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活動

寫端午活動的作文四篇

活動1.1W

1寫端午活動的作文

寫端午活動的作文四篇

很快,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這免不了要勾起我童年的回憶。

大概是四歲時吧,那時候家鄉的河還能划船的。當我遠遠地聽見鑼鼓震天、呼喊撼地時,好奇的我便硬是拉着家裏的婆婆出門看熱鬧去。作爲保姆的婆婆總是很慈祥,我也把她看作自己的親人,她便拖着我的小手,顫顫巍巍地往長堤那邊走去。剛好,河上五彩繽紛的龍舟正威嚴地列成一排,氣勢洶洶地準備捕捉那一聲令下。

發令槍響後,箭在弦上的龍舟真如一條條迅猛如雷的水龍,在水上飛竄。而船上的那些馭龍者更是精神抖擻、鬥志昂揚,特別是船兩頭正奮力擊鼓的鼓手,劃舟人的鬥志似乎隨着那一下一下的如雷鼓聲而不斷激漲。

這一幕真讓少見世俗的我看得如癡如醉,家鄉竟有如此激動人心的場面!而婆婆在旁一直緊緊地攥着我的手,和藹地笑着。繼而我又跑去一睹那些拔得頭籌的選手們。每條船上的人都溼了,而在我這稚嫩的眼中,冠軍不過是更加溼透了的人們。

興高采烈的我又挽着婆婆的手回到家中。午飯時間到了,婆婆端出兩隻冒着熱氣的翠綠的三角體,又手把手地叫我褪去它表面的大片葉子。婆婆微笑着說,這些用荷葉包着香米的三角體就叫糉子,我還驚喜地發現米飯裏面還有內涵豐富的肉餡。它們都是婆婆從鄉下帶來的,大家都會在划龍舟時吃糉子。我似懂非懂地捧着這噴着荷香的飯糰,用力地咬下了一塊。望着婆婆仁慈的笑容,我只感到口中無比的親切與溫馨。

婆婆在我上小學以後便回鄉下頤養天年了,但我們家還是經常在端午節去探望她時帶回幾隻糉子,來重溫舊日的快樂與節日的喜悅。只是這幾年來給我帶來的是遺憾,端午節被韓國人註冊了,家鄉的的河髒得不能再划龍舟了,婆婆壽終正寢了。然而,端午節被外國人註冊了,我們還能吃糉子;這條髒河總有變清的那一天,我們還能在水上划龍舟;但最讓我傷感的是,我永遠不能再牽着婆婆的手在長堤看比賽了。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但我更懷念的是那永遠不再回來的童年和婆婆。端午雜思,思憶至此,足矣。

2端午節作文

今天是端午節,我一大早就和爸爸爬到山上去趟露水。在山上,我看見老人們用花草上的露水珠洗眼睛,原來,傳說端午節早上晶瑩的的露水珠能把眼睛洗得又明又亮。瞭解了這一祕密,我馬上學着老人的樣子,也認認真真的捧起貓眼睛一樣明亮的露珠洗了自己的眼睛。

在山上,我還聽說,過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原來屈原是楚國的大夫,還是個忠臣,但他受到奸臣的陷害,不能保衛自己的國家。爲了表明自己的忠心,爲了喚起楚國百姓的愛國之心,屈原就跳進大江裏以死來抗爭。楚國的老百姓害怕江裏的大魚吃屈原,就包了好多大大的糉子,想讓大魚一吃把大魚的嘴粘住,這樣它就吃不成屈原了。以後,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爲端午節,以吃糉子的形式來紀念屈原。

今天,我們一家四口人坐在一起吃糉子,也是爲了紀念屈原,因爲屈原是個好人,是個忠臣,是個偉大的愛國詩人。我要年年過端午節,牢牢記住屈原這個人,像他那樣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今天是端午節,我一大早就和爸爸爬到山上去趟露水。在山上,我看見老人們用花草上的露水珠洗眼睛,原來,傳說端午節早上晶瑩的的露水珠能把眼睛洗得又明又亮。瞭解了這一祕密,我馬上學着老人的樣子,也認認真真的捧起貓眼睛一樣明亮的露珠洗了自己的眼睛。

在山上,我還聽說,過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原來屈原是楚國的大夫,還是個忠臣,但他受到奸臣的陷害,不能保衛自己的國家。爲了表明自己的忠心,爲了喚起楚國百姓的愛國之心,屈原就跳進大江裏以死來抗爭。楚國的老百姓害怕江裏的大魚吃屈原,就包了好多大大的糉子,想讓大魚一吃把大魚的嘴粘住,這樣它就吃不成屈原了。以後,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爲端午節,以吃糉子的形式來紀念屈原。

今天,我們一家四口人坐在一起吃糉子,也是爲了紀念屈原,因爲屈原是個好人,是個忠臣,是個偉大的愛國詩人。我要年年過端午節,牢牢記住屈原這個人,像他那樣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3端午節作文二

在我的家鄉,人們都喜歡春節,大人們喜歡春節的熱鬧,小孩子喜歡吃餃子、收紅包,但我不這麼認爲。在我的印象中,中秋節、元宵節、清明節都不是什麼特別的節日,而端午節給我的印象最深。

端午節最有趣。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一項習俗。說到糉子,我特別興奮。在我的家鄉,糉子是用泡好的黏大米包在竹葉裏,然後放入鍋裏蒸。這樣,大米中有了竹葉的味道,吃起來就特別的美味了。

在端午節這天,人們不僅會吃糉子,還會插艾蒿。天還沒亮,爸爸就把我從睡夢中喊起來,說是要帶我去割艾蒿。我隨着爸爸來到小河邊,看到已經有好幾位鄰居的叔叔在割艾蒿了。爸爸一邊跟他們打着招呼,一邊也割起艾蒿來。我學着爸爸的樣子,也割了幾棵。艾蒿上沾着露珠,聞起來有一點淡淡的清香。不一會兒,就割了一小捆。回到家,爸爸把艾蒿插到房檐上,密密麻麻的的`一排,像一隊士兵在爲我們家站崗。我問爸爸爲什麼要插艾蒿,爸爸說這裏還有一個美麗的故事呢。

傳說古時候,有一個村子的人都特別壞,上天派一個神仙來調查,決定要懲罰他們。神仙駕着祥雲來到村子的上空,突然看到一個婦女帶着倆個孩子往村裏走,她懷裏抱着一個大孩子,地上卻領着一個小的孩子。神仙感到很奇怪,就落下雲頭,來到婦女面前,問她爲什麼。婦女回答說,因爲小的孩子是自己的,大的孩子是鄰居託她照管的,所以她要把大孩子照管好。神仙聽完,覺得這個婦女是個特別善良的的人,決定要救她,就對她說:“大姐你好,您是個善良的人,請您把這些艾蒿在五月初五那天早晨天亮前插到你家的房檐上,就會保佑你家平安無事了。”說完,神仙就化作一股青煙回上天去彙報去了。婦女回到家,按照神仙的指示插好艾蒿,想到插艾蒿能保平安,就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全村人,全村人都在五月初五那天早晨插好了艾蒿。端午節的早晨,神仙再次來到這個村子的上空,決定放火燒掉這個村子,可定睛一看,村子裏家家戶戶都插着艾蒿,不知哪一家是那位善良的婦女的家。神仙知道是善良的婦女想救全村人,於是成全了她的美意。從那以後,人們就在端午節這天起早插艾蒿,以此保佑全家幸福平安。

端午節不但有糉子這種美食,還有“插艾蒿保平安”這麼美好的傳說,讓人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還要傳承與人爲善的傳統美德。我愛端午節!

4端午節作文三

端午節習俗的中心是祛毒禳災,保健康,求吉祥。插菖蒲、艾蒿、菖蒲、艾蒿長期被相信具有避邪和藥用的雙重價值,因此而生成一系列的習俗。艾蒿歷來被製成艾人、天師艾、艾虎等厭勝之物。艾人早見於樑宗懍《荊楚歲時記》,該書記雲:“五月五日,四民並蹋百草,有鬥百草之戲。採艾以爲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

我國傳統醫藥學認爲,艾蒿性味辛、苦,溫,入肝、脾、腎三經,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調經安胎、除溼止癢、通經活絡等功用。艾蒿可以食用也可以用來鍼灸。據說,野生的艾蒿到了端午節一般就成熟了,端午採艾蒿是最合適的時候。

家鄉端午節吃的東西有兩樣不能少。糉子和油糕。糉子南北方都可以見到。油糕的做法北方比較常見。

發好的面,取可以包一個餃子那麼多,用手擀開,中間放上面粉白糖拌成的餡,團成圓形,上鍋油炸。出鍋的油糕酥脆甜香。純白糖做餡糖多容易溢出,活一些麪粉可以避免那樣的流失。

現在,城裏的端午節,一樣的熱鬧和有趣。掛艾蒿、吃糉子、 帶花花繩、佩戴香囊一樣都不少。只是這一切都不像老家那樣需要親自動手了。一切都已經商品化。端午節那天,街上買什麼的都有,艾蒿也是附近村裏的農民早早用車子運到城裏來,兩元錢一小把艾蒿。花花繩香囊也是街上買的,現在這些年輕的媽媽們,常常得算計做和買那個更划算。買得划算,只是少了一份動手的樂趣。

去年端午節那天,我也曾早早起來,乘着外出跑步的機會,想和朋友一塊體驗一下采艾蒿的樂趣。轉了大半個早上,一無所獲。不知是現在的艾蒿少了,還是城市的附近沒有適合艾蒿生長的環境。總之一棵艾蒿也沒找到。也許艾蒿原本只喜歡生長於荒野溝渠,天生與繁華和喧鬧無緣了。

端午節一切活動,都是體現一箇中心。那就避邪驅瘟。我們西北沒有喝雄黃酒的習慣。據說喝了酒、帶了花花繩和香囊,五毒不能近身。《白蛇傳》裏的許仙,就是因爲一杯雄黃酒,斷送了一世仙緣。想來白娘子也是沒有眼力,千年就修來那麼一個糊塗軟弱對她還疑神疑鬼的許官人……

年年有端午,歲歲人不同。明年的香囊爲誰香,明年的雄黃酒何人送……

標籤:端午 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