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2022年關於教育孩子心得體會(通用16篇)

我們有一些啓發後,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2年關於教育孩子心得體會(通用1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2年關於教育孩子心得體會(通用16篇)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1

人生的經歷告誡我們,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一樣對孩子十分重要,甚至決定着他們的發展方向,影響到終生。時光荏苒,眨眼已過十二個寒暑,孩子一天天的長大,從他出生到現在,我們儘量營造家庭的民主氛圍和輕鬆環境來對他進行教育。目前我們一家人感情融洽、溝通良好,孩子健康活潑,茁壯成長。

一、教育孩子要平等溝通,傾聽是良好的溝通的前提。

孩子的許多缺點都是能夠在父母身上找得到的。教育孩子時先約束自己,規範好自己的行爲,用良好的環境和榜樣去影響、薰陶孩子。比如,平時我們家長平等地與孩子交流,靜下心來傾聽孩子要訴說的一切,哪怕此時再忙、再累,也專心致志地傾聽,不時地詢問孩子:在學校有什麼有趣的事嗎?上課時你對自已的表現滿意嗎?每當我這樣問兒子的時候,他總是十分興奮的向我彙報一切,當他說出自已對事情的看法時,我也會尊重他的意見,與他商量,給了他足夠的信心和自信,我認爲這對培養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傾聽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學問。

二、培養孩子的適應能力和行爲習慣。

透過發生在身邊的事例向孩子灌輸競爭意識,在現在激烈競爭的時代,需要人們更強的適應能力,誰的適應能力強,誰就能生存下去,就能更好地發展下去,就能邁向成功的彼岸。除了正常的零花錢之外,我們很少給他錢,他要買什麼都會事先徵得我們的同意。有時我們會有意無意地在孩子面前說大人在外面工作有多麼辛苦,賺錢是多麼不容易,這樣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辛苦,自然而然知道珍惜爲他所做的一切了。

三、避免太看重分數,用肯定對待孩子。

每次考試成績出來後,分數僅作爲參考,關鍵是將錯題充分理解、領悟透徹。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品德培養上,放在創造能力、學習能力的培養上,要求孩子上課要認真聽,不能受同學的干擾而影響聽課,放學後首先要把作業獨立完成,有問題先查字典,從進入初中就開始不要依賴父母的輔導,去領會解出難題時的那份快樂,讓小孩自己非常樂意去學,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挖掘孩子的潛力。充分肯定孩子的優點,培養其自信心。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2

“加油”!“別灰心,再試一次”“你做的這件事真棒!我爲你感到高興!”。我們經常會給孩子這樣的鼓勵,孩子將會在我們的鼓勵聲中快步前進。孩子需要鼓勵,我們經常鼓勵孩子參加學校集體活動,回來後聽他講一講參加活動時發生的事情,還進一步問他一些問題:今天搞的什麼活動?跟誰在一起?有沒有興趣繼續參加這樣的活動?參加這項活動有什麼收穫和體會?爲什麼?以引起孩子的興趣,發現問題並及時排除解決。所以說我們的每一次鼓勵都是他進步的催化劑。在學習和生活的很多方面,我們都給了孩子很多的鼓勵和讚賞,所以,孩子是自信的,讓他有這樣的積極的思想我認爲是很可貴的。

雖然讚揚和鼓勵是主要的,但有些時候,批評也是不可少的。在孩子的學習上,有時候他考試的分數少了,他會覺得不開心,但是,我們不會因此去嚴厲的批評他,有時候幫他找找原因,有時候提醒他應該怎樣去做。所以,他從來不會因爲考試分數少不敢告訴家長。

教育專家徐國靜老師說,如果家庭教育僅限於如何培養兒童,而忽略真正需要提高的是父母素質,那麼這樣的家庭教育很難取得預期的效果。父母素質不高,怎能擁有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又怎能培養出身心健康的下一代呢?爲人父母者往往會發出這樣的感嘆:孩子越大,就越不瞭解他。是呀,孩子小的時候,你處處以一個長者的身份指揮着孩子的一言一行,並不曾真正體會孩子的感受。當孩子漸漸長大,你將會和孩子越走越遠,代溝也隨之產生,從而難以把正確的思想和經驗傳遞給孩子,導致教育的失敗。但如果父母從一開始就能做到和孩子一起成長,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時刻保持一顆童心,那麼,隨着孩子的成長,你會發現,在孩子慢慢讀懂這個世界的同時,你也慢慢地讀懂了孩子這本書,走進了孩子的心靈世界。這時,你距離成功的父母也就越來越近了。

這是我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點滴體會,肯定也有很多的不足之處。在今後的日子裏,我們也會邊學邊教,在實踐中摸索,在學習中不斷進步,讓孩子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成爲新世紀優秀的接班人。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3

我是201班朱璟程的媽媽,非常感謝邱老師給我這個機會讓我談談在教育孩子中遇到的問題。這裏我先介紹一下我教育孩子的幾點體會。

一:怎樣讓孩子愛上閱讀。

從小我就讓他有意識的讓他多接觸書,週末假期帶他去書店,引導孩子閱讀那些對成長有利,能夠長知識的讀物。在家閱讀時間,我也總是拿本讀物,和他一起看書。

但是在閱讀初期,大概是我功利心太強,往往讓他把文中的好詞好句都劃下來,遇到不認識的字也要求他自己查字典,閱讀完後就會迫不及待的問他文中的內容,想知道他看進去多少。由於當時他識字量不多,往往會在閱讀時被不斷的打擾,破壞了他的興趣,乾脆就不想看書了,一拿起書就說頭疼,讓我讀給他聽。後來,我改變了做法,在孩子看書時鼓勵他有不認識的字沒關係,只要能看懂就行,如果有些生字影響了理解或者在作品中是關鍵字,可以問家長,完後也不刻意問他看了些什麼。這樣就讓他覺的看書很便捷,閱讀起來有親鬆感。漸漸的,孩子就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看書的速度也越來越快,而且他會覺的很享受閱讀的這一過程。所以我覺的孩子讀書是水到渠成的事,眼前可能看不出什麼但只要讀的足夠多,豐厚底蘊遲早會在孩子身上顯現出來。

二:給孩子充足的自由空間

孩子很喜歡看電視玩電腦遊戲,我一般採取不強制不讓他玩,但讓他學會自我控制。到時間可以玩,玩的時間得事先講好,到時間必須自己關掉。養成習慣後,他做的比較好,一般能自己安排好時間學習和休息。

我家小區有很多與他同齡的小朋友,在他完成學習任務後,我經常鼓勵他去找他們玩或邀請他們到我們家來做客,我想兒子和他們玩能提升他的社會交際能力,還會懂得怎樣謙讓與分享。

三:多與老師交流,配合學校教育

教育孩子不應該僅僅是學校老師的責任,作爲家長更應該責無旁貸,所以我會經常與老師聯繫,孩子在學校的情況,透過每天檢查他的作業,並附上評語,及時反饋給老師,這樣相互溝通,孩子才能得到更全面的教育。

看到孩子一點一滴的成長與進步是快樂的,望子成龍是每個家長的心願,但我覺的作爲父母千萬不可變成了拔苗助長,孩子能幸福平安的成長本身就是一種成功!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4

教育孩子,是整個家庭的重任,教育孩子真的需要父母從“修身”走向“齊家”,纔可能向着教育的目標邁進。我今年爲此專門購臵了MP3和一套音響功放,把網上的經典講解和誦讀下載到MP3中,然後透過功放播放,讓家中每一個人都接觸到這些資訊,同步學習。同時對家庭成員的生活行爲進行一定的約束和規範,孩子教育需要家庭每一位成員的成長。同時,藉助MP3隨身聽的功能,也會加速我對古文的學習進程。我發現網絡上有很多傳統文化的優秀資源,時間一長,我和孩子的文學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學習過程中也曾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有時候苦口婆心卻適得其反的現象並不少見,也曾爲此苦惱過,過後細細思索:做父母的不應該只怪孩子,也應該反思反思,看看問題出在哪裏,能不能換種方式使孩子能夠更容易接受一些。其實,只要有心、有創意,家庭教育同樣也可以富有情趣。孩子有了一些閱讀能力之後,我便開始嘗試着給孩子寫一些不同內容的小紙條,哪怕只是三言兩語。我把這些小紙條有時放在孩子的鉛筆盒裏,有時又悄悄放在孩子的玩具箱裏,甚至冰箱門上、鏡子上、枕頭上,只要是孩子能看到、能找到的地方都曾經是她的目標。她希望當孩子意外地發現這些小紙條的時候能帶給他一份驚喜,也讓他能夠真實地觸摸到父母對他的關注和愛心。

文字和語言有着不同的特點,語言稍縱即逝,有時候說好幾遍也不一定留下多少印象,容易這個耳朵進,那個耳朵出。而文字則克服了這個弱點,只要不把它毀掉,那麼無論什麼時候都可以拿出來看看,而且每看一次,感覺都在重溫一遍,印象自然比較深刻。這與暴風驟雨式的訓罵與呵斥相比,不僅考慮到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它不僅可以讓孩子對父母有更多的瞭解與尊重,堅持下去說不定可以逼着你同孩子一起進步。因爲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紙條的內容將不再是單一的表揚啊、批評之類,逐漸會擴展到推薦一本書啊,介紹一篇好文章啊,留下一個需要動動腦筋才能回答的小問題啊,甚至包括對某個觀點的'探討等等,內容開始五花八門,這對於他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的訓練也是一種幫助。如此來來往往,家庭教育同樣可以增添不少樂趣。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5

對於孩子來說給予他們信心比什麼都重要,結果不重要過程不重要,重要的是讓他們參與,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悅讀悅美》。

今天鄉教研室舉辦了“悅讀悅美·書香童年”的作文比賽,我和廖老師帶隊參賽。我們不看重成績,重要的是孩子們的一次展示機會。儘管我們平時狠抓寫作訓練,加強了讀書課,但畢竟寫作能力不是一日之工。

我告訴參賽的學生,認真準備,寫出自己的讀書感受,注意文章開頭和結尾,圍繞讀書給自己的帶來的好處,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就行了。一定是自己的語言,不要背範文,束縛了自己的思維。可以借鑑,不可抄襲。習作應該是自己的創造,堅持獨立思考,獨立成文。既然我們都知道了主題,就多看看別人怎樣寫讀書的。一定結合自己的讀書經歷,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我的習作原則是:堅持自己寫,自我的思想,自我的看法,自己的語言,多了就有了自己的風格。不強求孩子們開始文采,甚至對我自己的文章,也是也樣要求的。寫作不是爲了發表,而是一種生活的記錄,一種閒暇時的自我娛樂,這樣寫作纔不是負擔,而是一種享受。

我們的每次寫作訓練,我都是要求孩子們一定要自己寫。只要是自己寫的,都會得到老師的鼓勵和讚揚。抄的再好,不是自己的腦力勞動,不是自己的創造,別人跑馬場,沒有什麼意義。當然若真的不會寫,懶於動腦,我不反對孩子們抄作文。要求不能不顧孩子們實際,一刀切。不過,若是抄的,就當積累材料,在作文字上寫明,不用老師再去批改,就當給老師推薦文章了。

選中的三個孩子,都能自己寫出像樣的文章。雖然離我的要求還遠,他們的文章,不是很打動人。但絕對是自我的創造,有自己的見解,語言還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李鵬程,語言幽默,給人風趣之感。白金豪平時日記王子,選他是爲了鼓勵孩子們好好寫日記,讓他做個榜樣,也是爲了激勵金豪,相信他會透過日記的堅持,將來的作文更出彩。相對於李天慧,她的習作寫得是比較出彩的。她有作家的夢想,這次也是給她一個鍛鍊的機會。

鍛鍊機會重要,給與他們信心重要,結果如何不重要。他們能參加比賽,本身就是一種榮譽,也是對他們的一次大激勵!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6

開學就上三年級了,兩年以來,在老師的辛勤培育下,德智體美勞取得了全面發展,較好地適用了學校生活;做爲家長,我把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寫出來與大家探討,讓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共同提高,讓孩子愉快地學習、健康的成長。

首先是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家長要告訴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養成良好的生活及學習習慣:做作業前先複習講課的內容,按時獨立思考完成作業,做完作業後再玩;做作業時仔細閱讀題目,作業完成後認真檢查,並養成預習的習慣;給孩子制訂一個作息時間表,每天要及時作息,平時在家裏給他們佈置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自己做,當天的事當天完成,如整理書包、完成家庭作業、實踐活動等事情,父母最好不要越俎代庖,一竿子插到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成員的言行舉止及習慣對子女影響非常大,做家長的要身心垂範,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說話要得體,辦事要認真,給子女樹立一個好的形象,告訴他們一些做人的道理,以身作則,父母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將對孩子產生或好或壞的影響;在日常生活中,教會孩子知道與他人分享及關愛他人都很重要,這些都需要在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中去培養的。古人云:“爲善最樂,讀書最佳”,可以讓孩子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家長可與孩子一起讀書,在讀書的過程中,培養孩子對生活的關注與熱愛,開闊孩子的視野,同時體會讀書帶來的樂趣與愉悅。

其次要關注孩子的情緒,用愛教育,講究方法;教育孩子也要得法,有時候孩子玩的靜不下心來,家長不妨索性一起參加,讓其多運動一會,然後再給其佈置學習任務,這樣效果或許會更好。做爲老師和家長要善於觀察孩子的情緒,耐心傾聽孩子的聲音,多鼓勵,少批評,多尋找孩子的閃光點和興趣點;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尊重孩子自身的願望和需求,瞭解孩子的能力並加以開發和正確引導,才能讓孩子真正激發和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改“要我學”爲“我要學”,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讓孩子知道學習是有方法的、艱苦的,也是有樂趣的。不同的教育方法,其結果往往大相徑庭。

最後,孩子的教育不只是老師的事情,也是家長的事情,記得孩子在剛入學時,其班主任老師就以其親身體會告訴家長們,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7

手捧《吳正憲的兒童數學教育》,封面中題目下方的一行小字引起了我的同感:真心與兒童做朋友。這句話看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恐怕還是不容易的。真心與兒童做朋友,我們該透過什麼的方式與兒童做朋友,這些方式能夠被兒童接受嗎?什麼樣的方式纔是與兒童做朋友的最佳方式?何謂真心?這樣一些問題,引起了我的思考。所以,我迫不及待地翻開了書。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由史雲中教授寫的總序,史教授在總序中主要提到了教育家應該具備的四個條件,即真心地熱愛教育事業;有自己獨到的教育理念;能夠全面把握學科知識;會反思和會研究。

書中一個個的案例,讓我認識到吳正憲老師偉大的人格魅力。她對學生的尊重和愛。讓她的學生在學習中,真正感受到了對數學的興趣,感受到被尊重的快樂。吳老師常說:“智慧不能像知識那樣直接傳授,更不是知識的簡單堆積。

吳老師的數學教育價值觀認爲:小學數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要讓學生掌握一些數學方法和規律,解決一些數學問題。數學教育要用教師的智慧不斷喚醒、點化、豐富、開啓學生的智慧,要以教師的人格魅力影響、完善、健全學生的人格,使傳授知識、啓迪智慧、完善人格的教學目標三者和諧有機地結合。

吳老師追求的是讓課堂教學充滿生命的活力,她以“傳授知識”“啓迪智慧”“完善人格”的三維教學目標爲依託,爲學生創造喜歡的數學課堂。在吳老師的課堂中,處處是真情流淌的生命課堂。在她的課堂上,沒有“失敗者”的角色,她會對學習有困難的孩子付出加倍的愛,幫助他們揚起自信的風帆。吳老師課堂教學風格中的一個成功之處就是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喚醒什麼?喚醒的是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因爲一個人不可能超越自己的知識經驗理解新的知識。所以,吳老師的追求的是經驗對接的主體課堂;更是思維碰撞的智慧課堂;機智敏銳的靈動課堂;縱橫聯通的簡潔課堂;以做啓思的實踐課堂;追本溯源的尋根課堂;充滿魅力的生活課堂。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時刻要讓學生透過數學知識,看到數學思想方法。學會“數學的看問題、數學的想問題、數學的解決問題”。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8

現在生活逐漸走向科技化,在生活中家電、汽車等一些生活必需品也時時威脅着孩子們的安全!下面我就跟那大家講講我朋友的教育心得體會!

我的朋友跟我是很好的閨蜜,畢業後她就選擇結婚在家相夫教子當起了辣媽生活,但是他的心不細不像其他的媽媽那樣把事情都想得面面俱到,直到有一天,可怕的事情發生了,他的兒子剛剛會走,那天他在衛生間幫他的兒子洗衣服,他的孩子在客廳裏玩,只聽砰的一聲就聽見孩子的哭聲聲音很大,嚇得她趕緊跑過去,他看到的一幕他也嚇壞了,他的兒子舉着血淋淋的手在那裏放聲大哭!

他趕緊打車把孩子送到醫院!他後來跟我說最後還好骨頭沒有事情不然她就會後悔一輩子,那麼傷害他的孩子的就是插排!他因爲好奇就把手伸了進去被電打了!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事情很多我不能一一去舉例說明!但是不論是那種最後耽誤的永遠都是孩子!我朋友的教育心得體會就是不能因爲馬虎耽誤孩子的一聲!,時候她哭了很久,家裏人也沒有什麼明顯的怪罪,但是誰的心裏都懂傷在孩子受傷,她們痛在心上!

安全教育從小就要抓起不要怕麻煩不要不願意說,當真出事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只要讓孩子好起來你願意付出任何代價,但是那時候還趕趟了嗎?做好教育心得體會,做好安全教育!讓孩子健健康康的長大!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9

說到孩子的教育,每一個做父母的都有一肚子話要說,雖然家庭情況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樂樂地健康成長。作爲父母,我們究竟應該怎麼教育孩子?我曾經爲此買了很多的書,買了很多的光盤,請教了許多同事。孩子一天天長大,成績也漸趨穩定,可是我心裏依然不敢有絲毫的鬆懈。

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是非常必要的,它應該體現在生活的細節中。我們家每個人都有愛看書的習慣,孩子小的時候早早開發鍛鍊他的識字能力,爲他今後的學習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孩子大一點後,我們就幫孩子養成讀書的習慣,讓他每天都抽出一點時間來看書。在我們家經常可以看到這樣一幅畫面:一家三口人各自捧着自己的書在看。而且,只要有機會就從書店買各種圖書給他閱讀,“六一”兒童節、春節的禮物都是各類的有趣的或者有益的書籍。時間長了,孩子喜歡上了讀書。也養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對學習也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從孩子上學起,我就注意培養他學習習慣,每天回家後先完成老師留下的作業。學新課之前,先預習一下後面的內容。及時同他的老師溝通,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家庭生活中,時時處處注意習慣的養成,玩過的玩具要收拾好,晚上睡前洗臉刷牙等等,有時候,孩子想偷懶,就給他講講道理,並且告訴他,那樣是不可以的。慢慢他就認可了這種行爲,習慣也就自然而然的養成了。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10

在平時生活活動中,我發現班裏有不少的孩子不會撕包裝紙,不會剝雞蛋殼等等。許多幼兒都上中班了還不會穿衣服、拉拉鎖等等。我跟幼兒的父母瞭解了一下,卻發現許多家長都認爲這些事情英愛他們做的一樣。

由此我聯想到在報紙上看到過這樣一篇文章說道:有一位父親在自己屋後栽種了幾棵桃樹,他的孩子看見父親在果樹與果樹之間挖下一個大坑,準備把半年積攢下來的豬糞、牛糞等肥料埋了進來。孩子問父親:“爲什麼要挖坑呢?”“小樹正在長身體,不補充營養不行”。“那爲什麼不離近一點呢?”孩子問。父親卻說“太近了,小樹一下子吃不消這麼多的養料,會把它“肥”死的,而保持一定的距離,有利於小樹一點一滴的進行消化和吸收,有利於根鬚生長。因爲要吸收到更多的肥料,樹根就只有拼命的往有肥料的地方鑽,這樣小樹才能長得又壯又高。”孩子父親的一番話,對孩子的一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其實種樹和教育孩子一樣。只有經歷了一些事,孩子才能明白故事的內涵,要給予他人愛和關懷,但也要與其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讓他受益匪淺。愛的太近,或許就會變成一種災難和痛苦,所以我們的家長不要過分的溺愛孩子,要給予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讓他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做他們能做和應該做的事,讓他們在勞動中快樂健康的成長。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