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護士心得體會800字(精選10篇)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裏,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就可以透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護士心得體會800字(精選10篇),歡迎大家分享。

護士心得體會800字(精選10篇)

護士心得體會1

我是一名從事老年護理工作的護士,在這裏主要都是老年生活護理和臨終關懷的護理。老年人到了這個時候所需要的不是名利或者錢財,他們最希望的就是能夠得到關愛,得到人間的真情。

在老年科,從我工作兩年的時間裏,讓我親眼見到了人們所說的不是親人勝似親人高尚行爲。面對一個個行動不便、不能言語、病情危重、有的身帶幾個發臭褥瘡進院的老年患者,護士們帶領着護工們卻表現出細心、耐心、無私的胸懷。他們給在躺在牀上不能自理的老人擦拭身體、按摩,攙扶行動不便的老人一步一步地散步,或用輪椅推着老人到娛樂大廳做康復鍛鍊,護士們溫柔地給身上長褥瘡的老人清洗、消毒、包紮傷口。護士穿梭在病房間護理好老年病人,時而喂老人家喝水;時而給老人家翻身、拍背;時而爲老人家測血壓、摸脈搏、蓋被子。他們真情投入工作,和老人們融洽相處,此時此刻,我被感動了,我虛心向護士大姐們學習。在工作中表現出熱心、勤快、細心、很快和老人家們和睦相處。其實老人家是很容易滿足的,哪怕只是一個簡單的問候,那麼他也會很開心。

想要更好地發揮工作能力,除了有責任心和細心之外,還要有紮實的基本功,如溝通、觀察、領會、寫作等能力和護理技術操作能力,而且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臨牀操作能力。現在我們醫院正在爭創“二優”“優質護理服務”。

醫院。大家都覺得這是一件讓人興奮的好事,如果成功了都會爲此而感到自豪,因此全院上下都很積極爲此事而努力。我們科的全體護士,在經過一天的辛苦工作之後,他們放棄了與家人相聚的時間,延遲了假期,放棄了自己私人時間,而且毫無怨言地堅持下班後留下來做好迎檢工作的準備。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我們的科主任。下班了,她放棄了做一位好太太,一位好媽媽的機會,留下來陪我們給我們做指導工作。不僅如此,主任而且還很關心我們的健康,她怕我們餓着了就自己出錢給我們點點餐。能有這樣一位好領導我真的覺得很榮幸。

在班上那些日子裏,讓我變得細心了,而且還懂得了許多爲人處世的道理。我喜歡專注於科內的護理工作中,以後我會更加努力做好我的那份工,從中活出自己的 那份自由精彩!

護士心得體會2

工作已近一月時間,我很幸運自已被分到了新生兒監護室(NICU)。20xx年8月9日是個值得記憶的日子,就是在這天我懷着無比激動與好奇的心境第一次推開那扇玻璃門走進了這個陌生又很神祕的地方—NICU。

初到那裏的我似乎還沒有脫去青澀和稚氣,對一切都感到好奇,也帶着幾分膽怯。在我懵懵懂懂之時各位教師那熱情、親切、關愛的表情感染了我,讓我感到了春天般的溫暖,我的陌生感已悄然流逝殆盡,此時此刻我覺得自我已經融進了這個和諧的團隊。走進病房,透過暖箱看到那一個個嬌弱的軀體,但又時刻表現出頑強勁頭的小生命,我暗下決心,要好好學習專業知識及臨牀操作本事來保護他們,讓這些頑強的小生命綻放最完美的明天。

來到那裏的每一天都過得很充實。就是在這寬敞明亮乾淨整潔的環境中,NICU的護理團隊每一天都在忙而有序的工作着,當遇有患兒需要搶救時,醫護間的配合是那麼的默契,正是這支出色的護理隊伍,使得一個個稚嫩的生命一次次的轉危爲安,健康的回到媽媽的懷抱。還有更重要的就是那裏有着濃厚的學習成長氛圍。先進的人即使不能改變世界,也肯定能影響他人。那裏的教師們工作中不忘相互交流學習,一個氣管插管患兒需要拔管,這個操作過程需要醫生護士的密切配合,對護士來講要有精湛的操作技能,大家會在工作允許的情景下進取的去融入這個操作,操作中的教師邊做邊講,大家在旁寫着思考着,一種引力如同磁場,磁化了我們新人的身心,尾隨着這些榜樣,我們這些新人瞬間走出庸碌的日子,步入進取充實上進的工作環境。我們之中會有人爲了多學多看些臨牀操作而提前一小時到崗,爲了弄清楚呼吸機的管路、定標會下班留下多請教教師。很感激各位教師,就是因爲有她們的存在,我們才能心無旁騖的吸收知識,就是因爲有她們的無私,我們才能夠從中獲得她們寶貴的臨牀經驗。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各位教師的熱心幫忙與指導下,我深深的愛上了NICU這個團體,我要儘快成長起來,盡我所能爲NICU貢獻自我的一份力量。

護士心得體會3

三個月前,我懷着喜悅的情緒走上了工作崗位,成爲了一名護理員。身穿潔白的護士服、頭戴燕尾帽,邁着輕盈的步子,微笑的走向患者,這是護士長教我的第一課。我原本以爲“護理”只要對患者耐心,工作認真、吃苦耐勞就夠了,可事實並非這樣簡單。這三個月的工作,使我成長了很多。從科室舉辦的“微笑服務,打造陽光團隊”活動到醫院的三甲評審結束,從簡單的臨牀護理到危急的心肌梗死病人急救,我深深的明白,要做一名的護士,容易,可要成爲一名合格的專科護士,真的不易。

一、做爲一名合格的護士,要具有高度的職責心和良好的職業道德。

要樹立“一切以病人爲中心”的觀念,尊重、理解、同情和關心病人,對病人無論性別、種族、貧富貴賤一律一視同仁。不但要關心病人的病情,也要加強對病人的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同時,還有必要對病人在社會適應潛力的問題上帶給幫忙,這也是與“現代健康”相適應的。

二、做一名合格的護士,要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和精湛的技術,全面發展,與時俱進。

要適應新時代整體護理,就要具備多方面知識,如計算機、外語、人文科學等等。新時代護理理念要求護士不光是一個健康照顧着,還應是一個合格的諮詢師、宣教家、教育家,必要的營養師等等。因此,一個合格的護士,在具有了紮實的基本功的前提下,還應不斷學習,不斷在工作中總結經驗,不斷提高自我。

三、做一名合格的護士,要有健康的身體、充沛的精力。

對工作一絲不苟,認真負責。護士的臨牀工作繁忙且勞累,而且對重病人的護理要求時刻持續頭腦清醒,精力旺盛,尤其是在搶救病人過程中,要做到反應迅速、靈敏、果斷,這都是與健康所分不開的。護士在臨牀工作中要嚴格遵守醫院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學習“三基三嚴”理論,嚴格無菌操作和消毒隔離,對每一個醫囑應及時、準確的處理,並完善各項護理文書。要認真按照護理級別巡視病房,觀察病人病情變化,發現問題及時通知醫生。

總之,作爲一名合格的護士,要熱愛本職工作,樹立良好道德,有高度職責心,吃苦耐勞、踏踏實實認真工作。要不斷學習,解放思想,適應時代需求不斷提高。

護士心得體會4

粉紅色的五月,在護士的眼中最美麗,因爲又一個護士節正以嶄新的姿態從春天迷人的風景中向我們走來,她鮮活了五月,笑醉了季節。

五月是快樂的,她總是在護士的歌聲中穿行;五月是愜意的,她總是在護士的足跡中溜躂;五月是無私的,她的心總是和護士的心貼得很近。

自從護理先驅南丁格爾女士提着一盞小馬燈點燃生命之光,使我們擁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白衣天使。僅憑這個名字,人們似乎看到了西施的俊美,也賦予了護士這種職業太多太多的企盼。但‘天使’的背後卻有着鮮爲人知的苦和累:每天在白色的病房裏奔波,年復一年重複着單調枯燥的工作;節假日遠離外面的喧囂和親人的守望,堅守在病房;在白、夜班的頻繁交替中,我們的青春時光在悄悄的溜走,留下的——是付出後的一絲慰籍和滄桑!

奉上愛心一片,獻出真情滿懷,患者痊癒後的笑臉和真誠的感謝 ,詮釋出我們職業的神聖和人生的尊嚴。青春在病牀邊悄悄逝去,理想在現實中熠熠閃光。把微笑寫在臉上,把辛酸埋在心底,把燕尾頂在髮梢,把聖潔永掛胸間。

我們戴的燕尾帽啊,雖然沒有皇冠的高貴典雅,也沒有博士帽的瀟灑榮光,但它不也同樣閃耀着聖潔的風采嗎!我們不是演員,但我們在人生的舞臺上展示出了最優美的白衣神韻;我們不是模特兒,但我們卻穿出了心中最美的衣衫!

有人說用自己的左手溫暖自己的右手是一種自憐, 而用自己的雙手去溫暖別人的雙手, 卻是人間一種最原始、最真誠的——奉獻 。

面對渴求的目光,我們義無反顧;面對一慣的平凡,我們從容不迫;面對神聖的職責,我們兢兢業業;面對時代的召喚,我們一往無前 。我們的雙臂撐起的是希望的藍天,我們的雙手 ,詮釋是勝利的誓言。

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今天在醫院院工會、護理部、團委的組織下,開展了一場名爲"醫患和諧,從我做起"的情景小品比賽。比賽中,選手們或是透過自己身邊的實例談切身體會,或是換位思考談感想,每每演到精彩之處,都引起現場陣陣掌聲雷動。參賽者多數講到和諧醫患關係的基礎是醫患,只有雙方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只有從自己做起才能構建和諧醫患關係。

護士心得體會5

20xx年手術室在院和護理部及相關科室的大力支援下,在手術室護理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針對護理部指定的各項措施、目標、計劃認真實施,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以病人爲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務

我科堅持以病人爲中心,以質量核心的護理理念,提倡人性化服務,做到凡事都來換位思考“假如我是病人”,讓病人感悟護士的真情,還規定了手術病人的術前、術後訪視,針對病人術前普遍存在的緊張、焦慮等相關心理,做好各項安撫心理,加強與病人的溝通,減少病人對陌生環境的恐懼,增強病人對手術治療的信心。護士在術中積極配合,密切觀察病人,並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

二、提高護士素質,培養一流人才

我們透過不斷的業務學習,制定了學習計劃,針對科室情況及護理人員水平的不同制定相關的學習計劃,提高護理專業水平。科室做到每月有學習共23次,每季操作考覈理論考試各四次。護理考試護理技術操作考覈合格率100%。在工作中安排經驗豐富的人員與年輕缺乏經驗的人員合理搭配,得到傳幫帶取長補短,以求在較短的時間內提高科室的業務水平。

三、加強護理質量的監控

科室定期督察護理質量安全,增強護理人員的防範意識,杜絕事故隱患,規範毒麻藥品的管理,搶救車的物品做到“四定”專人管理,班班有交接,有記錄,搶救設備及時檢查維修,保證處於功能狀態,急救物品完好率達100%。

督促檢查護理人員在崗位及崗位職責履行情況,及時發現護理中存在的問題,將醫院下放的各項規章制度落實到位。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手術安全覈查及護理操作規程,查找工作中的安全隱患,全年無差錯事故發生。

四、加強醫院感染管理

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組織學習有關潔淨手術室知識,以更快地適應工作環境。嚴格實行一次性醫療品的管理,所有手術器械、醫療用品一用一滅菌。嚴格外科洗手規範的執行,每月定做好環境、物表、手、滅菌物品等效果監測,消毒隔離工作監測結果符合衛生標準,消毒隔離合格率達100%。

護士心得體會6

“孩子出生後讓媽媽看一眼就抱到我們這裏來了。我們每天的工作就是照顧這些新生兒。經過幾天的照顧,看着母子健康平安出院回家,這是我們最高興的事。”這是一羣快樂的天使,她們就是內蒙古婦幼保健醫院新生兒科的護士們。

5月12日上午9點,記者走進了內蒙古婦幼保健醫院新生兒科。推門進去時正趕上護士們給孩子洗澡。40、50個孩子“哇哇”的哭聲構成了一場美妙的交響樂。那場面真是很壯觀。第一次看見這麼多的孩子讓記者看花了眼。有的護士在給孩子認真地洗澡,有的護士在給孩子的臍帶消毒,有的護士在給剛剛洗完澡的孩子穿衣服。孩子們一字排開,護士們的動作熟練、麻利,就像在車間上流水作業。有的孩子張開小嘴委屈地哭着,有的孩子安靜地熟睡。一張張小臉都是那麼可愛。就在護士們緊張有序地照顧小孩的過程中,不時有婦產科的護士推門進來,送來剛剛出生,身上粘着血跡的孩子。這些孩子要由新生兒科的護士給洗澡、消毒、接種疫苗、穿衣服、保溫,她們每天的工作就是和這些剛出生的孩子打交道。這些孩子有正常出生的,也有早產兒。有健康的孩子,也有殘疾和生病的孩子。

50歲的張建利從事嬰兒護理工作已經30年了,她是這裏最老的護士。30年來,她不知道照顧過多少孩子。她說,剛出生的孩子很可愛,需要你愛撫、需要你和他(她)說話,你對他(她)好,他(她)有感覺。給孩子洗完澡,把孩子安頓在小牀上,張建利又來到早產兒病房,看看這些在保溫室下等待發育、長大的小孩。她指着一個孩子說:“這個小孩只有1500克,還沒有發育好就來到這個世界。恐怕有點不好存活。”這些早產兒,護士們要更加細心地觀察、照顧、呵護。“每個生命來到這個世界上都很不容易。看見那些健康的孩子躺在媽媽溫暖的懷中,被媽媽抱回家我們也很幸福;看見有病的孩子,孩子的家人着急,我們也很着急;看見有缺陷、有殘疾的孩子被父母遺棄,我們也很難過。我們會盡心盡力照顧好每一個孩子。這就是我們的工作。”

孩子們的哭聲迴盪在寂靜的病房間。護士們忙碌的身影穿梭在長長的走廊中。護士節,她們是最幸福的天使。

護士心得體會7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在ICU已經度過兩個月了,而我也由原先的各種不適應到現在慢慢習慣,由原來的茫然不知所措到現在思路頭緒漸漸開始清晰明白,兩個月帶給我的是與普通科室不一樣的工作模式和新的人際關係,帶給我的是我實習到工作最有規劃的一次培訓,當然帶給我的還有很多其他感受。

首先,這兩個月的培訓讓我感觸很多,這麼系統、全面的、有目標的培訓確實也是第一次參加。從一開始在適應新工作模式和考試兩者之間無法平衡,覺得壓力很大,下班後總想睡覺,沒法集中精力準備考試,到後來在不斷的考覈中意識到這些知識、操作在ICU的實際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往往會在日常的工作中遇到,尤其是在搶救病人的`時候。有些操作以前應付各種考試時候只是粗略地準備,然而在ICU遠遠不夠,知識更全面、操作更嚴謹、各項要求更高,這兩個月讓我對很多操作有了重新認識,當然也有了很好的鞏固。

其次,雖然兩年前在ICU的實習還歷歷在目,但是作爲定科的新人,全新的模式、全新的人際關係也需要付出很多心血,因爲這個階段我們要學以致用、融會貫通,在工作中思考進步。在ICU工作,搶救的緊急、快速更讓我意識到工作的不易,這是對醫護人員應變能力和心理素質很大的考覈,往往有時候一個不慎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糾紛。當然給我感觸很大的是對病人的基礎護理,因爲沒有病人家屬,所以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基礎護理佔了很大的一部分,而這也成了部分家屬挑剔我們工作的原因。我想在未來的工作中我會像老師一樣用同理心理解病人和家屬,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到問心無愧。

最後,經過這兩個月的學習培訓,我還存在很多的不足:

1、在與病患家屬、醫生的溝通技巧方面還有待提高;

2、工作流程的掌握程度有待進一步加強鞏固提高;

3、有時候會出現學習理論的惰性,需要克服。

所以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希望自己積極主動地參與溝通,認識到溝通在護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改變工作中內向的性格;在休息的時候給自己制定一些學習的目標,鞏固急救知識;在工作中多參與一些不熟練的流程,如收新病人、出院等等,把知道變成熟練掌握,把應付不暇變成得心應手。

護士心得體會8

今年是我在手術室工作的第十年,從剛畢業懵懂的小姑娘到現在科室的主力隊員,我依然記得實習期間帶教過我的所有老師,教我護理知識,臨牀經驗以及護士的責任,讓我深知,在護士臨牀學習階段,帶教老師的重要性,老師的一句話或者一個行爲就可能影響實習護士是否從事護士這個職業的決定。

記得去急診室實習的第一天,沒有同伴,帶教老師並沒有像我介紹急診室環境和工作流程,而是讓我自己去了解急救設備和環境,老師之間就坐着聊天,面對陌生的環境和不熟悉的器械,我委屈的流眼淚,再後來我獲得帶教資質後,對於我帶教的實習學生,不管是帶一天或者半天,我都會主動去介紹當天我的工作流程和一些手術的簡單流程,多加關愛會消除實習學生接觸新環境的恐懼和無助感。

在手術室工作後,新進護士都會指定一位帶教老師,這位帶教老師做事風格是會影響到新護士的,最初帶我上夜班的老師是一位做事很仔細認真,性格也非常好的老師,所以就算是我工作疏忽或者任何疑問我都會主動跟她講,不會隱瞞,她會幫着一起解決問題,並且要我以後吸取教訓,不可以再犯,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帶着新護士上臺或者做手術時,也會傾我所有把我所學的經驗和知識教給新護士,並且一起承擔器械護士的風險。

去年我在一家大型三甲醫院手術室進修,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個月,在這期間的工作學習,都離不開帶教的老師的幫助,感謝老師的嚴格要求,讓我對護理事業有更深的認識,對自己的職業生涯也有新的規劃。

護士工作中每項操作都有流程和規範,儘管有的護士做事雷厲風行,工作,有的護士細緻謹慎,但是隻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範去完成,就可以避免工作差錯,對於實習護士,她們是中國護理事業的未來,作爲帶教老師,除了按照帶教要求和實習生培訓計劃去完成以外,也要關心學生的生活和心理狀態,雖然每位實習學生在一個科室只有短短的兩週或者一個月的時間,作爲帶教老師也要用正能量去影響他們。

護理事業是偉大的,帶教老師是一個重要的角色,做爲老師我是學生,對於學生我是老師,我們需要一起努力,中國未來的護理事業纔會更美好!

護士心得體會9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間在神經內科的一個月實習已經結束了,今天轉到了呼吸消化內科。

在神經內科的一個月裏最大的感觸就是臨牀和理論有太大的出入,可能是實習的第一個科室對一切還是很陌生。平時覺得那些病離我們很遠,但是在這個科室腦梗,腦栓,腦出血很常見,長期臥牀的病人也很多,氣管切開的病人,PICC的病人也有,特別是昏迷的病人。覺得他們很痛苦,所以一開始不敢給他們打針,害怕沒有一針見效,讓他們更加痛苦。後來11牀陪護叔叔說:小范,實習就是要練,如果害怕,那就學不到什麼,你現在可以在他們身上練習,反正打疼了他也沒有感覺。我克服自己的恐懼去給他們打針,終於從一開始每天給周明明打針一針見血,到現在可以給他們都可以打了,不在恐懼害怕,那麼的沒有信心。老師說這是第一步,做一個護士如果不會打針就什麼都不要做了,靜脈留置針還不會,一直不明白那個像蝴蝶翅膀的東西怎麼可以到靜脈然後慢慢退出來。每次看老師做自己不敢動。21牀陪護阿姨一直笑我第一次肌注針時整個人抖的厲害,手一直抖,全身出汗把護士服都打溼了。現在已經克服了給病人做護理時內心的緊張,因爲知道如果我緊張,病人會更加緊張,這樣子只會讓他們更加痛苦。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安全的需要是很重要的。馬斯洛的層次需要理論認爲,人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列依次爲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其中人們滿足較低層次需要的活動基本相同,各需要層次之間可相互影響,當基本需要被滿足的程度與健康狀況成正比,所有的需要被滿足後就可以達到最佳的健康。在臨牀上很難做到滿足病人所有的需要,但是作爲醫護工作者我們可以儘自己最大努力去滿足他們的需要,以促進生命健康。

一個月基本的護理從打針配藥,口腔護理、會陰護理、氣管切開護理、骨牽引護理、膀胱沖洗護理、PICC護理等都學會了,但是需要學習的還有許多,生命不止,永不停息。我無法保證自己是否可以在這個崗位堅持多久,但是可以保證對待每個病人用12分的熱情和真誠,不再恐懼,不再充滿激情,用平常心對待每個病人,生命存在的每一秒讓我們攜手前進。

護士心得體會10

我是一名兒科護士,20xx年8月份我有幸得到了去石家莊愛嬰一生推拿按摩保健有限公司學習小兒推拿的機會,石家莊愛嬰一生是專注於小兒推拿的一個專業培訓機構,有自己的實習基地,專業的師資力量,我在那裏受益匪淺,學習並瞭解了小兒推拿。

在我沒去學習兒推以前,也聽說過這方面的資訊,只是一直沒有一個機會去專門的瞭解它、學習它。我在臨牀工作這麼多年,看着這麼多的孩子整天爲扎針而哭鬧,家長爲輸液而犯難,護士爲穿刺而犯愁,我是深有體會的,輸液過後孩子們都不好好吃飯,臉色很差,免疫力越來越差,西藥對孩子們的脾胃刺激很大,有的時候因爲血管不好,孩子一天扎數針的多得是,我就想有沒有一種辦法可以不輸液,讓孩子的疾病康復痊癒的呢,在學習了兒推以後,我的眼前豁然一亮,原來還有更好的辦法來解除孩子們的痛苦,是家長心理得到一絲安慰。兒推是一種自然療法、綠色療法,是我國的傳統醫學,而且還有很好的療效,尤其是消化道疾病、慢性病是推拿的強項,效果很好,我深有體會。

我從愛嬰一生學習回來後遇見的第一個病例:橙子、女、1歲2個月,腹瀉病,大便一天10餘次,稀水樣便,小便量可,在西安兒童醫院住院輸液一週餘,還是沒有多大的改變,只不過次數每天減少到7-8次,量多,孩子沒有精神,這樣間斷有2個多月,家長心裏很焦急,最後來到我們這裏,求助於中醫。我一共做了6次推拿,加上飲食上的調護,飲食衛生上的控制,孩子的大便轉爲日3-4次,稀糊狀變,孩子的精神好多了,也能吃東西了,家長非常感謝我,我第一次感覺到了兒推的神奇,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增強了繼續兒推的信心。當然這期間愛嬰一生的尹老師給了我很大的幫助,給了我很好的建議,也讓我學習到了很多的經驗。由於橙子的媽媽是暑假回來探親的,沒能堅持到最後,做到這個程度他們就會延安了,很遺憾,但是她媽媽已經很滿意了,成爲了兒推的崇拜者,她也很願意去學習兒推。

中醫是經驗醫學,兒推也一樣,是靠慢慢積累經驗的,我一定會繼續努力,做好兒推,爲孩子們儘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