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心得體會(精選5篇)

我們有一些啓發後,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心得體會(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心得體會(精選5篇)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心得體會1

教育大計,教師爲本。“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由此可見,作爲一名高校的人民教師,肩負着爲社會主義現代化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要使命,不僅要有淵博的科學文化知識,對所授專業有獨特的見解和深層次的文化造詣,還需要有崇高的職業道德修養。只有這樣,教師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爲人師表,才能爲社會培養出更多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

《教師法》規定必須對新進教師進行多種形式的思想政治及業務培訓,對於剛走上教師工作崗位的我來說,學習《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顯得尤爲重要。透過對《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學習,使我對高校教師這個職業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同時也深刻感受到了自己所肩負的重大責任,明確了自己將來的奮鬥目標和發展方向。下面,我就對此次學習談談自己的體會。

本書分別從教育倫理與教師職業道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特點與功能、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與職業素質、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原則、高校教師在教育管理中的道德規範、高校教師在教書育人中的道德規範、高校教師在學術研究中的道德規範、高校教師職業行爲的道德選擇、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品質的培養及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品質培養的途徑十個方面系統地闡述了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重要性,以及教師在教書育人工作中應遵循的道德規範等,對每一位學習的教師來說,其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教育倫理,就是人們在從事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所構建起來人倫關係及人們在處理這種關係時所應當遵循的理則。其所闡發的核心價值觀就是作爲一名教師在從業過程中所應當遵循的“爲教之理”,即“爲師之道”。教師職業道德從“做教師”方面理解是指教師在教書育人的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循的行爲規範,即“爲師之道”。

如果從教師應當具有的內在品性方面理解,教師職業道德是指教師在職業活動中將“做教師”所應當遵循的原則和規範內化爲自己的人格品質,然後再透過教書育人的德行表現影響學生的成長,同時完善自我品質,提升人生境界。“倫”生“理”,“理”成“道”,“道”化“德”,教育倫理也是一種人倫關係,如果教師能夠將“爲教之理”和“爲師之道”所闡發的道理內化於心,那麼他將“得道化德”,從而使自己擁有教師所應具備的職業道德品質。

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其職業勞動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現爲:

(1)目的的雙重性:教師勞動的最大特點是培養人,因此教師不僅要教書而且要育人。

(2)對象的特殊性:教師勞動的對象是在家庭、學校、社會等環境影響下,不斷成長着的有思想、有感情和理想的活生生的人——學生。

(3)手段的示範性:教師應該以身爲教,爲人師表。

(4)過程的複雜性:教師對學生的培養是一個長期反覆的過程。

(5)內容的豐富性:教師不僅要承擔教學任務,還要承擔科研活動。

(6)效果的滯後性:教師勞動的產品是一種特殊的產品,其價值不能在短時間內體現出來。

正是由於教師職業勞動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職業道德具有與其他職業所不同的特點,如道德人格的高尚性、道德目的的明確性、道德行爲的示範性、道德內容的全面性及道德影響的廣泛性等特點。作爲高校教師,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修養,可以完善自身人格,形成積極的導向,樹立人格榜樣,引領社會風尚,不僅可以影響學生,而且還會透過學生影響學生的家庭和整個社會,因此,它不僅推動了精神文明建設和發展,而且也推動了社會物質文明的發展。

高校教師的勞動對象是大學生,其勞動任務不僅是教書還要育人,這就要求高校教師除了要有高尚的師德、正確的教育觀念、合理的知識結構、較強的綜合能力及健康的身體與心理外,還應具有較強的專業文化素質和實踐能力素質。在專業文化素質方面要求有比較系統的哲學理論修養、深厚的專業知識、廣博的相關學科知識及教育科學知識,這就要求高校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提高業務水平。

在實踐能力方面要求具有組織教育教學的能力、創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自我調節能力及使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等。要成爲一名優秀的高校教師,還必須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其在高校教師的職業素質中佔核心和領導地位,而高度的敬業精神是高校教師職業素質的最集中體現。

作爲教師,我們一定要熱愛教育事業,要有甘爲人梯的奉獻精神,應該以人爲本,以學生爲中心,尊得和愛護學生,爲人師表,嚴以律己,關心集體,把職業當成事業,樹立對職業負責就是對事業負責的職業意識,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高等學校發揮着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及社會服務的功能,高校是培養高層次專業人才的地方,作爲高校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應遵循相應的職業道德原則,如教育公平原則,即讓所有人享有受教育的機會,讓受教育者都有機會獲得適合個人特點的教育及讓受教育者人人學有所得,學有所用。

教育誠信原則,要求教師要有嚴謹的治學態度,端正學術道德行爲等。集體主義原則強調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衝突時應以集體利益爲重,但應充分尊重和維護個人的正當利益。人道主義原則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樹立以人爲本的教學思想,以人的全面發展爲本。

高校輔導員是直接從事大學生教育管理活動的人,是主流意識形態的宣傳和灌輸者,是聯繫學生與學校的紐帶與橋樑,是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培育者,輔導員可影響學生的道德習慣、性格氣質的形成,輔導員的興趣、專長、儀表風度及人格魅力等對學生行爲習慣及審美情趣等都有一定的影響。

因此,作爲學生輔導員應加強思想政治、知識能力、性格、道德等各方面的修養,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高校行政人員有雙重性質,一方面是行政管理人員,另一方面是高校教師,也會對學生的發展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高校行政人員必須遵循廉潔奉公、勤政爲民求真務實的道德規範,做到不貪、不佔、不奢、忠於黨、多辦事、辦實事,全心全意爲學校師生服務。

教師職業是一種神聖的職業,教師既要承擔教書育人的責任,又要有科學研究的責任,還要有服務社會的責任。在教書育人過程中應做到有教無類,親徒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務求實效。爲人師表,以身作則。熱愛真理,勇於探索。知困自強,學而不厭。心平氣和,虛懷若谷。衣冠端正,儀容莊肅。教學相長,出藍勝藍。傳道授業,教書育人。高校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嚴格遵守教師職業道德操守,維護自身的人格尊嚴和形象,以獲得學生的敬重。

高校教師肩負着發展知識、創新知識的歷史使命,肩負着科技創新和科技發明的重任,因此,必然將從事學術研究,這就要求高校教師在學術研究的過程中必須遵循熱愛學術、追求真理,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學術自由、民主平等,謙虛謹慎、團結合作,服務社會、造福人類的道德規範。培養嚴謹的治學態度,勇於創新,不怕艱苦,甘於寂寞,淡泊名利,敢於批評與自我批評,堅持真理,不弄虛作假,尊重他人的學術成果,相互尊重與學習,從而更好地服務於社會。

高校教師作爲一個特殊的羣體,其所處的地位和身份也具有特殊性,高校教師職業道德選擇的特殊性主要表現爲公衆性、示範性、限制性及滲透性。在教師職業行爲道德選擇的過程中,應從客觀實際出發,不能主觀臆斷。這就要求高校教師在職業行爲道德選擇過程中應處理好動機、手段和目的的關係,使三者保持在道德上向善的統一性,最終實現教書育人的雙重目標。同時還應處理好自由與責任的關係,在道德選擇標準中還要把握好標準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功利性與超功利性的關係,從而保證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個人利益需求而又不違背教師的職業道德規範。

作爲一名高校教師,必須具有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品質,不斷加強自我人格修養,解決人格定位與現實人格的衝突。而這種職業道德品質的培養可透過道德教育、道德修養及道德實踐三種途徑來實現。

教師是一種良心的職業,是一種奉獻、一種給予。教師就像一面鏡子,我們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成長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爲一民高等醫學院校的教師,我面對的是一個個具有無限可能的生命,而他們將來都會從事醫學相關職業,這些職業與人的健康和生命緊密聯繫在一起。我們不僅需要學習理論知識,更應該加強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此,在將來的教學過程中我應該多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傾聽學生的心聲,以人文的情懷關愛學生,用心面對那些質樸的心靈。

不斷學習,提升自我,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努力使自己成爲一民德才兼備的高校教師。每個學生都是一本內容不同的書,一幅風格迥異的畫,我們每天面對的都是一個個。他們還如此年輕,有美好的未來,作爲教師的我,願爲之努力和付出。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心得體會2

一位教師說過:“好的師風師德就是一本教科書,對學生的影響是終身的。”教師職業的特點和性質,決定了教師要做“人之楷模”。師德不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爲的規範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作爲教師的我只有堅定自己從教的信念,具備良好的法律素質、心理素質和職業適應能力,才能成爲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一、堅定從事教育事業的信念。

當前教師行業出現不安心工作、人員流動、跳槽等現象,使很多人不敢說:“我喜歡教書。”而我卻理直氣壯的說:“教書真好!”或許我的個性很適合教書,但我更覺得我的理想就是教書。

理由有三:

首先,經濟上我不求大富大貴,只求平穩。目前我的收入能解決溫飽,我知足常樂。

其次,精神上,我覺得追求所有,不如追求內心的平靜。名利場上多險惡,而在學校工作能找到精神上的平和、純正。再次,從教多年,掛念我的學生越來越多,他們走上工作崗位後,常以不同的方式對我表示關心。所以放眼將來,衆多學生在社會上的成功是我一生的幸福。堅信從事教育事業的信念,給教育創造一片藍天。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像譚世明,陳善知等這些誠實質樸的人民教師,爲保護近萬名學生的生命安全,臨危不懼,捨生忘死,創造了學生無一人丟失,無一人傷亡的奇蹟,涌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蹟。他們的身上閃爍着師德的絢爛光輝。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毋從。”小學教師的工作對象是成長中有極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師的道德表現能夠影響一個學生的一生。作爲教師,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其身教必然重於言教。要在自己的職業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標準,這是構建我們未來民族道德素質的基礎。

“老師作爲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爲人師表。”教師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層內涵,也是一個民族在教育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富有強大生命力的優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堅定行爲,是提高民族素質、培養民族精神的動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是一項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的系統工程,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這一工程順利實現的根本保證。

二、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奉獻是世世代代進步人類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質、道德行爲、道德境界。一名教師應該對學生無私奉獻。具有高度的敬業精神是無私奉獻的表現之一。敬業,就是敬重自己從事的事業,專心致力於事業,千方百計將事情辦好。中華民族歷來有“敬業樂羣”、“忠於職守”的傳統。

愛崗敬業還表現在對學生的無私的愛。高爾基曾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同時,愛也是一門藝術,我們必須學會正確的愛的方式。傳統教育中我們關注的是“分數優秀率、及格率”。現在我們關注的是是否有利於學生主體的全面發展。知識的無限性和教學時間的有限性促使我們去關注學生的能力培養、思維發展和人格的塑造,一切本着有利於全體學生身心和諧健康發展的原則,這是對學生真正的愛,是對事業高度負責的表現。

現今社會是知識社會,學習的社會,知識更新加快。因此,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要以寬廣紮實的業務知識和專業技能,真正掌握教書育人的本領,尤其是必要的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積極參與教育科研。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新途徑、新方法,以教師的創造性勞動來實現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生的目標。

總之,師德是中華優秀文化的精萃,也是優良革命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書育人,教書者必須先爲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爲示範,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更高的素質,而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的靈魂。既然選擇了這一職業,就要愛我的職業,愛我的學生,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盡心盡責,以心換心,以愛博愛,傾我所有,去換取明天的桃李芬芳。加強師德修養即是社會賦予我們教師的責任,也是我們教師適應教育改革開放的必然需要。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心得體會3

作爲今年進入貴州師範學院的一名新教師,我有幸參加了貴州師範大學高師培訓中心組織的冬季貴州省高校青年教師崗前培訓。透過培訓,系統學習了作爲高校教師必須掌握的相關知識,提高了自身的專業素質和修養。

其中,對《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深入學習幫助我更好的理解了教育的倫理、教師的職業道德、職業素質等內容,從職業道德原則、道德規範和職業行爲、以及職業道德品質的培養等方面充分認識到國家和社會對高校教師的這一神聖職業的要求和具體標準,對於今後在高校教師崗位上不斷提高職業道德品質有重要作用。

現將學習的內容和學習心得總結如下:

一、教育倫理與職業道德。

倫理是人們在處理人與人的相互關係是應遵循的道理和準則,教育倫理就是人們在從事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所構建起來的人倫關係,以及人們在處理這種關係時所應當遵循的理則。正是在教育的倫理關係中,確認了我們做“教師“的社會身份和社會角色。教育倫理所闡發的核心價值觀就是一個教師在從業過程之中所應當遵循的“爲教之理”,就是我們在從業過程中所應當遵循的“爲師之道”。

我們既然在擇業時作出了這樣的人生選擇,就應當對自己的選擇負責,積極主動地遵循蘊含在教育倫理關係中的人倫之理的要求,只有自覺並認真地遵循了它,我們才能無愧於自己的人生選擇,成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只有首先從把握我們的職業倫理關係出發,才能深切領悟做老師到底應當遵循哪些“行爲應當”,才能最終“得道化德”,培養自己作爲教師的良好德性和品行。

二、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特點與功能。

高等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利益關係是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形成的直接基礎,在一定社會歷史時期的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總是在一定時期的生產關係和階級利益的影響和制約下逐漸形成,歷史上的教師道德遺產是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形成的歷史基礎。高校教師職業勞動是一種特殊的勞動,正是高校教師職業勞動的特殊性決定了高校教師職業道德有着與其他職業道德不一樣的特徵。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具有其特有的社會功能,能夠完善個體人格,培養職業品質,發揮評價功能,形成積極導向,樹立人格榜樣,增強育人效果,引領社會風尚,推動文明進步的社會功能。它具有道德人格的高尚性,道德目的的明確性,道德行爲的示範性,道德內容的全面性和道德影響的廣泛性。

三、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與職業素質。

專業文化素質和實踐能力素質是高校教師應當具備的兩大基本素質,它決定着教師的“師能師技”。但是,要成爲一名真正優秀的高校教師,還必須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這一素質決定着教師最爲根本的“師品師德”。教師職業素質是教師做好教書育人工作的前提,是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穩定的必備的職業品質,是教師的職業人格、專業知識和育人能力的綜合反映,這種品質在一般生理條件合格的情況下,主要經過後天學習、訓練、系統培養與反覆實踐中形成。

高校教師應當具備的職業素質很多,主要有高尚的師德、正確的教育觀念、合理的知識結構、較強的綜合能力和健康的身體與心理等各方面。道德素質的培養過程,實際上是要完成一個由“外道”向“內德”的轉化過程,在這種轉化過程中逐漸地幫助個體實現由外在規範的“他律”要求向自我內在的“自律”要求的偉大飛躍。

高校教師應該把教育教學工作當作體現自己生命價值和人生理想的事業,自覺做到熱愛並獻身教育事業。敬業精神是一個合格的教師所應具備的最基本的品質,是教師職業道德中最基本的行爲規範,高校教師必須做一個追求理想,追求真理的人,立志獻身教育事業,全心全意、精益求精地在教育事業中有所建樹。

在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要具備和發揚敬業精神,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具有高度的知業意識、樂業意識、勤業意識和精業意識。敬業精神對於我們滿足自我生存的物質需要具有直接的現實意義,它會豐富我們的人生內容,充實我們的現實人生,是我們在社會生活中感知幸福與快樂的源泉,它是我們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最有效途徑。爲了培養高校教師的敬業精神,我們應該樹立“我的職業就是我的事業”,“對職業負責就是對自己的'事業負責”,“對事業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的職業意識。

四、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原則。

人才培養是高等學校最基本最重要的職能,高校人才培養的特點在於:高層次、專業化、複雜性和示範性。

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對一切教師的行爲都有普遍的約束力,在整個教師職業道德體系中居主導地位,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內容,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是在這一根上發展出來的,是教師職業道德原則在多方面道德關係中的具體體現和運用,其核心價值觀主要體現爲:教育公平原則,教育誠信原則,集體主義原則,人道主義原則。道德原則的確立是爲了指導人們的行動服務的,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原則的確立業是爲了指導高校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行動。

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應該體現基本的道德原則才能直接或間接地教育學生,影響同事,才能創造一個和諧的工作環境,才能創造一個和諧而又不失活潑的校園氣氛。高校教師應該主動地將教師職業道德原則作爲指導自己行爲舉止的行動指南,只有只這樣才能才能讓自己成爲一個稱職優秀的高校教師,從三個方面嚴格要求自己:

一是言傳身教,追求公平。

二是講求誠信,嚴謹治學。

三是熱愛學生,樂於奉獻。

五、高校教師在教育管理中的道德規範。

高等教育管理是管理主體有意識地協調教育各方面關係,旨在達到既定的教育目標的過程,它包括了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微觀高等教育管理通常包括高等院校教學管理、高等院校科研管理、高等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和高等院校後勤管理等幾個方面,可以概況爲對大學生的教育與管理和對高校教育事務活動的管理。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擔者,伴隨着大學生生活的各個階段,是與學生接觸交流最多,對學生有着廣泛影響力的教育者。

隨着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化,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着種種新形勢、新情況、新任務,輔導員的素質顯得至關重要,必須從以下幾方面不斷加強自身的職業修養:思想政治修養、知識能力修養、性格修養、道德修養。高校行政人員具有雙重性質,雖然沒有直接任教,但在高校這樣的特殊環境中其行爲會對學生造成潛移默化影響,應該遵循的道德規範有:廉潔奉公、勤政爲民和求真務實。

六、高校教師在教書育人中的道德規範。

教師要履行好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師才師藝和師能固然重要,但教育實踐活動要最後收到實效還離不開教師職業道德對教師從教行爲的有效規範。高校教教師職業道德品質是教師在從事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內在品性。

對於我們每一位新教師而言,新的職業給我們提出了“爲教之理”,“爲師之道”的新要求,需要透過“得道化德”的方式培育自己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這個“化”字就是要將新要求內化“爲己“的內在品性。一名教師只有實現了這種“內化”,才能在從業的過程中變被動爲主動,依靠自身良好的教師職業德性,肩負起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

教師職業的人格定位不同於一般的職業,由於其職業的特殊性,教師職業對其從業者的人格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這種特殊性表現爲:教師必須實現“道德之師”與“學問之師”的統一,實現職業活動內的“言教”與職業活動外的“身教”的統一,實現“德之自修”與“德之助修”的統一。

七、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品質培養的途徑。

道德教育、道德修養和道德實踐是道德品質培養的三大基本途徑。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是高校教師在道德上的自我鍛鍊、自我改造、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實踐活動。道德實踐是高校教師培養自身良好職業道德品質的最根本途徑。高校教師長期居於知識分子的最高層,堪稱社會精英。

所以,高校教師不但要加強自身的人格修養,還必須根據自身的職業特徵,有意識地進行自我良好職業品質的培養。作爲高校教師,其道德修養也因其社會角色的特殊而有着自身不同的要求,做到恪守底線,注重私德,追求境界。加強自我師德修養,需要講究方法,慎獨修身,保持操守。內省自訟,改之爲貴。防微杜漸,積善成德。虛心學習,相互切磋。用於實踐,不斷磨練。

道德教育、道德修養和道德實踐是每個人提高道德品質的基本途徑。道德是一定人羣共同體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不斷形成的。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要求,同樣是高校教師在長期的教學、科研工作中不斷積累,並透過廣大理論工作者整理形成、隨社會的發展不斷完善的。因此,作爲一名即將進入高校教師行列的新教師,接受系統的職業道德教育,認真學習前輩的道德實踐經驗,是迅速提高職業道德品質的一條非常有效的途徑。

在新的歷史機遇面前,作爲一名高校教師,應當具有神聖的社會責任感和偉大的歷史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到高等教育事業中去,在今後的工作當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職業道德品質,潛下心來育人,努力做受學生愛戴、讓人民滿意的教師,成爲一名德才兼備的優秀高校教師。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心得體會4

今年1月1日國家教育部制定了《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並正式頒佈實施。透過對《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學習,進一步增強了我們作爲幼師人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時時刻刻把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放在新學期學習教育工作的首位。

一、愛國守法。

高尚的職業道德必須建立在“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優秀的幼師計算機教師必須對幼教工作和幼師生有熾烈的愛。把熱愛教育事業與培養適應未來發展的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素質結合起來,教師只有對自己從事的職業有感情,纔能有責任感、自豪感和光榮感。教師的人格對學生的影響是中終身的,其意義遠遠大於知識的傳授本身。

二、敬業愛生。

要關愛學生,愛護學生;要有教師的個人魅力 。要有幽默感,教師要懂得表揚學生,鼓勵學生,要了解學生,要知道學生需要什麼,缺什麼,和學生交朋友,和學生打成一片,經常關心、愛護學習落後的學生,爲尖子指明前進方向,鼓勵這些頂尖學生超越自我,超越老師。教師的言傳身教,人格魅力,道德高尚對學生會有很強的吸引力,在學生中就會有威信。優秀的外語老師要不斷地修煉,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不斷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利用這種因素使自己的教學發揮最大的效益。愛學生是師德的核心,是教師的天職和高尚的道德情感,是教師獲得成功的基礎,也是學生成長的需要。

三、教書育人。

(一)以情感、熱愛爲教書育人的源頭水。

情感是教書育人的催化劑,教師的情感是教育影響學生的重要因素。教師對學生的熱愛,是教育學生的前提,是黨和人民賦予教師的重任,體現社會主義的教育本質。

(二) 結合學科特點來教書育人。

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每門學科都有自己不同的內容體系和特點,教師必須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的內容,運用該門學科的思想性、科學性、知識性等特點對學生傳授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和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掌握教書育人的正確途徑和方法。

途徑是實現目標的橋樑和大道。教師要做好教書育人工作,必須掌握正確的途徑。如:要深入學生之中,與學生交朋友,溝通心靈,引導學生全面健康地成長。

四、嚴謹治學。

教師是人類創造的新的知識財富,新的發現發明,新的研究方法,新的價值觀念等等的最及時的傳播者。過去,人們常說:“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而現在我們不能只有一桶水,而必須是一眼泉。在教學過程中我漸漸的發現: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文化底蘊,更要有一種嚴謹治學的精神。把學生的疑問一一作了解答,很有條理的給學生解釋完後,自己感覺特別有成就感,心裏也踏實了很多,也感覺到了那種爲學生解惑後從心底迸發出來的快樂。我想,這也許就是一名教師的幸福。

嚴謹治學是關係到能否教育好學生,培養好人才的大問題,是衡量教師職業道德水準高低的一個起碼尺度。

作爲一名教師,我們一定要有一種嚴謹治學的精神,把最精準的知識傳授於學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五、爲人師表。

教師道德素質比教師文化素質更爲重要。而教師道德是教師的靈魂,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師魂”。師德是教師人格特徵的直接體現。在教育中,一切師德要求都基於教師的人格,因爲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徵中顯示出來,歷代的教育家提出的“爲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等,以及現在提出的“爲人”、“爲師”、“爲學”,既是師德的規範,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徵的體現。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範、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們都把師德高尚的教師作爲學習的榜樣,模仿其態度、情趣品行、乃至行爲舉止、板書筆跡等。而師愛則是師德的靈魂。教師對學生的愛,簡稱爲“師愛”,是師德的核心,即“師魂”。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心得體會5

進入高校已經一年多了,感觸頗多。響應學院關於學習宣傳貫徹《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號召,讓我重新思考作爲一名高校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社會上對高校教師的肯定很多,因此,我們更應該做一名對得起社會、對得起良心,對得起學生的優秀教師。現將本人學習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愛國守法:要有忠心。

愛黨、愛國、愛人民,忠於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杜絕國家利益和不利於學生健康成長的言行。現代社會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特別是網絡資信,有擴大和不真實的宣傳,看了後難免會影響情緒,從而帶到教學中去,不自覺中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所以決定以後少看網絡評論,多看新聞聯播。

二、敬業愛生:要有愛心。

恪盡職守,甘於奉獻。終身學習,刻苦鑽研。真心關愛學生,嚴格要求學生,公正對待學生,做學生良師益友。不得損害學生和學校的合法權益。做到愛校、愛崗、愛生。特別是在愛校方面要繼續努力,已經在學校過了七年之癢。要多關心學校的發展。對學生儘量充分體現:愛心、關心、細心、耐心、真正做到用心。在班主任工作上還要多下工夫,回顧班級照片,找到我的很少,以後一定要多和學生相處。

三、教書育人:要有良心。

堅持育人爲本,立德樹人。嚴慈相濟,教學相長,誨人不倦。尊重學生個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拒絕學生的合理要求。教書是個良心活,這是我外公在我考上師範後對我的忠告。當老師的十八年,我一直沒忘記,時時叮囑自己。當然現在我也有兼職,可這也是無奈之舉,一個月三四千元的收入是難以應付家庭開支的。但我一定會保證不影響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

四、嚴謹治學:要有真心。

弘揚科學精神,恪守學術規範。尊重他人勞動和學術成果,維護學術自由和學術尊嚴。誠實守信,力戒浮躁。堅決抵制學術失範和學術不端行爲。對於這點十分遺憾,這麼多年來,我一直無有效的教研成果,雖然恪守學術規範,但未能勇於探索,精益求精。爭取本學年內發表論文兩篇。(真心是學術規範,爭心是勇於探索。)

五、服務社會:要有責任心。

勇擔社會責任,熱心公益,服務大衆。主動參與社會實踐,自覺承擔社會義務,積極提供專業服務。本人理解服務社會應該是充分地完成所擔當的社會角色的任務。對我而言,我盡力做好一名黨員、一位教師、一個班主任、一個丈夫、一位父親、一個兒子等等。當然從職位角度我盡力做好一位教師,如果這些角色有衝突,我儘量平衡。在此之餘我也在爲市殘聯做服務,雖然不是免費的,但也是儘儘自己的心意。以後要提高自己,爭取爲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六、爲人師表:要有恆心。

學爲人師,行爲世範。示範一下不難,示範一生就不容易了。儘量做到向上善若水看齊。像水一樣對所有人都有用;像水一樣淡泊名利,向你低處流;像水一樣常抱一顆平常心;像水一樣能適應環境,引領社會風尚;像水一樣能包容骯髒,海納百川。以高尚師德、人格魅力和學識風範教育感染學生。

有人說快樂是一種選擇,有人說快樂是一種理念。教師職業給我帶來的體驗是苦是樂呢?從物質收入角度看,尚不盡人意,我還不敢和一般朋友說我的真實工資水平。從精神滿足這一角度看,職業生活的情感性給我帶來了愉悅。教師職業有其苦,但更多的是樂:機智應變,巧引善導之樂;啓愚化頑,學子轉化之樂;弟子情操,慰師謝教之樂;桃李八方,來鴻千里之樂我要爭取做六心級教師,既要有忠心、有愛心、有良心、有真心、有責任心、有恆心。我當教師,不僅僅在奉獻,在學生們中間,我同樣在汲取,在更新,在昇華,親眼看到學生一天天茁壯成長,就會由衷高興,產生一種強烈的幸福感,這種職業的成就感是其他職業無法比擬的。所以我說,我痛必快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