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抒情作文

父親節有感作文

父親是這個世界上最不會表達愛意的人,他總是默默付出,總是愛着。父親的愛,你懂了麼。在父親節這一天,向你的父親說一聲,父親,我愛你吧。

父親節有感作文

  父親節有感作文

今年的父親節是6月17日,在這個有着特殊紀念的日子前夕,讓我更多的是想起支撐家庭艱辛的父親。父親節和母親節一樣,是一個溫馨、純美的節日。父親節的倡導者布魯斯?多德夫人告訴我們,她的母親在生育第六個孩子時,因難產而死;她的父親斯馬特先生在南北戰爭結束後,爲承擔起撫養、教育六個孩子的重任,獨自一人去了華盛頓州東部的一個鄉下農場,白天辛勞地工作,晚上回家還要照料家務與每一個孩子的生活。經過幾十年的辛苦,兒女們終於長大成人。當子女們盼望能讓斯馬特先生好好安享晚年之際,斯馬特先生卻因多年的過度勞累而辭世。1909年斯馬特先生辭世之年,當多德夫人蔘加完教會的母親節感恩禮拜後,她特別想念父親;多德夫人心中明白,她的父親在養育兒女過程中所付出的愛和艱辛,並不亞於任何一個母親。

父親,和母親一樣是對我們影響最深遠的人物。見聞中歌頌父親的不多,一般都是歌頌母親,隨着年紀的增長,特別是當自己也做了父親以後,纔開始逐漸注意到父親的重要性。其實,我們掌心裏留存父親的溫暖,血管裏流淌着父親的激情,臉龐在再現父親的青春,眼神中繼承了父親的剛毅。

在我國,抒發中華民族的父子形象和人性裏的自然光輝的名篇當數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吳健在《父愛無言》裏有一段精彩描繪:父親不善表達,他沉默得近乎冷漠,但他一直是健壯的。直到有一天,在我不經意的一瞥間,忽然發現父親老了。父親躬着身,臉上洋溢着快樂的笑,很虔誠。他那稀疏的頭髮有些白了,同樣發白的鬍鬚直挺挺的很刺眼。那一刻,兒子手中一蹦一跳的金龜子,結結實實撞痛了我的心。

2007年在國外上映的電影《何日能再見父親》講述了40歲中年男人布萊克的故事。布萊克剛剛辭去工作,準備創作一部小說,但父親阿瑟身患絕症的消息,讓他陷入了對過去的回憶:父親對他專制的愛,不僅剝奪了他童年短暫的快樂,也讓父子倆的感情漸漸疏遠;當他慢慢走入成年、不斷和父親對抗時,父親也在不斷與病魔做鬥爭,但他一直無法忘記、釋懷女人貝蒂跟父親的關係。眼看着父親就要離開人世,已身爲人父的布萊克終於明白:多年纏繞在他心頭的、他對父親的疑問,是時候要找到答案了……看過影片的很多觀衆說,他們重溫了一次久違的心靈之旅。這部電影的導演布雷克?莫里森說,很多人可能對父親有意見,在某個時刻甚至仇視父親。但是,這種人遲早都會遺憾和後悔,如果到了父親病重或者離世,再去反省不該像以前那樣對父親,那就太遲了!

母親的愛是叮嚀,父親的愛是注目;想母親是白髮,想父親是背影;母親的愛是有聲,父親的愛是無聲!由於溝通方式的性別特點,我們總是不能和自己的父親暢快地溝通,我們一直尊重甚至依賴父親,可是卻沒有辦法好好理解父親的想法。在今天這個歌頌父親偉大的節日,讓我們暫時拋棄忙碌、暫停手頭的工作,靜靜地回想父親跟我們在一起的每一天,靜靜地回想我們跟父親在一起的每一個快樂和不快樂。我們之間的很多人,今天可能也成爲了一位父親,也就更能感受到父親把我們養育成人的辛苦。

雖然,大多數人的父親並不富裕,他們沒有能力給我們富足或奢侈的生活。但是,我們應該知道,富足的物質生活並不是父親給予我們的最偉大的禮物。我們應該記住和珍愛父親的辛勞與付出,哪怕只是很小的一個付出。我們是否依然記得,不管是晴天還是雨天,父親步行或騎自行車到學校接送我們。當父親沒有能力給我們想要的東西時,他的臉上露出的那種難言的感傷;當我們經過努力在學校獲得好成績時,父親的臉上露出的那種欣慰的微笑;當我們遠離家門去外地深造或工作時,父親的臉上露出的那種離別的憂傷;當我們從外地趕回家團聚時,父親的臉上露出的那種熱切的期盼……

我們的父親也許老了,也許有些顫抖甚至站都站不穩了,也許他們活在世上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我們之中的一些人,可能會把父親送入老人院,他們可能有各種各樣的理由。但無論如何,讓我們好好地對待我們的父親,最起碼不要讓自己將來覺得後悔。

我們今天怎麼對待父親,也就是我們的孩子未來如何對待我們。父親節提醒我們反思我們如何對待父親的日子。我們對父親爲我們所做的事情心存感激了嗎?就算今天我們在社會中已經有尊貴顯赫的地位,我們在內心裏是不是還把父親當成值得尊敬的一家之主?我們在做出重大決定時,是不是還找父親商量並聽取他的建議?

哪怕我們已經有能力讓父親過上他們想都沒有想過的奢侈生活,但我們的父親並不需要我們給他們很多錢。他們最需要的是:我們多抽點時間陪陪他們,哪怕是在一起曬曬太陽,在一起好好回想過去發生的事情。

父親節,一個溫情的日子,我們想對父親說些什麼呢?如果說子女是一棵“小樹”,母愛就是提供它茁壯成長的土壤,父愛就是提供它健康成長的養分。如果說孩子是一個“巨人”,父愛就是他腳下得以站立的肩膀。父愛的深沉、父愛的偉岸、父愛的弘遠,如同生命的鏡子,永遠給子女於啓迪和教誨。父親永遠是擋箭牌,是人生道路上的那盞燈。父親是一堵牆,遮風擋雨。父親是一座山,頂天立地。父親是一片海,胸懷寬廣。不管如何,讓我們珍愛父親的辛勞與付出。今天是父親節,是一年中我們要特別感謝父親的節日。爲生活忙碌的日子裏,每個月都儘自己微小的力量,爲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哪怕很小很小,但卻滿是我們最誠摯、真切的愛,讓我們共同說一聲,父親節快樂!願天下父親倖福安康!

  父親節有感作文

六月十五,上海早晨。剛起牀,聽見女兒一句清脆的招呼:爸爸節日快樂!我一愣並隨即問道:今天是什麼節日?父親節!女兒高興地說:我們今天出去吃飯吧!說實話,對於這些年在中國逐漸興起的西方式節日,我們這代人是既感覺淡然,但又能自然地認同。因爲人類的情感是相通相同的。作爲父親,女兒情緒的節日化,很快就感染了我,讓我在覺得溫馨的同時又添加了一份欣慰。

二十大幾的女兒,又有才又孝順,到上海已逾三年,現在陸家嘴一家大型國有銀行總部任首席翻譯,作同聲傳譯,能獨擋一面國際業務,工作特別繁忙。她雖在中小城市出生,但有着一張漂亮的學業履歷表。從幼兒園到小學,從小學到中學,上的都是“地方名校”。而大學是在中山大學,研究生上的是香港中文大學,皆是名滿天下的學府。她讀書頗爲“爭氣”,一路攀登,攻無不克,最後工作於金融界。她經受住了“中國式”教育的艱辛磨礪,底氣十足。特別是在剛畢業求職應聘時,面對衆多的如耶魯、劍橋等世界名校出生的競爭者,她意氣風發,過五關斬六將,技壓羣芳。以特別過硬的外語能力,獨自一人脫穎而出,成功應聘,斯時斯地,頗顯風光。女兒開朗大氣,善良孝心,處世樂觀平和而積極。有女如此,作爲父親,我的內心裏自然蓄滿了自豪感。女兒,已成爲自己樂意隨時主動遞出的一張人生名片。

溫馨令人幸福。在父親節裏,天下的父親,看着自己的已長大成材的女兒,我想,內心的滋味都是一樣甜美。哪個稱職的父親,腦海中都會珍藏着無數個女兒成長過程的美麗圖片。那無疑是一種幸福的不竭之泉。對於女兒,哪個稱職的父親心裏不是寄託着最純摯的期望呢?那也是一種伴隨默默付出的最自然的心境。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道出了成長的艱辛和不易。成長的核心是過程——漫長的過程與漫長的等待,久久的呵護與久久的期望。由滿頭青絲到兩鬢染霜,那是一種名符其實的幸福的煎熬啊。我看,沒經歷過這種煎熬的父親,在某種意義上講不能算合格的父親,因爲在他人生酒杯裏的“女兒紅”可能會淡味很多。

欣慰令人回憶。生活的閱歷告訴我們,人類的情感時空裏似乎存在一種悖論:愈遙遠,愈清晰。我感覺,自己作爲父親,在飽經歲月的滄桑後,對女兒幼年時期裏的一些情景記憶反而越來越清晰了。想天下父親,莫不如此?父親節,一經提醒,那些遙遠的鏡像與畫面便又很快飄到眼前。

女兒很小就顯露出了靈性。記得那是二十多年前,在家鄉的一個冬日夜晚,天寒地凍,平時負責照顧女兒的妻子出差去了。女兒當時剛過三歲在上幼兒園,早上要早起,晚上要早睡,我也必須按時上班。晚上我帶女兒在父母家吃飯,趕回自己的家後快九點了。我卻忍不住開啟了電視機,正好又趕上一部譯製片的開始,日本的電影《熊》剛剛出字幕,我立馬被吸引住。爲了哄女兒先睡覺我問她想不想看小熊,意在用電影把她看瞌睡。她高興地說看,我立即披上大衣,快速把她包住偎在我懷裏,然後父女兩人興致勃勃的看開啦。這一看不得了,她再也不睡了。這可是前所未有的,三歲多懵懂的小孩突然有了反常的注意力。她最後競然看完了約九十分鐘的電影,且看得專注,看得投入,看得動情。我感覺,電影的思想情節,幼兒的她肯定無法明白,但她那原始真空、稚嫩至純的情感天性,似乎被藝術的神靈之美從宇宙深處誘發而出了。這是出乎我預料的發現。也難怪,對於剛過而立自身還在慢慢體驗人生的自己,教育孩子更是摸着石頭過河。更何況,電影《熊》,確實太好看啦。至今回想起來,也認爲它有當之無愧的世界級藝術水準。記得在看時我就爲之傾倒,讚歎不已。電影《熊》的主題表現的是:在面臨現代化的逼近,山區的獵人與熊,人與動物,人與自然的關係。有少年與小熊在自然中一起成長,後又送小熊迴歸大自然而難捨難分的情景;有老獵人與熊同歸於盡的壯烈情節。有日本島國內特有的暴雪中的巍巍羣山,茫茫林海;有獵人的個性與信仰,有熊的憨態與威風。還有那充盈於天地宇宙間,壯美的景色和讓人心悸、敬畏的大自然的靈氣與神性。影片表現了人與熊,糾結難分又生死與共的悲情、悲壯、悲憫,閃射着動人心魄的藝術魅力。記得我看時受到的心理震撼的程度,遠遠超過八十年代初期看的電影《追捕》了。

第二天早上可想而知,真急壞了我,要上班得先送女兒,可女兒哪裏叫得醒。我千喊萬喊,又搖又晃好不容易把她從熱被窩裏抱出來站在牀上。她大頭小辮蘋果臉,萌態逗人,睏得睜不開眼,東倒西歪地站不穩腳跟。我一邊艱難地給她穿奶奶親手做的棉揹帶褲,一邊大聲跟她說話:哎!電影裏小熊好玩吧?對了,小熊叫啥名子啊?我還真一時忘了。誰知睡意朦朧的女兒閉着眼睛說:“全泰”。說完差點又睡過去了。女兒記住了熊的名字?!我先是一愣,然後若有所悟,緊接着生出欣喜和驚奇:人,可真是靈物啊,女兒開蒙了!難怪她看得不瞌睡。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的這種發現。接下來,很快到來的星期天,又一次驗證了女兒情感的覺醒。那天我在家做雜事,她一個人在看電視,不一會她突然抽泣起來,熱淚滾滾,哭着說:我要找我大姐二姐!原來是動畫片裏的情節又觸動了她——一個讓狼咬傷後被獵人的女兒救活了的小鹿,傷好後要尋鹿媽媽。又一個臨別時的依依不捨,又一個傷感的難捨難分場面。再一次喚醒了女兒幼小純真的心靈裏善與美的天然情愫,讓她想起經常帶她玩的兩位孿生表姐來。我感動不已,忙把她拉到懷裏,又是愛,又是憐,同時口裏也只有聲聲撫慰的份。

古語說:從小看大三歲至老,此話極有道理。人之成纔有其必然,但不能忽略的是,發現子女靈性初露,作父親的人肯定終身難忘。因爲那會成爲你爲之奮鬥的'重要原動力之一。你不能否認,發現了後代智慧的苗頭,即可能是你造就她人生基礎的起點,亦或是你人生希望之火的初燃。

女兒看電視的表現,也喚醒了我作爲父親的另一種天職意識——除了愛與養而必須的教,人生的啓蒙教育從此正式拉開了序幕。也正是從這裏開始,在女兒身上寄託了希望,寄託了一切或者說是包括自己前世今生的所有希望:望女成鳳,中國式的夢想。從這以後,像天下父親一樣,在我們生存的環境裏,自己盡力做到了一點:別人女兒有的我的女兒也有。努力保證女兒的成長,在順風順水的狀態裏前行。

養育女兒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父親自己探索、認識、體驗生命與人生的過程。文化屬性決定了我們,作爲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的“父親”,職責是終生制的,生命不止,職責不休。“父職”也因女兒生命時段不同而發展——對於幼時的女兒、目力所及的女兒,父親是防火牆,是保護神。對於長大遠行的女兒,則女行萬里父擔憂。父親是女兒人生燈塔上的瞭望者,精神、智慧、親情的支撐者。女兒之於父親,是天職的核心、生命的動力、終極的關愛;父親之於女兒,是給予了生命並願以生命終生保護和守望她的人。時值父親節之際,作爲父親,我當前最大的心願,是女兒的婚姻大事,機緣得合,幸福美滿,順利走進人生的新里程。

在這個特定的節日裏,除了感覺溫馨、欣慰,我心裏還有些陶醉。因爲,自中國興起西方節日後,我還是第一次與女兒在一起過父親節。所以,總感覺牢牢記在腦海裏的、二十年多前的一個MTV中的一首歌曲,那感人的主旋律一直在耳邊迴響。歌名叫《長大後才明白》,其中一句歌詞是:父親的情懷是女兒閃光的華年,閃光的華年……

  父親節有感作文

今年的父親節是6月17日,在這個有着特殊紀念的日子前夕,讓我更多的是想起支撐家庭艱辛的父親。父親節和母親節一樣,是一個溫馨、純美的節日。父親節的倡導者布魯斯?多德夫人告訴我們,她的母親在生育第六個孩子時,因難產而死;她的父親斯馬特先生在南北戰爭結束後,爲承擔起撫養、教育六個孩子的重任,獨自一人去了華盛頓州東部的一個鄉下農場,白天辛勞地工作,晚上回家還要照料家務與每一個孩子的生活。經過幾十年的辛苦,兒女們終於長大成人。當子女們盼望能讓斯馬特先生好好安享晚年之際,斯馬特先生卻因多年的過度勞累而辭世。1909年斯馬特先生辭世之年,當多德夫人蔘加完教會的母親節感恩禮拜後,她特別想念父親;多德夫人心中明白,她的父親在養育兒女過程中所付出的愛和艱辛,並不亞於任何一個母親。

父親,和母親一樣是對我們影響最深遠的人物。見聞中歌頌父親的不多,一般都是歌頌母親,隨着年紀的增長,特別是當自己也做了父親以後,纔開始逐漸注意到父親的重要性。其實,我們掌心裏留存父親的溫暖,血管裏流淌着父親的激情,臉龐在再現父親的青春,眼神中繼承了父親的剛毅。

在我國,抒發中華民族的父子形象和人性裏的自然光輝的名篇當數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吳健在《父愛無言》裏有一段精彩描繪:父親不善表達,他沉默得近乎冷漠,但他一直是健壯的。直到有一天,在我不經意的一瞥間,忽然發現父親老了。父親躬着身,臉上洋溢着快樂的笑,很虔誠。他那稀疏的頭髮有些白了,同樣發白的鬍鬚直挺挺的很刺眼。那一刻,兒子手中一蹦一跳的金龜子,結結實實撞痛了我的心。

2007年在國外上映的電影《何日能再見父親》講述了40歲中年男人布萊克的故事。布萊克剛剛辭去工作,準備創作一部小說,但父親阿瑟身患絕症的消息,讓他陷入了對過去的回憶:父親對他專制的愛,不僅剝奪了他童年短暫的快樂,也讓父子倆的感情漸漸疏遠;當他慢慢走入成年、不斷和父親對抗時,父親也在不斷與病魔做鬥爭,但他一直無法忘記、釋懷女人貝蒂跟父親的關係。眼看着父親就要離開人世,已身爲人父的布萊克終於明白:多年纏繞在他心頭的、他對父親的疑問,是時候要找到答案了……看過影片的很多觀衆說,他們重溫了一次久違的心靈之旅。這部電影的導演布雷克?莫里森說,很多人可能對父親有意見,在某個時刻甚至仇視父親。但是,這種人遲早都會遺憾和後悔,如果到了父親病重或者離世,再去反省不該像以前那樣對父親,那就太遲了!

母親的愛是叮嚀,父親的愛是注目;想母親是白髮,想父親是背影;母親的愛是有聲,父親的愛是無聲!由於溝通方式的性別特點,我們總是不能和自己的父親暢快地溝通,我們一直尊重甚至依賴父親,可是卻沒有辦法好好理解父親的想法。在今天這個歌頌父親偉大的節日,讓我們暫時拋棄忙碌、暫停手頭的工作,靜靜地回想父親跟我們在一起的每一天,靜靜地回想我們跟父親在一起的每一個快樂和不快樂。我們之間的很多人,今天可能也成爲了一位父親,也就更能感受到父親把我們養育成人的辛苦。

雖然,大多數人的父親並不富裕,他們沒有能力給我們富足或奢侈的生活。但是,我們應該知道,富足的物質生活並不是父親給予我們的最偉大的禮物。我們應該記住和珍愛父親的辛勞與付出,哪怕只是很小的一個付出。我們是否依然記得,不管是晴天還是雨天,父親步行或騎自行車到學校接送我們。當父親沒有能力給我們想要的東西時,他的臉上露出的那種難言的感傷;當我們經過努力在學校獲得好成績時,父親的臉上露出的那種欣慰的微笑;當我們遠離家門去外地深造或工作時,父親的臉上露出的那種離別的憂傷;當我們從外地趕回家團聚時,父親的臉上露出的那種熱切的期盼……

我們的父親也許老了,也許有些顫抖甚至站都站不穩了,也許他們活在世上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我們之中的一些人,可能會把父親送入老人院,他們可能有各種各樣的理由。但無論如何,讓我們好好地對待我們的父親,最起碼不要讓自己將來覺得後悔。

我們今天怎麼對待父親,也就是我們的孩子未來如何對待我們。父親節提醒我們反思我們如何對待父親的日子。我們對父親爲我們所做的事情心存感激了嗎?就算今天我們在社會中已經有尊貴顯赫的地位,我們在內心裏是不是還把父親當成值得尊敬的一家之主?我們在做出重大決定時,是不是還找父親商量並聽取他的建議?

哪怕我們已經有能力讓父親過上他們想都沒有想過的奢侈生活,但我們的父親並不需要我們給他們很多錢。他們最需要的是:我們多抽點時間陪陪他們,哪怕是在一起曬曬太陽,在一起好好回想過去發生的事情。

父親節,一個溫情的日子,我們想對父親說些什麼呢?如果說子女是一棵“小樹”,母愛就是提供它茁壯成長的土壤,父愛就是提供它健康成長的養分。如果說孩子是一個“巨人”,父愛就是他腳下得以站立的肩膀。父愛的深沉、父愛的偉岸、父愛的弘遠,如同生命的鏡子,永遠給子女於啓迪和教誨。父親永遠是擋箭牌,是人生道路上的那盞燈。父親是一堵牆,遮風擋雨。父親是一座山,頂天立地。父親是一片海,胸懷寬廣。不管如何,讓我們珍愛父親的辛勞與付出。今天是父親節,是一年中我們要特別感謝父親的節日。爲生活忙碌的日子裏,每個月都儘自己微小的力量,爲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哪怕很小很小,但卻滿是我們最誠摯、真切的愛,讓我們共同說一聲,父親節快樂!願天下父親倖福安康!

標籤:有感 父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