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說明文

有關螞蟻的說明文

說明文3.08W

螞蟻小小的身軀,卻有大大的力量,關於螞蟻的說明文怎麼寫呢?。下面小編整理了關於螞蟻的說明文,供你參考!

有關螞蟻的說明文

有關螞蟻的說明文一

若是問你世界上力氣最大動物是什麼時,有人可能會想到體積龐大的大象,有人可能會想到身手敏捷的老虎,或許還有人會提到沙漠中的駱駝。但想必很少人會想起渺小、不起眼的螞蟻吧。說出來,恐怕沒多少人會輕易相信,但事實就是如此。

美國哈佛大學的昆蟲學家馬克莫費特,是一位對亞洲蟻頗有研究的學者。根據他的觀察,10多隻團結一致的螞蟻,能夠搬走超過它們自身體重5000倍的蛆或者別的食物,這相當於10個平均體重70公斤的彪形大漢搬運3500噸的重物,即平均每人搬運350噸,從相對力氣這個角度來看,螞蟻是當之無愧的大力士。所以,一些十分沉重的食物沒多久就會被浩浩蕩蕩的螞蟻大軍搬運完。

我曾經想過一個問題:爲什麼當一隻螞蟻發現食物時,沒多久就會有一大羣螞蟻前來接應?我也試圖尋找着這個問題的答案,但因爲那時還小,沒太大的毅力,所以不是那麼的成功,唯一能做安慰自己的答案也無非是螞蟻能發出一種氣味,這種氣味使得螞蟻與螞蟻之間似乎變爲“心靈相通”,所以一隻螞蟻找到食物後,不久,就會跑來援軍。

一般的,螞蟻可以分爲四類:蟻后、雄蟻、工蟻和兵蟻。四類螞蟻繫系相關:蟻后與雄蟻進行交配,“新郎”壽命不長,不久便會死去,蟻后脫掉翅膀找到合適的地方繁殖後代。發育成熟的螞蟻又根據形態特徵分爲工蟻和兵蟻。工蟻主要是伺養幼蟻和蟻后,兵蟻是爲保衛羣體的一種“武器”。又有誰能想到小小螞蟻竟分工如此精密。把生活處理的井然有序,有條有理。

說完了螞蟻的分類,該講講它們的生活習性了。

螞蟻在15℃~40℃之間可正常生長,但最佳溫度爲25℃~35℃之間。冬季低於10℃就會進入冬眠。螞蟻的土壤溼度應控制在10℃~20℃之間,空氣相對溼度應控制在70%~90%之間。可見蟻后當初選洞穴的用心之深。

螞蟻,一種微不足道的小動物,卻不知蘊藏了多少祕密。它的身世可謂是個謎,可這個謎不知何時能解完。或許幾十年,幾百年,甚至幾萬年。

有關螞蟻的說明文二

今天,我跟着一隻螞蟻,作了一次奇異的旅行。

我在路旁的石臺階上,發現了一隻螞蟻。我目光跟隨着它,只見它慢悠悠地向一棵大樹走去。路上,它看見了許多同伴,它們親熱地互相打着招呼,講述着自己的神奇經歷。我悄悄跟着它,來到了大樹跟前。一大羣螞蟻迎了出來,跟遠歸者似乎有着說不完的話。

商量了一會兒,幾隻螞蟻鑽進了洞裏,它們又叫出了一些螞蟻兵。我真想跟它們聊一聊,問問它們在忙些什麼,可惜我不懂它們的語言。大約幾十只螞蟻,一起向草叢走去。看啊,螞蟻們發現了一塊食物,它們高興起來,興奮起來,緩緩地將食物舉起。我看見了它們整齊的步伐,聽見了它們響亮的口號聲,它們一下子有了信心,一鼓作氣把食物搬到洞口。

我的目光又被一羣“農民”所吸引,它們正在四處尋找食物。我看見一隻小螞蟻,用前肢將一塊麪包渣高高舉起,將食物慢慢送回洞口。它們收集了那麼多的食物,該是爲以後寒冷的時候儲存食物吧。它們每次都能舉起重量大於自己好幾倍的食物,不管有多遠,總是會安全地把食物送進洞裏。到底是什麼力量讓它們任勞任怨,如此辛勤的勞動呢?

我完全迷惑了,在這些可愛的忙碌的小蟲子的腦海中,究竟隱藏着多少祕密?螞蟻的生活,是多麼的忙碌,但又是多麼的快樂啊。

我真想去體驗一下螞蟻們的生活。

有關螞蟻的說明文三

我們螞蟻家族的成員很多,我就是其中的一員。

我們天生就是有建築功底的,有的甚至成了建築專家。還記得我那遠房親戚在沙漠裏蓋了一座城堡,高4.5米,我們的4.5米就相當於你們人類的4500米吧。一般是工蟻哥哥們負責建造巢穴。出入口大多是一個拱起的小土丘,像火山那樣中間有個洞。而且也有用來通風的洞口,我們巢穴裏的每個房間都有明確的分類。 我們的住宅通風、涼快、冬暖夏涼,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食物不容易壞掉,嘿嘿!

看,我的那位廚師叔叔搬着比自己身體大兩三倍的食物。我得去幫幫它,我尾隨着搬運工大叔們,齊心協力地把這個“麪包渣”帶回家裏。今晚,我們又有豐盛的晚餐了。呼~我聞到了食物的香氣。

其實,我們螞蟻家族歷來就養成了一個好習慣,那就是“團結,互助”。還記得那天,我們全體停止了騷動,所有螞蟻的眼神都聚集在一隻稍微大一點兒的螞蟻身上,它的前前後後擁簇着許多螞蟻,我們就好象是充滿責任感的侍衛。這就是我們的蟻王,它用觸角來對我們發佈命令。

眼看着大火的包圍圈越來越大,我們聚集在一起。蟻王的觸角輕輕抖了兩下,就在這時,我們迅速聚攏起來,緊緊地抱成一團。組成了一個黑壓壓的大蟻球。這個大蟻球開始移動,並衝向了大火。蟻球很快被燒成了一個大火球。在噼裏啪啦的響聲中,一些居於外層的螞蟻被燒死了。外層的螞蟻一層一層地脫落了,而蟻球則迅速而順利地滾出了火圍。雖然蟻球比剛出來時小了許多,但更多的螞蟻卻得以絕處逢生了。我們是一個家族,我們心甘情願爲種族的延續而慷慨以赴!

“螞蟻搬家蛇過道,明日必有大雨到。”我們螞蟻家族也是一個天氣預報專家呢。我們每天都在行色匆匆地忙碌着,忙碌着自己的工作。當然,我這個“蟻校”還未畢業的小學生要好好學習嘍!

我聽見了音樂老師的美妙歌聲,還看見了蝴蝶姐姐振着它的翅膀,跳着芭蕾。此時,我覺得這種音樂、舞蹈,優於人間的一切音樂。我躺在無盡的原野中,享受着,靜靜地,睡着

有關螞蟻的說明文四

(一)

我很喜歡昆蟲,地上爬的,空中飛的,水裏遊的,無一不是我的觀察對象。我很小的時候,就經常逮蝴蝶,捉蜻蜓,時間一長,我對它們的習性也瞭如指掌。

昆蟲的奇聞趣事很多,不說別的,單說螞蟻吧。世界上幾乎每個角落都有它的蹤跡。草地上,瓦片下,花盆中,有時候,把磚翻開,還會看到螞蟻窩呢!看到螞蟻窩裏成千上萬的螞蟻,你一定會想:奇怪,螞蟻怎麼會有這麼多呢?原來在蟻窩的深處,有一處“皇宮”,在這裏住着“蟻后”。“蟻后”特別肥大,足足有一般螞蟻的十倍,大腹便便。雖然整天一動不動,卻享受着最精美的食品。你一定會問:“它難道是白吃飯的嗎?”其實不是,它的任務只有一個——產卵。蟻后不停地產卵,一天往往產幾千甚至幾萬個,一個月下來,就要產幾十萬個。你想想,螞蟻家族能不繁榮昌盛嗎?

(二)

螞蟻特別好戰,往往會爲了一小塊麪包而大動干戈,成千上萬只螞蟻廝殺在一起,打得難分難解。戰後往往是屍橫遍野。如果你使用放大鏡還可以看到,螞蟻打起架來,不像別的昆蟲打不過就逃,而是咬住後緊緊不放,一直到這兩隻螞蟻中有一隻死去。這樣,經常是雙方同歸於盡,所以螞蟻屍體經常是兩個連在一起的。一次大戰,也不像別的動物會打個平手,而是一定要分出勝負,不然絕不罷休。一旦決出勝負,贏的一方就立刻衝到對方的巢穴裏去,把剩下的螞蟻捉住,讓它們做自己的“奴隸”,而“奴隸”也不反抗,而是甘心爲它們的主子服務。至於“蟻后”,那可就成了贏方的一頓美餐了。

你也許會問:“螞蟻部是一模一樣黑乎乎的,它們怎樣分清敵友呢?”其實,這並不複雜。螞蟻辨別敵友完全是憑着嗅覺,因爲同一巢穴裏螞蟻的氣味是一樣的,絕對不會和另一巢穴螞蟻的氣味混同。因此,螞蟻在戰場上憑着靈敏的觸角很容易分辨敵和友。

(三)

沒有人把螞蟻稱做工程師、建築師,然而,“蟻巢”構造的複雜卻使許許多多工匠都無地自容。如果你遊覽過故宮的話,一定會爲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而傾倒。如果你參觀一下“蟻巢”這特殊的“地下宮殿”,那麼,你也一定會爲這小小的“蟻巢”而感慨萬分。

“蟻巢”幾乎到處都有,可在外面根本看不清它的真面目,那麼就讓我

們變“小”,去“蟻巢”做一次假想的旅行吧!

由洞口進了“蟻巢”,首先映人眼簾的是一條條曲曲折折的小徑,工蟻們忙忙碌碌地進進出出,一分鐘也不肯耽誤。任選一條小徑進去,走了一會兒便見到巨大的一棟“房屋”——貯糧室。當然,這裏的“巨大”是相對螞蟻而言的。貯糧室中堆着小山似的糧食,幾隻兵蟻威風凜凜地守在那裏,誰也莫想偷走半粒糧食。貯糧室前面還有一道土牆,以防止雨水把糧食沖走。繼續往前走,便會看到“託兒所”。“託兒所”的'佔地面積不大,但四周修得很牢固,牆壁上有許許多多小孔,每個小孔裏安靜地躺着一個小螞蟻。“保姆”們隔一段時間就喂一次食,一點也不敢馬虎大意。我們再彎彎曲曲地往前走一段路,透過一些“崗哨”便到了“正殿”。“正殿”中間是張牀,牀上躺着“蟻后”。“正殿”雖不能說是“金碧輝煌”,可也非同一般,高高的屋頂,平平的地面,堅固的牆壁。“正殿”後面還有一座小小的屋子,專門飼養蚜蟲。你也許會奇怪:“養蚜蟲幹碼?”這是個祕密,下面再寫。至此,“蟻巢”已遊覽完畢。

你可能會說:“這有什麼了不起!”可是,別忘了,螞蟻畢竟是一種小小的爬蟲呀!如果你用爬蟲的眼光去看它,你一定會說:“啊,多麼精美的蟻巢!真是一個奇蹟!”

(四)

螞蟻的種類極其繁多,各有各的特點。

有一種螞蟻,叫做“蜜罐蟻”,肚子很大,脹鼓鼓的,像個大皮球,閃着琥珀色的光芒,裏面充滿了蜜糖。鬧“災荒”的時候,就靠着蜜糖充飢。這有點類似號稱“沙漠之舟”的駱駝身上駝峯的作用。還有一種“大盜蟻”,又稱“強盜蟻”,每個都有指甲蓋那麼大,牙齒銳利,從不單獨出動,一出動便有幾十萬只,黑壓壓一大羣,排着整齊的隊伍出去“掃蕩”,所過之地,不留下一個活口。有人親眼看見,一條剛吃完一隻美洲狐的大蟒蛇漱洋洋地躺在尼羅河邊,把身子擺成“S”形,舒服地曬着太陽,這時,一羣大盜蟻衝了上來,可蛇對這些小東西毫不在意,顯出不屑一顧的樣子,一直到大盜蟻把它重重包圍,這才慌了,可爲時已晚,衝上來的大盜蟻緊緊地咬住它,死不鬆口。蛇疼得不停地翻滾,可翻到哪裏都有密密麻麻的大盜蟻,根本逃不出去。最後,蛇拼盡全身力氣,竄到河邊,跳人水中,想洗掉身上的蟻羣,可還是不行。大盜蟻一邊緊緊地叮住蛇的皮肉,一邊給蛇注射特別麻醉劑——“蟻酸”。不久,蛇就昏死了過去,大盜蟻使勁把它拖上岸吃了。由此可見這種螞蟻的兇殘。另外還有兩種奇特的螞蟻:縫葉蟻和塞頭蟻。縫葉蟻住在樹上的葉子中間,它們很“聰明”。可以把兩枚相鄰的葉片拉在一起,用它們的幼蟲做針,用幼蟲分泌出來的粘汁做線,一針一線地把葉子縫起來,自己就住在這特殊的家中。塞頭蟻的頭很像一個木塞子,和它所住洞口的大小差不多,遇到緊急情況,就用自己的頭堵住人口。我覺得這方法似乎不怎麼高明,螞蟻的敵人主要是x山甲和食蟻獸,不論是誰,塞頭蟻這個法子恐怕都抵不住。這使我想起了鴕鳥對付敵人的辦法。我至今都沒弄明白塞頭蟻這個方法到底是對付誰的。

(五)

前面曾經提過,在壯觀的蟻巢裏還有專門的房間飼養蚜蟲,爲什麼呢?原來,螞蟻愛吃甜食,可又不能直接從植物中得到糖,只好借用蚜蟲。螞蟻每天早上趕着蚜蟲去樹頂“放牧”,等到蚜蟲吃飽喝足,螞蟻便抓住它們使勁擠壓,可憐的蚜蟲便開始大量地分泌出一種物質,這種物質含糖量很高,這正是螞蟻所需要的。螞蟻得到這些東西后,便趕着蚜蟲回窩了,第二天一早,又出來放牧,如此周而復始,便可以不斷吃到甜食。還有一種昆蟲,也是螞蟻的好夥伴,叫“隱翅蟲”。這種蟲子能揮發出一種類似“乙醇”的東西!而螞蟻一聞到這種味道立刻渾身飄飄忽忽的,就像喝醉了酒,得到極大的滿足。因此,螞蟻對這種蟲子倍加愛護,把它接到蟻洞中,請它大吃大喝,而“隱翅蟲”呢,則分泌出更多的“乙醇”來報答螞蟻的關懷。

在自然界裏,像螞蟻和蚜蟲,螞蟻和隱翅蟲這樣的好夥伴還不少呢,你能想得出來嗎?

標籤:螞蟻 說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