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說明文

七年級翠竹的說明文600字

說明文2.18W

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尤其是作文中不可忽視的說明文,說明文的中心鮮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學性,語言確切生動。那麼大家知道優秀的說明文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七年級翠竹的說明文600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翠竹的說明文600字

七年級翠竹的說明文600字1

竹在別人眼中,是一株青翠,但永遠不能放光彩的“朽木”,獨自在變化萬千的世界中搖曳自己那翠生生的枝條,在陽光下獨舞,另有一番新意,挺着綠油油的身板俯首眺望。

我喜歡竹,可以說是到了一種癡迷的境界,我們家門前就有一大叢竹子,對面的山上還有一叢,在那無鳥鳴之亂耳的地方,我特別愛在空暇時,體會着大自然的愜意,當然少不了去山上的竹林裏去玩。走在蜿蜒曲折的羊腸小道上,撲面而來的都是清新空氣,帶着點泥土味,甜甜的,令人頓時神清氣爽,放眼望去,滿目都是新綠,如一片綠色的海洋,在高大的竹子的圍擁下,我都感覺我自己變得渺小了。現在正值夏季,驕陽似火,可剛下完一陣新雨,讓那碧綠的竹葉,託上了那幾顆點點珠,煞是可愛,綠的沁人心脾,綠的心醉,我邊看,邊輕撫着一片片青翠的竹葉。

好像離大自然更進一步,擁抱它,輕吻它。

聽奶奶說過,這竹林終年常青,最近又聽鄰居說:“這竹子臨近前一個早上開花了。”至於花開得好看不好看,我倒不關心,只不過是人云亦云,三人成虎罷了。在身後的竹子,很弱小,就像剛剛出生的小雞,一個個站在那裏,默默無語,我走馬觀花地看着,邊向那棵高大的竹子走去,我擡頭來仰望他,“嘿!真高!”我說道。我伸出手握住他那粗壯的枝幹,搖了搖,他竟然發出“唰唰的聲音”,搖得像個小頑童手中的撥浪鼓似的,真有意思。在那竹子的根部有幾個毛茸茸的小傢伙。“哇!是竹筍!”我激動得喊了出來,剛要伸手,又縮了回去,他們身上披着裏三層外三層的棕灰色戰甲,有着無數如鋼針一般的刺。真是一羣可恨又可愛的小傢伙。夕陽最後一絲光芒泯滅在天地間,只留下了天際中那莊嚴而聖潔的雲彩。

竹子就是這樣清高而又淳樸,有清麗的雅韻,又帶有清幽又雅緻的意境,我愛竹,愛竹不畏世俗的品格,我愛竹,愛他不被亂世所打擾,自淨自清,自善自美的精神,我愛竹,愛他獨立,清高的氣勢。

七年級翠竹的說明文600字2

天空中晴朗無雲,豔陽高照,小鳥歡快地啼叫,我的心中卻是一片陰雲,剛和媽媽打了一場口舌戰。我很委屈,跑到外公家後的小山上傷心地哭了起來。

山上是一片翠綠的竹林,這些翠竹常年生長在這兒,竹根深深地扎入泥土之中,竹杆高聳入雲,上面被歲月鑿刻出一環環凸突的竹輪,代表着它們的年齡和所經歷的風霜。我無趣地扯着竹葉,地上一片狼藉,滿是竹葉和竹枝。

沒過多久,晴朗的天空突然飄過幾朵烏雲,轉眼間,已是陰雲密佈,緊接着吹過一陣狂風,遠處的雷聲也轟隆隆地響起來。閃電劃過天空,狂風大作,小雨慢慢落下,不一會兒,狂風暴雨便落了下來,我急忙撐了把雨傘往家走。這時,我回頭望了望竹林,翠竹還是像往常一樣,挺拔地紮根在泥土中,高聳入雲,面對狂風暴雨,它絲毫不退縮,迎頭而上,勇猛對抗。不向大風大雨屈服。

雨慢慢小了,太陽撩開厚厚的層雲,探出頭來,照耀着大地,經過風雨洗禮的翠竹變得更加青翠挺拔了。雨後天晴,陽光照在翠竹上。那一環環的竹輪顯得更加清晰了。竹子經歷瞭如此強大的狂風暴雨卻絲毫沒有退縮,雨後仍然屹立如初。看到這一幕,我不禁感慨萬分,這狂風暴雨難道不就是我們生活中的挫折、痛苦與艱難嗎?我們也應該像竹子一樣堅韌,因爲人只有經過生活中的風雨洗禮,才能變得更加頑強,更加有毅力;才能做到在風雨中毫不退縮,跟竹子一樣,勇敢地面對一切。這樣,在風雨後才能顯示出你的與衆不同。如果你將竹子保護起來,放在暖棚裏,不讓它經受大自然風雨的洗禮,等它自己在戶外生長時,就會變得困難無比,很容易夭折在風雨之下。所以我們要勇於面對風雨,勇於嘗試,不要把自己保護得太好,因爲如果那樣,等到風雨來襲時,我們便會後悔莫及。

毅力,不是天生的塑造,而是生活中的風雨的洗禮和你內心中的頑強。這是翠竹的精神帶給我的啓示。

七年級翠竹的說明文600字3

生長着一大片鬱鬱蔥蔥的竹林,那裏曲徑通幽,令人嚮往。

竹葉尖尖的,細細的,只有食指那麼長。它的正面很光滑,但它的反面有點粗糙。顏色是綠色的,從遠處望去,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色盡收眼底,美麗極了!竹子有生命力時,竹竿是綠色的,如果死亡了,竹竿會變成黃色。但即使它死亡了,它的竹竿也仍然是修長挺直的。竹竿裏面是空心,象徵着它虛心的品質。

春天到了,鵝黃色的竹筍破土而出。老師覺得新生的竹筍像一個玲瓏的寶塔,可我覺得它更像一把把鋒利的尖刀。還有同學覺得它像一個個活潑的小姑娘,亭亭玉立,在明媚的春光裏生長。

夏天來了,烈日當頭,竹林裏幽靜涼爽,很多人都喜歡到竹林裏午休、散步,聞着竹子的清香,看着翠綠欲滴的竹葉,悠閒極了!

秋天,竹子臨風起舞,婀娜多姿,竹葉也變得有點微黃。但竹子仍然在生長着,據說它最高能長到幾十米!那可是有三層樓那麼高呢!

冬天匆匆接了秋天的班,北風呼嘯,天寒地凍,人們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襖。草兒凍得低下了頭,直哆嗦。只有竹子一點兒也不怕冬天的寒冷,依然昂首挺胸地站在那裏,葉子綠得越發蒼翠,形象更加剛毅。有的像春天的使者,早早地等待着春的到來;有的像穿着綠軍裝的哨兵,在冰天雪地裏勇敢地守衛着我們美麗的廣場。

竹子全身都是寶,但它樂於奉獻的精神最讓我敬仰。竹筍可以做成一道道美味的菜;竹葉可以供給大熊貓吃;竹竿可以做傢俱、工藝品、掃把等,甚至還可以做成紙,我們的人民幣就是用它做的。它成爲了我們生活中雖不是主角,但是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竹子,你品性純良,你樂於奉獻!我以你爲榮,向你學習!

七年級翠竹的說明文600字4

竹子,隨處可見,大家並不陌生,但是說起竹子,又有幾個人真正認識它呢?竹子的`用途、象徵意義、應用價值、精神,又有幾個人能全部表達出來呢?

青青翠竹,全身是寶:牌子既是建築的材料,又是造紙的原料;竹皮可編織竹器;竹瀝和竹茹可供藥用;竹筍味道鮮美,助消化,防便祕。翠竹真不愧是“絕色的寶礦”。

竹,有着不一般的中國傳統文化含義,竹子四季常青象徵着頑強的生命力、永駐青春;竹,是君子的象徵,爲無數仁人志士喜愛,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對竹充滿了讚美,留下了大量的詠竹詩和竹畫。

竹子自古以來她被人類廣泛運用,它的杆、枝、葉、籜、鞭根、幼芽,無一不被供作居屋、工具、器物、食物之用。由於牌子材質優雅,製品結實耐用,並有濃厚的鄉土意味及氣息,在生活中則普遍被人類利用。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這千古流傳的佳句,可說是把竹子不屈不撓的精神寫得淋漓盡致。自古至今,它和鬆、梅被人譽爲“歲寒三友”,歷年竟相爲詩人所題詠,畫家所描繪,藝人所雕刻,遊人所向往。當春風還沒有融盡殘雪的餘寒時,新竹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風一過,它就像一把利劍,穿過頑石刺破土地。脫去層層筍衣,披上一身綠裝,直插雲天,暑冬往來,迎風斗寒,經霜雪而不凋,歷四季而常茂,充分顯示了竹子不畏困難,不懼壓力的強大生命力。這確實是一種人們看不見而真實存在的品格。

修竹千竿,情牽歷代詩人,丹管一枝,寫盡人間春色。竹是一首無字的詩,竹是一曲奇妙的歌,竹子精神在華夏文明史上寫下光輝的一頁。

七年級翠竹的說明文600字5

我記得剛走進西山小學校園時,正門牌坊後種了一排嫰綠色的竹子,扁平的、尖尖的葉子像書籤。我好奇地想:學校爲什麼要種竹子呢?

經過四年的校園生活的學習。本學期,我們意外地發現校園裏多了許多美麗的竹子。它們一盆盆整齊地擺放在弧形廣場的兩邊,像禮儀隊員一樣迎接學生們的到來。無論風吹雨打,它們都堅強地立在風雨中,慢慢地我喜歡上了竹子。

竹子在我們學校遍佈很廣,有的種在弧形廣場,它們是慈孝竹。竹子體型纖細,個子不高,葉子墨綠色,葉尖帶有嫩黃色。它們經過園丁叔叔的修剪,並把它們四周圍起來,讓它們緊緊地簇擁在一起,既像慈祥的父母,又像謙恭對待父母的孝子,他們相互愛着。再走進乒乓球場旁邊的休息室,在那裏我發現有許多佛肚竹和黃金竹。竹子足足有兩層樓那麼高,一陣風拂過,那些葉子在左右搖晃,發出“沙沙沙”的聲音,就像舞蹈家在動聽的音樂下翩翩起舞。再走幾步,就到了生物園,那裏種有五彩竹、青皮竹、羅漢竹。它們的竹竿又細又長,葉子也是嫩黃色的。主要長在竹子的中上端,因爲它們比較脆弱,所以園丁叔叔爲它們豎起了竹架子,把它們拉開一定的距離。讓它們緊緊地依靠在竹架上,好像等待長官檢閱的士兵,整齊地排着隊伍。

中國人民非常喜歡竹子,因爲它具備了一種我們做人必須具備的精神風貌。竹子一節一節的,代表有節氣,教育我們做人要大氣,要有氣度;竹竿中通,代表我們無論生活、學習、做事要虛心,謙遜;竹根深藏,代表我們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要有一顆堅定不移的心。所以,作爲祖國未來接班人,必須要學習竹子的姿態:坐有坐相,站有站姿,要挺直自己的腰桿,雙腳穩穩地踩着大地,如同樹根深扎着大地一般。我們也要學習竹子的堅強精神,不怕困難,勇於面對任何挫折,對困難永不逃避。只有經歷風雨,才能見到彩虹。

每天,我穿着校服,揹着書包,高興的來到學校時,清風吹着竹子,好像在輕聲爲我朗讀着“竹之德”:竹身挺直,永折不彎,是曰正直。竹雖有竹書,卻不止步,是曰奮進。

清風吹着竹子,一陣陣清新的竹香讓我心裏倍感舒服。所以我愛竹子,我愛它的頑強不息和正直謙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