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幼兒園教師班級管理培訓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透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師班級管理培訓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教師班級管理培訓心得體會

幼兒園教師班級管理培訓心得體會1

時光總在你忙碌的時候悄悄溜走,不知不覺又是一學期過去了,回想這一學期的點點滴滴,與孩子們一起生活、遊戲,真令人難忘。回顧這一學期的工作,看着孩子們一張張可愛的笑臉,我們感到很欣慰,因爲在教學中我們付出的是汗水,但我們收穫的是孩子們的成長與進步。現在我就對這一學期的班級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常規教育:本學期幼兒升入了大班覺得自己長大了,已經是幼兒園裏的大哥哥大姐姐了,我們抓住幼兒渴望長大的契機,在一日生活各環節中加強觀察與指導,積極鼓勵幼兒學做自己的事,自己能解決的事情應該自己先想辦法解決。爲了進一步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在日常生活活動中,如穿鞋子、衣服都要求幼兒自己完成,用餐完畢我們還要求幼兒自己收拾好自己的桌面,除此之外我們班還設定了值日生輪流制,讓每位幼兒都有參與勞動的機會。經過一個學期幼兒有了明顯的進步,但排隊、上課等方面的常規有所退步,在下學期我們兩位老師一定會加強這方面的常規的教育。

二、教育教學:本學期我們從幼兒感興趣的話題、遊戲活動、生活環節和自然現象等方面入手開展了各種各樣的主題活動,有《可愛的鳥》、《幼兒園的樹》、《有趣的複製》、《各種各樣的力》、《兵器》等主題活動,圍繞主題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積極引導幼兒置身於能產生探索行爲的環境中,及時提供豐富的、操作性強的、符合幼兒探索需要的材料,支援和引發幼兒積極主動地與材料相互作用,從中體驗發現的樂趣,使幼兒的探索活動更加豐富和深入。結合《可愛的鳥》和《幼兒園的樹》兩個主題活動,我們開展了主題牆創設活動,在這次的活動中我們要求幼兒和家長制作各種各樣的鳥窩,效果非常的好。我們把幼兒園的盆栽樹搬到了教室,並且把鳥窩安放到樹上,在鳥窩中放了“小鳥”和“鳥蛋”,非常的逼真,這次環境創設真真正正的讓家長也參與到活動中,透過老師和家長的合作我們班在幼兒園環境評比中獲得了一等獎。同時我們結合主題活動,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區域活動,真正意義上做到了“預設與生成”、“靜與動”的結合。爲了給孩子們創造一個優美整潔且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環境,我們充分利用教室的場地,設計最佳的區角位置,找資料、齊動手。

三、家園合作,拓展教育資源,讓每個家庭都成爲幼兒園的合作伙伴。

1、在注重保教工作的同時,我們多形式、多途徑地開展家園工作。透過電話、便條、家訪、家長會等形式和途徑,向家長反饋幼兒在園的各種表現,有特殊情況,及時和家長聯繫。對於一些幼兒在園內取得了一定進步,我們也馬上和家長取得聯繫,請家長繼續配合,使孩子不斷進步。對教師關心和愛護幼兒的一些舉措,很多家長表示了認可。爲了使家長能經常性地瞭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我們利用早晚接送的時間主動與每一位家長進行溝通,班級裏的重大活動如需家長配合的,我們都通知家長,使家長了解各個活動的目的和任務。家長也有對我們工作的反饋,有的向我們反饋孩子透過各個主題活動在家的良好表現與習慣等,也有家長針對孩子的表現向我們請教家庭教育的方法或疑問,我們都儘可能地答覆,讓家長更多的.瞭解孩子的發展情況,積極爭取家園協調一致共同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3、爲了充實家長們的育兒經驗,每月都及時更換家教欄中有關保育的文章,透過家長之間互相交流育兒的經驗。本學期爲了豐富我班的家園合作,我們還舉行了一些有意義的家園合作活動,如:“家園親子手工活動”等,我們的家長都能積極參加。在我們收到的家長意見反饋表中,肯定、讚美之詞溢於言表,當然,也有中肯的建議,我們也將認真地總結采納,使我們的工作開展地更和諧、成功。

四、安全教育:幼兒的安全是我們幼兒園工作的重中之重,本學期我們固定每個月進行一次安全教育,但幼兒平時還是會出現磕磕碰碰的現象。下學期我們在進行每月一次安全教育的同時,每個星期還將進行安全教育,主要是幼兒在教室、大型玩具、走廊等場地的安全教育。

幼兒園教師班級管理培訓心得體會2

班主任既要作好教師的組織者、協調者,又要作好幼兒的教育者、管理者。在這裏,我有幾點體會與大家共享:

一、處理好各種關係。

我深感要當好一個班主任必須處理好與幼兒、同班教師、家長這三者的關係,充分調動他們參與遊戲、學習、共教的積極性,形成教育的合力,這樣才能盡善盡美地完成好班務工作。做班主任,說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與人和睦共處且促使整個團體能通力合作。例如,在與老師和家長溝通時,我會用最忠誠的心與他們交流溝通,但要注意溝通方式技巧,如對別人的不足,用先揚後抑的方式提出,可能的話可以用開玩笑的語氣提醒,總之,要尊重別人的感受,才能做到更有效的溝通。又如:班主任要學會關心他人,坦誠寬容、加上與班組成員的情感互通,使我們彼此間產生敬佩感、信賴感、親切感,相互以情感人,把班集體建設成一個溫馨、和諧的小家庭。比如:有個別孩子就想欺負我,企圖試探我的脾氣,他調皮時我一連喊他幾聲沒一點反應,直到看到我變了臉色,纔有些收斂;但對有些孩子來說就是發火也沒用,於是我就試着和他交流,例如閆楓昊、馬海洋兩位小朋,看起來很調皮,當你對他們多一點關心,他會學着慢慢看你的臉色行事,甚至有時他會主動和你說這說那啦個沒完,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你在關心他,他就會有好地表現。

1、班內教師共同配合

在班級常規管理過程中,我們班三位老師總是目標一致,相互配合。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上課老師開展教學活動時,配班老師密切地配合,幫助帶班教師維持課堂秩序,協助做好相關的配班、準備工作。當幼兒在活動中出現調皮、吵鬧、不專着等情況時,配班教師及時地予以提醒或制止。戶外活動時,我們老師之間總是在活動前統一要求,向幼兒說明要求,然後再出去。這樣,在活動中,才能對幼兒的不良行爲給予一定的約束。在生活活動常規管理中,當幼兒進行盥洗時,我們老師之間也是分工合作,合理、有序地組織幼兒進行盥洗和室內遊戲,使各個活動開展地有條不紊。

2、學會合理安排分工、有效合作

我常常主動承擔任務,善於安排好班上的工作,班內工作都有老師共同完成。但是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正所謂“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要做好班主任,除了要“以身作則”,勇於承擔責任之外,還要學會分解任務,有效引導他人去做事,促使整個團體能通力合作,才能盡善盡美地完成好班務工作。但應切忌居高臨下的“指揮棒作風”,要學會合理安排分工、有效合作。

3、積極參與園內組織的各種學習

在這學期的學習中對我幫助最大的是,觀看魏書生老師的教學經驗的學習。

我們班是全園幼兒年齡最大的一個班,每個幼兒自理能力都非常強,經常許多幼兒想幫老師幹活,但卻沒活幹,這怎麼辦,聽了魏老師的一番話,我也學起了魏老師,孩子們精力旺盛,沒活幹,我來給他們找活幹。窗臺上總是比較亂,這個由王雅雯負責,每天一來就開始整理,這一天裏她都負責。整理好了就由獎勵。如果今天她沒來怎麼辦,沒關係有替補的。我班的書櫃,宋明茜、馬銘浩負責。電視櫃宋開寧,衣櫃是吳英特、妞妞。就連沖廁所,擺椅子,都由專人負責。現在我們班每個他人,都有事情做,人人有活幹。而且現在,許多平時打鬧的幼兒,都因爲有事在身,沒有時間打鬧了。

二、建立開放民主的班風,

良好的班風是一種精神風貌,一種座右銘,一種共同的目標,它是無形的,卻又無處不在,它可以使每一位老師都積極主動、充滿幹勁。“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果一個老師僅僅只是熱愛他的孩子,沒有常規,沒有教育,沒有引導,任其發展,那麼這個班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盤散沙。一個班級混亂的原因,是因爲沒有制定有序的班級常規,幼兒往往不知道該做什麼,應該怎樣做更好。在制定班級常規時,教師應和幼兒共同討論:哪些行爲是班級所接受和讚賞的,哪些行爲是班級所不允許、應該被禁止的,教師要儘量讓每一個幼兒都有參與討論、表達意見的機會,另外,老師對孩子的要求要說到做到,這是管好常規的最重要的一點。只有你說到做到了,才能樹立自己的威信。讓調皮的孩子不敢隨便鑽老師的空子。比如:上課前我就要求幼兒聽課時不講話,不做小動作眼睛要看老師,當我聽到說話聲或看到做小動作時我就立刻停止上課,等沒有任何聲音或沒有幼兒再做小動作了,再繼續上課,這樣幾次孩子們就會感覺你在注意他,沒辦法了只好認真聽課了。

幼兒園教師班級管理培訓心得體會3

一、班級管幼兒的一日生活與課程;管班級環境與資料;

理三個關係:

1、師幼關係

2、家園關係

3、同事關係;班級管理的核心目標應該能幫助幼兒發展成獨立的個體,應該讓幼兒學習適宜的社會行爲。

“你想要一個什麼樣的班級?”董老師用這個問題與全體教師進行了互動,有的教師說“溫馨、充滿愛、平等、和諧、有秩序等”我們都想擁有一個“人文、溫馨、有序”的班級,幼兒是班級的主體,不是被管制的對象。我們遵循以孩子發展爲本的理念,引領孩子共同學習。

可現在反省我們的班級,請大家觀看一段視頻《看上去很美》透過這段視頻,反映了我們教師存在着:

1、教師唯我獨尊的成人中心意識。過於強調整齊劃一。紀錄片《小人國》幼兒園裏的混亂不堪再次反映了我們

2、教師對於幼兒不合理的期望。3、教師教育方式方法的欠缺。

4、教師班級管理理念有偏差,管理能力欠缺。

5、班級環境、活動材料有問題。

二、有效的班級管理從哪裏來?

(一)瞭解幼兒,對幼兒的需要保持敏感我們只要瞭解幼兒的心理特點,運用科學方法進行教育與管理,就很好。首先我們來認識這一羣3--6歲的獨特的人。“你認爲小孩子有哪些需要?”有“生理需要、社交、安全、自我價值的需要。”

1、小孩子是好遊戲的;2、小孩子是好模仿的;3、小孩子是好奇的;安全感沒建立好的孩子,他就沒有了強烈的好奇心。比如剛入園的孩子隨時牽着老師的手,老師走到那裏他跟到哪裏,這些個孩子就是安全感沒建立好,只有足夠的愛是幫助孩子探索世界的動力。

4、小孩子喜歡野外生活;5、小孩子喜歡合羣;6、小孩子喜歡稱讚的。我們女子學院的學生實習回來,都學會了“棒棒你真棒”。但做父母老師的應適當利用,但不可用的太濫,一旦濫用,適得其反。

(二)班級管理的過程是教師與幼兒共同生活,並建立良好關係的過程。師幼關係的質量決定了班級管理的質量。一個好的班級,離不開教師的精心管理。古語云:“親其師,信其道。”要想使一個班級有好的面貌,使孩子能得到主動的發展,作爲管理者的教師就必須掌握孩子發展的腳步。請看應彩雲老師的博文《愛使更教育簡單》附文:良好的師幼關係中老師需要:1、納悅幼兒2、積極應對幼兒的惱人行爲3、教幼兒從錯誤中學習4、對幼兒有耐心和持續的支援附文:《大人別和孩子對立》

5、自己保持情緒的穩定和生活的平衡教師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以正面的態度面對孩子的規則問題,才能把班級建立成和諧的小社會,讓每個人都在其中感受到正面的支援。

(三)建立必須的規則,並幫助幼兒堅持規則

1、規則是什麼?是爲大家生活的和諧、美好制定和遵守的一些基本要求;規則是有效教育的基礎。避免一個誤區:規則教育是要幼兒聽話和服從;規則不是強加給幼兒的,而是集體生活的必須,是自由有序、平等生活的必須。靠命令和高壓控制的班級規則很容易反彈,而情況會更糟糕。

2、自由與規則的關係孫瑞雪的博文《愛和自由》《規則之翼爲成長護航》透過這些文章我們知道規則要科學,符合幼兒年齡特點,不一樣的活動規則不一樣,要科學制定幼兒一日活動安排,減少集體活動時間,減少消極等待,智慧的幫幼兒遵守規則。

(1)教師示範說明(2)在活動中反覆練習(3)巧妙利用幼兒影響幼兒(4)有效設計和利用簡單的規則意識(5)儘可能採用分組活動,減少擁擠和等候時間

3、表揚與鼓勵時應注意

(1)不濫用,儘可能的發揮幼兒的內在動機(2)形式靈活多樣,選擇幼兒喜愛的(3)態度真誠,避免形式化和敷衍(4)表揚具體,指向幼兒良好的行爲(5)幼兒已形成的習慣無需表揚與獎勵(6)避免成爲教師權力控制的工具(7)避免對其他幼兒形成壓力和造成傷害

4、智慧地幫助幼兒遵守規則-----批評懲罰的靈活運用附文:應彩雲《孩子受得了“罰”嗎》關於反思角與反思椅的運用對幼兒簡單說明原因,時間不宜過長,一般3歲3分鐘,4歲4分鐘,5歲5分鐘。

學習體會:透過學習,使我明白,班級工作是複雜而具體的。因爲幼兒一日生活就包括:教育教學活動、遊戲活動還有生活常規活動等多種多樣的活動。其中的生活常規活動又包括:用餐、就寢、入廁、盥洗等很多小的細節和工作。這些活動雖然微不足道,但卻是幼兒養成良好習慣和一日活動得以順利開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因此我們應嘗試讓幼兒學會管理自己,並參與到班級的生活常規管理中。要管理好一個班級,良好的常規是必須。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果一個老師僅僅是熱愛他的學生,而沒有常規,沒有教育、引導,班級就象一盤散沙。沒有有序的班級常規,幼兒往往不知道該做什麼,教師的期望是什麼,應該怎樣做會更好。幼兒是教育的主體,因此在制定班級常規時,教師應和幼兒共同討論。在制定班級常規時也要應注意項目不能太多,因爲太多的規則會讓幼兒無所適從,收不到實質性的效果。在執行過程中,教師還要作到公平、守信,多鼓勵、少處罰,培養幼兒自覺遵守團體規定的習慣。幼兒本身就是一本生動的書,每天呈現給我們一幅幅活潑的畫。

每個教師對這本書要認真地“看”,仔細地“讀”,深入地研究分析。在實踐中,教師應善於運用多種手段進行觀察,及時記錄,遇到問題時能積極思考、分析應對,以積累更多更好的經驗。作爲教師要善於總結,從反思中提升。教師應該對自己的工作不斷總結、不斷反思:“我是不是按新綱要的理念做的?”“我做得怎麼樣?”“班級哪些方面需要提高?”……反思是教師提升自己的關鍵,在不斷的思考與實踐過程中,一點點積累自己,豐富自己,我們教師就會逐漸地充實和能幹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