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抒情作文

借景抒情的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借景抒情的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借景抒情的作文

借景抒情的作文1

一般說來,有霧的清晨是非常難見到日出的。然而,我地卻有幸看到了“霧中日出”這一奇觀。

那日,天色迷迷朦朦。霧中的天空可真是狹窄啊,彷彿只能容下我一個人似的。放眼望去,霧氣輕悠悠的,就像一席席輕紗縈繞在河橋、樓屋、草木之間。我踱步橋頭,猶如凌波仙子漫遊在天堂。想不到家鄉的晨曦竟會如此美麗:遠近的秋蟲正在“唧唧”叫着;清淡的花香隨着溼潤和水氣沁人心脾……忽然,正東方,那白霧又披上了一層金紗,金燦燦,白花花的。視線所及,黃白相雜,又別有一番情趣。

這時,霧氣騷動起來了,好像是“白姑仙女”要收回那美麗的紗衣。當“薄紗”一縷縷地漸漸消散之際,整個大地也在一分分地顯露出來了。

太陽在慢慢地升起來。瞧,紅彤彤,亮閃閃的,它彷彿是一隻打足了氣的大紅球,鼓着圓圓的紅臉,一聳一聳地向上爬着,看上去好像非常努力的樣貌。我目不轉睛地等待着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呵!好樣的,跳出來啦!衝出地平線的太陽,最後把家鄉大地用極盡的美裝點了!這時,河邊的蘆葦,搖頭晃腦,旭日的光芒在親吻着它;野花葉上的顆顆水珠,閃爍着五彩異色,悄悄地滾落下來,發出輕輕的“嘀嘀”聲,似乎在向太陽問好;成片的農家新樓,路邊的纖細小草,上班去的自行車流,下田去的扛鋤農人,都牽扯着絲絲縷縷地殘霧,迎着晨光,吐露着各自的依依情思……

此刻,我想歡呼吶喊,但一時不知該喊些什麼。我凝望着太陽,油然感覺到:晨霧後的我又長大了,家鄉的一切都在成長,我的祖國正在蒸蒸日上。

借景抒情的作文2

春天,含在鳥的歌聲裏,是從鳥的喉嚨裏唱出來的;春天,凍在冬日的冰晶裏,是從積雪裏融出來的;春天,藏在飽脹的花骨朵裏,是從枝頭裏綻出來的;春天,埋在深深的土地裏,是被草芽兒頂出來的;春天,包在柔和的清風裏,是從山林裏吹出來的;春天,裹在如絲的細雨裏,是從雲朵中飄下來的。

春天,是萬物甦醒的季節。

踏在春天的石橋上,撿起一塊石頭,砸向已經融化得很薄的浮冰,聆聽冰龜裂的聲音。走在春天的草坪上,褐色的泥土散發着芳香,上面已有星星綠色在探頭探腦。隨手掐下一棵草芽,輕輕一捏,嫩綠的汁液便溢了出來,被染綠的手指上,留下的是那樣一股清新。

倚着柳樹,迎面吹來的風混雜着花朵的沁香。這風,猶如一隻溫暖的大手,在撫摸我的臉頰。它與其他季節的風比起來是那樣的不同:它比夏天的風涼爽得多;經秋天的風溫柔得多;比冬天的風溫暖得多。正是這隻“手”,撫綠了楊柳,撫開了花朵,撫出了草芽,撫融了冰雪,撫皺了湖水,撫醒了動物。多麼溫暖的“手”呀!

不知何時,雨,悄悄地來了。它不像夏天的雨,大吵大鬧地來來去去;它不像秋天的雨,總是帶着一股莫名的淒涼;它不像冬天的雨,匆忙中帶着幾分無奈。春雨,雖說是雨,卻如同煙霧,沾衣不溼,拂面不寒。難怪大詩人杜甫會用“潤物細無聲”這個句子來讚美春雨。

想到這兒,我不禁心生無限感慨:如果將一生比作一年,春天,就是青春。春天,農民播種。青春,我們學習。只有這樣,才能等到收穫的秋天,才能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借景抒情的作文3

人生之中有很多風景,雖然有的短暫,但是在我心中卻無法消失…

去年暑假爸爸媽媽因工作突出,領導給他們兩個放了幾天假。媽媽爲了讓我增長知識,開闊眼界,準備帶我去看黃河一段景點—壺口瀑布。在路上我們一家人在討論着那兒是不是很險峻,那兒的人友善嗎?我心中充滿了很大的期待,期待着那裏是怎樣的壯觀?期待着那裏是不是很美?

陝西這一帶的路邊風景很美,四周環山,馬路旁的斷崖上種着花草。我正在回味着山間美景時,突然爸爸猛地把方向盤打到路的另一邊,我急忙問爸爸發生了什麼事,原來爸爸看到路邊有一條1米多長的大青蛇,不忍心從它身上軋過,因此才急轉方向避開它,一路上有驚無險,經過一天的趕路我們很快到達了我們的目的地—壺口瀑布。

壺口瀑布因它的形狀像茶壺的口且流速快,上、下落差大而着名。在這裏一條黃河隔開了兩地的人民,一邊是山西省,一邊是陝西省,兩地的人民隔河相望,在自己的省市觀賞着同樣的風景。

下車後,我迫不及待地到了落差最大的地方,黃河水從上流猛地落到下游,極大的落差就形成了極其震撼的場景,我在這裏被團團水霧包圍着,黃河之水洶涌地落到下游,我不禁產生了一些想法:人的一生有很多的機會,如果選擇對了他會飛黃騰達,如果選擇錯了就會墜入深淵,人的機會就像這黃河之水,來的快,去的也快,就看你抓不抓得住。

人生中有精彩,有輝煌,同時也會有失落,有孤獨。我們要好好地珍惜這亮麗的風景!

借景抒情的作文4

“託物言志”與“借景抒情”是詩歌和散文常用的表現手法,二者都是間接表達思想感情,都區別於直抒胸臆,容易混淆,在此作一比較。

“託物言志”是透過詠“物”來表達作者的理想、抱負、志趣等。即所謂的“應物斯感,感物吟志”(《文心雕龍》)。如詩人鄭板橋的《題竹石畫》“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首詩是題風吹中的山間竹石的畫幅,寫竹子的堅強,經得起千磨萬擊,“咬定”在山的根基不放,把竹子擬人化,實際上寄託了詩人自己高潔的志趣和不向惡勢力屈服的頑強品格。再如宋末詩人鄭思肖的《畫菊》:“花開不併百花叢,獨立疏離趣無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前兩句寫菊花遠離百花叢,獨自開放,表示自己不與元朝合作。後兩句進一步寫菊花寧願枯死枝頭,決不被北風吹落,描寫了傲骨凌霜,孤傲絕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堅守高尚節操,寧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決心。託物言志的詩文我們還學過楊朔的《荔枝蜜》,茅盾的《白楊禮讚》,巴金的《燈》,于謙的《石灰吟》等等。

我們可以看出所謂託物言志,是指透過描寫客觀事物,寄託、傳達作者的某種感情、抱負和志趣。作者藉以寄託思想的載體是動物(蟬)、植物(白楊樹、竹子、菊花)、物品(石灰、燈)等具體物象,詩文是“物”而非“景”,是詠物,而不是寫景。託物言志的“志”可以指

借景抒情的作文5

許多人愛那高貴美麗的鮮花,而我獨愛那毫不起眼的小草。

小草沒有牡丹的富麗高貴,沒有桂花的香氣宜人,沒有柳樹的婀娜多姿,而它卻有着自己的美麗。

小草是報春的使者,有着勃勃生機。寒風料峭中,小草被無情的北風吹得東倒西歪,日益枯萎失去光彩。可來年春天,新生的小草會衝破泥土,探出一個個小腦袋來,彷彿要迫不及待地出來看看這個全新的世界。

小草有着頑強的生命力。正如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詩中寫到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不錯,即使你將它燒成灰燼,將它連根拔起,或者開車將其軋得粉碎,也不能阻止它成長的腳步。沒過多久,你就會發現,它又神奇地“起死回生”了。狂風暴雨中,豆大的雨滴將它瘦弱的身軀擊倒,可雨過天晴後,它有不知不覺地再次精神抖擻地挺直了自己的腰板。

小草既淨化了大自然,又默默無聞地奉獻着。我家門前,有一條一公里長的綠化帶,上面長滿了綠油油的小草。正是由於小草的渲染,才使這裏的空氣清新,鳥兒嘰嘰喳喳地歡唱。人們三三兩兩地來到這裏,忘情地享受着草坪帶來的快樂。孩子們在草地上嬉戲、打鬧、翻滾,大人們在草坪上搭起了帳篷,小草從不埋怨,反而歡迎人們的到來。微風吹過,小草們跳起了優美的舞蹈,整個大草坪真象一條綠色的綢緞……

我愛小草的美麗,愛它的生機勃勃,愛它的堅韌頑強,更愛它的默默無聞,甘於奉獻。

借景抒情的作文6

翹首春天

回首冬天的一場飄雪,我興奮無比,現在也許是眷戀了呼呼的'西北風,細小的雪花從樹上片片掉落,很快化爲水,是春天來到了嗎?啊,不,這雪花的潔白,那是冬天的白,帶着凜冽寒冷的北風,從臉龐溜過,略感淒涼。冬的黃草漸漸枯死,翻開枯草,這時可以發現底下有一絲絲新綠,但綠得可憐,也只是斑斑點點的綠。不消幾日,綠草漸漸地長出來了。這時的綠,還是一小短節,但草下早已躲着春天的腳步,泥土不再像冬天的堅硬,而是慢慢有些鬆動。踏上去並不感到生硬的擱腳,暖綿綿的,舒服極了。也許是,這就是我日夜思念的春天。春,讓我最喜歡的,它不同於其它三季,她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季節,夏包含着春的暖意,秋夾帶着夏雨時的炎熱,冬伴隨着秋的高爽,她是一個可愛的季節。而現在的我卻不敢接近它,彷彿遇到了,但又害怕失去,終於我鼓起勇氣,衝上前去捧起剛從樹上掉落的雪花,感覺春從手上拂過的情景,涼涼的,這也許就是早春。

我開始回憶春天,盼望春天。

在盼望中,看到了一片綠中黃的葉,飄落到身上時,心情慢慢舒暢,春就快來到。躺在草地上,略感冬的涼意,少頃,又覺得有一絲絲春的氣息。遠看那一片片綠草地,我徑直走向它,盡情吮吸着春的氣息,閉上雙眼,似乎春已來到,綠草鋪的地毯上,盛開着幾朵小花,花上飛舞着幾隻蝴蝶,飛來飛去,睜開雙眸,這竟是一段小夢,面前依然還是那一小塊綠草地。

春,終於帶着頑皮回來了,冬已不復存在,但只有冬後纔有春,感謝冬,沒有冬,我就感覺不到春的溫暖。河水漸漸解凍,小魚兒不停地歡快嬉鬧,那是等待美麗的春姑娘款款飄入人間。

借景抒情的作文7

藍色,對於每個人來說,並不陌生,也許有很多人喜歡它,我也不例外浩瀚的海洋有着深藍的胸懷,廣闊的天空漂着湛藍的遐想,可愛的海豚帶着粉藍的活力,迷人的水晶嵌着寶藍的高貴這一切都在我腦海中不斷涌現對於藍的喜歡,說不上爲什麼。就是一種感覺,讓人舒服,自由。從小就喜歡看天空。

記憶中,鄉村的天空佔據着我的孩提時代。那時候,家門口是向着天空,無垠的藍色填充着我的雙眼,那裏有太多遐想。爲什麼天是藍的?那藍色的盡頭是何處?它的背後又是什麼呢?我不知道,但無知切爲藍色增添幾分神祕感。偶有幾片浮雲漂過,百在藍的襯映下顯的更加空明,晶瑩。

後來離開了鄉村,來到了鋼筋水泥的世界裏,儘管頭頂上方也有天空,去感覺,已不是從前的那片天,多了些灰暗,少了些透明,多了些瑕疵,少了些晶瑩。也許是年齡的增長,對於藍天的幻想也隨之減少,忙碌在學海中,努力向前趕路,卻經常忘了擡頭遠望,上方原來還有一片迷人的天空。也許,當自己徘徊迷茫之時,仰頭看看天,靜下心想想,這樣便不會迷失方向。

我喜歡用藍色裝點自己的生活,哪怕周圍盡是黑暗,也要有一絲能看見的藍,有人說,藍色象徵着猶豫,深沉,可自己並不是這樣,因爲藍色中總有燦爛的陽光出現,生活就需要光明。我喜歡它,喜歡它的純淨,它的靜謐,它的自由一抹藍色在跳躍。你看見了嗎?那時一種希望,生活的希望。但願,天天,天藍。

借景抒情的作文8

情,我們的一生

人的一生會有時間,時間一到後是不存在於世間還是去了另一個時空?對我來說,不管是不存在還是穿越另一個時空,結果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永遠離開了自己的所有。

我還是一箇中學生,不懂得那麼多,對於感情,唯有不懂愛情,不懂得男女間的愛是什麼,但我還小,本就不應該懂,所以我也不特地去弄明白。但是友情和親情我是懂得,友情是朋友間的情義,而親情則是情人間的感情。

對於一個人離不開的友情是與一生難遇的知己見的友情。知音難覓是準則,誰也不能違背,所以在於知音分離時是十分痛苦的事。然而對於親情就是與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間的親情是離不開的。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從小養育我們,教育我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則是疼愛我從小給了我們呵護。

我試過與我最好的朋友分離,十分難過,他曾經是我最好的朋友,一起吃飯,一起玩,一起上課,一起讀書,一起……我多麼希望能與他再次相遇。

如我的爺爺身體也不好,做了幾次手術,他是最疼愛我和我弟的人了,我真的好害怕,害怕與爺爺分開,我不是一個堅強的人,所以我爲此哭過,但爺爺安慰我說:“小豪是一個好孩子,除了學習號外,也要學會堅強。爺爺也是從小過來的,已經看透了,所以無所留戀,不要傷心,做一個堅強的人!”

親情、友情還是愛情,都是人的感情,放不下,也不能放下,我們要把握,做它們的主人。

借景抒情的作文9

下雪了,腳下那層薄薄的積雪,是那樣潔淨、美麗,那麼讓人不捨,那麼讓人憐惜,不忍去踏……

可是,我茫然了,我發現我丟了,至於丟到哪了,我還真不知道,此時的我早已不在乎這一切了,只想永遠留在這雪的世界裏,這憂傷的懷裏;忘卻一切,忘卻生活,忘卻挫折,忘卻痛苦,忘卻那所謂的成功……

雪,可愛的,美麗的天空使者;雪,讓我高興,讓我欣慰,卻同時讓我感到憂傷;雪,潔白的,美麗的,晶瑩的雪,你是專爲我而來的嗎?你會是誰的思念與寄託?你會是哪位母親辛酸的淚水?你會是哪個嬰兒可愛的微笑?你會是哪個罪人懺悔的眼淚?

雪,我要永遠徜徉在你的懷裏,我要永遠歌頌你!

雪,生命的詮釋;雪,感情的寄託;雪,感情的寄託;雪,母親的思念;雪,思念的淚水;雪,我的青春思絮!

新生的嬰兒,爲雪而欣喜;犯罪的惡人,被血洗刷清了心;心酸的母親,爲雪而欣慰;思念的人,爲雪而擔憂;而孤獨的我,爲雪歡笑,爲雪憂傷。

我靜靜的看着,感受雪劃過了肌膚的輕柔,看着雪從眼前飄過,我伸出了手,哪知調皮的雪花剛到手裏便無影無蹤了,爲什麼會感到憂傷與失望呢?

雪停了,可我還沉醉於雪的世界裏,那憂傷的懷裏,雪在向我傾訴着,傾訴着那淡淡的憂傷……作文

借景抒情的作文10

雪花紛紛揚揚地飛舞,寒風冷瑟瑟地咆哮。我靜靜地坐在梳妝檯前,透過滿是哈氣的窗戶望着那紛紛而下的晶瑩,不禁想起了那溫暖又親切的名字——姥姥。

冬日的陽光永遠盈滿了溫暖,像姥姥那滿是皺紋的臉頰。在這樣溫情的日子裏,姥姥總會帶上老花鏡,坐在陽臺爲我織毛衣。陽光透過窗戶傾照在姥姥身上,整個人都變得金燦燦的,那白花花的頭髮愈發變得閃亮。一針一線都在用心縫補着外婆的愛。快樂無憂的童年就在姥姥的針織線中慢慢地縫補……

鏡臺前,永遠都會放着一把木梳,上面的雕飾以無法認別,但那熟悉的檀香依舊縈繞。

冬日裏,縱使寒風雪花在窗外肆意的怒號,陽光總是帶着溫柔的暖意,踱踱地走近房間。姥姥喜歡用檀香的木梳爲我細心的梳理頭髮。透過鏡子,姥姥那滄桑的手輕柔地撫摸着我的頭髮,陽光強烈模糊了我的視線,卻清晰了姥姥的臉龐。木梳從頭頂緩緩地向下滑過,每遇到打結處,便放慢速度,一點一點,滑過……

雪花依舊帶着它輕盈的舞步飛旋、飄轉……“梳頭髮要有耐心,不能燥。一縷一縷地梳,自然也就順暢了。生活也是如此……”這是姥姥梳頭是最常說的。那時的我似懂非懂,但我知道姥姥一定會把我那齊腰的一頭長髮整理得順直柔滑……

放在鼻下,一種檀木的芳香,一陣陽光的香氣。從此,我便知道那就是姥姥的味道。

再次坐在梳妝檯前,我用那木梳整理凌亂的頭髮,如姥姥的手,安詳、溫暖。

冬日的暖陽像極了姥姥那經歷滄桑的手,透過玻璃窗灑進房間,講述了一段難忘的故事!

借景抒情的作文11

人生之中有很多風景,雖然有的短暫,但是在我心中卻無法消失…

去年暑假爸爸媽媽因工作突出,領導給他們兩個放了幾天假。媽媽爲了讓我增長知識,開闊眼界,準備帶我去看黃河一段景點—壺口瀑布。在路上我們一家人在討論着那兒是不是很險峻,那兒的人友善嗎?我心中充滿了很大的期盼,期盼着那裏是怎樣的壯觀?期盼着那裏是不是很美?

陝西這一帶的路邊風景很美,四周環山,馬路旁的斷崖上種着花草。我正在回味着山間美景時,突然爸爸猛地把方向盤*路的另一邊,我急忙問爸爸發生了什麼事,原先爸爸看到路邊有一條1米多長的大青蛇,不忍心從它身上軋過,因此才急轉方向避開它,一路上有驚無險,經過一天的趕路我們很快到達了我們的目的地—壺口瀑布。

壺口瀑布因它的形狀像茶壺的口且流速快,上、下落差大而著名。在那裏一條黃河隔開了兩地的人民,一邊是山西省,一邊是陝西省,兩地的人民隔河相望,在自我的省市觀賞着同樣的風景。

下車後,我迫不及待地到了落差的地方,黃河水從上流猛地落到下游,極大的落差就構成了極其震撼的場景,我在那裏被團團水霧包圍着,黃河之水洶涌地落到下游,我不禁產生了一些想法:人的一生有很多的機會,如果選取對了他會飛黃騰達,如果選取錯了就會墜入深淵,人的機會就像這黃河之水,來的快,去的也快,就看你抓不抓得住。

人生中有精彩,有輝煌,同時也會有失落,有孤獨。我們要好好地珍惜這亮麗的風景!

借景抒情的作文12

逸——沙鄉情沙棗花開的季節裏,漫步在田間小路,幽幽的香味撲鼻而來,鳥兒嚶嚶嚀嚀的歌聲讓我瞬間忘記了一週以來的所有煩惱,沉浸在這美好的氣氛裏。

水渠旁沙子堆了好幾堆,遠處眺望,小小的沙丘上佈滿了點點星星的綠色,蘆葦搖曳着,沙沙地奏出銀鈴般的樂曲。

走在沙子中總比馬路上費事的多。太陽遮住半邊臉的時候,赤腳走在沙子上,腳下暖烘烘的。以前書上提到過沙浴,不知道我們這裏的沙子可不可以。挖了一個大坑,躺在裏面,上面再覆蓋上一層薄薄的沙子。太陽已經不再似中午那般毒辣,躺在裏面,卻仍暖暖的。沒去過南方,或許,我無法享受南方沙灘上的沐浴。但躺在家鄉溫暖的懷抱裏,享受着家鄉的溫暖也是一種溫暖,也是一種溫馨的享受吧!

渠裏水流的很急,綠綠的。渠旁的柳稍觸及水面,激起陣陣漣漪。嘩嘩的水聲衝擊着閥門,也沖刷着我心中的不滿與悲憤。兒時,每次灌溉後,溝溝壑壑中總有些小魚兒在遊。水稍淺時,和小夥伴們脫掉鞋,在小水窪裏抓魚兒。每次回到家,總可以抓滿滿一玻璃瓶的小魚,但到第二天,便所剩無幾了。這時,小貓總是可以大飽口福。那些小魚兒總惹的它“喵喵”直叫。很是快樂。

總喜歡靜靜呆在那些沙丘上,喜歡站在那裏看不遠處村鎮的房子﹔喜歡在有煩心的事的時候站在上面﹔喜歡快樂的時候,去向他訴說﹔喜歡他的廣闊,,喜歡他的沉默。

我熱愛着他,依賴着他。我向往外面精彩的世界,但我仍愛他的一切。因爲是他孕育了我,孕育了我的沉靜,孕育了沙鄉的文明,也孕育了我對沙鄉的感情。

他的一切,讓我陶醉其中,我愛他,,愛他的一切。

借景抒情的作文13

大海,你的胸襟如此博大,以致於可以容納我所有的過錯和消沉,漸漸地,我學會了向你傾訴,與你共眠,聽你呼喚着我……你已成爲我的朋友。

今夜,月光皎潔,仰望那浩瀚的蒼穹,我感覺地球就如同一葉扁舟,而自己就微小得如同浮塵一般,頃刻,思緒萬千,我不禁回憶起童年在鄉村看月亮的場景,那時我比現在幸福,因爲我不知什麼是孤獨,幾乎每晚都有人陪我共同賞月,那樣的日子真叫人懷念,多想永遠停留在那個時段啊!“回到現實吧!孩子!”耳畔夾雜着風聲,微風拂動樹葉的簌簌聲,頓時,所有的聲音都變得清晰了,安靜了,我靜下心來用心去聆聽,啊,我聽到了,是海的聲音,它敲擊着礁石,它拍打着海岸,它在與我訴說向我示好……

夜,從來沒有這麼安詳。

旦日,一人來到海邊,我又想掏盡心思,把千言萬語吐露,於是,我大聲地訴說,它用心地迴應着我,我悲傷時,它的聲音也彷彿變得低沉,我喜歡時,它的聲音也隨之高昂,而當我正享受風景時,它爲我伴奏,那旋律是那麼的舒緩優雅,致使我欣然入睡……從此,清晨和傍晚我會與它約會,無論是颳風還是下雨我們始終有着同樣的默契。瞧,它是那樣的湛藍,它是那樣的博大,它是那樣的無私,它,是我最知心的好友,就讓它把我的心事帶去遙遠的國度吧!讓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聽見吧。

啊,大海啊大海,我多想擁抱着你呀,我多想在你的懷抱中睡啊,儘管我知道你是不會接受的,你只想傾聽我的聲音,看着我永遠真誠的臉龐。如果有下輩子,我要當一片海,因爲儘管是最好的朋友也會有離別之時,可不論世事怎樣變幻,還都依然在那,永遠也不會改變!

耳邊又傳來呼喚我的聲音,啊,大海,我的朋友,今晚我又要與你相約了……

借景抒情的作文14

當我結束所有功課的時候,這場雨仍在下。晶瑩的雨從檐上掉下來,似散落的珍珠。突然就想起了中午,我獨自在雨中。

撐着傘,不慌不忙。透過身側的玻璃,我看到了雨中的自己。白衣,白褲,湖藍褶傘,尤其這下的朦朧的雨,就想到古鎮中那典雅如玉的女子,手執淡藍油傘,碎布花長裙,半挽的髮髻上垂下圓潤的翠色簪子。煙霧般渺茫的雨簾後,只有背影。完整的,又是殘缺的。感覺離你近了,遠了。面前的玻璃彷彿化成了鏡子般的湖水,雨滴融進湖裏,激起細微的漣漪,像少女悸動的心房,輕柔、細膩,帶着憂傷。波動起湖中人兒的倒影,像紗般薄霧籠起來,定格成一幅畫。當那畫落下最後一筆,留下的是無可挑剔的靜謐和典雅。

我轉過傘繼續向前走,不再去看那幅畫。我怕再看下去會發現一些斑駁。這樣的不美好,怎能出現在那美好中呢。就讓那幅畫在記憶中淡去吧。

身邊偶爾擦過匆忙趕路的人,雨水滴溼了他們的背,在不同質地不同顏色的衣料上開出大小不一的圓暈,白色、黑色、湖藍色。這是我最鍾情的色彩。伴着他們的腳步挑起了水花,那些水花落在前面,接着又被挑起,又落下。又挑起,然後落下。我開始心疼。他們面無表情的穿過雨簾,留下那些腐爛的暗灰色的記憶,然後走開,連同我最鍾情的那片湖藍,消失在看不到的地方。

雨點敲擊着地面,傳來無人聆聽的節奏。我欣喜地停住腳。

借景抒情的作文15

一棵樹的一生:播種、落地、發芽、成長、開花、結果,短短的過程,卻要經歷無數風霜。它們被人冷落過,被人無視過,但也曾被人捧在手心裏過。他們的果實被人摘去,自留自己獨自再土中紮根,孤零零地佇立在藍天白雲之下,時不時微風拂過,吹落了它身上僅憑的幾件“衣服”“衣服”慢慢落下最終入土歸安。任何樹亦是如此,梨樹也不例外。

從遠處看,如一個人立在那裏,像一個靜靜的藝術品。其實它的身上還有一個故事:爺爺曾說過,那是一顆見證了他和奶奶的愛情樹。二十年代,那時的爺爺還只是一個青澀的小夥子,奶奶也不過是一個害羞的小丫頭。據說,當時,爺爺在院外“閒逛”,對面走來一女孩,吸引了他,經過了由陌生到熟悉之後,他倆似乎有說不完的話。每天都會到院外的那棵梨樹下聊天,一連幾天,他倆個心似乎慢慢的聊到了一起。說來也巧。那個時候,最流行的就是相親,誰家有人,就會介紹,那一天,爺爺的相親對象就是奶奶,沒過多久,他倆結婚了。每次累時,他倆都會到那裏。她們一起爲樹澆過水,添過土。一過就是幾十年。一直到我五年級,奶奶面帶微笑離開了這裏,到了另外一個世界。爺爺說,只要他一個人或想奶奶時都會到那棵梨樹下,靜靜的看着它。

現在那棵梨樹已成爲孩子們的棲息地。每當看到這棵樹,我總會想,爺爺在這裏流過許多淚吧!當擡起頭時,才發現,原來這棵樹已有四五個我了:“時間真快,已有好多年了,你還好吧?”爺爺說過,奶奶喜歡這棵樹,沒準去世後,就將自己與大樹,融爲一體了。

它不僅給了我,也給了爺爺來面對生活的勇氣。沒有槐樹的香,沒有桃樹的美,沒有棗樹的甜,有的是在狂風暴雨中,屹立不倒的精神。仰望大樹!

標籤:借景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