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教研心得體會(通用5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啓發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教研心得體會(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研心得體會(通用5篇)

教研心得體會1

9月17日教研活動剛剛結束,相信我們參加教研活動的所有老師的內心都充滿了激情。各校老師的講話使我們激情澎湃。七中於嵐老師的一席鼓舞人心的講話,發人深省。於嵐老師用最質樸的語言,告訴我們了一個最深刻的道理。作爲一名教師面對學生,面對教育事業的那份執著與熱情,使我們內心的那團對教育事業的熱情重新燃炙。提高學生的成績不一定靠繁重的課業負擔,不一定是對學生的苛責,而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堅持不懈,對學生的不拋棄,不放棄。於嵐老師的講話結束,我們都希望能親自走進於老師的課堂,體會她在課堂上的快樂與成就。

同時我們也從各位老師口中,得知各校在英語教學中的不懈努力與探索。我任教的學校亦是如此。我們在集體備課中獻計獻策,整合課本,將能刪減的部分刪減,將部分內容融合。七中的李英老師作爲兼職教研員,給我們打了一針強心針。李老師的鼓勵使我們認識到,新課改的理念要推行,教育質量仍舊要保證。我們無論面對怎樣的學生,都必須打牢學生的基礎,縱使是七中的學生也一樣,我們都從基礎知識下手,只有砌好每一塊磚,才能平地出高樓。單詞,重點詞組,必須牢記。每一模組的第一單元必須背。還有正如我校張偉剛老師說的必須保證做好一本練習冊。現在不提倡題海戰術,而做題,考試卻是在當前的教育體制下唯一能驗證的學生掌握程度的試金石。學生作好一本練習冊,作爲任課教師就要多做更多的練習,而不是和學生站在同一水平線上。只有老師在題海中遨遊,學生才能逃離題海而取得好的成績。

但是令我們困惑的是,初二的英語課程比初一的課程難度大,跨度大。作爲任課教師來講,還是很需要教研員的幫助,給我們較爲明確的度,讓我們能夠少走彎路,多在質量上入手。

教研心得體會2

學習了《高效課堂離不開這幾樣》後,我發現我們學校所倡導的“一學二導三練”的課堂教學模式竟然如此不謀而合。

《高效課堂離不開這幾樣》強調高效課堂的幾個關鍵詞:學、展、點、練,我們課“一學二導三練”的課堂模式不也是如此麼?

首先是學。自主學習就是學生在當堂非常明確的“自主學習目標”的要求下,在學案導學的幫助下,透過自我調控的自主學習活動過程。這個活動過程的外在顯象——可獨學、對學、羣學。我們課堂模式也是強調首先要有學生的自學,自學的形式可以是多樣的。

其次是展:“展”即“展示交流,分享共贏”。課堂交流就是讓學生大膽“說話”,主體參與、合作探究,儘可能給學生表達的機會。同時透過展示交流可以讓學生表達不同的多樣化的思維,並相互啓發、相互溝通,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多元化思維能力,達到在分享中實現共贏的目的。我們一學二導三練的課堂模式的第二步中的導,就是生生引導,先學會的引導後學會的,這個引導就可以當做是先學會的學生的一個展示,透過展示引導後學會的。

再次是點:“點”即“精講點撥,點評昇華”。精講的精,不只包含着數量,更包含着質量。所謂精講,主要應該體現爲教師抓住知識的關節點、關鍵點、易錯點、疑惑點等講出知識的精華,講得精彩。我們的“二導”還有一個方面就是教師的引導。高效課堂沒有教師的引導是不行的。教師必須有針對性的進行有效引導。我們的課堂模式也沒有忽視教師的引導作用。

最後是練:“練”即“有效訓練知識落實”。課堂內訓練是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教師要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習的重難點以及疑惑點,選擇有代表性、梯度性、量力性、發散性的題目,要求學生限時限量完成訓練題組,並透過教師抽檢、小組長批閱、對子互批、小組展示等方式瞭解學生答題情況,及時對錯題進行講評點撥,確保訓練的有效性。我們教學模式最後一個步驟也是煉,而且我們對練有更深入的理解,有基礎練、提升練等,而且我們不僅要在學和導後留足夠的練的時間,我們還強調練要貫穿課堂始終。使學生始終保持一種練的緊張學習狀態。

由此說明,我們倡導的一學二導三練的教學模式就是一種高效的課堂模式,在以後的教學中還是要繼續深入理解和熟練運用,使這種教學模式能夠爲課堂服務,達到高效課堂的狀態。

教研心得體會3

作爲一名年輕的老師,網絡離我們很近。而網絡教研的學習與參與,讓我感覺到網絡教研的作用正在愈來愈不斷增強,它對於我們教研工作方式變革、教育教學改革的影響意義深遠。

以前我的學習總只是閱讀有關教育理論,卻不能很好地與自己的教學實踐結合起來。閱讀其他教師的博客,我看到了發生在別人課堂上的事件及他們的思考,進而開始以一種審視的目光來看待自己的教學,去思考其中的問題與困惑。於是我有了關於理論的思考,也有了對實踐的反思。久而久之我就養成了勤于思考的習慣。爲了提高我的教學水平,我經常訪問別人的博客主頁,並且認真閱讀同行們的文章,領會了他們獨到的見解,同時也留言說出自己的看法。經過閱讀、分析、思考,我的教學思想不時地與各地的朋友得以碰撞,教學研究的興趣和習慣也慢慢的養成了。在這裏,我吸收着豐富的營養;在這裏,我獲得一個個的靈感,使課堂充滿機智,充滿活力。

自從有了自己的博客,我覺得很新鮮,就把自己的文章儲存,把自己每天的心得體會、收藏自己的圖片,我建立了自己的個人博客,將自己在平時教育教學中的反思、心得體會,教學設計等放在自己的博客中,與同行們對一些文章進行評論或者留言。在自己的博客中記下了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將自己的培訓心得發表在博客中,和其他老師進行交流。

我在我們學校帶的是語文學科,一個人備課,一個人上課。知識有限,方法有限,我透過網絡將我的教學設計以及課件等發表在博客裏,由其他老師對我這節課的教學設計討論,相當於過去的集體備課,探討好的教學方法,從中選擇最好的教學方法、教學思路。上完課再進行反思也可以發表在網絡中,大家集思廣益,透過這麼一節課,提高了我們的課堂教學水平。除此以外,我還將平時教學中的好的做法和教學困惑、案例隨時發表在博客裏,徵求他人的意見,時間越長所積累的資料越多,經驗也就越多。回頭看看過去所留下的教學痕跡,重新認識了自己,也可以透過這種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網絡教研的優勢,教學思想雖說提高的不是太大,但是畢竟長了很多的見識,使用網絡我與其他老師進行交流。收穫非淺。

在教研活動中,我從沒有間斷過學習,我們學校教師都加入了鬆源小學教研的羣,加入了他們的的UC房間,只要UC房間裏有課我就與同行們一起聽課、評課,並記錄學習內容,及時發表自己的想法,與各位老師交流經驗。再結合自身及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備課、授課,以此來提高自已的教學水平。每一輪的聽課、評課,主講老師要教學設計,對這節課進行網上評論,再這個交流的過程中大家相互交流,取長補短,起初只感覺比以前上起課來輕鬆了許多,後來我發現網上教研從老師自己來講,教學思想改變了,從思想上重視每一節課。我認爲UC網絡教研是我們普通教師再次學習的一個平臺,我覺得作爲一線教師的我們應該及時抓住這種免費學習的機會,不斷提高自我素質,不斷充實自我,爭取天天有變化!時時有進步!

尋找生活中的樂趣是人生的必然,有些人喜歡玩牌,有些人喜歡搓麻將,而有些人卻沉迷於上網聊天或玩網絡遊戲……“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對於他們的興趣我沒有什麼非議,只覺得我們在成長博客中穿梭遨遊,在網絡教研中自娛,其樂趣更爲高雅,無與倫比!我們的人生更有意義!

我想,在以後的活動中,我們會更加利用業餘時間到網上學習,瞭解最新的教研教改資訊,欣賞名家的教學風采,利用時間撰寫反思、隨筆。這樣就能不斷的充實自己,提高專業水平,取得教育教學工作的更大成績,在網絡教研這個快樂的家園裏幸福地成長!

教研心得體會4

這學期來在學校領導的關心支援下,在校本教研實施方案的指引下,本人積極地參與到學校校本教研的活動中來,在這一學期的校本教研工作以來,本人成長了不少,不論是實際的教學工作,還是理論上的提升都有進一步的提高。這學期來,學校以"在閱讀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課堂教學法效率"進行專題研究,透過全體教師的不懈努力,我們進行了理論的學習,進行課堂教學問題的交流,進行專題問題的診斷,進行了專題材料的篩選活動,制定專題教學策略,進行課例的'驗證。較圓滿的完成了校本教研階段性的工作,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學習理論知識

新的課題研究,必須有理論的支撐,在學期初,我們在教研組的組織下進行各科課程標準的學習,閱讀有關教育教學的雜誌和刊物,結合教研室的校本教研理論或校本教研經驗進行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豐富自已的理論知識,學習了新的教學方法,拓展了自已的知識面,有效地提高了自已的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爲自已更好的進行教學教研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認真做好問題單的記錄與交流

學習學習校本實施方案和學科組教研專題方案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實驗,首先運用新的課程理念,在認真備好課的基礎上,認真上好每一堂課,積極的關注課堂,及課堂教學法效率,及時的進行教學反思,梳理課堂教學中的得失,捕捉教學中的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教學問題記錄,利用教研時間或課餘時間和老師進行及時探討,分析原因,找出對策,並及時的將教學困惑上傳至qq上與老師分享,爲學校教研專題提供較好的題材。

三、積極撰寫教學反思,及時把握課堂教學方向

在本學期的教學中,本人積極的分階段地實踐校本教研中的專題策略,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目標,更加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有問題讓學生自已提,學生能回答的問題讓學生自已的答。課後積極的進行教學反思,及時總結經驗,爲後繼的課堂教學提供更好的教學方法。

教研心得體會5

小學教師研修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小學教師整體素質和促進教師專業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在這次遠程教育培訓期我收穫了許多,現在把自己學習體會做個小結:

一、透過這次研修。

我首先是更新了觀念:對教師來說,研究是學習、反思、成長、發展的同義詞,與專業人員的研究具有質的區別。它是“以解決問題爲目標的診斷性研究及實踐者對自身實踐情境和經驗所做的多視角、多層次的分析和反省。透過學習,從“過去”與“現在”一直是在努力改變,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爲了提高自己、發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守護人。他將教師角色定位於學習者、研究者、實踐者。教師首先是學習者,不僅要善於向實踐學習,向理論學習,而且要向學生學習。教師是研究者,帶領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科研課題的研究。教師是實踐者,實踐的內涵是“變革”。

二、教育無小事。

一個細節可能會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一個教師最可貴的品質在於他能從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涯中領悟和體會到教育的真諦,開掘出散發着新鮮芳香、體現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細節。學生是具有極大可塑性的個體,是具有自立發展能力充滿創造力的生命體。概括地說,“教育的真諦在於啓發自覺,在於給心靈以向真、善、美方向發展的引力和空間。

三、就人格而言。

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域、任何學段,師生之間都應該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學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識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言語去打動學生,把自己對人或事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以此使師生間產生心靈的共鳴。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和真誠愛心,才樂於聽從老師的教誨。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地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表現給學生,與學生透過交流達到心與心的溝通。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願意接受,達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話語,滋潤心田。溫暖的的話語,可以使學生深深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教師對學生還要有一種充滿責任感和理智感的愛,這種愛就是嚴格要求,嚴而有度,更要嚴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之外,我們還需要結合個人情況及教學環境和特色來很好的貫徹和應用它們。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自我發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我們還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熱情,一份對教育、對學生、對社會的神聖信仰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