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體會1000字(精選6篇)

當我們備受啓迪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體會1000字(精選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體會1000字(精選6篇)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體會1

2月18日,《感動中國》如約而至。鍾揚、杜富國、王繼才王仕花夫婦、程開甲等人十一人獲頒“年度人物”。

這是一羣以血肉之軀書寫不朽偉業的人。超越海拔六千米,跋涉高原十六年,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鍾揚教授率領團隊在青藏高原採集了數千萬顆植物種子,彌補了國家種質庫的空白;面對爆炸的地雷,杜富國對戰友喊出“你退後,讓我來”,英勇負傷,用實際行動書寫了新時代革命軍人的使命擔當;退伍軍人呂保民見義而勇,不惜身受重傷,制服持刀行兇歹徒;退休老人馬旭與丈夫畢生節儉清貧,將全部積蓄捐給貧困的家鄉;“英雄機長”劉長健臨危不亂,在萬米高空挽救了119名乘客的生命;王繼才、王仕花夫婦,守護海島32年;張玉滾支教17年,用窄窄的扁擔挑起山村孩子的未來……

這些平凡又偉大的普通人,無愧於殊榮。他們用善意、勇敢、毅力、使命,昇華了自身,也標註了新時代的價值座標,又匯聚成溫情的海洋,讓人動容,催人奮進。他們是我們這個時代裏,從國家到個體都引以爲傲的精神豐碑。

從他們身上,有人讀出了文明的傳承。一個文明的民族,不僅要有經濟的進步發展,也要有精神的高度和厚度,我們要做的不只是給文明以歲月,還要還歲月以文明。如此,便離不開對一個個心動瞬間的記錄,對生活中溫暖與感動的銘記與傳承,在漫長的歷史中始終迴應着時代的價值渴求與信念堅守。學會銘記纔有文明,有文明纔有希望,精神的力量翻滾升騰,環抱着每個人的一舉一動,便會傳遞着心靈的方向感與歸屬感。

從他們身上,有人讀出了感動的力量。2018年的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裏,有90後,也有耄耋老人;有賣雞蛋的大爺,也有兩院院士。他們生逢不同的年代,守護着不同的崗位,堅守着不同的初心,卻在“奉獻”的精神世界中相遇,共同向我們傳遞着“利他”的價值觀。他們拒絕誘惑,甘守清貧,付出了青春乃至寶貴的生命。這種力量,怎不讓人淚流滿面?

感動中國是一扇視窗。十七年來,上百位年度人物用偉岸的身姿,奠定了精神豐碑最堅實的底座。更多的人則從感動中汲取力量,用精神之光點亮自己前行的路。公交車上讓座的年輕人,爲清潔工免費提供熱水的熱心店長,春晚小品中那個春節不回家,在車站爲大家排憂解難的鐵路警察……他們也許永遠登不上“感動中國”的舞臺,卻在“行動中國”的大舞臺上,用熱心,用擔當,用奉獻,溫暖了每一個平凡的瞬間。

一朵朵浪花匯成了時代的巨浪。獲獎者終究有限,但精神的獎盃在所有觀衆手中傳遞。十三億中國人,人人心裏都燃着一團烈火,這團烈火越燒越旺,化做無窮無盡的力量,這是咱們的靠山,這是咱們永遠幸福的保證!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體會2

一年一度,觀看感動中國。開學前夕,接受精神洗禮。

人活着,要像錢偉長那樣,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要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勇敢地擔當起建設祖國的歷史重任。錢偉長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楷模,是科學家報效祖國的典範。作爲小學教師,雖然談不上純粹意義上的研究學問,但是我們雙手托起的是祖國的希望。教書育人,培養棟樑,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擔當。

人活着,要像郭明義、劉麗那樣,做一個地地道道的好人。自己是一介平民,卻關愛着更爲弱勢的貧民。超越了世俗的金錢觀,迴歸了做人的本真。以己度人,舉己全力,幫困扶貧。平凡的工作,不平凡的境界,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當我們爲一點個人的利益而斤斤計較的時候,不要忘記這兩位本同我們一樣,甚至收入還不如我們的草根平民。不要忘記,人生的意義不在索取,而在奉獻。

人活着,要像王茂華、才哇、王偉那樣,舍小家顧大家。在困難面前,在生死抉擇面前,先人後己,出生入死,捨死忘生,盡顯英雄本色。中國,從來不缺這樣的英雄人物,正是這些錚錚鐵漢挺起了民族的脊樑,築起了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鑄就了中華民族引以爲豪的華夏精神。

人活着,要像孫東林兄弟那樣,講一個“誠”字。一諾千金,人無信而不立,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尤其在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功利社會,呼喚誠信、堅守誠信、以生命捍衛誠信,當看孫氏兄弟。

人活着,要像草原醫生王萬青那樣,義無反顧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人往高處走,不應成爲選擇工作的準則,更不應成爲獲取名利的不正當追求。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艱苦的地方去,是毛澤東時代的響亮口號,理應穿越時空的隧道,響徹在追求公平公正的和諧社會。

人活着,要像軍人何祥美那樣,立志崗位成才。縱然司馬遷感嘆李廣生不逢時,英雄無用武之地,但和平年代依然需要神兵強將。愛崗敬業,崗位成才,在當下社會更具廣泛意義的職業價值。把本職工作做好,做到極至,努力成爲各領域裏的行家裏手,當是每一個人畢生的事業追求。

人活着,還要像孫炎明那樣,坦然面對有限的人生。也許經常跟死神打交道的人,更懂得生命的可貴。“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美國盲聾啞作家海倫·凱勒的名言;“今天不知道明天怎樣”,是身患絕症的孫炎明的口頭禪。笑對生活,愛灑有罪之人,以情動人,金石爲開,拯救靈魂,贏得尊重。仁者愛人,人恆愛之,短暫的生命演繹精彩的意義,並創造了生命的奇蹟。

向感動中國的草根英雄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體會3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爲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爲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這些融入年輪的人,我們在他們身上感受到了從容,彷徨的時候,我們在他們身上看到了堅定,懷疑的時候,他們告訴我們什麼叫相信。

2018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頒獎盛典已於2019年2月18日20:00在CCTV-1綜合頻道播出,從2002到2018,感動中國走過17個年頭。時代在變,感動不變,人們對善的嚮往不變,對美好的渴望不變。

《感動中國》是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打造的一個“給人以力量,給人以鼓舞”的主旋律精神欄目,多年來堅持鮮明的價值導向,彰顯了深切的人文關懷,在這個精緻的利己主義盛行的年代,在這個道德感、責任感、使命感缺失的年代,有這樣一部精神史詩洗滌心靈,實屬大幸。

每每看到這個節目不知你們如何,反正我是止不住我的眼淚。我們經常說,好人就在身邊。感動中國的人物,也都來自你們我們他們的身邊。它是中國人的好人觀,行善觀的一種傳遞。“勿以善小而不爲"。感動中國,正是這種精神與力量的傳遞,他給了我們希望,讓我們相信,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會有一片未曾喚醒的春天。感動中國,讓我們知道的是,人應該有一顆感恩的心,要堅信世間的美好,人的心靈不能被負面情緒所佔據,這樣你可能會永久的迷失,感動中國激勵我們向着美好出發,以每個人的閃光點照亮你身邊的美好,哪怕很微弱,但匯聚一起便是萬丈光芒,千言萬語,也行只有一句話:感動就在你我他每個人的身邊,感動中國的精神與魅力一直在傳遞和發揚,相信和期待更多的愛和夢想被新一代人點亮。

《感動中國》是一種呼應,它呼應的是人們心裏本來就有的向善之心。兩個多小時,對於普通的觀衆來說,可能意味着無法被擦乾的淚水,或者是心靈的一次淨化。但對於這個社會與時代來說,《感動中國》的走紅意味着什麼?

在感動的同時,我們有時是不是也該有點兒憤怒。我們要做的和該做的事還很多,只有感動、憤怒都不夠,我們必須擦乾眼淚後行動,站到一個又一個曾經感動過我們的人身後,然後憤怒纔會真正減少。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體會4

短短的2小時,我的心在顫抖,眼淚不停地往下流,我不知道這樣的2小時能在我心中持續多久。會不會一夜之後,揮別淚水,再提起她們的名字,已爲陌生。我想,我應該買幾盆馬蘭,帶在身邊,給我提醒,讓我相信,這個世界有值得讓我相信的東西。激動地看過《感動中國頒獎禮》之後,我的內心彷彿受到了神聖的洗禮-------縱死終令汗竹香的林俊德,孝更絕倫足可矜的陳斌強,何處春江無月明的何玥,悲莫悲兮生別離的高秉涵,爝火燃回春浩浩的高淑珍,動人以行不以言的陳家順,冰雪爲容玉作胎的張麗莉,能受天磨爲鐵漢的李文波、清香傳得天心在的周月華、艾起,長使英雄淚滿襟的羅陽,他們的這些行爲符合了我們共同的價值標準,給人以力量,給人以鼓舞,它觸動了所有人的心靈。

在震撼與眼淚背後,我收穫的不僅僅是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內心無法言喻的那份感動。

歲月無痕,當我們驀然回首,翻閱着自己的心靈,總有一段段記憶在你的生命中留下深深的痕跡。每當我們想起它時,心裏總涌動着一絲久違的衝動,這便是感動。

從不會有人刻意得去尋找感動,因爲它是一種樸素的真實,一種心靈的震顫。父母牽掛的目光,一天一天憔悴的背影是一生一世的感動,一條祝福的短信是給飄落在遠方的你的慰籍,不經意間的一聲招呼,一句問候,一個微笑,一點緣分……便是一種感動,久了,便是深刻,甚至是一生的刻骨銘心。這些溫馨的記憶,當我們孤單寂寞時會不自覺的涌出,備感溫馨,所以,每每捧着一張偶然翻出的舊照片,不要驚詫自己爲何淚流滿面,也許那模糊的身影是你曾經的牽掛。

所以,夢裏飄來一片紅葉,不要驚詫於它的無端,或許它是你一段塵緣的珍藏。

所以,臨窗偶讀1篇精緻的小品,不要驚詫於自己爲何指尖微顫,也許那一段哲理演繹的正是你走過的滄桑。

而感動也需要懂得體驗與回味,在別人給你愛的同時,你是否也想過付出?

其實我想,別人,感動着中國。也許我們身爲學生,無力是做一些感天動地的事情,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用心努力爲別人做些什麼,爲集體做些什麼,爲家庭做些什麼,那我們也會成爲一個感動中國的人。哲人說,只要慧心獨具,即使隨處拈花微笑,也能感受也一份愛意!這何嘗不是呢?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體會5

有人記得。

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黨委書記、政治教導員陳陸就是這樣一個會被永遠記得的人。

7月18日至21日,安徽省合肥市普降暴雨,廬江縣遭受百年一遇的洪災,多條河流水位超過歷史峯值。陳陸帶領大隊消防指戰員輾轉5個鄉鎮,奮戰96小時,成功轉移和救出羣衆2665人,他自己卻永遠留在了抗洪一線。

7月26日,共青團安徽省委、安徽省青聯追授陳陸同志“安徽青年五四獎章”。7月27日,陳陸同志被應急管理部評定爲烈士,追記一等功。7月28日,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黨委追授陳陸同志爲“全國消防救援隊伍優秀共產黨員”。7月30日,安徽省委追授陳陸同志“安徽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7月30日上午9時,陳陸烈士遺體告別儀式上,親友、戰友、社會各界人士和羣衆近千人懷着沉重的心情,送別陳陸最後一程。悲痛難抑,唯願書信能將那些眼淚無法表達的悲痛和思念,靜默訴說……

親愛的兄弟:

你我從此陰陽相隔兩重天,若有願,夢相托!家裏的事兒,你別擔心,我們兄弟必定記在心頭!

聽到你落水的噩耗,我連夜趕了過來,跟你的戰友一起在水面上尋找你,多希望能在某一處的樹岔上、電線杆旁或是洪水中的房頂上看到你衝我揮手。直到24日下午,終於找到你了,卻不想,你已離我們而去。

那一刻,我呆住了。我不知該怎樣面對你的離開,也不知該怎麼跟你的至親們開口。

當我再次走進你的辦公室,裏面空空蕩蕩,桌上還有一堆治療面板傷痛的藥,你走得匆忙,還沒來得及收拾,正如你的離開,也來得如此猝不及防。

從7月18日到22日,你在抗洪一線連續奮戰了4天,你也真是傻,那水裏有化肥、糞便、動物屍體等有害物,有嚴重腐蝕性,你還一次次蹚着水,接送被困羣衆,結果自己的膝蓋又紅又腫,幾乎不能正常彎曲和行走,連溼透的`褲子都只能請隊友幫忙脫下。當時,他們都不讓你再出去了,可是當接到電話聽說有人被困,你又咬着牙,衝了出去。

你說這片水域情況你熟悉,你的水性好,讓別人去,你放心不下!是呀,你在市裏拿過游泳比賽的名次,當時又剛往返一趟解救了幾位被困村民,對路況熟悉,救援艇增加至5條,需要有人帶頭,所以當你提出要再去一趟時,大家雖心疼你的身體,還是讓你去了。

萬萬沒想到,此去,竟是永別!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體會6

茫茫宇宙,大千世界,每個人都是如此的渺小,就如同天空中的一粒粒浮塵。

從出生到死亡,我來過,我走了,悄無聲息,就如同我不曾來過,這是大多數人的一生。可是,總有些人輕輕悄悄地來了,又走了,卻又像是從未走遠。

事實上,感動中國中的大多數人都只是和我們一樣的平凡人,而不同的是他們生命所承載的重量。

放眼浩渺天地間這芸芸衆生,我們總感嘆自己太過於微不足道,但可曾知道,當生命有了重量,它就不再輕如塵埃?

12歲的小女孩何玥,她想到的不是如何儘可能多地爭取時間在這人世間哪怕多留一分鐘,而是首先考慮到在生命的最後時刻自己還能做些什麼來給自己這稚嫩的生命畫上一個無悔的句號。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能損毀,但關鍵的問題是,有太多的人爲了活下來而不得不損毀自己的身體,而還有那麼多已經逝去的生命要帶着完好的身體一併離去!當生命終結的時候,一切皆化爲烏有,身體對她來說已經毫無用處,那麼,爲什麼不讓它們在別人的身上讓它們的作用得以延續呢?在此之前,何玥與我們一樣,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生命也和我們一樣輕微,但她生命的重量體現在在生命的最後她所作出的選擇,讓自己的生命延續在別人的身上,彷彿她不曾離開!那麼,我們自己呢?當我們不得不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是否有勇氣也把自己的器官捐獻給需要它們的人,讓它們融入別人的身體,讓另一個生命更加健全呢?

周月華已經不再是簡單的讓我們一直深受折服的身殘志堅、爲夢執着的形象了,她平凡甚至殘缺的生命在二十年由艾起揹着翻山越嶺中已經走向了崇高與偉大!身體的缺陷,她不在乎,她在乎的是自己活着能爲別人做些什麼。這兩個人的愛情,只有相濡以沫,而沒有波瀾壯闊,卻以彼此爲支撐相互攜手走過

了二十年,爲彼此增加着生命的分量!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周月華並不完美的生命劃過的那完美的弧線以及它沉沉的分量。什麼是愛情?看看艾起我們是否有些羞愧?什麼是生命的重量?凝視周月華,我們是否有所啓發?

生命是一段過程,而生命的重量就在於這段過程我們怎樣走過。個體的生命本身可以很脆弱,可以很渺小,可以很輕微,但在生命行進的過程中,它所依附的形體可以決定它的重量。

輕與重,大與小,崇高與卑微,往往只在於一念之間,我們生命的重量將由我們自己去填充。只希望,到了不得不對這人世間的一切撒手的時候,我們能燦然地回望,會心地一笑,我來過,我走了,我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