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最新」

觀後感1.16W

《憤怒的小孩》是一部由王一鳴、肖逾榛、張嘉譯、江珊、範偉、陳坤、張譯、陶澤如、劉儀偉等聯合參演的喜劇電影。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篇一】

粗略一算,如果撇開動畫片不計的話,國產兒童電影似乎已久很久沒有一部像樣的作品出現已久很多年了。再放開至華語電影的話,較勁的稱得上真正兒童電影的也差不多是朱延平的《好小子》系列;對於內地觀衆而言,還能有印象的是1960、1970年代人記憶中的《小兵張嘎》了,不過這樣的電影已久不適宜當下。再後來,每年似乎都有一些兒童電影上映,但大多拍完就沒了蹤跡,要麼局部上映,要麼根本就不適宜兒童。

要想做好一部兒童電影,其實要遠比做一部商業成功的大片更加不易,一部優秀的兒童電影既能真正滿足兒童的需求,同樣也能給成年觀衆以啓迪或重拾童心的機會,而這樣的要求——對於當下急功近利的影視圈而言,無疑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從這個角度而言,黃雷的這部《憤怒的小孩》便可以獲得足夠的熱烈的掌聲,非但作爲一位年輕導演,還又是其電影處女作,很顯然,黃雷已經完成了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剛過去的2012年,我在負責《微博有鬼第二季》項目的時候,李承鵬編劇導演的《可以在一起》作爲其中一部微電影,主題便是“每個人都有過一個離家出走的夢”,前者和黃雷這部《憤怒的`小孩》的立意可謂是不謀而合。

在未看影片前,你或許會感到疑惑不解,作爲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導演,黃雷爲什麼能夠吸引到張嘉譯、陳坤、江珊、範偉、陶澤如、劉儀偉、張譯等大牌演員明星參演《憤怒的小孩》;如果你得知黃雷是黃建新兒子的身份後,你可能又會去想這是不是黃建新的面子或功勞;而一旦你看完影片後,你可能就明白爲什麼這麼多的大咔們都心甘情願去做了“綠葉”,甚至,就連四大天王之一的劉德華,亦甘心做了片尾的超級大彩蛋。撇開人情世故,一定還有導演的誠意和故事本身打動了他們。

說這是一部適宜全家觀影的電影並不爲過,孩子看到屬於自己的歡樂,而大人,尤其做家長的,還會感悟到一些如何和孩子相處之道,在各種孩童教育的書籍氾濫的年代,其實孩子的需求也挺簡單的,更多的時候是身爲成年人的我們想複雜了,又或者我們根本只站在自己的立場,或將父母對於自己孩童時代的某些並不合適的教育方式繼承了下來。

那麼,就帶上孩子去看看《憤怒的小孩》吧,從今天起,儘量多抽一些時間陪伴你的孩子,學會做他們的朋友,併成爲他們的朋友!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篇二】

看了《憤怒的小孩》這部電影后,我改變了對生活的一些看法。

孫小傲在家裏是寂寞孤單的,他在家裏很難和小朋友交流,也見不到忙碌的爸爸媽媽,他最後憤怒地離家出走。我深深地體會到了他的怨恨和寂寞,我同情無數像孫小傲一樣的留守兒童。

我非常喜歡孫小傲的優秀品質。當他用工具扭開貓眼把鑰匙吸出時,我知道他善於研究,當他用彈弓把壞人打中時,我知道他是神射手,當他把油倒在路面上阻礙壞人的車前進時,我知道他是智慧的象徵,當他混入卡車時,我知道他有007間諜的潛質。我最欣賞孫小傲的智慧、沉着和誠實。他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打敗邪惡的壞蛋,保護了蘭蘭;他被壞人抓住之後沉着、冷靜,沒有一絲恐慌,沒有露出任何破綻;他憑藉自己的誠實而贏得了津門五俠的信任,從而得到了救助。

從孫小傲身上我看到了他寂寞孤單的眼神,也看到了他優秀的品質和無窮的潛力。對比我現在的生活,我真感到幸福。在家裏,每天有爸爸媽媽的陪伴,在學校,有很多同學一起學習,我要珍惜現在和爸爸媽媽一起的日子,我要珍惜和同學們一起學習的日子。我要發奮讀書,挖掘自己的潛力,不斷完善自己,做一個優秀的孩子。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篇三】

影片講述了兩個離家出走的孩子,一路上智鬥笨賊的爆笑故事,最大的特點在於主創的童心,所有笑點都屬於“可愛”型,這種東西的受衆沒有年齡界限,大人孩子看了都喜歡。而本片和之前看過的兒童電影最大的區別在於,能在孩子身上看到非常單純、真實的特質,孩子就是孩子的樣,一點沒有大人教出來的痕跡。

難得的是把國外成功的電影模式進行了本土化,而且沒有山寨感。影片中的明星多元化是閤家歡喜劇的要素之一,“他們飾演的角色要麼就是無傷大雅的怪咖,像範偉演既是不敬言笑的爺爺也是難捨軍旅情結的老兵,陶澤如演的麪館老闆也是酒鬼,江珊飾演的電視劇迷,陳坤、張譯則飾演帥得像漫畫的型男正角,還有就是笨到又可恨又可愛的壞蛋,吃盡苦頭的笨賊三人組,有點類似動畫片中的反派,極盡誇張、壞而不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