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教師網絡的學習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

我們有一些啓發後,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網絡的學習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網絡的學習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

教師網絡的學習心得體會1

今年我非常有幸參加了幼兒園教師遠程培訓,在這一段時間的培訓學習中,不僅觀摩了優秀教師的優秀案例,而且聆聽了專家對優秀案例的評析,還學習了各位專家分別從幼兒園的健康教育領域、語言教育領域、社會教育領域、科學教育領域、音樂教育領域、美術教育領域等十幾方面的講座。透過這短時間的學習,收穫頗多,現在談談自己的幾點學習心得:

一、培訓改變了我的教育教學理念

本次培訓安排了多位教授給我們做精彩的講座。各位教授的講座,闡述了他們對幼兒園教育的獨特見解,對新課程的各種看法,並向我們介紹了比較前沿的教育理論知識。作爲一名幼兒教師,要學習新《綱要》,新課程標準,學習新理念,樹立新觀念,尊重幼兒的個性與尊嚴,建立民主、平等的師幼關係,注重幼兒健康、認知、情感、態度、科學、藝術、創造性等方面和諧發展。與之相適應的課程,教育活動過程、模式、內容、形式、方法、結果、評價等方面別具一格,新穎有趣,實現共同發展。新時代的幼兒教育呼喚與時俱進的新教師,要體現在觀念要新,要常新,更新,堅持發展性,樹立新的幼兒觀、教育觀、質量觀、目標觀、課程觀、師生觀、資源觀,做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領潮人。

二、網絡平臺的搭建,促進了我的成長

這次培訓活動,透過網絡論壇實現了教師與課程專家的面對面交流,解決了教師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增強了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培訓中,講座、課例、網絡交流等新穎、豐富的形式,爲參訓教師開啟了一扇學科理念、理論、實踐活動的視窗,增強了培訓的實效性。學習中,我堅持與其他學員保持密切聯繫,按時交流各自的感受與作業,使自己能博採衆長、開闊視野,在不斷的交流學習中成熟起來。

三、培訓指引了我教育生涯的方向

聽了講座,我覺得在今後的教學生涯中,我應該把眼光放長遠一些;課堂教學中應營造主動探索、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鼓勵創新性學習,發揮幼兒的主體能動性;要敢於打破常規,激發幼兒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慾望;尊重幼兒個性,善於發現和保護幼兒的創新意識,使每個幼兒都能發揮自身潛能。今後我會學以致用,我會將在這個平臺學到的新知識儘快地內化爲自己的東西,結合我園實際情況,針對幼兒的特點,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中去,努力學習同行們的學習態度,求知精神,協作能力,積極參加各種與教育教學相關的培訓,不斷的爲自己“充電”,真正實現“在行動研究中成長”。

這次網絡培訓已接近尾聲,但我會把這次培訓的學習成果當成新的開始,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完善自我,加強自己的專業素養,豐富自己的實踐經驗,爭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

教師網絡的學習心得體會2

隨着網絡時代的到來,我校也掀起了網絡學習熱潮。爲此,我校領導爲我們一線的教師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搭建了網絡學習的平臺——網絡學習。

網絡學習爲我們提供了新的人生起點,迎來了新的教育方式。讓我們隨時隨地不受地區、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能夠快捷、方便地接受更多的新的知識,尋找到適合我們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在網絡學習中我與同行們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在互動中我學到了一些粗淺的網絡知識,從不知怎樣建立博客、怎樣進入博客到怎樣發表文章等。老師們的答疑解惑讓我在學習上信心百倍,更使我的學習進步很快,教育教學工作有了動力和努力的方向。是網絡學習讓我體味到了人生從來未有過的快樂與欣喜。

網絡就象一個強大的磁場,深深地吸引着我,影響着我。使我把它融入我教學工作之中。利用網絡教學有助於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真正對教育教學起到全方位的變革作用。

首先,網絡爲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教學情景,它淡化了課堂與“真實世界”之間的距離,擴展了教師的學習空間,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了教師與真實世界的接觸與聯繫。語文課堂上,課前我們可以到網絡上搜尋資料(包括文字、圖片等),課上再把蒐集到的大量資料與夥伴交流共享。在這樣的學習情境中,教師可以積極主動去探求知識,保持最旺盛的求知慾望,對資料的蒐集、整理與分析爲學生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搭建平臺,有利於建構新型的教學模式。

其次,網絡學習有利於教師共同探究問題,網上交流等活動,使業餘生活趣味化,其核心是要發揮教師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網絡的學習能夠給予教師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

參加網絡學習,對於我們一線教師來說,絕不是爲了一時的興趣,更不是爲了完成任務或是趕時髦、裝門面。而是要透過知識的積澱,充實自己、完善自己。鋪設一條使自己成爲一名合格教師的人生之路。

教師網絡的學習心得體會3

這次全縣組織的教師網絡學習使我無論是思想意識還是個人工作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透過觀看視頻課程、傾聽專家教師點評,我教學工作有了更深的認識,教育思路開闊了很多,對今後的教育教學有了新的目標和方向,可謂耳目一新,受益匪淺。現將我的培訓收穫和體會總結如下:

透過學習,我覺得教師應該給學生正確的、成功的愛,因爲“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一句我們每一個教師都耳熟能詳的教育名言,但爲什麼有時我們的工作結果卻常常背離了我們的初衷,沒有朝着我們預期的方向發展呢?這往往是因爲我們沒有掌握正確的愛的方法。

教師的愛不應是盲目的、隨意的,它應該建立在我們對每一個學生全面、深入、客觀的瞭解的基礎之上。當我們接手了一個新的班級,要儘快着手瞭解每一個學生的性格愛好、脾氣秉性、興趣特長、家庭情況、學習狀況、學習特點等,熟記於心,這將爲我們有的放矢的開展工作創造前提,爲我們選準教育的最佳突破口創造條件。

瞭解學生的途徑很多,如自我介紹、寫寫心裏話、個別談話等,但更爲重要的是我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心去交流,只有當你真正贏得了學生的信任,她們纔會真正對你敞開心扉,你才能深入他們的內心世界,摸清他們的脈搏,知道撥動哪一根琴絃才能引起師生間情感的共鳴。

我們要想贏得學生的信任與尊重,就先要學會尊重學生,因爲尊重是相互的。不要認爲我們施教於他們,便高高在上、頤指氣使,並覺得他們理所當然就要聽我們的。要清醒地意識到:在人格上,我們與學生是完全平等的,他們同我們一樣渴望得到尊重與呵護。我們應該在學生的心靈上從小爲他們撥撒下理解、尊重與信任的種子。

幫助學生就如同給病人看病,最重要的是找到病根,班主任在工作中就要弄清學生出現問題的根本原因,對症下藥,從根本上幫助學生改正錯誤,不要只看到表面,不關心內裏,使得類似的問題總是不能得到解決。

師愛的最高境界不是母愛,也不是父愛,而是朋友之愛。其原因就是朋友之愛才是平等的,像朋友一樣談時事,談學習,談未來,談做人。在他們的成長曆程中,師生的心靈琴絃一定會鳴奏出一曲曲動人而和諧的樂章。。

教師網絡的學習心得體會4

作爲一名《工程製圖》課程教學的年輕教師,能有機會參加全國高校教師網絡課程《工程製圖》的培訓,感到非常榮幸。本次課程於年12月1—3日舉行三天,我參加的是安徽省分中心的培訓(蕪湖市安徽師範大學科技樓2樓),由浙江大學陸國棟教授和施嶽定教授主講。透過這次培訓使我收穫很大,對創建精品課程方面有一些自己的心得體會,我認爲有下列幾方面的突破:

1、內容方面的突破

工程製圖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和創造性形體分析能力,具有培養工程文化素質以及形象思維和創新意識的功能。目前的工程製圖課程內容體系採用從二維圖形到三維物體的知識架構,新的工程製圖課程內容體系採用從三維物體構形到二維圖形表達再到三維物體重構的知識架構,更加符合認知規律,更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和創造性形體構形的設計創新能力,對培養創新性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2、教學手段的突破

實現教學手段的突破,是工程製圖課程的教學特點所決定的:教學中需用大量的實物模型;教學用掛圖多,由於掛圖較小,坐在教室後面的同學很難看清楚,教學效果較差;教師課堂上畫圖多;教學中所使用的模型及掛圖基本是靜態示教模式,不利於空間想象力的培養等等特點充分表明工程製圖課程實現全面電子化教學手段的必要性。因此,將模型、掛圖、黑板圖等製作成電子模型、電子掛圖、電子講稿等教學用CAI課件,可以將抽象的內容形象化,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培養新型人才產生深遠的影響。

3、教學方法的.突破

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啓發教學,注重將工程圖學課程與工程實際問題、科學前沿、相關學科知識結合起來,啓發學生多向思維。注重學生參與,除課堂提問、討論外,經常讓學生做一些小設計。如在講授平面切割體時,由於該部分內容較難掌握,有些學生難以想象出空間形狀,教師就鼓勵學生用一些易於切割的材料(如橡皮泥、泥土、蘿蔔等)自己動手,逐步將物體形狀切割出來,使學生很快掌握這部分知識。

4、實踐方面的突破

《工程製圖》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但是,《工程製圖》課缺乏實踐過程,因此,教學過程中必須大力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的理論方法和知識去分析、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實際動手能力和觀察分析問題的的能力。透過繪製簡單模型的視圖,認識和感知三維實體的結構。透過零件測繪,部件測繪等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全面培養學生製圖的綜合能力和工程設計能力。

透過參加這次培訓解決了一些我在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並得到了許多方面的指導。感到自己受益匪淺,非常感謝高教司網絡培訓中心給我們提供的這樣一個機會。

教師網絡的學習心得體會5

說到網絡,很多人就想到聊天、遊戲,確實,現在上網的人很多,上網的老師也越來越多。許許多多的人把網絡當作娛樂、消遣的工具,也從中得到了許多輕鬆和愉快。然而,網絡對於我們老師來說,還有更加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它能夠助推我們專業發展。

走進網絡教研,就猶如讀一本書,又好似在和許多專家學者、知心朋友談話交流。它不僅可以擴大視野,還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網絡教研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研究、工作和交流的平臺。所以我說,誰走進了網絡教研,誰就乘上了專業發展的快車;誰運用了網絡教研,誰就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一、開闊了視野,拓寬了知識面。在沒有接觸教研網之前,把它想象的很難,很神奇,甚至認爲它不是我們所操作和駕御的了的,當真正接觸後,才發現它並非想象中的那麼難,雖然也不是很簡單,但它卻極大的激發了我的熱情,甚至說極大滿足了我對新事物的好奇心,透過這個渠道,我們可以更多的和本校、甚至全世界每一個角落,每一個關注教育的人進行交流,讓一個人能在有限的空間裏學習,領會更多的有益事物。

二、有效提高了課堂教育教學水平。在博客圈裏,我們可以就某一個學術問題展開積極的談論,在這裏,既有年輕教師的困惑疑問,也有年長教師的經驗傳授,也可以有大家針鋒相對的爭論,抑或有學校領導寄予的諄諄教導,但不管是那種,都是提高我們教育教學的催化劑,讓我們在這個平臺中汲取更多的養分,然後去成就一棵棵被知識雨露澆灌而成的參天大樹。

三、進一步加強了同事之間,同行之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博客應該是一個個性化的傳播空間,在這個平臺上,我們可以比較鮮明的展現個人風採。從中,我們既可以進行學術交流,也多了一份對人的瞭解和理解,只要是本着真、善、美的心態,在這個空間裏,我們將更加友好,團結在這個大家庭中。

十幾年來,浪潮一波一波的來,我也跟着一波一波的趕。一段時間的困惑與沮喪之後,參加了幾次培訓教研,尤其是網絡教研培訓,培訓互動的氛圍,深入淺出的材料,還有各位同行侃侃而談、獨到睿智的話語,無不震撼着我。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以後的活動中,我會更加利用時間到網上學習,瞭解最新的教研教改資訊,欣賞各位名師同行的教學風采,抽取時間撰寫反思隨筆等等。這樣就能不斷的充實自己,提高專業水平,取得教育教學工作的更大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