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新課程下我們怎麼當老師》心得體會

當了教師好多年,隨着時代的發展,我們確實需要靜下心來思考——新課程下我們怎麼當教師。這段日子,我閱讀了《新課程下我們怎麼當老師》,感觸很深。

《新課程下我們怎麼當老師》心得體會

《新課程下我們怎樣當老師》是一本案例式的教育書籍。俗話說得好:開卷有益!翻開書後,我就被它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案例吸引了。細細品味,讓人感覺平時那些不能理解的理論知識離我們是這麼的近,這也許就是文章的可貴之處,品讀全文,帶給我很多的感觸,也積累了一些心得體會

首先,文章中的案例闡述能理論聯繫實際,讓人感覺更易理解。在每篇的理論知識講述過程中,都恰到好處地穿插着一些生動而有趣的案例。這些案例不僅讓我讀的津津有味,更是激發了我的強烈好奇心。因爲這些案例都是發生在我們身邊或我們認識的人身上,然而我們都不曾去了解。在第一章的第四節中,在闡述未來社會需要道德高尚的人時作者舉了3個例子,分別發生在美國、英國和中國。其中中國的案例我也有所耳聞,一直受我們愛戴的周總理在國際上同樣有非常高的威望。案例的大概意思是這樣的:1976年一月八日,中國人民敬愛的周總理去世了,聯合國降半旗致哀!要知道,這面於1945年在美國升起的旗幟目睹了衆多國家元首的去世,30多年來從沒爲哪個國家元首的去世降半旗致哀。爲此一些國家的.外交官有意見,他們質問聯合國總部官員:我們國家的第一元首去世,聯合國的大旗高高飄揚,中國的第二元首去世,你們卻爲其降半旗,這是爲什麼?時任聯合國祕書長的奧地利人庫爾特先生挺身而出,在聯合國大廈門前做了不到1分鐘的演講:“爲了悼念周恩來,聯合國下半旗是我的決定,原因有2個,一個是中國的金銀財富多的不計其數,她使用的人民幣多的數也數不過來,可她的總理卻沒有一分錢的存款。二是中國有十億人口,但周總理卻沒有一個孩子。你們任何一個國家的元首如能做到其中一點,我便爲他下半旗。”看了這個例子讓我爲我們這位偉大的領袖感動,也讓我深深感到什麼是道德高尚?道德高尚並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是就在我們身邊,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只有道德高尚的人,和道德高尚的民族纔會得到全世界的認可和愛戴。

其次,這本書全方位的介紹了新課程,讓我們對新課程有了新的認識。在書中,林老師分析了當今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將新課程從理念-課堂-教師扮演的角色-策略-教學方法等等從各個方面都進行了闡述。讓我對課程改革的根本任務,主要目標,學習方式等有了全新的理解,提升了我的認識。以前我們總是認爲在一個教學活動中,如果孩子們對答如流,活動開展很順利,沒有意外(都是在老師的意料之中),這次活動就很成功。然而看了這本書後才讓我恍然大悟,這不是一節真正意義上的好課。而真正的好課是讓孩子們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向老師提問,甚至問倒老師,這纔是一節成功的活動。在這本書中,林老師對我們老師在新課程下如何扮演角色、如何開展好活動都有詳盡的描述。在第二篇第三章中很清楚的將衡量一位好老師的十個標準進行羅列,看了這十個標準,對照了自己平時的教學活動,也讓我真正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其實有些道理我們平時都知道,然而在操作中我們卻會盲目。重新審視新課程,我覺得它的特點首先就是要愛孩子,其次就是要以孩子的發展爲主,最後是在活動中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整合。其實這些就是我們平時設計活動應遵循的,所以這本書裏介紹的很多知識都爲我們所用,是我們每一個老師都應該去認真研讀的。

再者,這本書讓我更多的瞭解世界上各個國家的教育。在這本書中,林老師舉了很多關於各個國家教育特點,都用一個個生動的案例給我們解說。如美國的誠實守信(價值3000萬的夢想)德國的誠實認真(認真的德國人)日本的誠實堅強(中日兩國孩子的較量)等等,在這些案例中我們可以發現他們都注重誠實,認爲一個國家應以誠實爲教育的根本,一個人的誠實比什麼都重要,這也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不珍視誠信的民族,是一個可怕的民族。這也讓我情不自禁的聯想到我們的身邊的不誠信的例子,小的是成人的一個謊言,大的就是假貨遍地,這對我們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我們的教育與國際接軌,我們必須教育我們的孩子要誠信,作爲教育者的我們更是要以身作則,自己首先要做誠信,否則如何去教育我們的孩子?如何要求我們的孩子講誠信?因此我們在平時工作中要注意誠信教育,對孩子允諾的每一句話必須兌現,樹立好自身的榜樣。

讀過這本書,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感到自己收穫極大!我想我一定會再去研讀它,絕不能因爲當了教師好多年,就固步自封。我們要在學習中進一步提高,使我們的教育收到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