一、注重體驗,自讀自悟

閱讀教學就是透過觀察語言現象,思考語言文字的內涵,咀嚼語言文字的“滋味”,體驗語言文字的情感。當代的閱讀教學的學習活動不僅着眼於如何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而且注重使學習者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有效的體驗,積累有益的經驗,實現經驗的再創造。有體驗的讀,就是引向自“悟”,發展個性;就是擯棄繁瑣的分析,注重整體感悟。如教學《火燒雲》中的一段:“天空的雲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我引導學生注意閱讀的體驗,指導學生與文字進行對話:哪一個字用的好?爲什麼?有的認爲“紅”字用得特別好,有的認爲是“火”字,有的認爲是“燒”字。學生間展開了激烈的爭議,我引導學生反覆朗讀這句話,最後大家一致認爲是“燒”字。接着學生大膽發表了各自的意見:“燒”字讓我們感覺顏色特別美;“燒”字讓我們看出火燒雲在變化;“燒”字讓我們有天空的雲從西到東移動的感覺;……這種自悟自得的閱讀體驗,增強了學生的自主精神和創造精神,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在閱讀時依託語言文字的形象,加入自我的經驗認識和想像,喚起活生生的形象,體驗到文章蘊涵的人類文化的精華、人文價值以獲取美好的感受。

二、傳情達意,情感共鳴

新課標明確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而這種“即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只有透過深入的傳情達意的閱讀體驗才能獲得。即在理解的基礎上,對課文中優美的形象、深刻的意蘊、豐富的情感以及用詞造句的色彩、語言節奏的強弱、情調和風格特色等進行欣賞。“傳情達意”的讀要求讀者流入作品,馳騁想像,與作者產生共鳴。透過欣賞,獲得審美享受、感情陶冶、精神淨化。因此,我在教學中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傳情達意的深讀課文,沉浸其中,透過語言文字,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把握文章主旨,感悟做人之道;同時抓住典型語言資訊(如內容精彩之處,語言運用經典之處),領悟語言文字表情達意之精妙,並積累語言。或低聲讀,細吟慢讀,領會所讀作品的內容,在低誦中細細揣摩作者傳情達意的文字技巧和表現方法;或高聲讀,透過高聲誦讀傳達出作品的內在情感和蘊意;或模仿角色讀,即在閱讀人物對話的課文時,引導學生模仿文中人物的角色,揣摩各種人物的語氣、語調、心態和神情,使自己進入角色,高聲、反覆朗誦臺詞,找到身臨其境的感覺。

在閱讀教學中,面對一篇課文,我一般從文章的整體着眼,從那些牽一髮而動全局的詞句切入,指導朗讀。如教學《詹天佑》一課時,我直接切入文章的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問學生:“你認爲這句話的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讀?哪些詞應該重讀?”學生試讀之後紛紛舉手回答:“應用讚美的語氣”、“應用自豪的語氣”、“‘傑出’和‘愛國’這兩個詞語應重讀。”於是我請同學們讀此句,重讀“傑出”和“愛國”,讀出自豪和讚美的語氣。這樣一來,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思維,掌握了朗讀的技巧,同時也理解了文章的中心,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小學語文課本里的每一篇文章都伴隨作者深厚的感情,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利用課文中的感情因素,透過傳情達意的讀來激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從而領悟文章中心,深刻體會到作者的心靈深處,並且使學生在情感的感染中受到真善美的薰陶,使他們的語感得以培養,心靈得以美化,情操得以陶冶。傳情達意的讀,要指導學生做到字字不含糊,停頓、重讀和語調的把握有分寸,這樣傳情達意的讀,讀起來纔會抑揚頓挫分明,就能“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

三、聯繫生活,激勵學習

語文,是聽說讀寫的工具,以語言文字爲表現形式的課文是現實生活的反映。因此,語文知識與人們交際的需要密切地聯繫着。所以,閱讀教學藝術的根本目的和出發點也應該是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需要,使其產生學習語文的內在動力。

閱讀教學不能爲教課文而教課文,爲教知識而教知識,必須緊密聯繫日常生活實踐,特別是讀寫聽說活動,把課文中蘊含的語文知識和語文技能活化爲呈現在學生面前的一盤盤美食甘味,使學生真正認識到“學屬所需”、“學有所用”,從而產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主動自覺地去獲取知識,並積極運用所學知識,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如教授《落花生》一課,我針對學生普遍感到作文選材難這個問題,自始至終圍繞作文選材進行講讀,使學生認識平時留心觀察和勤於積累是獲得寫作素材的重要來源,一堂課講得生動活潑,學生學得津津有味。

閱讀教學離不開讀。只有透過讀才能推敲、揣摩、品味語言,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準確、生動,感受祖國語言的無窮魅力。在閱讀課上,一個好的教師應善於以自己的情感調動起學生的情感,使師生的情感與文章蘊涵的情感相吻合,當喜則喜,該怒則怒,師生一道激動、平靜、愉快、悲哀、得意、緊張、悠閒,讓閱讀“情意”濃濃,充滿着和諧、合作的氛圍。

小學閱讀教學心得體會5

讀課文要理解其中的詞語和句子,才能更好地瞭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基本思想;要會自覺地使用學過的詞語和組織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準確地表達出真情實感。掌握一定的詞語知識和句子知識,是發展閱讀和寫作的重要基礎。因此,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積累詞語和引導學生運用詞語十分重要,是培養閱讀能力的重要內容。詞語訓練要注意兩點:一是既要重視理解又要重視運用,把學和用結合起來;二是要與閱讀課文與理解文章結合起來。一些常用的詞語,要引導學生在說話和作文中學習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導學生加深認識,並讓他們口頭或書面造句子,學會使用。在引導學生理解詞語時應讓學生了解這些詞語和句子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詞語一讀就懂,不需要講解。有的詞語稍作比較;學生就理解了。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哪裏?重點應引導學生說,也就口頭運用。爲了是學生更好地理解運用祖國豐富的語言,有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課文中詞語、句式變換說法。

一、指導預習,教方法

預習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個重要方法,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學生剛上三年級,不會預習,我就把預習拿入課堂,集中上好預習指導課,教給學生預習方法:讀熟課文,要求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讀後能比較準確地回答出課文的主要內容;要藉助字典認字,理解詞語。

如在教學《孔子拜師》一課時,讓學生按上述預習方法學習課文,當學生熟讀課文,說出課文主要內容,並藉助字典認字,理解詞語,把不理解的句子劃上記號以後,再讓學生回顧剛纔的學習過程,讓學生自己歸納出預習的'方法和步驟。這樣,在課堂上指導三、四篇課文,學生就基本掌握了預習方法和步驟。

隨着閱讀訓練項目的進行,預習要求也相應提高,在上述訓練的基礎上,再給學生布置方向性預習提綱,讓學生有所遵循,使預習由扶向放過渡。學生課前做了充分預習,不僅提高了教效果,爲大量閱讀創造了條件,而且學生透過預習,掌握了預習方法和步驟,提高了自學能力,使閱讀起步訓練有了一個很好的開端。

二、上好精讀課,教學法。

集中識字後的閱讀教材是按單元分組的形式編寫的。教學時,要抓住本單元本組的訓練重點,以精讀帶略讀,以課內帶課外,以一篇帶多篇,有重點地、有計劃地訓練學生,逐步提高獨立閱讀能力。因此,要用主要精力上好精讀課,教給學生讀書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培養閱讀能力要善於啓發學生質疑,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在閱讀教學中,只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學生總是處於被動的局面。我們要透過篇一篇課文教學使學生學到閱讀知識的方法,形成閱讀能力。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就要想辦法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這樣學生就學得比較主動了。

教師可以讓學生預習課文,有不認識的字,讀讀拼音,詞義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決的,老師幫助解決。教學中,教師引導、啓發學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內容等)提出來。有的時候,學生確實提不出來,教師就問他們某句話,某個意思懂不懂。這樣讓學生逐步養成閱讀課文時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並且提出問題來的良好習慣。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儘可能啓發他們互相解答。他們確實解決不了的,才由教師講解。

四、營造良好閱讀氣氛

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衆所周知,良好的環境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前提,可以起到“潤物無聲”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條件,爲學生的閱讀創造良好的硬環境和軟環境。其中,硬環境就是創設良好的外在閱讀條件,如提供圖書閱覽室,內藏足夠的圖書,配置較大容納量的書桌,教室四壁張貼有關讀書的標語,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軟環境則是指教師在與學生的閱讀交流中建立的一種美好的情感氛圍,如對學生閱讀成果的贊同和肯定等。這樣,就能使他們在閱讀中產生成就感,從而更加積極地擴充自己的閱讀量。

五、大膽想象展開創新的翅膀

想象是思維的體操,是創新的翅膀,是拓展思維空間的內驅力,是人們對頭腦記憶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過程。由此可見,表象越豐富,想象就越開闊、越深刻。愛因斯坦說過:一切創造性勞動都是從創造性的想象開始的。想象是一種立足現實而又跨越時空的思維,它能結合以住的知識與經驗,在頭腦中形成創造性的新形象,把觀念的東西形象化,把形象的東西豐富化,從而使創造活動順利展開。

小學閱讀教學心得體會6

爲期兩天的培訓落下帷幕,冒着酷暑來回奔波實屬不易。先梳理一下培訓活動過程:王繼聚校長和陳學壯主任分別就狀物類散文和抒情性散文閱讀教學設計與實施做了專題報告,李大森校長針對教師專業發展做了報告,硃紅甫主任做了講座《基於學業水平質量檢測的閱讀教學追尋》。活動內容豐富,形式活潑,專家們走下來和教師互動,話題來自教學實際,以生動的語言、大量的實例和多年的教研經驗向我們詮釋了各個時間階段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閱讀教學的方向,更讓我們感受到了一位教師的敬業、樂業、創新、奉獻的情懷。專家們的報告使我對語文閱讀教學所走過的路程有清晰的瞭解,更明白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任務的艱鉅。場場精彩,讓我受益匪淺。

一、閱讀教學要以語言學習爲中心。

“語文”就是指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語文教學就是語言運用的教學。語文課程的“工具性”,要求語文教學要着眼於培養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實用功能。語言學習得好,運用語言的能力就強。可是目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許多教師由於認識的偏差,出現了人文性過度,工具性不足的傾向。表現爲:重感悟,輕訓練;重內容,輕語言;重閱讀,輕作文等。小學語言訓練要根據學生年齡的特點,有目的有順序地進行語言學習,幫助學生積累詞彙,正確、熟練地運用語言。

二、語文教師是閱讀教學的關鍵,語文課要表現語文老師的高度與深度。

各位專家都有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愛讀書,他們聯繫自己的實際,談了語文教師該如何提高的文化底蘊,提高素質修養。我們不僅僅深入課堂多聽課例,還要經常實踐研究,上課、研討、讀書、提高。我心中的語文教師應該是擁有一股自由的情感,一片思想的天空,進行專業的探索,不斷提升專業水平,具有大將風範,要有一股真正的人文氣質的形象。要達到這個高度,我們首先要做到:永葆激情,忠誠教育。語文教師要有“天高雲淡,笑看雲捲雲舒,潮起潮落,立於潮頭寫春秋”的胸懷與氣度。不要因爲壞境的改變,經濟的衝擊,地位的升降而改變,永遠保持一顆敬崗愛業的熱情的心。然後還要做到:張揚個性,銳意改革,創意教學,形成風格;業精於勤,潛心靜慮,默默努力,靜靜成長。最後還要做到:博覽羣書,好高致遠。教師要有精深的專業知識,開闊的人文視野,深厚的教育理論功底,博覽羣書,將我們的言行內化爲學術的性格,在反思中成長。

三、閱讀教學中,應該從教學生學會知識轉向教會學習。

我對這個觀點的理解是:閱讀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學法。指導學生學法要體現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教材爲情感載體的原則。一方面教師要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課本讓學生讀,思路讓學生講,規律讓學生找,學法讓學生悟,使閱讀方法真正成爲學生可貴的精神財富,另一方面要因勢利導。但是,指導學生學法時僅教給學生掌握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還不夠,還應注意以下三點:一是指導學生學法要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這是指導學生學法取得成效的必要條件。二十學法最好是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出來的,而不是老師生硬傳授的。三是要重視學習品格的培養,即培養學生的自主精神、創造精神,努力上進精神,這是指導學生學法取得成效的保證。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們作爲語文教師要是都能在實踐中總結、反思、提高,那麼,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將會走上一個更高的臺階。努力,期待!

小學閱讀教學心得體會7

12月21日,沐浴着冬日的暖陽,新建小學舉行了“名班主任工作室系列活動之六——走進繪本世界共享閱讀樂趣”。新建小學名班主任工作室的所有成員和一四班的家長朋友們參加了本次活動。

首先,一(4)班的馬鶯鶯老師和孩子們展示繪本閱讀《我爸爸》《我媽媽》,孩子們快樂地徜徉在繪本的世界裏。馬老師循循善誘,和藹可親,引導孩子們走進繪本仔細觀察,感受父母之愛的平凡與偉大。孩子們想象豐富,踊躍發言,精彩的課堂贏得了大家的陣陣掌聲。

接着李文靜老師談了自己在繪本閱讀教學中的體會。她總結了繪本閱讀教學的四點益處,一是幫助孩子學習語言;二是陶冶孩子的藝術情操;三是讓孩子從此愛上閱讀;四是幫助孩子健全人格。

五年級組的魏娜老師前段時間到陝西榆林參加了關於主題閱讀的交流活動,她和大家交流了學習收穫。強調“語文主題學習”要重視語文教學的實踐性,要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在“主題學習”課堂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要成爲最主要的學習方式,閱讀和交流要成爲課堂最主要的內容。

最後,校長耿國瑩強調:在今後的教學中要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帶領孩子們海量閱讀,享受閱讀的樂趣,爲每一位孩子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