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上課心得體會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裏,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上課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上課心得體會

上課心得體會1

在接觸心理學這門學科之前,它總給我一種太神祕的感覺,總以爲它很深奧也很虛幻,但是透過這一學期的學習,我被它的科學性,真實性所折服,可以說它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東西,與此同時我還發現心理健康同身體健康同樣重要,同時兩者之間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心理學不僅具有科學性而且也不乏應用性。心理理論固然粗糙,但配以實例,就不但不乏味反而讓人有一種從生活中悟出哲理的感覺,視野也開闊很多。心理學源於生活同時又指導生活。

對於我們打學生而言,心理學可以在學習生活中給予很大的幫助,現在許多新聞都報道過大學生跳樓自殺事件,這些現象的發生絕對不是偶然。當我們去分析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這些學生有嚴重的心理問題。然而也有一些學生在學校中很優秀很出色,我們透過分析可以發現他們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所以心理素質的好與壞可以決定一個人的人生前途。

我認爲作爲大學生,心理健康就是對生活和學習有樂觀的心態;有正確的自我主觀意識;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同學們關係和諧,很好的融於集體;能很好的適應環境…

壓力導致身體和心理疾病這四個方面的心理壓力會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人一旦覺得壓力大,身心都會反映出來。所謂身體的反應可以導致各種不適,最簡單的就是吃不下飯、睡不着覺。身體不適會影響生活狀況、影響工作、影響生活質量甚至導致疾病,比如胃潰瘍、不孕不育、癌症等。在發達國家,醫學體系已經改稱爲生物、心理和社會理念體系,也不再單純把人當動物看待,就是因爲人有心理反應,有社會過程。

心理壓力當然也反映在精神上。例如,在高度緊張的情況下,人的資訊加工能力會下降,腦力勞動成績也下降,嚴重的會導致工作系統的錯亂。當身體出現這些問題的時候,作出嚴格的判斷非常難。但基本上所有疾病都是生理和心理的共同作用,完全是生理因素,跟心理因素一點兒不相干的,科學研究證明還沒有。一旦生病,應該積極地求醫問藥,積極考慮有哪些心理因素可以改善。身體和精神雙管齊下,就更有利於戰勝病魔,恢復健康。

自我調節和減壓要分成幾個方面來實現。首先要提高認識水平,要知道心理壓力的存在,如果不知道,就根本不知道如何應對。

其二,要逐步地變化,不要變化太猛,要把變化改爲一種緩慢的過程,要有適應期。 其三,維持心理健康通用的規則,就是要從事適度的體育鍛煉,它不僅對身體有好處,對心理健康也非常有好處。在鍛鍊過程中,人會自然而然地擺脫一切煩惱。

其四,要進行社交活動,尤其是退休人員。

最後,如果確實覺得自己壓力太大,覺也睡不着,可以找專業心理諮詢人員幫助。 不過,壓力是一把雙刃劍,適度的壓力有利於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到了某個基點纔會產生負面作用。

上課心得體會2

第三輪繼續教育“上好課”學習,主要學習兩本書《有效上課—問題探究對策》《上好課應知應會》,其中主要講到如何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必須掌握的技能,如何促進學生持續發展,實現教師專業成長教師必須會的技能技巧,“上好課”學習心得。在這次繼續教育的學習中,我收穫很大,體會如下:

“上好課”的標準和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1.教師要上好一節課,首先要具備以下的素質。

(1)思想政治素質:既教書又育人,這是黨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師的基本職責。一個好的教師,就要把“教書”和“育人”兩副擔子一肩挑。只有這樣才能完成黨的教育方針的要求,才能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作爲教師就要把對黨、對祖國、對社會主義的愛,轉化爲對教育事業的愛,對學生的愛。要真摯地、深情地愛自己的教育事業,愛自己的學生。

(2)教師的業務素質:教師的鑽研精神反映出教師業務素質如何。教師要能認真鑽研教材,瞭解和掌握所教學科知識的全部內容。運用科學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使學生掌握這些經過精心組織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心得體會《“上好課”學習心得》。

(3)教師的個人素質:每一位教師都有一個走上講臺步入教師角色的過程。事實上,每一個教師實際上所承擔的角色範圍和程度都存在着一些明顯的差異。這個差異就由教師的個人素質所決定。教師的個人素質包括:知識淵博,語言表達能力強,認真的態度,嚴謹的作風,負責的精神。

2.能很好的處理教材:教師在使用教材時,需要區分出哪些是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技能方面的材料;哪些是爲了讓學生掌握的知識、技能而安排的過渡性練習或者是更好地領會所學內容的背景材料。只有區分不同性質的材料,才便於確定學生應該掌握什麼樣的知識與技能。確定教材的重點,難點。科學地有針對性地設定和提出問題。教師要善於設定一些新穎、別緻、妙趣橫生、喚起學生求知(探索)欲的問題,要把問題設計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有利於學生髮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3.能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恰當的教學方法影響着課堂教學效果。運用教學方法是教學技能和能力的集中體現。教學方法是靈活多樣的,是有規律可循的。選擇每一種教學方法都要有所依據。一節好課,可以從兩方面來說,一是從直覺上,學生學習情緒很高,學習興趣濃厚,注意力集中,學生的思維處在積極狀態。二是從效果上,學生知道怎樣去學。一節好課,應該做到使學生愛學,學會和會學,愛學是學會和會學的動力,只有愛學,才能學會。課堂上一種生氣勃勃,興趣盎然的學習氣氛,能提高學習的熱情。如果教師講課有氣無力,枯燥無味,千篇一律,只是讓學生死記硬背現在的知識,既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也不能激起學生積極思維和創新意識。有經驗的教師總是透過自己的語言、音調、節奏和表情,用自己對所教知識的情感,誘發和激起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教學成爲一種和諧而又充滿樂趣的過程。

透過這次繼續教育的學習,我知道了如何上好課及上好課教師應具備的素質,也發現了我們教學中的一些困惑和問題,使今後的教學更加有的放矢。

上課心得體會3

中學時代是人生的春天,是青少年長身體、長知識、形成人生觀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時段。明確爲什麼學習,怎樣學習,是每一箇中學生必須認清和學會的問題。知識像海洋那樣遼闊,像海洋那樣浩瀚。一個人無論天資多高,精力多麼充沛,毅力多麼頑強,學習條件多麼優越,也不可能把所有知識學到手。有的同學總想學到一切,要薔薇也要雪。他們希望在一串串熟了的葡萄旁邊又開放着朵朵鮮花,可是,知識大海的守門老人告訴我們:這是不可能的呀!

知識時常需要更新,隨着時間的流逝,知識又可能遺忘,但獲取知識的方法卻不會被丟失。相傳有一個人,巧遇一仙翁,仙翁點石成金送給他,但他不要金子,而要仙翁點石成金的指頭。這個人爲什麼要指頭呢?因爲他懂得,不管送自己多少金子,金子總是有限的,但如果有了點石成金的指頭,那就可以隨心所欲了。古人說:"授之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也就是這個道理。

學習方法是學習時採用的手段、方式和途徑。學法是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和運用的。掌握良好的方法是很重要的事,但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需要付出的艱苦努力,需要持之以恆的精神。只有每天堅持不懈,日久天長,學習纔可能成爲自覺的行爲,從而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所以,學習方法並不是什麼捷徑,它只是踏踏實實、刻苦學習的程序以及在這個學習過程中的各項具體措施。

國維有段爲世人常常引用的名言: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須經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雕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景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景也;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景也。"第一景說的是要有信心,"獨上高樓",非信心不可;第二景說的是要有決心,"終不悔"實在是最大之決心了。第三景說的是要有恆心,"衆裏尋他千百度",沒有恆心,如何達得到?

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遇則廢。"智力相同的兩個學生有無學習計劃,直接影響到學習效果。科學地利用時間,在有限的時間內有計劃地學習,這是科學學習方法的一條重要原則。所以學習缺乏計劃性是成績難以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要提高學習效率,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做學習的主人,應把握幾個步驟:

第一步就是抓好課前預習。

在預習過程中,邊看、邊想、邊寫,在書上適當勾畫和寫點批註。看完書後,最好能合上課本,獨立回憶一遍,及時檢查預習的效果,強化記憶。同時,可以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和思路,找出重點和不理解的問題,嘗試作筆記,把預習筆記作爲課堂筆記的基礎。

我國古代軍事家孫子有一句名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是指對自己和自己的對手有了充分的瞭解之後,纔可能有充分的準備,也纔可能克敵制勝。預習就是"知己知彼"的準備工作,就好像賽跑的槍聲。雖然賽跑規則中不允許搶跑,但是在學習中卻沒有這一規定,不但允許搶跑,而且鼓勵搶跑。做好預習學習,就是要搶在時間的前面,使學習由被動變爲主動。

簡言之,預習就是上課前的自學,也就是在老師講課前,自己先獨立地學習新課內容,使自己對新課有初步理解和掌握的過程。預習抓得紮實,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第二步是掌握聽講的正確方法。

處理好聽講與作筆記的關係,重視課堂討論,不斷提高課堂學習效果。

學生必須上好課、聽好課,首先做好課前準備,包括心理上的準備、知識上的準備、物質上的準備、身體上的準備等;其次要專心聽講,儘快進入學習狀態,參與課堂內的全部學習活動,始終集中注意力。

第三要學會科學地思考問題,重理解,不要只背結論,要及時弄清教材思路和教師講課的條理,要大膽設疑,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善於多角度驗證答案。

第四學生還要及時做好各種標記、批語,有選擇地記好筆記。

上課是學生在學校學習的基本形式,學生在校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上度過的。根據教學大綱的規定,一個學生在中學上課的總數大約有二萬多節。把每節課四十五分鐘積累起來這將是多麼驚人的時間數字啊!學習成績的優劣,固然取決於多種因素,但如何對待每一堂課則是關鍵。要取得較好的成績,首先就必須利用課堂上的四十五分鐘,提高聽課效率。

聽課時應做到以下四點

1、帶着問題聽課;

2、把握住老師講課的思路、條理;

3、養成邊聽講、邊思考、邊總結、邊記憶的習慣,力爭當堂消化、鞏固知識;

4、踊躍回答老師提問。

這樣基本上掌握了聽課的要求。

第三步是課後複習應及時。

針對不同學科的特點,採取多種方式進行復習,真正達到排疑解難、鞏固提高的目的。

課後要複習教科書,抓住知識的基本內容和要點;嘗試回憶,獨立地把教師上課內容回想一便,養成勤思考的好習慣;同時整理筆記,進行知識的加工和補充;課後還要看參考書使知識的掌握向深度和廣度發展,形成學習上的良性循環。

複習是預習和上課的繼續,它將完成預習和上課所沒有完成的任務,這就是在複習過程中達到對知識的深刻理解和掌握,在理解和掌握知識的過程中提高運用的技能技巧,進而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使知識融會貫通,舉一反三,並且透過歸納、整理達到系統化,使知識真正消化吸收,成爲自己知識鏈條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在複習過程中,既調動了大腦的活動,又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知識也在理解的基礎上得到鞏固記憶。從某種意義上講,知識掌握如何,由複習效果而定。

時光飛逝,短短兩天的跟班培訓轉眼結束,雖說時光已將這次培訓畫上了句號,但時光老人走過之後還是給我留下了些許禮物,讓我受益匪淺。

9月20號我們在班主任老師的帶領下乘車去了贛榆縣實驗幼兒園(北園)進行跟崗學習。入園後首先是園方代表向我們介紹了實驗幼兒園的基本概況,該園位於教師新村小區中,地方雖然不是很大,但讓人覺得環境清新。在這裏我們聽了兩節教學活動課,第一節是實幼的孫麗老師給我們展示的大班綜合活動課《愛的親親》。孫麗老師的綜合活動讓我們每個老師都融入到了裏面,她的表情十分的親切,語言十分的溫柔,她的這節活動課然我們體會到了愛的力量,以及讓幼兒知道要及時的去表達愛的重要性,整個活動課自然流暢,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第二節是李麗老師執教的大班數學活動《分照片》。李麗老師的數學課設定的`兩個目標都順利完成了,而且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們感受到了數學活動的樂趣。李老師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她的語言動作貼近幼兒,時刻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下午,到了慶港幼兒園跟崗學習,這裏從辦園條件、硬件設施、辦園理念、教育教學模式等等方面無不透着規範。當我們走進幼兒園時,那些集辦園理念、孩子活動、教師成長目標等一體的校園文化馬上深深吸引住了我的目光。該園佔地面積並不很大,但合理的佈局、各種幼兒玩具錯落有致,有利於幼兒的活動。並利用顏色來豐富幼兒活動的空間。他們每個班級裏都設計了不同主題的區域活動角。在區域活動中,孩子們人人是主角,老師只是引導着、組織者。孩子們在區域活動中創造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同伴之間的合作能力等都得到迅猛的發展。孩子們在遊戲的過程中體驗、學習;在實踐中探索、發現。正是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以及先進的辦園理念,使孩子們不僅得到情感方面的發展,也有了知識技能方面的提高,促進了幼兒全面健康的成長。

9月21日上午,我們在會議室進行了關於農村幼兒園區域活動的設計的分組討論。我們分別討論了各自幼兒園區域活動中所遇到的困難以及我們的想法。下午邀請了專家王春華老師給我們點評和講解。王老師給我們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議。

細細回味,此次的培訓雖然很短暫,但讓我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今後我們要做到善於總結和習得、注重完善和提升;要做到付諸實踐、致力規範;要做到有效指導、關注延伸和提高。使跟班學習的經驗落到實處,真正服務於園所、服務於教育。

上課心得體會4

今天參加了骨幹教師經驗交流會,頗有體會。現特將自己的心得體會總結下來。

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目的是要培養學生受用一生的良好學習方法。往大處說,也就是要把教育定位爲關注學生終身發展。在這一大背景下,教師的授課,自然也要順應了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培養終身學習的觀念的目標。

那麼,新課程條件下,我們該如何授課呢?

首先,我們的教師,必須要明白自己爲何要上這節課。傳統教學,總是要緊扣文字,深挖出文字中的微言大義。這種授課,其目的很明確,就是要透過教師的教學,讓學生知曉文字的作者說了什麼。同時也讓學生接受作者的觀點,並把作者的觀點融注到自身的思想中,使自身、文字和作者三者間,形成思維的一致性。

然而,這種模式的荒謬是很明顯的。學生的學習,要解決的總應該是“爲什麼”和“怎麼樣”這兩個有利於思維發展的大問題,而不應該是“是什麼”。作者說了什麼,這僅僅是作者的思想,是作者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特定思維方式的產物。對這個問題,教師的教學中可以透過一定的教學形式的組織,讓學生了解它們。但這永遠不能作爲教學的重要內容,更不能成爲唯一內容。

和傳統教學中的“深挖洞”不同,新課程倡導的,是立足於培養人文素養的全新教育理念。新課程建立起來的,是一種指向思考的多元思維。這種允許懷疑,允許個性化解讀課文的思維模式,把培養有獨立思考能力,能綜合運用相關知識來進行獨到的分析判斷的能力的人才,作爲教育的終極目標來要求,它所建構而成的,是充滿了人文精神和人本思想的課堂新理念。從這一根本點出發,新課程條件下的課堂教學,教師就必須要率先確立好培養思維能力的觀念,要把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作爲自己課堂教學的最重要目標來進行落實。如此,才能在教學流程中,真正做到以學生爲主,才能把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放到至高無上的位置來進行落實。

其次,我們的教師,還必須明白如何才能夠落實新課程目標。依照已經爲多數人實踐所驗證的話題教學模式理論,新課程條件下的課堂,教師要特別善於從文字中挖掘出有思維價值的“話題”,然後透過一定的教學環節,組織學生依照“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來深入文字進行探究。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傳統的課堂,老師也會設定一定的“問題”來供學生們討論的。但“問題”和“話題”不同,“問題”出現在課堂上,絕大多數是有教師在備課時就準備好了的,其目的也常常只是爲了更好地深入文字,爲了把思維更大範圍地引向答案。而“話題”則明顯不同,教學中的“話題”,有且僅有部分屬於備課時預設,其餘則多源自課堂的生成,屬於那種“無法預約的精彩”。再者,“話題”的指向性也很明確,它直接指向的是學生的思維意識。也就是說,“話題”並不需要一個精彩的、固定的標準答案。“話題”的內容,可能一段時間後纔有個明確的答案,也可能很長時間都無法產生確定的答案。

再次,我們的教師,還需要深入理解文字的價值。傳統教學中,文字幾乎無一例外地被視做了例文。教師和學生,必須無條件地接受文字的思想,必須從文字中獲取到或是人文、或是工具性的知識。而新課程帶來的一個變化,就是文字不在只被當作擁有唯一解讀方式的“範文”,師生都擁有了對文字進行多元解讀的權利。同時,文字還可以僅僅被作爲一種“引文”,作爲藉以引出教師教學目標的橋樑。這種文字本身身份的變化,實際上也就決定了教師教學中的靈活多樣性。一個優秀的教師,當他面對了一篇新的課文時,他就應該深入思考這樣幾個問題:文字的內在思想核心是什麼;文字中是否包含着作者本人尚且未能發掘出的更深層的人文思想;文字的價值該如何體現;文字是用來做“例讀”用還是做“引讀”用;如果是“引讀”,那麼,拓展的目的是什麼,如何透過拓展來深化思想。

教師的思考不是可有可無的。這種思考,決定了課堂教學的方向,決定着學生能夠從課堂上學習到的一切知識和非知識的東西。正因爲這種決定性,所以,它才真正體現出新課程所要求的關注終身發展的目標。

上課心得體會5

今年暑假裏接到學校通知,暑假的繼續教育培訓任務有了新的形式,由原來的組織各校老師集中聽課,考覈,改成了自己安排自助式的網上學習和考覈。從來沒有過這樣自由安排學習時間和內容以及考試的形式,剛開始覺得非常新奇,透過一段時間的看文字學習,看視頻,和發帖與同事同行的業務交流,覺得這樣的形式非常的好,自由安排時間極大的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和同事同行之間的交流也多了,比如集中授課的時間有限,在課後很難和許多同行有時間探討上好課的問題。還有考試的問題也是,集中考試沒有自己安排網上在線考試這樣的形式簡單、便捷、輕鬆,節約人力、物力資源,這些以往培訓中出現的問題,在實現網上培訓中都解決了。此外,除了培訓形式的優化外,透過學習內容,我還對新課程標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轉變了教學方式,加強了自身對新課程的理解,掌握了新教程的教學要求,提高了駕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對自身的幫助和收穫很大,我現在總結爲以下幾點:

一、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

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已逐漸被廣大體育教師所認同,無論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還是在教學方法的採用上,都充分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傳統教學過分關注學生的運動量,重視機械地練,忽視對學生興趣的培養,這樣做將有損於學生身心健康。“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着學生的學習習慣,興趣發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課標的實施,使我們感到學校和教師有了更爲廣闊的空間,可以重新建構教學內容。在平時教學內容的設計,我儘量創設情景,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選擇富有生活氣息的教學內容,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使學生自覺、主動、積極地進行體育課程的學習。

二、轉變自己的教學過程:

在新課程改革實施中,本人真正體會到體育教師不再是消極地扮演教學大綱和教材執行者的角色,而是一個新課程的設計者;體育教師不應是一個只懂得教人如何運動的教練員,更應該是一個具備現代觀念和教育素養的,知道如何進行課程建設以及如何運用體育教學方法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專業人員。新課標的實施,使過去那種師道尊嚴不見了,新穎的師生關係正在形成。在我的體育課堂教學中,師生間的互動,學生可以上來做小老師,喊口令,做示範;教師可以到學生中間,充當他們的一員。學生的主體地位正在凸現,成爲課堂學習的主人。當然,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並不意味着“放羊”,並不放棄教師的主導作用。關鍵的動作和要領需要教師的講解、示範,當然可不必過分強調,儘可能給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時間和空間。

三、提升自己的教學評價:

傳統教學對學生的評價侷限於對體能、技能的評價,忽視了對學生學習態度、情感意志、習慣養成等方面的教育。因此,作爲教師,我們對學生的評價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是一個微笑、掌聲和鼓勵等。

新課程標準帶來了新變化,使我們看到了體育課程改革的美好前景和希望,更加堅定了深化體育課程改革的信心和決心。我要更加努力,煥發出更大的創造性和高昂的工作熱情,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得更好。

上課心得體會6

透過《有效上課》這本書的學習,我感受頗多。長期以來,一直以爲憑良心,多教給學生一些知識, 就是盡到了做教師的責任。在這次學習中,才發現這一思想是錯誤的。

教師的根本是教書育人,而教書主要在課堂上進行。因此,如何上好一節課是我們必須攻克的一大難題。和諧的課堂氛圍,能促進孩子智力的發展,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在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孩子的思維處於積極的狀態,情緒就會高漲,思維纔會活躍。這就要求我們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下,透過不斷創新教育行爲,讓學生領會學習的內涵。

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透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有效上課的核心就是上課的效益,即什麼樣的教學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還是無效?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惟一指標。

透過學習,我明白了教師首先要在以下方面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

1.教學理念。要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她是靈魂。教學理念是指導教學行爲的思想觀念和精神追求。對於教師來說,具有明確的先進的教學理念,應該是基本的素質要求。在推行新課程中,教師必須以新觀念來實施新課程。

2.知識儲備。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創造性,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設計探索性和開放性的問題,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領會教科書編寫意圖的同時,不受教科書的約束和限制,學會靈活的處理教科書,創造性地使用教科書。教師要儲備更多的知識,課堂上,如果教師對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廣度,那麼教學就會膚淺,學生學習就無法深入。要上好一節課,說到這可見,作爲新課程直接實施者的教師,一定要不斷學習和探索,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內涵。知識的厚度增加了,課堂就能深入淺出,左右逢源。

3.教學反思。教師要善於和不斷反思,葉瀾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話: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爲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可能成爲名師。教師應在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實現專業成長。

其次,要追求有效的課堂教學。可以從課前的準備、課堂的組織、課後的練習等幾個環節來提高實效性。

一、課前的有效準備

凡是成功的課必定是充分準備的課,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有效的備課必須體現出:目標有效、內容有效、教法有效。目標的有效:清晰、簡明。目標是方向,方向正確才能保證有的放矢,教學目標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學任務難以在有限的時間完成。備課時制定明確、具體、科學的教學目標,圍繞目標確立重點,優化教法,這樣的課堂教學纔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內容的有效:適量、適度。一節課教師講多少內容,並沒有明確的規定,講多了學生嚼不爛,講少了學生又不夠吃。教師要遵循教育規律和教學原則,科學地安排與搭配教材內容,合理地組織各部分的練習,不能“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圖便”。

教法的有效:靈活、恰當。同一教學內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會不同,教必須致力於“導”,服務於“學”。優化教學方法要從實際的教學內容、教材特點、學生情況出發,揚長避短選用教法。教法貼切,教學方有效。

二、課堂的有效組織

這一環節,教師要做到:語言組織準確、簡練。縱觀那些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課,無一例外都是教師的喋喋不休、囉裏囉嗦擠佔了學生的學習時間。一個教師,課堂上一定要組織教學語言,增強語言表達的科學性、針對性、準確性,做到清晰精煉、重點突出、邏輯性強。

時間組織恰到好處。教學各部分的時間分配,教者在備課時應預計,講課時要調控。但有時候,因爲課堂上不變的因素較多,也許不是重點內容的教學卻佔用了一些時間,這時候,教者一定要站在整堂課的角度來安排時間。不言而喻,課堂教學在單位時間內完成的任務越好,浪費的時間越少,課的密度越大,教學質量就越高。

教學組織面向全體學生。一位好的教師應該得到全體學生的尊敬與愛戴,一位好的教師應該使所有學生都受益。在課堂教學中,各環節的安排要儘可能以全體學生的參與爲基礎,以個別提問、小組交流、課堂檢測等多種形式來了解大多數學生學習的情況。

三、課後的有效練習

課後練習不在多,貴在精。現在有的教師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大搞題海戰,使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反覆的抄寫上,思維與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練習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學情,因課設計練習,讓學生在訓練中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總之,每個學生都期望自己獲得成功,期望感覺到自己智慧的力量,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應在課堂上爲學生營造廣闊的自主學習環境,隨着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選擇滿足學生生命需要的教學,給知識注入生命,還學生充滿靈性的世界,已成爲我們每一位教師的夢想。要實現這一教學目標,並透過各種途徑的學習、實踐,讓教學技能不斷創新、不斷提升,就能給予學生更大的發展空間,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在學習中提升做人的品質,這是新課程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們所有老師的畢生追求!我想,只要我們認真學習、勤於實踐,我們的教學能力和水平定會不斷進步和提高!

上課心得體會7

回想初進實小的那段日子,有很多的困惑與擔憂,這課究竟怎麼備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呢?剛開始的我,所謂的備課,只能是效仿參考教案,適當的進行修改,很少有自己的想法。遇到練習課和複習課時又犯難,總是一片茫然,隨着這段時間的不斷學習與導師團的引導與幫助,發現備課也沒那麼難,沒那麼怕。現在,我的備課基本上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是熟悉教學內容,把相關課時的整個單元教材內容先理一遍,包括教科書以及教參,對本單元的內容有個初步的瞭解。然後是將與這一課時相關的所有作業做一遍。因爲,對新教師而言,對教材的把握與感知還不夠,透過一些相關的習題,能從中更明確的瞭解本課時的重難點與相關知識點,以及哪些類型的題目學生不太容易掌握,從而在教學中可以安排相關的練習與講解。

其次是明確教學目標,有了第一步的鋪墊,對相關教學內容有了一定的瞭解,所以自己先試着確定教學目標,自己所確定的這個教學目標不一定是很規範的,一定要寫出三維目標,我基本上只是確定教學重難點,重點是哪個知識點,難點是什麼?然後拿出教參進行比較,並做適當的修改,透過這樣一個環節,可以說對一堂課的教學有了初步的定位。

第三,是研究各個教學環節。對青年教師是要求提前一週備課,促使我們提前去了解相關內容。但說實話,這一週的備課內容不可能每個教案都花很大心思去設計,大部分是藉助教參或網上的教案,但這樣的教案有些時候可能是不適合的,而且也沒有學生的反饋,比如:學生的錯誤資源或是學生的接受程度等等。所以,我在一週的備課內容中開始的一兩個教案是根據前面的教學情況花了一些時間去設計的,基本上在上課之前不需有什麼改動。而剩下的一些教案就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修改。如:五年級上冊《因數和倍數》這一教學內容有兩個例題,數學一般情況下是一個例題配一個做一做,安排一個課時。所以在最先備課的時候對這個教學內容安排了兩個課時,教參上也是如此。但是配套的課堂作業確只有一篇。而且總感覺安排兩個課時太寬裕,於是在上課前又詢問了師傅,師傅說,因數和倍數這一內容對學生來說比較容易接受,例1和例2可以合併爲一個課時。改了之後發現效果不錯,既節省了教學時間,又使課堂變得更緊湊,而且學生的學習效果也不錯。再如:根據學生作業的反饋,有時需要增加一堂練習課,針對學生錯的比較多的知識點安排一節課進行講解、鞏固,這樣的教案在提前一週的備課中肯定是想不到的。當然有時只需要改動幾個環節,如根據學生課前反饋,有些簡單的環節可以刪除,難的知識點可以再增加幾題練習。還可以將學生的一些錯誤資源作爲課的引入部分等等。修改之後不僅對各個教學環節有了進一步的熟悉而且使每堂課更具有針對性,更多的是從學生出發,以學生的實際爲基點。

最後備完每節課後要留有空間寫教學反思。一節課下來肯定有覺得不滿意的地方或是特別順的環節,不滿意的地方可以進行適當的修改,好的地方也可以記錄下來。其實,自己在這一環節做的也不夠到位,反思不是很及時,有待進一步改進。備課上課之後進行教學反思對教師的成長是很重要的一環,是備課的繼續。特別對一名新教師而言,進行反思就顯得尤爲重要。

總之,有效備課是有效教學的前提,備好課的最終目的是讓課堂教學變得更紮實,更有針對性,一切以學生爲根本,讓學生學的更輕鬆、更有效。這就需要我們多花些時間在備課上,課備好了也就是基礎打好了,才能胸有成竹的走進課堂。以上是我的備課心得,欠缺的地方請大家多多指教,謝謝!

上課心得體會8

我們一直強調的有效教學已不再佔領教學領域的主導地位。因爲“有效”僅僅是讓學生在課堂40分鐘上學到知識,這個目標無疑在很早之前就已達成。而“高效”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知識,還要使學生在每一個時間段內都有事可做。要達成這個目標,這就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挑戰,不僅老師備課要充分,還要在課堂上爭分秒。在“五嚴”嚴峻的形勢下,學生學習時間越來越少。怎樣才能讓學生在少量的時間內卻能更牢固的掌握知識,這個任務就落到了我們教師的肩上。如果現在的教師還是像以前那樣提倡“有效”課堂,必然要落後於別人。提倡“高效”,在僅有的40分鐘內抓效率。下面我就蔣老師的《每逢佳節倍思親》一課談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一、情感對比,潛心會文

第一處對比:開課時,由“佳節”匯入,喚起學生對過節時團聚、開心的心理體驗,體會甜美的親情溫暖。當學生們談得正開心時蔣老師提到“提起過節,同學們都是滿心的歡喜,洋溢着快樂,而唐代有位詩人,在重陽佳節這天,卻道出了這樣的感嘆:(出示:每逢佳節倍思親)”。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是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透過佳節的快樂與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形成對比,使學生有隱約的情感體驗。

第二處對比:第二自然段中家家戶戶歡度節日的情景與王維當時的心情對比,回顧生活中這樣歡聚過節,興高采烈遊玩的經歷,體會王維孤身一人在外求學時,眼見別人家團聚而自己卻不能與兄弟們團聚的孤獨感和思鄉情。

第三處對比: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是整篇文章情感積澱的關鍵環節。這一段中詩人回想以前和兄弟歡聚登高的時刻,再回到現在與兄弟們天各一方不能相見,再次情感的落差使得學生情感流露,欲要表達。此時,回到詩文,學生再來吟誦詩文,就顯得字字傳情,聲聲動情了。

這樣學生三次對比,走進文字就越深,也就越強烈地感受到王維思鄉之苦,鄉情之濃。同時以“倍思親”爲主線層層遞進,用一個“情”字將之串聯成一個整體,使學生的心翻騰在一千多年前的那個充滿鄉愁的重陽節,使他們的心與王維的心在那一刻交匯。再加上創設情境,使學生的情感與文字、與詩人的情感交融,讓學生在誦讀中感受,在體驗中學習,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了全面提升。

二、語言訓練,紮實有效

語言教學要“固根求本”,語言能力的獲得非靠紮實的訓練不可,不能讓虛假的繁榮掩蓋語言學習的缺位。在本節課教學設計裏,蔣老師讓人文陽光充盈語言訓練。在本節課的設計中,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回憶已積累的與所要理解語言相關的文字,喚醒相關的文字儲備,給學生提供思考的背景,爲學生理解的深入提供觸類旁通的可能。如在引導學生體會“遙知兄弟登高出,,便插茱萸稍一人”這句詩的時候,蔣老師設計了這樣的說話訓練“兄弟們,我曾經_________,也曾經__________,也曾經__________,多麼令人高興啊”。這樣的練習是有別於傳統的訓練的,它是人文性和工具性和諧統一的。又如我讓學生體會過節家人在一起團聚的幸福,讓學生給“人們扶老攜幼,興高采烈地去登高遊玩。”中的“興高采烈”換個詞,再來讀句子。這其實就是在組織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語言,激活學生的語言意識,積累學生的語言庫存,積澱學生的語言圖式,這正符合田本娜教授講的,積累語言的訓練要具有語文性,要在課文學習時自然而然地“旁逸斜出”。

上課過程中,蔣老師適時調控自己的教學方向,始終把學生“學”得如何放在第一位,讓更多學生學得高效效,也能讓自己的課堂更有深度。最後還要把詩文再完整清楚地結合理解一下,這纔是完整的課堂。

我相信,在我們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能切實有效地使課堂教學從“有效”地逐步走向“高效”。

上課心得體會9

今天有幸賀蘭教研組的秦老師來我校聽了我的一節數學課,《圓的認識》這一課。秦老師給我提出了寶貴的意見。整節課分爲以下步驟來學習。

重點是:認識圓,畫圓。

難點是:給指定半徑畫圓。

1.認識生活中的圓。

2.初步畫圓(展示作品、說畫法)

3.用圓規畫圓(演示——自畫,方法:定點、定長、旋轉)

4.認識圓心、半徑、直徑,用字母表示。

5畫出r=3cm的圓(先說再畫,再分組畫2cm和4cm的圓,比較得知:圓大小,半徑決定)

6找圓心,畫直徑、半徑,(無數條)

7量量,弄清半徑和直徑的關係(d=2rr=d)

8鞏固、擴展練習。

9全課小結。

基本的教學環節我是順利的進行下來了,但是其中秦老師提出來瞭如下的問題:教學環節不太完整,教學環節包括五個部分,

第一就是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第二是合作探究。

第三是應用反饋。

第四是課堂小結。

第五是課後作業。

這些環節全部要羅列清楚。

秦老師還指出這節課主要問題在於合作探究能力有點缺乏,還要注意術語的嚴謹性,比如說球體爲什麼不是圓形的?給學生要解釋清楚,在畫圓和認識圓上,準備圓片,要把圓片對摺,再對摺,再對摺(兩邊完全重合),用彩色筆畫一畫,讓同學們數一數折了多少次呢?然後量一量,畫一畫,除了折的辦法還有其他辦法嗎?讓學生思考思考。

秦老師最後提出學了這麼多,就要走進生活,讓同學們想一想生活中我們如果要畫半徑10米的圓,怎麼畫呢?有沒有那麼大的圓規呢?一定要學會讓學生帶着問題學習,養成愛數學的習慣,喜歡數學,喜歡這些的習慣,課堂教學一定要高效,數學語言一定要幹練,不能拖拖拉拉,拖泥帶水。

透過秦老師的指導,我受益匪淺,從中我體會到了上課中,提前備課的重要性,以及創設情境,多從生活中來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我在今後的教學上會多努力研究教材,多聽老教師的課,希望在以後的教學生涯中能更上一層樓。

上課心得體會10

音樂是我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幼兒園更是離不開音樂,幼兒在唱唱跳跳中受到薰陶、形成活潑開朗的個性,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樂的美,產生愉快的心情,一直以來,幼兒園音樂活動都是一個難點,如何上好一節音樂活動呢?在8月29日我們非常難得有機會去聽音樂教學法。這套兒童之家教材繼承了中國傳統音樂思想,又結合了國外三大教學法:瑞士的達克羅茲、匈牙利的柯達依、德國的奧爾夫,進行編排的一套教材,戴老師讓我們感受了這套教材的歡快及培訓幼兒這種能力。下面是我的感受。

一、以趣引趣:

興趣是產生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因素,由於幼兒年齡小,學習動機與活動本身就有着更爲直接的聯繫,因此,用幽默的語言、生動的比喻使音樂活動充滿情趣,尤其在教材趣味化、設計趣味化、教法趣味法上下功夫。

1、教材趣味化

在選擇教材時,儘量選擇從歌詞到音樂、從體裁到形式、從結構到風格都能貼近幼兒生活、體現兒童情趣的教材。有些教材要經過改編、加工以後纔有趣味,孩子們感到十分有趣,這樣既是唱歌,又有遊戲,同時還能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2、設計趣味化

教育活動設計的好壞,往往決定着這次活動的成敗,對每一個音樂教育活動,都要根據教材對結構內容進行精心設計,使之情節化、承上啓下、自然過渡,這樣就能使幼兒從一個音樂意境走向另一個意境。

孩子們隨着老師簡練和遊戲性的語言進入了音樂的意境,在音樂意境中孩子們不僅感受了音樂,而且表現音樂的積極性大大提高。透過老師的精心安排,使幼兒感到有趣味。

3、教法趣味化

“好奇”是幼兒的心理特徵,“形象”是幼兒的思維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將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教育方法力爭生動形象,充滿情趣。

二、以情育情:

達爾克洛有句名言:“對音樂的理解,與其說是一種智力過程,不如說是情感過程”。將音樂教育的.重點着眼於引導幼兒對音樂情感因素的體驗。那麼,怎樣利用音樂手段達到情感交流、讓幼兒輕鬆愉快地投入到音樂活動中呢?關鍵是一個“愛”字,因爲老師的感情對幼兒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在音樂教學中,注重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努力創造一種平等、寬鬆、和諧的氣氛,以此來激發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比如說在活動中經常看着幼兒的眼睛講話和示範;用表情、動作等去調整幼兒的心理狀態(如:當孩子們很興奮時,就說:“天黑了,小動物要睡覺了,並帶頭假裝睡覺。)同時,還可以各種不同的身份與幼兒進行情感交流,在音樂活動中,可以是老師,也可以是其他角色,如兔姐姐、鴨媽媽、小鳥、風等,透過扮演角色、逼真地表演,就把幼兒帶入到音樂作品特定的意境之中。

在每一次音樂活動前,對教材都要做詳盡的研究和分析,領會每首歌所要表達的情感內容。根據歌詞內容分析出歌曲所要表達的自豪、溫柔、高興、自信等幾種感情。對教材的感情做了詳盡的分析,並將這些感情充分表現在其中,所以使一首簡單的歌曲有了豐富的情感體現,使一首較爲平淡的歌曲顯得耐人尋味了。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這些情感的投入,只是老師說輕就輕、說響就響,透過反覆練唱來把這些要求強化下來,那效果肯定是可想而知的。

三、以新帶新

奧爾夫體系的核心觀念之一就是在不斷創新中獲得新的生命力。對!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應該培養幼兒在自我探索中獲取知識,在自我探索中增強創造力。作爲老師,就要做孩子潛在能力的發掘者、引導者。因此,在音樂活動中,注意啓迪幼兒的形象思維來創造性地表達歌曲的音樂形象。其次,讓幼兒給熟悉的歌曲增編新的歌詞或改變部分歌詞,這既能提高幼兒唱歌的興趣,也有利於對幼兒創造力的培養。如針對不同年齡幼兒的特點,創編時需要的有關生活經驗等事先在其它活動中進行準備,以便幼兒能將注意力集中於音樂的要求和創造的樂趣。

上課心得體會11

我有幸進入匯賢中學任教,在這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裏我從匯賢中學學到了很多東西,在教學上由最初的迷茫到後來漸漸地入手和熟練。尤其是在聽了一些老教師的高效課堂之後,我從中體會到了很多,收穫了很多,我懂得了,作爲一名英語教師,在英語課上我們不僅要好好上課,更要注重教師在高效課堂應該怎樣引導學生學去自主學習,怎樣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英語課堂是充滿趣味和激情的。不過,我認爲,無論英語教學被注入什麼樣的新精神,有一點應該是不變的,那就是英語課堂教學應該是務實高效的。從高效課堂的學習中我有以下的體會:

有太多的學校把“人的教育”變成了“升學的教育”,變成了“分數的教育”,莘莘學子在求學的黃金年齡,在用最美好的時光換取“一時有用,一世無用”的東西,而最讓人頭痛的是沒有升學率就談不上學校今後的生存和發展那麼怎樣做才能打造匯賢的輝煌明天這不僅是作爲匯賢老師的我和其他老師更是我們戴校長所關心的最實際的也是最讓人絞盡腦汁的問題,所以我們的戴校長無時無刻不在思考着怎樣才能把高效課堂落到實處怎樣做才能辦出具有匯賢中學特色的所謂高效課堂。我們匯賢雖然沒有實驗、六中那麼響亮但是現在的社會不是我們懂得了知識就能生存的社會現在的社會是一個要求懂得怎樣運用知識和具有多方面能力的人的社會而我們匯賢就僅僅抓住這一點在不斷的前進我們不怕艱辛因爲這些東西才能真正使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更加堅定信念,我們堅信成功就在我們眼前。

首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校將課堂教學時間和課堂教學活動重新劃分,規定課堂上老師的組織教學、評價激勵、點評拓展在10分鐘左右,學生自學、討論、展示、合作的時間在30分鐘左右。讓老師走下講臺,實現教師“幫助”學生學習,讓學生自己“主動”學習,讓學生與學生“合作”學習,讓學生在探究質疑中學會學習、高效學習,最終掌握學習的方法和能力,實現終身學習。“我的課堂我做主”,把學習的主動權、創造權還給學生,把學習的過程還給學生,把學習的快樂還給學生。很多同學深有感觸地說“現在,課堂上老師講的少了,大部分時間留給我們進行自主探究學習,課堂討論、分組實驗、自由發言、創新展示、即興演講等等,動腦、動口、動手的機會多了,學習的興趣濃了,積極性高了,這樣的課堂我們喜歡。”“我的課堂我做主”、“我的精彩我展現”。“高效課堂”讓老師走下講臺,實現了教師變教爲啓、變教爲導,學生變學爲思、變學爲悟;教室成爲知識的天堂,學習成爲生命的狂歡。

其次在學生自治上學校創設值日校長制度,把校園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管理在更廣闊的舞臺上盡情施展。值日校長制的實行撬動學校管理水平邁入新的層次。實現自主發展、班級自治、校園自治,爲學生提供一切能夠開闊學生視野、增長學生才幹、促進學生交流與合作的機會,爲學生搭建理想飛翔的舞臺、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做人。學生自己組織建立了一套自己管理自己的體制,演講比賽、拔河比賽、藝術節等都由老師指導和學生自己組織、全體參與,宿舍文化、教室文化、學校文化等也由學生自己去搞,學生們全員參與,爲自己喝彩,爲別人加油,讓同學們在自己搭建的舞臺上將夢想與青春盡情揮灑。

再次,學校還創建社會實踐課程,教育家陶行知說,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做的法子。我們的教育最終要落腳在“做”上。我們創新思維,致力於大德育社會實踐課程的建設,學校現在已經設立了10多種校本課程。我們期待着,我們的學校課程,尤其是社會實踐課程,能給孩子們銘記終生的教育,爲他們人生的大廈奠定堅實的基礎!所以在我們學校常常看到一大堆人帶着粘附着泥土的鞋子走進校園剛開始我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可有一天我們小學部的陸主任帶着我們到外面去拔草我才真正明白過來這就是我們學校的社會實踐課,我們學校根據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特別從外面租了幾十畝地用於供應學生吃飯,另外還能起到教育學生的作用讓學生去鍛鍊了學生就會知道父母的幸苦就會更加努力的學習更不會看見學生浪費飯菜的現象出現,我們學校這種實踐課才真正起到一種鍛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作用。

雖然我們實行高效課堂。但是我們不能爲了高效而高效,我們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並不是花樣多了就會出名更不是今天一招明天一招就能搞好的我們要抓好一方面有利因素不放一做到底不能半途而費直至達到我們所預想的那樣讓其形成一個習慣,我們再進行抓下一項並不是抓的多了就有所成就什麼都抓什麼都抓不好我認爲是值得我們去深入探討的,近期我們定一兩個目標還能達到但是要是再多我想實現的機率就不大了。我們要找到適合匯賢發展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不要老是拿別人的東西當作自己的東西學習之後我們要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形成我們自己的一套體制在實行,這樣我想會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這只是我的一點小小的體會也許別人早想到就算是那也只能說我認識到了這點。

上課心得體會12

今天上午在我校開展了《如何進行備課》的學習,在學習中我們又一次明確了備課的重要性,結合學習內容,談談我對《如何進行備課》的學習體會:

首先要熟讀課程標準,課程標準是所有課程的一個總體的指導方針,課程標準直接體現着新課程的基本理念,規定着教學實踐和操作的基本要求,影響着我們每日每時的課堂生活,甚至影響着教師和學生的生存態度和生存現狀。

其次就是要備好教材,這就要求我們要從整體上的認識教材,瞭解哪一些是重點,拿一些是難點,同時的還要了解教材中的知識點的分佈。教材內容的設定,都是經過專家們討論、論證得出的結果,每一個學段都作出了相應的規定,只有熟悉了教材,備好了教材,我們才能知道這一節課應該教那些內容,講解到什麼程度。

再次就是備學生,上好一節課就要我們去了解學生,瞭解的基本情況,要掌握學生的學習程度,年齡特點,從而使教材的處理和教法的選着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預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想知道什麼,能夠知道什麼,尊重學生認知發展的規律,使教學所設計的起點與實際學生學習的起點相吻合。

我們還要備好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只有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起來,讓學生充分的融入到學習氛圍中,這樣的教學方法纔是適應這節課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合理的運用教學方法,才能起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最後是備好教學流程,確定了教學方法,教師要考慮學生知識與能力的獲得要經過哪些步驟和程序,如何讓學生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中,如何掌握必要的獲得方法,如何適時對學生進行情感價值觀的滲透。

備課時,要充分考慮,圍繞教學內容,如何創設問題情境。對於問題的設計,在備課中要充分的重視起來,設計什麼樣問題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能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有所收穫。

上課心得體會13

透過《有效上課》這本書的學習,我感受頗多。長期以來,一直以爲憑良心多教給學生一些知識,就是盡到了做教師的責任。在新課改中,才發現這一思想是錯誤的。 人的一生應該活到老學到老,教師更應如此,只有透過不斷學習,才能讓自己更加充實,在教學上如何上好一節課使我們必須攻克的一大難題。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透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惟一指標。鑑於此,在新課程背景下實施有效教學,教師首先要在以下方面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

1.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理念是靈魂。教學理念是指導教學行爲的思想觀念和精神追求。對於教師來說,具有明確的先進的教學理念,應該是基本的素質要求。在推行新課程中,教師必須以新觀念來實施新課程。

2.豐富個人知識儲備。課堂上,如果教師對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廣度,那麼教學就會膚淺,學生學習就無法深入。可見,作爲新課程直接實施者的教師,一定要不斷學習和探索,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內涵。知識的厚度增加了,課堂就能深入淺出,左右逢源。

3.做一個有反思力的教師。葉瀾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話: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爲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可能成爲名師。教師應在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實現專業成長。 其次,要追求有效的課堂教學。可以從課前的準備、課堂的組織、課後的練習等幾個環節來提高實效性。

(一)課前的有效準備

大凡成功的課必定是充分準備的課,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有效的備課必須體現出:目標的有效:清晰、簡明。目標是方向,方向正確才能保證有的放矢,教學目標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學任務難以在有限的時間完成。備課時制定明確、具體、科學的教學目標,圍繞 目標確立重點,優化教法,這樣的課堂教學纔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內容的有效:適量、適度。一節課教師講多少內容,並沒有明確的規定,講多了學生嚼不爛,講少了學生又不夠吃教師要遵循教育規律和教學原則,科學地安排與搭配教材內容,合理地組織各部分的練習,不能“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圖便”。 教法的有效:靈活、恰當。同一教學內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會不同,教必須致力於“導”,服務於“學”。優化教學方法要從實際的教學內容、教材特點、學生情況出發,揚長避短選用教法。教法貼切,教學方有效。

(二)課堂的有效組織 這一環節,教師要做到:語言組織準確、簡練。縱觀那些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課,無一例外都是教師的喋喋不休、囉裏囉嗦擠佔了學生的學習時間。一個教師,課堂上一定要組織教學語言,增強語言表達的科學性、針對性、準確性,做到清晰精煉、重點突出邏輯性強。時間組織恰到好處。教學各部分的時間分配,教者在備課時應預計,講課時要調控。但有時候,因爲課堂上變化的因素較多,也許不是重點內容的教學卻佔用了一些時間,這時候,教者一定要站在整堂課的角度來安排時間。不言而喻課堂教學在單位時間內完成的任務越好,浪費的時間越少,課的密度越大,教學質量就越高。 教學組織面向全體學生。一位好的教師應該得到全體學生的尊敬與愛戴,一位好的教師應該使所有學生都受益。在課堂教學中,各環節的安排要儘可能以全體學生的參與爲基礎,以個別提問、小組交流、課堂檢測等多種形式來了解大多數學生學習的情況。

(三)課後的有效練習課後練習不在多,貴在精。現在有的教師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大搞題海戰,使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反覆的抄寫上,思維與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練習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學情,因課設計練習,讓學生在訓練中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有效教學給當代的教育注入了活力。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關注學生,力求課堂實現有效教學。

上課心得體會14

自從本學期學校錄播教室開通,我簡直是發現了一個新世界,恨不得天天都粘在那裏,因爲每天學校都會安排不同科目的錄課,或教研或常態,在不同科目的課型中思維碰撞火花,延伸鋪廣教學的方向,令我萬分欣喜!

12月2日上午第二節課,有幸聽了何陳紅校長的數學課“基本圖形”。上課伊始,我發現有些孩子目光留在我身上,上着上着根本無視了我的存在,因爲我也在不知不覺中跟隨着五4班的孩子們一起參與課堂思考着問題。令我印象最爲深刻的有以下幾點:

1.問題取之於生,用之於生,解答於生。我真實地看到“生·動”課堂,生充分地動了起來。一個組合圖形,讓學生分組討論“怎樣計算出它的面積”,出示的操作要求紮實有效:一是“與組內同學分享自己的方法,讓同伴聽懂”(着力於“聽懂”),二是“把小組內每個同學都懂的方法貼到黑板上,重複的不能貼”(着眼於“每個同學都懂”)。這樣兩個要求引領下,孩子們很快就有了競爭意識,全身心地高速思考起來;並且板貼的應該是“每個同學都懂”的方法,促進組員互助,必須要幫助組內不懂的同學弄懂方法才行,持久下去,會形成良好的小組合作內在驅動力。同時上臺板貼的同時,爲避免重複,必須要進行二次思考,這其實也是檢查和鞏固的過程。這要求提的巧,提的妙,真是達到了“一石三鳥”的效果!

整個過程緊張而又緊湊,不拖泥帶水,五分鐘結束。接下來,七個小組展示板貼自己組的方法後,讓生自己觀察哪一個方法是不懂的,提出問題。由板貼的那一個小組解答,在鄭嬌玲同學“切割,移動,再拼湊”的解釋之後,同學們瞬間明白了。而後,繼續以同樣的方式展開,同學們發現一張圖中有許多條分割線,又陷入疑惑,該組成員解釋後,全班同學指出不能把所有方法都畫在同一個圖形中,這樣會混亂,我關注到那組同學瞬間羞紅了臉,想必以後再也不會出現類似的問題了!

緊跟着,何校提出“這些方法中,有哪些是一樣的?爲什麼?”旨在分類,學習深層次的理念。最終在孩子們自己的討論中發現“把複雜變簡單”是最佳選擇,這有效地避免了日後做題隨意分割圖形的情況。總結:不是分的越多越好,而是越簡單越好!

小試牛刀時,個個奮筆疾書,相信以上的方法都瞭然於心了!

此時,我不禁想到一個詞“極簡主義”,把一切歸一,化繁爲簡,返璞歸真,原來數學更是蘊藏着大智慧!思緒延伸,語文教學不也是同樣嗎?“長文短教,難文淺教”也應簡化,抓住精髓,保護想象力!想到培根的《談讀書》先賢誠不我欺!

2.不同的課堂,思維是本質。萬變不離其宗,不管語文還是數學,都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爲落腳點。匯入環節,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五個基本圖形,讓學生計算面積,複習舊知的基礎上爲新知做鋪墊。整個教學過程,都在促成孩子們自己的思維方式成長。

3.“自學、討論、展示”,原來可以如此生機勃勃,那麼在自己的語文教學路上要如何一步一個腳印有效走下去呢?有了一點點新的想法,一路聆聽,一路心喜!

欣欣然豁然開朗,心中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一簇小芽兒,一觸即發!

上課心得體會15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無不體現禮儀的重要作用,特別是時下我國正在邁向國際現代禮儀顯得尤爲重要,身爲國家的主人、二十一世紀的當代大學生,學習禮儀知識,運用禮儀規範,對提高我們自身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實現意義。有道是“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一個人要是沒禮儀就立不了足,一件事沒有禮儀也辦不成,一個國家沒有禮儀就會不得安寧,可見禮儀是有多麼地重要。

禮儀即人際交往的基本規則,是人際交往的行爲秩序。良好的禮儀修養對於商務活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禮儀可以說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素質的外在表現。在現代中國,隨着人與人,國與國之間交往的日益頻繁,講究禮儀,禮尚往來越來越頻繁。禮儀可以說是人際交往中適用的一種藝術,一種交際方式或交際方法。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習慣做法。禮儀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進步的重要標誌。禮儀不僅關係到個人的生活幸福和事業順達,更關係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國民素質、精神風貌和繁榮昌盛。因此不難看出,現代社交禮儀已經成爲生活中的必備品,而且已成爲當代大學生的必備知識。縱觀當今社會,生活禮儀無所不在,因此如何培養一個大學生的禮儀變成了必不可少的一課。

首先,在社交場合中,如何運用社交禮儀,怎樣才能發揮禮儀應有的效應,怎樣創造最佳人際關係狀態,這同遵守禮儀原則密切相關。在與人交往時,真誠尊重是禮儀的首要原則,只有真誠待人才是尊重他人,只有真誠尊重,方能創造和諧愉快的人際關係,真誠和尊重是相輔相成的。真誠是對人對事的一種實事求是的態度,是待人真心實意的友善表現,真誠和尊重首先表現爲對人不說謊、不虛僞、不騙人、不侮辱人,所謂“騙人一次,終身無友”;其次表現爲對於他人的正確認識,相信他人、尊重他人,所謂心底無私天地寬,真誠的奉獻,纔有豐碩的收穫,只有真誠尊重方能使雙方心心相印,友誼地久天長。給人留有餘地,是一種尊重他人的表現,自然也是真誠在禮貌中的體現,就像在談判桌上,儘管對方是您的對手,也應彬彬有禮,顯示自己尊重他人的大將風度,這既是禮貌的表現,同時也是心理上戰勝對方的表現。要表現您的真誠和尊重,在社交場合,切記三點:給他人充分表現的機會,對他人表現出您最大的熱情,給對方永遠留有餘地。禮儀是一門很深的學問,禮儀的非比尋常,禮儀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只要是一個小小的動作,就是一個人對基本禮儀的認識,一個人的道德修養的顯示,我不得不折服於禮儀的重要性。學習禮儀,不僅可以幫助我們規範言談舉止,學會待人接物,擁有良好的禮儀修養。

其次,在社交場上,禮儀行爲總是表現爲雙方的,您給對方施禮,自然對方也會相應的還禮於您,平等是人與人交往時建立情感的基礎,是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的訣竅。平等在交往中,表現爲不要驕狂,不要我行我素,不要自以爲是,不要厚此薄彼,更不要傲視一切,目空無人,更不能以貌取人,或以職業、地位、權勢壓人,而是應該處處時時平等謙虛待人,唯有此,才能結交更多的朋友。適度原則即交往應把握禮儀分寸,根據具體情況、具體情境而行使相應的禮儀,如在與人交往時,既要彬彬有禮,又不能低三下四;既要熱情大方,又不能輕浮諂諛;要自尊卻不能自負;要坦誠但不能粗魯;要信人但不能輕信;要活潑但不能輕浮;要謙虛但不能拘謹;要老練持重,但又不能圓滑世故。 講究禮儀,遵從禮儀規範,可以有效地展現一個人的教養、風度與魅力,更好地體現一個人對他人和社會的認知水平和尊重程度,從而使個人的學識,修養和價值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適度、恰當的禮儀不僅能給公衆以可親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慾望,而且會使與公衆的合作過程充滿和諧與成功。

再次,注重細節,常言道:“細節決定成敗”一個最基本細小的動作,都有可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特別在學習這些禮儀當中,我知道了在不同的場合應該着不同的服裝,做不同的打扮裝飾,與容貌、膚色要相宜,所用的配飾一般不要過多且色調要注意,還要注意自己的儀容修飾,要使自己在不同環境注意合體。另外在舉止行爲方面上,我們更是得要注意。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們在坐下的時候的坐姿,真的讓我受益匪淺,要是平時我們在這方面肯定都沒有去在意,學習了這門課我才知道原來我們是多麼的大大咧咧,不注重形象,特別是在求職的時候,要是您坐的姿勢,就看出了您的緊張以及認識,給考官們對您的印象,或許這麼個坐姿就會讓您失去這份工作,因此我們知道坐姿是我們不容忽視的,我們應該時刻記住。在學習這門課,我還學到很多很多的禮儀知識,讓我終生受用。

最後就是明理誠信,寬容大度。孔子曾有言:“民無信不立,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強調的正是守信用的原則。守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在社交場合,尤其講究一是要守時,與人約定時間的約會,會見、會談、會議等,決不應拖延遲到。二是要守約,即與人簽定的協議、約定和口頭答應他人的事一定要說到做到,所謂言必信,行必果。故在社交場合,如沒有十分的把握就不要輕易許諾他人,許諾做不到,反落了個不守信的惡名,從此會永遠失信於人。我們也需要有一顆能夠寬容別人的心。寬容是人類一種偉大思想,在人際交往中,寬容的思想是創造和諧人際關係的法寶。寬容他人、理解他人、體諒他人,千萬不要求全責備、斤斤計較,甚至咄咄逼人。總而言之,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考慮一切,是您爭取朋友的最好方法。作爲當代大學生不光要掌握比較專業的知識,更應該禮儀修養方面提高自己,培養大學生良好形象、優雅氣質。一個知書不達禮,知識水準和道德水準不協調的學生,不可能成爲一個優秀的人才。

總之,現代禮儀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在職業競爭中,學歷只佔一小部分,而大部分歸屬於您的禮儀舉止是一個國家,只有人人以禮相待,才能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並創造出和諧溫馨的社會環境,使社會真正達到和諧穩定的狀態。講究禮儀,遵從禮儀規範,可以有效地展現一個人的教養、風度與魅力,更好地體現一個人對他人和社會的認知水平和尊重程度,從而使個人的學識,修養和價值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適度、恰當的禮儀不僅能給公衆以可親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慾望,而且會使與公衆的合作過程充滿和諧與成功。否得體,得體的禮儀舉止會使您在未來的競爭中佔據更大優勢。

標籤:心得體會 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