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幼兒心理健康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啓發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心理健康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心理健康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

幼兒心理健康心得體會1

幼兒時期又是人生髮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個性特點和很多心理品質都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而這個時期是人生髮展的關鍵期,家長在面對性格內向的孩子來說應該要怎麼做呢?如何來改善孩子內向的性格?

那天親友聚會,正當幾個孩子興致勃勃的展示自己的才藝時,大家卻發現表哥家的孩子坐在一旁,不與其他小朋友玩耍,也不說話,看到別人津津有味的分享,他也只是投來怯懦的眼神,這時,大家也就注意到,這孩子過於內向了,不會社交,那麼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社交呢,掌握以下三點,可以事半功倍。

多肯定鼓勵孩子,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性格過於內向的原因往往是孩子不自信的表現,不自信的原因大多來自於父母以及身邊人的否定,以至於造成孩子的自我否定,從而讓他更加不敢社交,這種孩子的成長環境對他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多被誇讚的孩子性格會更加陽光開了,樂於分享,而自信心是孩子租出內心世界的第一步,孩子建立起自信心了,他就會更加想要表現自己,性格也就活潑了。因此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是件任重道遠的事情。

多給孩子表現的舞臺

孩子內向的原因離不開膽怯,他們害怕做錯,害怕“丟人”,這就需要家長多給孩子表現的舞臺,孩子的展示機會多了,也就不容易怯場,如果表現的好,孩子更加自信,願意向大家展示自己,就算偶爾表現失誤,也會鍛鍊孩子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展示自己的舞臺對孩子來說就像是成年人的社會,只有經歷的越多,孩子明白的、學習到的東西才越多,孩子內向的性格纔會逐漸完善。另一方面,“舞臺”也是孩子的社交場,透過自己的展現,孩子之間有了交流的話題,分享了經驗成果,也就逐漸開啟了社交圈。

千萬注意不要強迫孩子

最後要和大家說的這一點可是很重要噢~當孩子不願意表現自己或者是同大家交往時,千萬不要強迫孩子去做,這樣孩子不但會產生恐懼心理,還會產生厭倦情緒,這樣下次孩子就更不願意去主動社交了。父母應該做的就是引導孩子,開啟孩子的心扉,讓孩子發現其中的樂趣,學着把有趣的事和別人分享,這樣孩子自然而然就發現了社交的快樂,也就會主動社交了。

內向的孩子並非無藥可救,也許他們的內心世界更加豐富多彩,更加渴望和大家交流,我們要用適當的方法加以引導,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給孩子信心,相信我們的孩子會越來越陽光向上。

幼兒心理健康心得體會2

心理教育課不同於一般文化課,它的授課方式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其授課內容、方式、語言等等都與一般的文化課有很大的區別。而且涉及的知識領域是十分廣泛的。今天在聽了三位老師的心理健康教育課,也讓我做爲一名班主任深刻的瞭解到,開展這門課對與我們孩子的未來起着致關性的作用。

在教學的過程中,三位老師利用課前短短几分鐘的互動交流,緩解了學生上課的緊張情緒,創造了一個輕鬆、和諧的課堂和心理氛圍。在課堂上,透過老師不斷的引導,調動和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古寨小學老師讓學生把自己的想法用心的形式畫在一張白紙上,學生透過不同色彩的搭配,展現了自己當時的心理變化有多種情緒,這個教學過程充分的讓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很多。宋老師的《我挨批評了》中把學生身邊經常發生的小故事運用短片的形式記錄下來,並展現到課堂上,學生透過錄象交談自己的想法,最後讓學生敢於把自己的錯誤說出來,調節了孩子的心理過程。劉老師的《掌聲響起來》中透過三次掌聲的設計,發掘了孩子們的內在淺能,充分的提高了孩子們的自信心。

最後在評課中我們互相暢談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在學校開展的重要性,讓我感觸頗深。我們班主任要上好每一節心理健康教育課,必須透過課堂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知、情、意,讓它源於實踐,用於實踐。我自己總結了一些思路和想法:

1.抓住學生心理,以趣促學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同樣的內容,採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學生接受起來會更加樂意和主動。面對從未真正接觸過心理方面知識的學生,我在第一堂課裏以生活中常見的心理現象爲內容。從夢到星座,從“肢體語言”到“從衆”,引起了學生對心理世界的好奇,進而講述提高心理素質的好處:提高學習效率;合理調節情緒;形成良好性格;學會與人交往等,同時說明這些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課以後要涉及的內容。這堂課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引起學生對心理健康的興趣和重視,闡明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意義和目的,並讓學生正確的認識心理與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學目標,也爲以後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2.堅持核心原則,形散神聚

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重點在於活動中的體驗,絕不能爲了活動而活動,活動應該有主題,有核心。心理健康教育課也應該堅持一個核心,並圍繞這個核心,“行散神不散”,着重培養學生最基本的心理素質,讓他們學習和體驗到對自己的終生髮展有價值的核心觀念

3.聆聽他人故事,因勢利導

心理健康教育課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獲得的心理體驗和感悟程度。學生總是非常關注他人在同一問題上的表現,喜歡聆聽他人的“故事”。

心靈感悟:在課堂上,我經常會給同學們同齡人的“故事”。試圖讓學生明白這些問題別人都有,自己有也很是正常的,並相信這些問題可以解決,進而學習和掌握方法。其實學生在聆聽的同時,也在審視自己。

幼兒心理健康心得體會3

在現代社會,一個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表現爲認知功能正常,情緒反應適當,意志品質健全,自我意識正確,個性結構完整,人際關係協調,人生態度積極,社會適應良好,行爲表現規範和行爲與年齡相符等等。心理健康是一個終生相隨的人生課題,並且表現出很強的階段性。也就是說,同一個人,在人生髮展不同的時期或階段,由於對該階段發展任務的適應情況不同,其心理髮展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會變得不健康,我們作爲老師要善於觀察學生的一言一行,並且學習相關的心理學內容,教師更要無條件的尊重學生的人格。作爲教師要努力使教育適合學生的個別特點,教師要懂得他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價值觀,因此在教育中要靈活運用各種教育策略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們知道〈綱要〉中提倡:既要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又要重視幼兒的身體健康教育。可是,在我們的瞭解中,現在孩子們的家長都很重視幼兒的身體健康,大大忽視了孩子們的心理健康的培養。這段時間透過學習《幼兒心理健康和心理諮詢》,使我深深的體會到:我們必須重視幼兒心理健康的教育,只有這樣才能增強其對心理疾病的“免疫能力”。同時,在學習中我還知道了:幼兒心理髮展存在關鍵期。而這個時期也是幼兒的“敏感期”。這就告訴我們。必須抓住時機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也就是必須要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的教育。

可是如何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呢?

首先,要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其次,要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

最後。對幼兒進行活潑開朗性格的培養

以上就是我對《幼兒心理健康和心理諮詢》這一學科學習後的一點理解,透過學習,也給我敲了一個警鐘,我們必須要認真對待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了,既然學習了,我就從現在做起,認真面對我的孩子們,加強心理健康活動的教育。

幼兒心理健康心得體會4

這幾天我在網上認真學習了樑寧建老師的《心理健康與調試》和許春明老師的《創新驅動與知識產權》講座。這次學習使我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又有了新的認識和看法,已明白了知識產權的意義。我相信,這次的學習不僅僅只帶給了我理論高度的提升,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上的延續。

很多家長普遍認識幼兒教育就是每天哄哄孩子,和孩子玩玩遊戲,不要讓孩子出事就好了。很多人提起幼兒教師,都會覺得這是個既簡單又輕鬆的職業,但當幼兒園裏的幼兒出了點什麼事情,就會一股腦地指責教師和學校,教師所承受的負擔就非常重,心理的壓力特別大.認真分析這些壓力來源於以下幾點:

幼兒難教,現在的孩子狀況:獨生子女,好動,調皮、自私、自我中心,心理壓力主要來源於孩子的行爲習慣及留守兒童多;家長難處,家長的.角色定位,家長不理解,不配合、放任、不重視親子關係,對孩子期望過高;教師難當,付出的心血得不到社會的認同,收入少,知識增長太快,持續進修,期望過高,覺得自己失敗,不知道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感到有心無力,職業倦怠;自身家庭。,如生存壓力:房子,醫療,物價。家庭壓力:孩子教育,老人贍養等。

面對這些壓力,我們別無選擇,只有想辦法調適自己。

學會悅納自己。首先是愉快地接受自己。我是一名老師,“我行,一定行”並回想進久取得哪些成績,從而增強自尊、自強、自信、自愛的信念,並學會確立切實可行的近期目標。多角度看待問題。情緒理論認爲,情緒不是由某一誘發性事件本身引起,而是由經歷了這一事件的個體對這一事件的解釋和評價所引起的。要學會運用理性情緒療法調整自己對事件的認識態度,如:情緒不佳時,做自我分析。步驟是:找出使自己情緒不佳的誘發事件→分析自己對誘發事件的解釋、評價和看法→與自己不合理的信念進行辯論→透過調整自己的認識形成積極的情緒。不斷學習,增長才幹。能力的提高會促進自信的增強,有利於產生愉悅的心情。在工作之餘,我們要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透過充實自己,完善自己,以更強的自信、充實的準備面對工作和生活。

透過學習《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驅動創新》,我深刻認識到:我雖然是教師,但是我們對知識產權的問題還只是一知半解。對於著作權、發明專利權、商標權等等的認識還只是朦朦朧朧。透過學習以後,我懂得了知識產權是一種行政權力,現代社會中,知識產權作爲一種私權在各國普遍獲得確認和保護,知識產權制度作爲劃分知識產品公共屬性與私人屬性界限並調整知識創造、利用和傳播中所形成的社會關係的工具在各國普遍確立,並隨着科學技術和商品經濟的發展而不斷地拓展、豐富和完善。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知識產權制度發展迅速,不斷變革和創新,當前世界經濟已經處於知識經濟時代,技術創新已是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的最主要動力,與之相對應的,知識產權越來越成爲提升市場核心競爭力和進行市場壟斷的手段,知識產權制度因此成爲基礎性制度和社會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總之,我以後要對照實際,深刻反思,發現問題,找準不足,及時矯正。

幼兒心理健康心得體會5

學習了《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與心理調適》這一課程,本人受益匪淺。我覺得自己不僅學習到的是心理學的理論知識,而且讓我更爲自信更爲坦然地接受一次次的挑戰!

在這次學習中,我認真傾聽了教授與從事心理工作一線老師的講座,他們都以實實在在的案例和具體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了心理健康這門學科的魅力所在,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論引領,並且透過理論學習、自我剖析等讓我們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門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基礎教育,同時也讓我們知道,加強對學生的心理教育,可以減少甚至杜絕學生心理問題的發生。透過學習我還意識到要實現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學生的人格健全發展的目標,教師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尤其是班主任。所以在這幾天的學習中,我都認認真真地看教材,聽講座,做好筆記,學好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幫助學生學習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教師的心理健康也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好的教師能爲學生設計一個良好的心理成長環境。人不怕做事,就怕心累。當心累時,我們要有自我控制、自我調試的能力,保持樂觀積極的教育心態,不將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緒帶入教育工作中,不遷怒於孩子,剋制偏愛情緒,一視同仁地對待孩子,同時不將工作中不良情緒帶入家庭。我還學會了幾種解壓的方法:控制呼吸法、自我剖析法、學習轉移法、投身自然法、心情放假法、肌肉放鬆法。這些都給了我借鑑作用,正確認識自己透過學習,我意識到在工作中要有更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並且認識到,保持這種心態對每個人的工作、生活都是至關重要的。

這些將深深地影響着我、激勵着我對今後工作的態度,這也將直接地影響到我的學生們,使學生們能夠在良好的心態下學習、進步。在培訓學習中,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頗感自己的責任重大、知識貧乏。透過這次學習,我收穫頗豐、感想頗深:眼界開闊了、思考問題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許多疑問得到了解決或者啓發。對教育的認識有了一個新的提高,對心理健康與心理調適的素質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