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模板彙編6篇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習培訓心得體會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模板彙編6篇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篇1

首先感謝楊老師帶領我們走進攝影,聽了楊老師的攝影課,我們感悟頗深,他讓我們懂得:攝影是一門藝術,連接時空,記錄史實。它給大衆傳遞的是歷史,是現實,是時間與空間。它讓歷史定格,包括它的氣息和氛圍;它讓現實延伸,帶着它的魅力和遺憾。攝影以它無障礙的交流,向大衆傳遞的是一個完整的世界。這個世界既包括物質世界,也包括精神世界;既包括整體現實世界,也包括個體心靈世界,而且是這幾個世界統一的總和。

攝影爲何?把美凝聚在畫面中,透過凝聚的畫面來表達思想。我認爲,攝影最本質的東西不在攝影技術本身,而在於攝影之外的東西。“果欲學攝影,功夫在影外”。沒有對生活的獨特見解,沒有對許多終極問題的積極追問,沒有對世間本質的透徹理解,就不可能拍出好的作品。這個攝影外的東西,才真正決定了你能否拍出一流的作品。換句話說,就是自己本身的素質,決定了你的作品的素質。你是個什麼樣的人,達到了什麼樣的境界,你的作品就是你的外化,也只能達到你達到的那個境界。

熱愛生活才能攝影。在大自然中,用鏡頭去翻閱清山綠水在春夏秋冬的變化中揮就的精美畫卷,從白色的冬季看到五彩的春天,森林與山川的和諧、沙漠與草原的曠達、大海與礁岩的碰撞、天際與大地的展現??這一切都讓我感到自己在擴展、心靈在延伸、血液在沸騰。

地球如此博大、生命如此富饒,它使我們成長、昇華,從此,大自然將成爲一生的眷戀。 在平凡的生活中,用鏡頭去體會人性的真善美、去表達生命的執着與堅強、去感慨人生的冷暖。伴隨(轉載於:攝影培訓學習心得體會)着鏡頭的不斷變幻、生命歷經一年又一年不同的承載,心靈歷經一場又一場不同的收穫,人生歷經一次又一次不同的感悟,突然發現,忘記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攝影,如同放生。把自己融化在大自然中,用另一種方式傳遞自己對生命的感受和捕捉。於是,我寫下了關於攝影與感悟的一句座右銘:在一瞬間捕捉人生的風跡,在一剎那頓悟生命的雲影。

學會捕捉生活中的瞬間姿態,體味人間百態!生活中每時每刻都有着可以讓我們心靈震撼的瞬間,可惜的是我們整日爲理想不停的前行而忽略了周圍本可以打動心靈的美好。我們要學會如何用自己的眼睛去尋找它們,如何用眼睛發現。 攝影剛好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鏡頭後的我們是什麼感情,鏡頭下的那些畫面正好是這些感情的折射。 攝影有許多時候都牆角了作者某些意念,或許只有這樣才能讓讀者透過圖片更好的瞭解和讀懂作者。

境由心生。攝影,不僅記錄了當時的風景,也記錄了當時的心情。大自然的風光攝影,可以讓你寄情于山水間,陶冶情操,表達心聲,追求生活中閒情逸致的一面。暇時閱讀唐詩宋詞古典文學,亦能讓你的攝影作品增添一份韻味與意境。久之,攝影人會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用心靈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攝影是一種心情的修練。假如你情緒不好,遇事激動,可能的話,你學學攝影,如果你能學下去,那你的性情可以得到一種改變,這就

是修練。出家人坐禪是一種修練,書法、美術和音樂也是修練,當然攝影也一定是一種修練。每次跟着朋友們去照相,我不知道你們是否有這種感覺,我是非常的開心、暢亮。會把生活上的許多浮躁的東西,在攝影的過程裏,把它忘掉,至少可以得到當時的安寧和平靜。當然這種修練一定是“潤物細無聲”不知不覺的,不會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總之,一個人有一個人的世界,一個人有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審美情趣。每個人不同,就有着不同的藝術鑑賞方式。但美也有着大衆的規律,但你不妨石破天驚,來一次曠世駭俗的創作,這樣你的作品也許會劍走偏鋒,得到意外的驚喜,成爲傳世之作,但這樣的事情不多,但這個世界就沒有不可能的事。一個情感豐富的人如果用心感受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會發現值得記錄和留戀的東西很多。因爲生活中有許多豐富而精彩東西,精彩的生活還要人去感受。而是要用眼睛去發現,用感情去思維,用心靈去構圖,塑造人間的善與惡,美與醜。

攝影,真的不應該只是記錄,它應該是攝影着感情的表達,是攝影着某個觀點的體現,它融入我們的審美觀與價值觀。一張照片有這樣的元素,纔會引起讀者的共鳴,纔會耐看。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篇2

透過參加這次短期培訓,讓我開了眼界,學到了很多東西。使我進一步認識到教師這一職業的特殊性、自己的任務及肩負的使命,更加堅定了我搞好教學、科研工作的信心。並利用此次培訓所學理論和方法,不斷豐富和提高自身素質,處理好與同事以及學生們的關係,兢兢業業,刻苦鑽研,爲教育事業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授課教師的精彩講解、閃光的個人魅力,使我受益匪淺。在培訓過程中,老師們都不約而同地談到了當代教師身肩重任、角色特別這一問題,這似乎是一個比較陳舊的話題,但細細體會、琢磨他們的話語,覺得很有分量。這也使我對教師這一職業有了更深的思考和認識:首先,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其次,教師是榜樣。學高爲師,身正爲範也正是這個意思,這裏主要涉及做人的問題,學生都有向師性,實際上是做人的一種認同感。第三,教師是管理者。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調能力,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第四,教師是父母。作爲一名教師,要富有愛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所以我們說教師是父母。並且,教師還要善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展需要。第五,教師是朋友。所謂良師益友,就是強調教師和學生要交心,師生之間的融洽度、親和力要達到知心朋友一樣。最後,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學、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等,應瞭解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心理困惑和心理壓力等,以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排解,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

 一、理解教師職業,提升自我素養

作爲教師,師德是必備的。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引下,首先,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其次,教師是榜樣,學高爲師,身正爲範也正是這個意思,這裏主要涉及做人的問題,學生都有向師性,實際上是做人的一種認同感;同時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爲學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師是管理者,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調能力,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第四,教師是父母,作爲一名教師,要富有愛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所以我們說教師是父母。並且,教師還要善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展需要。第五,教師是朋友,所謂良師益友,就是強調教師和學生要交心,師生之間的融洽度、親和力要達到知心朋友一樣。最後,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學、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等,應瞭解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心理困惑、心理壓力等,以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排解,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作爲教師,不僅具有一定的專業水準,更要具有優秀的心理品質與道德意識。

 二、用新教育教學理念以及心理學基礎指引自己的工作

培訓爲我即將面臨的實際工作提供了許多方法和策略。在培訓中,從事教育多年、教學經驗豐富的骨幹教師根據自己的實際經驗給我們介紹了一些當好教師的要點和方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談到教師的發展問題上,幾位老師都強調了適時調整和更新自身知識結構、終身學習的做法;在談到面對困難如何克服的問題上,各位老師還提出瞭如何加強教師之間團結合作的方法;在教學教法經驗方面,透過“聽課、評課”的指導,讓我更加明確上好一堂專業課的標準,適時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以藝術的眼光去對待教學,爭取精益求精。

透過專家們的指導,讓我從方法上得到了一些深化,尤其是對待學生與管理班級。一些具體的事例,讓我深刻地意識到做好育人工作,首先要提升自己的感悟能力。一些生動的班會課,讓我們掌聲不斷,讓我的心爲之感動,也讓我反思自己,學習到了一種育人的新視角。在這次培訓中,老師所講述的一些方法,實際上就爲我們新老師起到了“揚帆導航”的作用,我覺得包括我在內的所有新老師必須好好地吸收和採納。

三、正確的職業規劃

培訓使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和動力。這次培訓中,教師心理調適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平衡,並獲得了更多的方法,這對自己是一種鼓勵。鼓勵新教師適應教學環境、生活環境、人際關係環境;鼓勵我們要更加理性地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角色。要在教師這一行業獲得成就,自己首先要熱愛這個職業,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提高自己。在教學中,不能墨守陳規,要不斷地發展,不斷去思索適合自己.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篇3

聽了韋老師兩次的課程培訓,我的收穫是頗多的。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面臨許許多多選擇,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職業,也可以規劃自己的未來。由於每個人的閱歷不盡相同,所以大家對生活的理解也不同,彼此的思想觀念也有很大的差異。人就這麼一輩子!因此有人選擇了索取與享受,而有人則選擇了給予與奉獻,還有大量非常善良但心態與行動卻一直在搖擺的尋常百姓。這也就形成了日常的文化差異。

李總提出我們xx公司管理的核心是以人爲本,有人這樣說,一個企業應是一所學校、一支軍隊和一個家庭,這種比喻確實有其道理,他告訴我們一個企業要擁有一個能使自己的員工能透過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的環境,這也許是企業人才來源的最好的途徑。首先我們應該認識到,什麼樣的人才是企業優秀的人才?一個企業的優秀人才,應該是深知企業的文化,在思想上能有機地溶入企業的文化中成爲一個整體,同時具備能創造性地、出色地完成本職工作的能力,特別是前者尤爲重要。

來到xx公司就職,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種期待:希望透過自身的奮鬥來實現自我價值,同時獲得合理公平的回報。這種回報不僅僅是物質上的,而且也包括精神上的。有時,絕對公平是沒有的,但如果失去了基本的公平,一個團隊就不可能團結,分崩瓦解只是遲早的問題。怎樣讓這個團隊擰成一股繩,發揮出最大最好的效應,是我們迫切需思索的問題!我們在工作的過程中應該貫徹堂堂正正爲人、兢兢業業做事的原則,而不是把它當成一種口號,而是把它切切實實地融入到具體的工作和公司的經營活動中。

創新、超越、團結、務實這是Xx公司的企業文化的一種體現,以服從組織、團隊合作、責任敬業、誠實守信和自我批判等的企業價值觀和文化爲依據,這種文化與管理,是公司發展過程中多年經驗的積累與沉澱,是Xx公司人集體智慧的結晶。

一個企業如何建立自己的企業文化,我認爲沒有固定的模式,我們要透過工作的實踐來不斷的學習,積極地注意吸納其它企業的先進思想,結合公司的實際和自己的員工來共同建立的一種文化。如經營理念、管理理念、服務理念、風險理念、人才理念等等一系列形成企業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一個擁有優秀文化的企業,在今後的市場競爭中,纔可能得以生存和發展,其資本纔可能不斷增加,而且成爲真正有價值的資本,否則,再多的資本也不過是一堆廢紙,因爲它會在今後的市場競爭中逐漸喪失。

公司的企業的文化是開放的、包容和不斷髮展的,所以只要我們繼承這種文化,並將其發揚光大,集體團結一致共同奮鬥,我們有理由相信Xx的明天會更好!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篇4

短短十餘天的培訓,轉瞬即逝,有財大老師諄諄的教誨,也有公司前輩激情的講說,還有拓展訓練中教官奮亢的奔壯。都是我在培訓班中最深切的回憶,也將成爲我人生道路上的一道亮麗的里程碑。

此次培訓中我發現了自己本身存在的缺陷,專業技術知識的不足,團隊協作精神的欠缺,不能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定位,最重要的是我沒有堅持的任性、時刻學習的意念和戰勝自我的勇氣。當然我也收穫了很多,因爲學習,我瞭解了推己及人的道理;因爲學習,我明白了苦中作樂的情趣;因爲學習,我知道了要堅守自己的信念、恪守公司的規章制度

讓我最難忘的事情:葉處連續五次蒞臨並給予了我們他最殷切的期望,在他和我們的心得分享中,我感受到一個人的成長首先與他的團隊是分不開的,要學會把自己融入到自己的集體中去,因爲你只是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然而你又不是一個獨立的自我,是和大家息息相關、共同進步的。其次就是必須給自己制定一個適時可行的目標,我們要擁有的是奮鬥中實現目標的快樂而不是盲目的前行。儘管在前進的道路上充滿了荊棘和磨難,但我們一定要學會不畏懼、不膽怯。因爲未來不相信眼淚,只有堅韌不拔才能走向成功。最後就是要養成一個終身學習的.好習慣,“活到老學到老”,我們從來都是把它當作一句格言來奉行卻不曾去履行。在當今資訊技術快速更新的時代,學習已經成爲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門功課。社會有時候更需要我們停下自己前進的腳步,給自我充電!

寶劍鋒叢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儘管我們充滿朝氣和活力,但依舊無法擺脫稚嫩,只要我們時刻學會感悟,知道感恩,纔會領略到生活中的點滴收穫。儘管我們信心百倍,但依然無法逃避磨難,只要我們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才能承擔起國壽賦予我們的責任。

一天一點一滴,我們會慢慢成長。有風有雨有彩虹,我們會一路走來。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篇5

培訓老師都是延大的心理學專家,並且有的教師都有出國學習的、全國進行心理輔導的教授們,可以說能聽到他們授課真是難得,所以我放棄週六週日的休息,放棄各種節日都會積極地上延吉學習,因爲我很珍惜他們上的每一節課。開始由崔老師給我們上課,可以在聽教師給我們上課,對我來講是一個挑戰,特別在語言上。她從事基礎心理學開始介紹,然後慢慢過渡到心理技能。經過此次培訓,我才分清,心理的正常與不正常。一般所說的心理問題是指正常心理中的不健康心理,而不正常心理則是指有心理疾病,這就需要去醫院進行診斷治療了。我們通常所說的心理諮詢的面對人羣是心理正常的人羣中不健康的。有心理問題傾向的大都是貧困生,他們有的自卑,有的偏激,有的過於自信。不過是自卑心理的佔大多數,因爲家裏的貧困,所以他們交不起學費,穿不起漂亮的衣服,害怕班上同學嘲笑,即使是成績再優秀也好,也打消不了他們中一些人的自卑感。培訓時,老師們也有說過,他們並不想成爲獨行俠的,給人感覺好像很獨立,很瀟灑,其實他們內心的孤獨感是那些家庭優越的學生們無法體會的。

並不是說家庭貧困的學生纔有心理問題,家庭富裕的學生也會有。有些家庭富裕的學生家長並不關心自己的孩子,只是將錢給孩子花,自己忙自己的事業,這樣就會造成孩子的心理扭曲。記得有個老師就講過這種情況,說是一個單親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那個孩子的媽媽很會做生意,也做得很好,可是她總是不在家。到後來孩子上了大學了,再一次心理普查中,查出這個孩子有心理問題,於是心理輔導老師就找了那個孩子談話,結果卻發現,那個孩子很痛恨自己的母親,甚至是想殺了她。爲什麼呢?就是因爲那個母親除了賺錢,根本就不關心自己,使得自己像是被拋棄了一般,這是一種很可怕的現象。

這次培訓,我認爲,收穫太多;太多,就像一個永遠不知道滿足的孩子一樣,汲取知識、感受、體驗。覺得學習心理諮詢,不只是能拿到一本資格證書,而且還能學習到很多與我們日常學習、生活、工作有很大幫助的知識。

總而言之,透過參加此次心理諮詢培訓,使我受益良多,在提高自己專業知識水平,完善知識結構,促進自我成長,提升工作理念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溝通意識、創新意識方面有了積極地轉變。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篇6

我們一直處在這個大家庭中,我們也曾無數次提到團隊這個詞,也曾討論過什麼是團隊,也知道團隊的力量是1 1大於2;但是沒曾想過團隊真正的內涵,也沒有真正領會出做好一個高績效團隊應從哪幾方面突破,只是在發現問題時會想到該怎樣去做的更好。

雖然我們每天做的事情都是與團隊應該做的事是一樣的,但是我們沒有把它羅列、歸納總結出來,只知道要做到最好,被認可就可以,而沒有做到一個成功的團隊應該做到的標準。其實大家心理也知道現在我們這個團隊還沒有達到我們想要的境況,可能有的會認爲這樣做比較好,有的會認爲那樣做也能做好,就是沒有理出一個明確的方向和標準,到底要怎麼做才能讓這個團隊戰無不勝,每個人都能在快樂工作中來成就自我。

在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是團隊的含義以後才真正明白了它的真正含義,爲了共同的利益大家走到了一起,透過有效的溝通、共同奮鬥、共同負責、共同承諾、且才能互補、團結和諧的組織。如果把我們這支團隊放在這個定義裏,大家是不會有任何疑義的,我們都做了,而且正在努力的把它做好,讓團隊向成功的、高績效的團隊前進。但是當我們看到四個演示圖時,我們發現其實我們離最終目標還有一段比較長的距離。問題在於我們沒有找到真正要做好一個優秀的團隊標準。

談到這裏,我想起了《輸贏》這本書,作者把團隊已經詮釋的再清晰不過了,當我看到這個沒有人要的羣體,從散慢、彼此間的不信任,大家各忙各的只求能保住飯碗就行,更別提共同奮鬥、共同負責、共同承諾、共同溝通這一說;團結和諧、執行、互助、高效能了更是離他們遙遠的想都沒想過。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羣體,最後成爲了整個企業最好的團隊,令大家不得不佩服。不管故事中怎麼表達,單就團隊這個定義來說他們確實做到了一個成功團隊應該做到的一切。從利益分析、溝通來恢復團隊的士氣,形成共同奮鬥的目標、在技能上主動與大家共享、主動幫助同事分析客戶傳授經驗尋找解決方案,最終建立了彼此間的信任,隨着深入的溝通大家形成了共同的責任,共同的承諾;不僅如此領導的授權及分工,不但讓每個人都發揮了潛質,而且在工作中再一次的形成了才能互補、相互協作,在工作與利益上實現雙贏。每個人的工作,及客戶情況,領導不會直接干預,提供建議,透過溝通後讓每個人自己拿主意,自己決定,讓每個人看到自己能行。這就是一個成功的高績效的團隊,也是我們現在要共同學習的團隊。

其實無論怎樣,我們從上述都能看得出來,要想成爲成功的、高績效的團隊不光是團隊的事,而是團隊裏每一個人的事,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積極參與團隊的每一件事,每一個人都能不用過多的安排去主動做事情,如果我們毫無保留的把自己的經驗共享,當別人工作完不成或者出現錯誤時我們能夠主動幫助他解決,像自己的工作一樣共同完成,而不是袖手旁觀看笑話。實際上在我們的工作中不管那一個同事事情沒完成,工作出了差錯,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有責任的,所以大家要主動多溝通,不僅僅是個人與個人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員工與領導之間都是必須的。只有大家心往一塊走,勁往一處使的時候,我們纔會爲了目標共同奮鬥、共同承諾,才能營造一個和諧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