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用心做教育》心得體會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透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用心做教育》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用心做教育》心得體會

《用心做教育》心得體會1

“基礎紮實,身心健美,品行高尚,思維創新” 是建校之初就確定的學校培養目標,這個目標具有比較鮮明的時代特徵和學校特點,而且在學校發展的第一個六年起到了很好的目標導向作用。我們要堅信對孩子們一生有用的東西肯定能夠應對中、高考的一時之需,我們要培養孩子們可持續發展的學力。要透過“真的教育”讓孩子成長爲一個完整的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而不是以考試成績論英雄的被所謂的現代教育“異化”了的人。我們要成爲培養“真人”的學校。並且把“十六字培養目標”細化爲“十個一”:一個好品德,一個好體魄,一身好氣質,一個好成績,一副好口才,一筆好文字,一門好才藝,一身好習慣,一方好人氣,一個終身閱讀的習慣。要求各部門、各學科有針對性地透過教育、教學和管理過程予以細化和落實。並針對培養目標學校從培養模式上進行了各方面改革實踐與設計。

構建現代學校制度,以平等開放,廣泛參與的民主管理模式保障學校的健康發展。樹立服務一線、服務育人的思想,強化全過程精細化管理實現效益最大化。學校規劃,各項改革方案,重要制度均提交教代會討論,並向各工會組徵集提案,提案的落實化解了民辦學校的風險,增強了我學校的發展力,也實現了制度管理的冰冷與人文管理的溫情藝術的有機協調。重大決策上會,廣泛徵求意見其實就是一個宣傳和凝聚的過程。

一、按照《綱要》提出的“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要求,在總結提煉我們已經形成的制度、經驗的基礎之上,深入推進現代學校制度的研究與建設。

二、全面啓動“教師培養機制”研究,以期對中學教師的現狀,新時期中學教師的規格和校本培養模式等方面進行積極的探索、實踐和總結提煉。爲成都市提供可借鑑的經驗。

三、努力建設課程主導的特色學校。爲學生全面而又個性地發展提供多元化的課程,實現教育增值。

四、深化學生自主學習研究課題,學習“學思結合,知行統一,因材施教”的理念開展打造“學思課堂”的研究,促進課堂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提升教學質量。

圍繞一箇中心——生命教育。把握住“愛”與“責任”這兩個主題詞,針對初高中學生的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

落實兩個抓手——班會課提升青年班主任專業化水平,校節活動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成長;

做好三個整合——學校、家庭、社會力量充分整合,深入開展“百名教師訪千家活動”。

強調四個自我——根據初高中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成長規律,倡導和支援孩子們自我服務和自我管理,努力實現自我教育和自我發展。

《用心做教育》心得體會2

“有你們在我身邊,真好!”這是9月19日,那個陽光明媚的下午,坐在湖南省中小學班主任經驗交流培訓班的會場中,在我的腦海裏深深定格的一句話。

揚揚灑灑的'三個小時,陳宇老師的講座如磁鐵般引人入勝。沒有任何過於華麗的詞藻,在他班主任的那一方世界裏,情到深處,我也只是聽到他對着自己那羣--所有人眼中不羈的“問題學生”輕輕地附上一句:“有你們在我身邊,真好!”“有你們在我身邊,真好!”簡簡單單的幾個字眼,卻成了一根最能拉近心與心之間的紐帶。這,即是一種用心的教育吧!我想。

“反覆是教育的主旋律,有的是進二退一,有的是退回原地。”在兩年的班主任生活中,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了這句話裏包含的千辛萬苦。班上的潛能生,比我預料,也比我想象中的要多……兩年的摸爬滾打過後,很多事情處理起來卻仍有些讓我棘手。上課鈴響後,教室裏仍然一片狼籍;操場的隊伍中,總有幾個人像跳蚤似的來回在晃動……些些許許類似的現象,間斷地重複着……有時候,很累,很煩。

待坐在電腦前,一個身影不覺地在眼前晃動着,那是班上最調皮也最讓我頭疼的一個學生,我擡起頭來,忍不住地嘆了口氣……開學許久,我未曾對他說過半句狠話,“賞識教育”,於是,我日復一日地在自己的深呼吸下,用盡班主任所有的耐心跟他談話,可是,有一天,當他再次站在隊伍的最後面晃來晃動時,我把他叫到辦公室門口,問他:“還記得昨天我跟你說過的話嗎?”他那不屑的眼神,分明在告訴我:“不記得。”那一刻,疲憊、沮喪……記起了三年級時讓全班同學捐助他去秋遊;四年級時,爲了能讓他成爲一個自己夢想的“英雄”,把壞毛病改掉,我讓他當了一名班幹部,給了他一個學生最該擁有的自尊……可是,這些,他都依舊沒有看在眼裏……頭是微脹的,我知道自己是對他真的失望了,可是,一個小小的孩子,難道就讓他放任自流?

“有你們在我身邊,真好!”,回到學校,一切歸於原點,所不同的是,這些天,我一直在努力地回想這句話。教育這一項細水長流的工作,是需要每一個爲人師者用心去做的……李鎮西老師曾經對他的學生說過:“讓每一個人因爲你的存在而幸福。”曾經我把這句話也送給了我的學生。但是今天,我最渴望的是這種幸福的對等,拾起自己“失望”、“絕望”之類的字眼,鎖進記憶的背囊裏。惟有希望因爲我的存在,我的學生能感到幸福,不去奢望每一個人都成爲所謂的大“家”,但是卻渴望他們能成爲一個個真真實實的、大寫的“人”,渴望他們在在畢業後的某一年,還能依稀地記起這位早已年邁的老師,和那些自己認爲值得珍藏的歲月……

我相信,即使是充滿飛塵的間隙,也有半縷的清風;即使是滿是荊棘的叢中,也有半點的野芳……用心做教育,其實很簡單,這是我所的選擇的--真實而有意義的,因爲我將目光投在了值得的地方。

繼續深呼吸,用心做教育……

《用心做教育》心得體會3

愛是教師人格力量的核心。《放飛美國》的作者別出心裁的把教師分爲四類:以謀生爲目的,以自傲爲動力;以教育爲己任;以愛爲根本。我想張老師的教育就已經達到了這種境界吧!

張老師給我最大的感受是他對教育工作的熱愛,對學生的熱愛。而這種愛源與他的心,正因爲這種愛成就了他的輝煌。任是任何成功的背後都需要艱辛的付出。從張老師的人生經歷中我發現她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優良品質。堅韌、好學、勤奮……形成他獨特的人格魅力 。

有人將學生比作花朵,脆弱而敏感,稍微照顧不周就不會開出令人滿意的花朵,如果對他們多一些關愛與細心,就會開出又大又美的花朵來。張老師不僅有精深的專業知識,更有一顆愛心。他和學生像朋友一樣的繼續着他們的教與學,這是他獲得了桃李滿天下的碩果,我想作爲教師還有什麼比這更幸福的呢?

張老師作爲一名教學能手,在教學上取得的成就更讓人羨慕,透過閱讀他的教學的諸多方法,我體會如下:

首先是我們自身的專業素質要過得去。以前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而這個說法對現在和未來的教師已經不夠了。“桶”裏的水畢竟是“死水”,不更新,它的可用含量就會大大降低。作爲跨世紀的教師,我們要想辦法去開鑿並擁有“一眼泉”。在平時的教學中,不能孤立的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搞花架子,而應該從教學內容出發找到學生的興奮點,旁敲側擊,從點到面,提倡發散思維,提供多種解法,擴大題型量,充分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深入學生,聽取他們的意見,那就會事半功倍。

其次是情感交流,與學生心與心的交流。在與學生談心時,透過觀察學生的舉止言談,瞭解學生的個性特徵,在與學生談話時要平等對話式的,多點鼓勵、少些責備,以便有針對性的教育他們。當學生有了進步時,應予以肯定的讚揚,鼓勵他們更上一層樓;當學生犯錯誤時,應與他們一起分析原因和危害,幫助他們制訂改正的措施;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應該深入瞭解學生情況,幫助解決,從而使學生感到我們老師是可依賴的。陶行知先生說過:“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真誠地熱愛學生,才能激發學生對老師的尊敬、信任和親近,使學生對你所傳授的知識感興趣,自覺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再次有必要對學生進行經常性的思想教育。現代中學生見多識廣、思想活躍,他們不再像小學生那樣唯老師是從,常常將不合己意的灌輸拒之於心扉之外。所以老師要事事要和學生同甘苦,要和學生表同情,參與到學生裏面去,指導他們,和學生建立一種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拋棄那種反映出“師道尊嚴”的上對下的說教,尊重、關心和愛護每個學生,瞭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師生只有在平等、情感交融的情況下,才能推心置腹地溝通思想,增進雙方的相互瞭解、相互信任,從而在平時的課堂中互相配合,教學相長。

教育是心心相應的活動,是需要愛、需要尊重與理解的過程。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相信我們的真誠和良苦用心會換來學生的進步的。

一個教師,他的勝利青春是不能保持的,但是它可以保持職業青春。

教師應該像一個有能源支援的火炬,後者性一個有生命的蠟燭,以便燃燒,一邊又在生長。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的豐富自己,使自己有更高的燃燒值,更高的照亮度,這樣纔有可能在有限的從教生涯中,爲祖國,爲民族的教育事業,爲千百萬人的成長做出一份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