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幼兒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幼兒階段是人生的奠基階段,而幼兒教師是年輕一代最初的啓蒙教師,在幼兒成長過程中起着主導作用,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教育學習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參考!

幼兒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幼兒教育學習心得體會一

每個教師都想成爲幼兒喜歡的教師。好老師應具備哪些特徵呢?教師認爲幼兒喜歡的教師特徵是否就是幼兒喜歡的教師特徵呢?針對這些問題,筆者對太原市71名幼兒園教師和58名幼兒作了調查。

我們對教師採用問卷調查法,請教師“列舉至少六個你認爲幼兒喜歡的教師特徵”;對幼兒採用訪談法,設計了一些簡單、具體的問題,如“你喜歡哪個老師”“你爲什麼喜歡她”“你覺得她怎麼好”。

教師與幼兒給出的回答多爲具體特徵,筆者將其整理概括爲五大方面:性格因素(如活潑、愛笑、溫柔),外貌因素(如漂亮、年輕、嗓音悅耳),生活照顧因素(如像媽媽一樣、悉心照顧飲食及睡覺),認知因素(如知識豐富、多才多藝)和交往因素(如鼓勵、尊重)。

一、幼兒喜歡的教師特徵與教師認爲幼兒喜歡的教師特徵的比較   “交往因素”(佔34.8%)和“性格因素”(佔34.1%)是教師認爲幼兒喜歡的教師的兩個主要特徵,其他依次是“外貌因素”(佔18.5%)、“認知因素”(佔6.4%)、“生活照顧因素”(佔6.2%)。而在幼兒心目中,“交往因素”和“生活照顧因素”佔同樣的比重(33.3%),“認知因素”“陛格因素”“外貌因素”則各佔23.2%、5.8%和4.3%。

對比發現,教師認爲幼兒喜歡的教師特徵與幼兒喜歡的教師特徵除“交往因素”相符,其他存在明顯差異。在教師心目中,自己良好的性格與良好的師幼關係是讓幼兒喜歡的關鍵因素,這符合“尊重孩子”“增強自身的榜樣作用”的理念。而幼兒在偏重“交往因素”的同時,也很偏愛教師給予他們“生活上的照顧”。這提示教師要將幼兒當作“平等的人”來交往,還要將他們當作“不平等的人”來照顧。

教師和幼兒在“認知因素”上的差異,主要是因爲如今的孩子具有更強的求知慾和接受能力,但有一部分教師低估了幼兒的學習能力。

二、不同年齡幼兒喜歡的教師特徵的比較   小班幼兒更喜歡教師在生活上給予體貼的照顧,單“生活照顧”一項就佔到60%。幫助小班幼兒建立安全感是使幼兒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的關鍵,也是幼兒接受教育的基本前提。這就要求教師在對待小班幼兒時應以照顧爲主,給他們更多的關愛。

到中班階段,幼兒對上述五個因素都有所關注,特別是對“交往因素”的關注度有所上升,而對“生活照顧因素”的關注度則有較大比率的下降(以上兩項均佔33.3%)。另一個較明顯的變化是他們對“認知因素”的.關注度有較高提升(佔23.2%)。這是因爲中班幼兒對環境已適應,且隨着年齡的增長,對交往和認知的需求更高了。

大班幼兒各種需求的分化更加明顯,對“生活照顧因素”的關注度已降至20%,認知需求和交往需求則各佔25%和35%。教師應根據他們的需要給予一定的知識準備和心理準備,當然這些準備離不開師幼之間的良好交往。

三、男女幼兒喜歡的教師特徵的比較   在男孩所喜歡的教師特徵中,“交往因素”所佔分值最高,爲37.5%,其次是“生活照顧因素”(31.2%)、“認知因素”(25%)、“外貌因素”(6.3%),他們對教師的“性格因素”似乎不在意。在女孩所喜歡的教師特徵中,“生活照顧因素”所佔分值最高,爲35.2%,其次是“交往因素”(29.7%)、“認知因素”(21.6%)、“性格因素”(佔10.8%)和“外貌因素”(2.7%)。對比來看,男孩更注重“交往因素”,女孩更注重“生活照顧因素”,而他們在對“認知因素”的關注程度上並無很大差異。

四、建議   幼兒最喜歡的教師特徵是“生活照顧”和“交往”,而教師認爲幼兒最喜歡的教師首先應該具備良好的“性格”並能與幼兒良好“交往”。相符部分說明教師正確理解了幼兒的需要,而不相符部分正是教師努力的方向。另外,教師的“性格因素”受幼兒的關注度雖然比較低,但不能被忽視。教師應不斷加強自身的修養,完善自己的人格,使教師榜樣這一“潛在課程”在幼兒身心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

教師應根據幼兒的不同年齡特點和需求提供適宜的教育。在小班,應更多地給予幼兒生活上的照顧,讓他們有安全感;到中、大班,則應多與幼兒交往,促進幼兒獲得情感、意志、道德等多方面的發展,同時滿足他們的求知慾望。    教師應根據男、女幼兒的不同特點進行教育。既然男孩更喜歡“交往因素”,教師就可以多在交往中傳遞資訊,鍛鍊他們的能力。而對女孩,教師應透過生活照顧使她們獲得安全感並由此信任教師。同時,由於女孩更注重教師的“性格因素”,所以教師可以更多地透過自身的榜樣作用來感染、教育她們。

  幼兒教育學習心得體會二

5月16日—17日,我有幸參加了州教育局組織的爲期兩天的學前教育培訓活動。本次培訓活動結合實際情況,開展的培訓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透過這次培訓學習,我收益頗多。 本次的培訓是圍繞着科學保教、幼兒園體育活動的意義與價值、幼兒園教師職業的道德規範、幼兒園課程與幼兒園小學化課程的區別、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管理培訓五大模組內容展開。旨在幫助我們幼兒教師進一步理解幼兒園課程,提升我們幼兒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和教學實施能力;進一步學習教師基本素養,提升師德師風素養,規範教師禮儀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進一步科學、規範開展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工作,保障兒童健康成長。

在培訓過程中,教育專家們以理論與課例分析相結合的方式,採用主題講座、專業對話、課例評析、現場演練、互動參與等方式進行。他們展示的內容豐富多彩,讓人應接不暇。除了傳統的專家主題講座外,本次培訓還立足區域優秀園長資源,讓優秀園長爲我們進行了同伴互助的培訓。其中學前教育體育活動的現場獻課等豐富而富有鮮明特點的培訓形式,帶動了我們教師的學習氣氛,提高了我們學習的興趣,能讓更多的教師參與到其中去,把更多的機會和空間留給我們教師,讓培訓更加落地和接地氣,營造了互學、樂學的愉悅氛圍。在培訓現場中時而靜心聆聽,鴉雀無聲;時而讚口不絕,掌聲雷鳴;時而課間載歌載舞、笑聲連綿不絕,濃厚的學習氛圍中無不透露着輕鬆與愉悅。

在這次培訓中教育專家還針對新理念下的幼兒園課程爲我們進行了精彩的解讀。讓我更好的感受到幼兒園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舊觀念下的小學化問題嚴重違背了幼兒成長的規律,空間的侷限性,課程的單一性,一塊黑板一個老師的大班額問題、使老師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在每個孩子的身上,從而對幼兒的身心發展都造成了嚴重的危害。新理念下的幼兒園應以培養幼兒的養成教育、團結協作、智力發展、學習習慣、語言交流、興趣愛好爲主導思想。舊觀念下我們把知識看作是靜態的、結論性的,而新觀念下的知識要看作是動態的、過程性的,不要用固定的模式去要求幼兒,要孩子的思維自由發展、認真觀察,引導孩子去理解。以探究性爲核心特徵親身體驗的、問題性的、合作性的學習,並使正式課程與非正式課程有機結合。

培訓中明確了在幼兒教育中,要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要給孩子足夠的尊重和信任,應該根據各年齡段兒童在教育中存在的不同側重點,實施相應的教育教學活動。我清楚地認識到教師應該做一個有心人,善於觀察兒童的生活與學習,從孩子的生活中、興趣中去發現孩子,引導孩子,教育孩子。我們不但要學會“教”,更應學會“學”,學會怎樣做人。對托幼機構衛生保健知識的學習,讓我學到了不少的衛生保健知識,包括:健康檢查、全日制觀察制度

總之,感謝中心校領導給我這次學習的機會,同時也感謝州教育局領導爲我們一線的幼兒教師組織這樣的活動,還要感謝各位專家老師的精彩的講座,讓我們學得了不少知識。我會將所學的知識傳達給我園其他教師,並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爲農村幼教事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