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有關教師培訓心得體會集合五篇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培訓心得體會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教師培訓心得體會集合五篇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1

前段時間合肥市教育局組織部分骨幹教師到東北師大進行爲期十天的培訓學習,聽了10場報告,每天晚上我們老師都要反思消化白天報告的內容。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以下是我第一天學習後的心得。

成爲一名優秀的教師需要具備的本領、技能非常多。透過今天三個講座的學習,我認爲這樣的幾種技能是優秀教師必須要具備的。

一、尊重學生

優秀的老師首先要尊重學生。新課改倡導構建新型的師生關係,要求教師俯下身子教書,其涵義就是師生關係的平等,拋棄師道尊嚴的面具,從內心深處尊重學生,只有尊重學生,教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範文師纔會耐心的瞭解學生。一切的教育都是從瞭解學生開始,瞭解學生,纔會因材施教。纔會懸置先入之見,瞭解學生,纔會對學生的行爲舉止理解、寬容。

學習了今天的講座,使我對一些“問題”學生的問題多了一份寬容與理解,尤其是對一些不愛學習的學生,身上暴露的一些毛病,今後我會更加慎重的處理,決不能憑自己的主管臆斷去解決問題。

二、掌握練習的量,拒絕題海戰術

在中高考指揮棒的作用下,一些老師憑“題海”戰術,小學村級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取得了高升學率,受到家長、社會的認可,順理成章的冠之以優秀教師的稱號。但在教師“名利”雙收的背後,是學生大量的課餘時間被擠佔,老師整天也埋頭在作業堆中批改作業,精疲力盡。這種以犧牲師生大量課餘時間,身心俱疲的方式取得的成績是不可取的,不具有可持續發展性。

真正優秀的教師,絕不是單憑“題海”戰術獲取成績,而是在多年的教學實踐基礎之上,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前提下,研究恰如其分的習題量。爲什麼這麼說呢?有人說“熟能生巧”,我曾經懷疑過,但不夠自信,學習了今天的講座,找到了理論依據,“熟也能生笨”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熟也能生厭”,“熟也能生拙”。什麼意思呢?對於新知識,需要一定的習題量鞏固,並且在剛開始階段,隨着習題量的增加,學生的解題技巧、能力以及解題速度肯定是上升的,但習題量達到一定的程度後,學生的“巧”已達到最高點,如果還是盲目的增大習題量,學生的“巧”反而會降低,大量的機械的重複訓練,學生心力俱疲,效果反而適得其反,所以優秀的教師會研究習題量的度。

三、思想彙報專題有效遠離職業倦怠

教師的職業達到一定年限(10至15年),參加骨幹教師培訓心得大部分人不可避免的患上職業倦怠,很難取得更好的成就。如何抵制職業倦怠呢?我想一是換一個新的工作環境,重新挑戰自我,二是適當跳出模式化教學,積極參加一些培訓或聆聽一些高校教授的講座,三是多與名師、大家接觸,心靈會得到震撼!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2

本次教師崗前培訓的內容十分豐富,形式也多種多樣。雖然時間只有十二天,但內容卻是充實的,對我們新教師來說更是終身受益。透過培訓,我得到了很大的收穫,以下是我的培訓心得體會。

在本次培訓中,聽了有關教師職業專題報告後,使我對教師這一職業有了更加明確的認識。使我深刻地認識到: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教師是榜樣。學高爲師,身正爲範也正是這個意思,這裏主要涉及做人的問題,學生都有向師性,實際上是做人的一種認同感;同時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爲學生的引路人。

教師是管理者。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調能力,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是父母。作爲一名教師,要富有愛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所以我們說教師是父母。並且,教師還要善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展需要。教師是朋友。所謂良師益友,就是強調教師和學生要交心,師生之間的融洽度,親和力要達到知心朋友一樣。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學,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等,應瞭解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心理困惑,心理壓力等,以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排解,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

同時,對教師工作的基本內涵也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認識到了教師責任的重大艱鉅,要做一名好教師必須要具備敬業精神,奉獻精神,創新精神,拼搏精神;我深深體會到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就要爲祖國的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青春年華,含辛茹苦,默默耕耘。”要愛生如子”,時時爲學生着想,以學生的利益爲重,處處用真情去打動學生。

新時代的教師應具有高尚的師德,先進的理念,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質,和比較紮實的專業理論功夫和業務水平,有敏捷的思維和很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感召力。對學生要多說鼓勵的話,安慰的話,開導的話,實在的話;少說諷刺的話,冷淡的話,傷人的話,威脅的話。這些都是作爲一名合格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在本次培訓中,透過學科專業課培訓,使我認識到要想成爲一名優秀的教師,必須具備最基本的”六認真”要求,即認真備課,認真上課,認真佈置批改作業,認真輔導,認真組織考試和認真組織課外活動。備課是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備課中要準備三方面,即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要關注學生如何學,學到了多少東西。不僅要求老師課時備課,還要善於在長期的教育教學中進行總結和積累,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在教學上,應該懂得將教學藝術化,學會抓住學生的心理,引起他們對知識的好奇心,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改變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教師應當從知識的傳輸者變爲知識的引導者,這就更加要求教師要懂得授課的藝術性。特別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認真地貫穿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髮展爲本,以新的教學姿態迎接新的挑戰。如何使自己能夠有質量有效率有能力地教好這門課,使學生能夠持續地從心靈深處接受我的教學,這就需要我努力地備課,努力地鍛鍊,努力地學習……

在本次培訓中,還貫穿一箇中心,那就是對新教師的鼓勵。我們要趕快適應新的教學環境,生活環境,人際關係環境等;我們要更加理性地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角色;我們要做一名終身學習型老師,做一名能夠不斷適應新知識新問題新環境的老師;我們要堅持創新,在教學中發揮自己的聰明和才智,爭做教學發展的弄潮兒。這些鼓勵,使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和動力。

高爾基曾經說過:”只有滿懷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懷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並實現自己的意志。”也許,對於我們新教師來說,只要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就能取得好的開端,而好的開端,便是成功的一半。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3

自參加了這次的小學英語教師全員培訓以來,我非常珍惜這次的學習機會,透過學習,交流,提交作業,我收穫很大。

本次學習內容豐富,透過觀看視頻講座,許多平時工作中的疑惑迎刃而解。老師認爲:學英語就是讓學生透過各種方式去獲取資訊。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在老師的潛移默化中培養語感,把學母語的那種感悟能力自覺地運用到學習其他語言當中。像我們農村老師,條件艱苦,環境不如城市,學生素質也不如城市學生,那麼我們的任務更重,所以我們更應該立足於自己的教學陣地,爲學生創造好的語言學習環境,提高學生素質。同時也提高自己。

透過這次遠程教育培訓,我深刻地體會到新課程教學應該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透過自己親自去體驗、嘗試,來獲得知識,以學生爲主體,教師儘量只起到指導的作用,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爲中心,爲重點。同時我也深深的認識到了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之處,透過視頻學習和一些文字學習,對於教學中的語言交流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同時對教具的展示我也在課堂上進行了實施,其效果比想象中還要好;在設計課堂上也有了一定的進步。

透過學習、聽專家講座等環節,我感到長了見識,教學思路靈活了,對自己的教學也有了新的目標和方向:首先在課堂的設計上一定要力求新穎,講求實效性,不能活動多多而沒有實質內容;教師的語言要有親和力,要和學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來看學生,充分的尊重學生;再者在課堂上,教師只起一個引路的作用,不可以在焦急之中代替學生去解決問題,另外教師的個人修養和素質也需要不斷提高,要靠不斷的汲取知識,學習先進經驗來作保證。

在教學基本功新修煉這一部分的學習上,目前最讓我受益的是:

第一:學具、教具的使用和開發。以前在課堂上是死板的進行教學,易忽略學生的學校興趣,對於一些枯燥和抽象的內容,學生都不感興趣,沒有學習的積極性。但透過學具教具的製作和使用,可以把抽象的書本知識形象化、具體化,增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感知,使學生在直接經驗基礎上學懂書本知識,重要的是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使教學效果更佳。

其二:PPT課件的應用與製作。小學英語教材的一大特點就是貼近生活,課文圖片多。但長期下來,學生對圖片已經是產生了“審美疲勞”了,所以我們在教學時更應該想一些新的點子和花樣來進行教學,而多媒體教學就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手段,精美的課件能夠吸引學生眼球,可以化靜爲動、化抽象爲具體,能提出開放性的問題,設計巧妙,同時還能激發學生更強烈的參與意識,可以爲學生主動學習提供開放的活動環境,提高課堂效率。

總之,透過這次培訓,我的收穫很大,在以後的工作中要充分利用這次空中課堂學到的知識。教學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要不斷的思考,不斷地尋求新的適應新一代學生的教學方法,與時俱進。讓自己的教學水平更上一個新臺階!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4

這個假期,我有幸參加了“265農村骨幹教師培養工程”第一期培訓班,心裏特別高興,因爲可以和全市幾百名骨幹教師一起學習、交流、研討。在這裏,我們每一天都可以聆聽到教育專家的報告,聽取不同類型的講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衝擊。經過十天短暫的培訓,我從中學到了很多,它不僅拓寬我的視野,還豐富了我的實踐經驗,更讓我的思想得到了昇華。使我對教育有了更新的認識,更加熱衷於教育事業。

一、更新教育觀念,提升個人素質。

當今社會是知識型社會,需要的是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而傳統教育培養的大多是應試型人才,他們只懂死知識,卻少有創新。這樣的人才很難適應當今的社會。因此,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是:“爲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這就要求學校轉變過去的重甄別選拔職能,轉向重視學生的發展。對學生要關注個體差異,實行多元化評價指標。注重學習過程,從而實現評價重心的轉移。

然而,面對這場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課程改革、日益複雜的學生思想,很多時候仍讓我們有些霧裏看花,無所適從,我們很需要學習,而此次骨幹教師培訓學習,猶如爲我們開啟了一扇窗,撥雲見日,使我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開朗。培訓中,每位專家教授的講座,在言談之中無不透露着充滿哲理的思考,也無時無刻不再提醒我們:“成人”纔是學校教育的最終目標。爲了適應明天的社會,今天的教育必須改,而改革的成敗在教師,教師的改變首先在於更新教育理念。透過短短十天的培訓學習,我最大的收穫就是真正地認識了新課程改革,認識到這場課改所具有的深遠意義。社會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勞動者的素質就必須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只有這樣,教育才能可持續性地發展。

爲了響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我們教師的當務之急是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新時期學生的發展變化。只有教師的素質提高了,他的教學水平纔會提高,他的課堂纔會豐富多彩,纔會有的放矢的面向全體學生,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而提升素質的一條捷徑就是及時進行教學反思。我們教師平時實踐的很多,但卻缺乏反思提升的意識,每次上完課就算完成了任務,至於課堂的效果也許自己有些想法,但一回辦公室就因忙於一些其他事物而不了了之了,久而久之自己的教學沒有任何長進,自己還感到很辛苦。其實,教師真的太需要透過反思提升實踐智慧了。好多時候,擠出一些時間就可以完成的事,教師卻不願意擠,如朱旭東教授所說的,課上完後,將從班裏往辦公室走的路上想到的這節課的成敗寫上那麼三五十個字,堅持下去,反思能力就會增強。反思能力增強了,實踐能力也就會提升。雖然很簡單的事,但又有多少人能堅持下去了呢?

二、踐行師德規範,展現人格魅力。

新時期,新型師生關係,對教師的職業道德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育人”是師德的終極目標。現實生活中,有許多教師並沒有真正理解育人的含義,有的教師在課堂上失去理智,生氣發火,這除了傷害了學生的感情以外,別無他用;有的教師在課堂上喋喋不休,侃侃而談,除了讓學生耳根的繭子更厚以外,沒有其他功能。我們可以這樣嘗試一下,當孩子上課走神的時候,提醒他,因爲學習畢竟是孩子自己的事,他沒做好,希望得到老師的幫助;當課堂秩序混亂的時候,不要對孩子大呼小叫,我們應該就教學對孩子沒有吸引力反思自己,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把孩子們吸引過來;當孩子沒有完成作業的時候,原諒他,幫他找出原因,促使他按時完成,使孩子充分體驗完成作業的成功感;當孩子犯了錯誤時,耐心一點,調查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找出孩子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地去跟孩子交談,幫他認識自己的錯誤,這才能達到我們育人的目的。我們體驗到,教師只有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上下工夫,當好人師,爲學生樹立楷模,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一切爲了學生”。在教育工作中,教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而教師的人格魅力來源於什麼呢?來自淵博的學識、精彩的課堂,就像王舒起老師說的教師上課要有激情,幽默生動,教學設計要精巧別緻,語言要形象感人、抑揚頓挫、有衝擊力、震撼力。在這方面我感觸頗深,我的課堂教學做的就不好,上課調動不起學生的積極性,整個課堂非常的死板。我缺乏的正是王老師講的這些,作爲教師在課堂上注意與學生的交流碰撞,老師不僅要講授知識,還要啓迪學生智慧,展開互動研討,開發創新思維。學高爲師、身正爲範,人格是教師的最高學位,“無德何以爲師”真是至理名言。

三、應用現代技術,提高教學成效。

二十一世紀是資訊時代,身爲教師如果不懂得計算機,不懂得網絡,就是新時期的文盲。而且網絡的確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不同地域,不同風格,不同教師同授一堂課成爲網絡時代的特色,它完全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大大開闊了教師和學生的視野。透過這次資訊培訓,我學會了以前許多不懂的東西,並促使我轉變傳統教育觀念,以前,自己在教育教學中遇到問題,總想外出學習,去見識一下先進地區的教學;有時候就一個觀點想與更多的老師進行探討,但總是受現實情況限制,得不到實現。“網絡教學”使我先前的想法變成現實,能夠跨越地域與其他教師進行互動交流,得到優秀教師示範和專家的引領,相信我的課堂會越來越生動,效率會越來越顯著,教育教學水平一定會得到更大的提升。

作爲教師,我們肩上的擔子是沉重的,面對如此重大的革新,我們要做什麼?關注未來,放飛希望。首要的是我們要更新觀念,要敢於打破傳統教學中的條條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於創新。繼而走上務實之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講求實效。棄繁就簡,走簡單之路,返樸歸真。直至把每一個孩子培養“成人”。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作爲骨幹教師培訓對象,在今後的日子裏,我將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把科研和教學結合起來,做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使自己具有知識的前瞻性。這樣,才能培養出新時期“發現型、發明型、創造型、創新型”的學生。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5

今天已是培訓的第11天,老師們雖然已經很疲憊,但依然以高度的熱情投入到培訓中來,尤其是今天進行教材分析的老師。這三位教師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們特別注重聯繫已學知識,併爲後學知識做鋪墊。其實重視知識間的前後銜接對我們平時的教學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幫助找準起點,解決重難點。

每個知識點都有着前後的聯繫,瞭解學生已學的知識,既可以找準本節課的起點,也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難點。如:五年級上冊《多邊形的面積》,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特徵及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因此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先引導學生進行復習,那麼學生在探究平行四邊形的特徵時,就會想到用探索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特徵地方法來探究。在探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時,可以轉化成長方形來推導。用了前面所學的知識,使學生更好的理解這些知識。

二、幫助不拔高要求。

注重後學的知識也相當重要,既幫助我們不拔高要求,又爲後學的知識留下思考的空間。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當講完一個知識點時,總怕孩子掌握的不夠,因此把題出的難一些,使得老師學生都很累,只所以這樣是因爲沒有考慮到後學的知識,因此拔高了難度。而第三位教師在最後講解從麻大湖回家的路線時就拔高了難度,用到了初中的知識,既是教師聽起來也有難度。如果告訴孩子只要用到初中的知識,會給孩子留下一點想象的空間。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們要注重知識間的前後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