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大國崛起美國觀後感彙總

觀後感2.72W

大國崛起美國觀後感第一篇

1620年,五月花號載着一百多名英國清教徒來到北美大陸。遵照登陸前簽訂的《五月花號公約》,清教徒開始了在新大陸上自治管理的生活。

100多年後,由於英帝國強行增收印花稅,殖民地獨立戰爭爆發,1776年,北美13個殖民地宣佈成立美利堅合衆國,並在1787年制定了對美國發展影響深遠的成文憲法,建立起中央政府。

此時,大量移民帶來了歐洲最先進的技術成果,拿過歐洲接力棒的美國,迅速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

美國快速發展,但制憲會議上懸而未決的奴隸制問題,最終在1860年導致了一場內戰。林肯總統帶領北方打贏了這場維護國家統一的戰爭,中央政府也由此逐漸壯大。在政府推動下,歷時一個多世紀的西進運動成果斐然。

此後,愛迪生將美國率先帶入電氣時代,對發明和創新的制度性保障成爲這個國家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1894年,美國成爲世界第一大經濟強國。

這個年輕的國度已站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潮頭。

自由競爭,使得美國迎來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黃金年代。一大批壟斷性的大公司、大財團相繼出現,第一家托拉斯集團—洛克菲勒的標準石油公司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但問題很快顯露:壟斷導致中小企業倒閉,機會平等喪失;社會嚴重兩極分化,勞資矛盾激化。美國人開始反思這種經濟社會發展的模式。

1901年上任的西奧多·羅斯福總統順應進步主義的思想和社會的要求,透過反壟斷和立法保障工人權益等方式,開始了美國曆史上第一次政府幹預經濟的行動。

隨後,福特生產線的誕生、電氣時代一批新技術和發明的出現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帶來的訂單,進一步壯大了美國經濟。

1929年,波及全球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危機來臨,美國損失慘重。煤礦經常發生爆炸事故,工人超時加班現象嚴重,政府職能部門腐敗貪污,自然環境爲工業污染所破壞,食品攙假影響人民健康,社會貧富兩極分化.......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加大了政府管理經濟的力度,透過一系列新政措施,使美國逐步走出困境,也由此開創了看得見的手(政府)和看不見的手(市場)共同作用於經濟的混合經濟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戰成爲美國曆史新的轉折點,美國在政治、經濟、科技、軍事等方面都成爲世界第一強國,並由此開始主導世界。

這可以說是美國全部的歷史。

美利堅合衆國創造了一個人類建國史的奇蹟,在短短230年的時間從一個被英帝國奴役的殖民地到成爲駕馭全世界的“超級大國”、“世界警察”,美國的探索爲人類的發展提供了很寶貴的經驗。我覺得美國的崛起存在兩個轉折點:一個是獨立戰爭、南北戰爭,另一個是危局新政。

獨立戰爭,是美國人“捍衛理想”的傑作。只有將主權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成爲一個名副其實的國家。美國人的反抗成功了,他們成立美利堅合衆國,並在1787年制定了對美國發展影響深遠的成文憲法,建立起中央政府。同時,他們掌握了自己的經濟命脈,不在依靠英國的扶持。大量移民帶來了歐洲最先進的技術成果,美國迅速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經濟飛速發展。

南北戰爭,是以工業資產階級民主派爲代表的北方與農奴制莊園主爲代表的南方之間的鬥爭。美國不是一個完美的國家,也不是一個所謂人間的“極樂世界”。伴隨着其高速發展的,是對黑奴慘無人道的剝削、對於印第安人幾近瘋狂的種族滅絕。農夫之子林肯帶領北方打贏了這場維護國家統一的戰爭,自強不息,解放黑奴,統一國家,中央政府也由此逐漸壯大。

危局新政,那是指1929年發生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以及其後的羅斯福新政。當年美國人的生活可以說是極其悲慘。這個時候,羅斯福總統站了出來。他實行的新政以凱恩斯的理論爲基礎,美國的政府經濟干預是在自由市場經濟的基礎上進行的,是遵循市場經濟規律而絕非如計劃經濟那樣凌駕於市場之上的模式。應該說,美國乃至整個西方社會出現的經濟危機不過是當年全球經濟科技高速發展之餘,產能過剩導致的一次自我調整。防佛一個小兒在青春期迅速成長的階段,如果運動過度而又營養補充跟不上的話,容易缺鈣抽筋。羅斯福總統不過是在適當的時候給了社會一劑強心針和一點鈣片。羅斯福總統的名言是“我們最大的恐懼是內心的恐懼本身”。我覺得,體制本身的問題不大,是人的內心恐慌情緒導致了股市的大拋盤進而影響了整個經濟形式。當然,羅斯福總統的“鈣片”:加大政府公共建設財政投資以拉動經濟的做法也確實起了巨大的作用。

在美國崛起的整個過程中,美國精神從始至終都貫穿着。

自由競爭、平等權利、冒險精神、創新精神。

我覺得,自由平等精神是美國的核心。不同於中國幾千年來的勾心鬥角,早期移民的美國人大家能坐下來談,達成共識。這是自由下的自覺。美國人崇尚自由,強調平等,所以對於壟斷大企業,羅斯福總統毫不留情的下手,因爲它們妨

1620年,五月花號載着一百多名英國清教徒來到北美大陸。遵照登陸前簽訂的《五月花號公約》,清教徒開始了在新大陸上自治管理的生活。

100多年後,由於英帝國強行增收印花稅,殖民地獨立戰爭爆發,1776年,北美13個殖民地宣佈成立美利堅合衆國,並在1787年制定了對美國發展影響深遠的成文憲法,建立起中央政府。

此時,大量移民帶來了歐洲最先進的技術成果,拿過歐洲接力棒的美國,迅速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

美國快速發展,但制憲會議上懸而未決的奴隸制問題,最終在1860年導致了一場內戰。林肯總統帶領北方打贏了這場維護國家統一的戰爭,中央政府也由此逐漸壯大。在政府推動下,歷時一個多世紀的西進運動成果斐然。

此後,愛迪生將美國率先帶入電氣時代,對發明和創新的制度性保障成爲這個國家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1894年,美國成爲世界第一大經濟強國。

這個年輕的國度已站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潮頭。

自由競爭,使得美國迎來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黃金年代。一大批壟斷性的大公司、大財團相繼出現,第一家托拉斯集團—洛克菲勒的標準石油公司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但問題很快顯露:壟斷導致中小企業倒閉,機會平等喪失;社會嚴重兩極分化,勞資矛盾激化。美國人開始反思這種經濟社會發展的模式。

1901年上任的西奧多·羅斯福總統順應進步主義的思想和社會的要求,透過反壟斷和立法保障工人權益等方式,開始了美國曆史上第一次政府幹預經濟的行動。

隨後,福特生產線的誕生、電氣時代一批新技術和發明的出現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帶來的訂單,進一步壯大了美國經濟。

1929年,波及全球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危機來臨,美國損失慘重。煤礦經常發生爆炸事故,工人超時加班現象嚴重,政府職能部門腐敗貪污,自然環境爲工業污染所破壞,食品攙假影響人民健康,社會貧富兩極分化.......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加大了政府管理經濟的力度,透過一系列新政措施,使美國逐步走出困境,也由此開創了看得見的手(政府)和看不見的手(市場)共同作用於經濟的混合經濟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戰成爲美國曆史新的轉折點,美國在政治、經濟、科技、軍事等方面都成爲世界第一強國,並由此開始主導世界。

這可以說是美國全部的歷史。

美利堅合衆國創造了一個人類建國史的奇蹟,在短短230年的時間從一個被英帝國奴役的殖民地到成爲駕馭全世界的“超級大國”、“世界警察”,美國的探索爲人類的發展提供了很寶貴的經驗。我覺得美國的崛起存在兩個轉折點:一個是獨立戰爭、南北戰爭,另一個是危局新政。

獨立戰爭,是美國人“捍衛理想”的傑作。只有將主權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成爲一個名副其實的國家。美國人的反抗成功了,他們成立美利堅合衆國,並在1787年制定了對美國發展影響深遠的成文憲法,建立起中央政府。同時,他們掌握了自己的經濟命脈,不在依靠英國的扶持。大量移民帶來了歐洲最先進的技術成果,美國迅速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經濟飛速發展。

南北戰爭,是以工業資產階級民主派爲代表的北方與農奴制莊園主爲代表的南方之間的鬥爭。美國不是一個完美的國家,也不是一個所謂人間的“極樂世界”。伴隨着其高速發展的,是對黑奴慘無人道的剝削、對於印第安人幾近瘋狂的種族滅絕。農夫之子林肯帶領北方打贏了這場維護國家統一的戰爭,自強不息,解放黑奴,統一國家,中央政府也由此逐漸壯大。

危局新政,那是指1929年發生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以及其後的羅斯福新政。當年美國人的生活可以說是極其悲慘。這個時候,羅斯福總統站了出來。他實行的新政以凱恩斯的理論爲基礎,美國的政府經濟干預是在自由市場經濟的基礎上進行的,是遵循市場經濟規律而絕非如計劃經濟那樣凌駕於市場之上的模式。應該說,美國乃至整個西方社會出現的經濟危機不過是當年全球經濟科技高速發展之餘,產能過剩導致的一次自我調整。防佛一個小兒在青春期迅速成長的階段,如果運動過度而又營養補充跟不上的話,容易缺鈣抽筋。羅斯福總統不過是在適當的時候給了社會一劑強心針和一點鈣片。羅斯福總統的名言是“我們最大的恐懼是內心的恐懼本身”。我覺得,體制本身的問題不大,是人的內心恐慌情緒導致了股市的大拋盤進而影響了整個經濟形式。當然,羅斯福總統的“鈣片”:加大政府公共建設財政投資以拉動經濟的做法也確實起了巨大的作用。

在美國崛起的整個過程中,美國精神從始至終都貫穿着。

自由競爭、平等權利、冒險精神、創新精神。

我覺得,自由平等精神是美國的核心。不同於中國幾千年來的勾心鬥角,早期移民的美國人大家能坐下來談,達成共識。這是自由下的自覺。美國人崇尚自由,強調平等,所以對於壟斷大企業,羅斯福總統毫不留情的下手,因爲它們妨礙了其他人的自由競爭的權利。

美國人似乎天生具有冒險精神,西進運動就是及其典型的例子。也正是由於這種精神,美國人開闢了一片新的天地,把財富繁榮帶到全國各處。

創新精神,無疑是美國人又一個武器。第一次工業革命是蒸汽機帶來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是電帶來的。愛迪生,發明了電燈,使得整個世界的財富成倍增長。除了愛迪生,還有很多人在創造發明,而美國人對專利的保護也早早的走在了世界的前頭。

雖然直到今天,美國國內仍然有着諸如“種族歧視”、“社會貧富差距”等等問題。但是,我們沒有辦法無視她的強大。

反觀中國。現在仍處在改革開放過程中,伴隨着中國經濟近乎於神話般的高增長,在計劃經濟體制下被掩蓋的某些社會問題和社會矛盾,也逐漸凸現出來。這些社會問題的解決,對我們能否實現現代化,能否實現國家和民族的偉大復興,有着極度重要的意義。

“師夷長技以制夷”,我們要學的不僅僅只是科技,還有很多很多。礙了其他人的自由競爭的權利。

美國人似乎天生具有冒險精神,西進運動就是及其典型的例子。也正是由於這種精神,美國人開闢了一片新的天地,把財富繁榮帶到全國各處。

創新精神,無疑是美國人又一個武器。第一次工業革命是蒸汽機帶來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是電帶來的。愛迪生,發明了電燈,使得整個世界的財富成倍增長。除了愛迪生,還有很多人在創造發明,而美國人對專利的保護也早早的走在了世界的前頭。

雖然直到今天,美國國內仍然有着諸如“種族歧視”、“社會貧富差距”等等問題。但是,我們沒有辦法無視她的強大。

反觀中國。現在仍處在改革開放過程中,伴隨着中國經濟近乎於神話般的高增長,在計劃經濟體制下被掩蓋的某些社會問題和社會矛盾,也逐漸凸現出來。這些社會問題的解決,對我們能否實現現代化,能否實現國家和民族的偉大復興,有着極度重要的意義。

“師夷長技以制夷”,我們要學的不僅僅只是科技,還有很多很多。

大國崛起美國觀後感第二篇

15世紀,歐洲人哥倫布發現了一片新大陸。從此,歐洲各國的移民蜂擁而至,一個個殖民地相繼出現。到18世紀,英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陸續建立起13個殖民地。而美洲大陸北部的美利堅合衆國,正是由這13個英屬殖民地開始的。這個國家的出現,雖然只有230年的歷史,但卻演繹了大國興起的罕見奇蹟。它在歐洲文明的基礎上,獨創性地走出了一條自己的發展道路,將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的位置佔據了一個多世紀。

儘管美國只是從屬於英國的一個殖民地,但英國的管理卻是表面化的。在很大程度上,這些殖民地需要依賴於自我的管理。雖然會受到來自英國的監管,但他們還是相當自治的。那北美的英屬殖民地的這套自我管理的執行體系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1620年,一百多名逃避宗教迫害的英國清教徒,乘坐一艘叫“五月花號”的船隻,開始了前往美洲新大陸的航程。在“五月花號”即將登上北美大陸之前,船上41名成年男子在甲板上籤訂了一份契約,這就是《五月花號公約》。公約規定,船上的人到達北美新大陸後,自願結爲一個民衆自治團體,並制定和實施有益於團體利益的公正法律、法規、條例和憲章。全體成員保證遵守和服從。《五月花號公約》在美國的歷史上有着不可取代的價值,因爲它可能是第一次,在沒有任何監管之下,一羣人聚集在一起,決定要形成屬於自己的社會和政治性契約,並用他們所認爲的公平法律來實行自我管理。

另一方面英國人比較重視對於商業的控制,而不是對於領地的嚴格監管,這使得北美殖民地能夠在英國一定程度的控制之下,同時形成自己的政府。自治的管理系統使得美國人能夠參與管理社會,對公共事務發表意見,享有獨立的權利。雖然在這樣的管理體系下,田園牧歌式的氛圍並不差,但是大英帝國的不斷擴張,使得財政入不敷出,於是決定在北美殖民地增加稅收,以化解財政危機。向北美殖民地徵收的稅收是由英國議會透過的,而英國議會中並沒有殖民地的代表,這就背離了《五月花號公約》中最根本的原則。一個管理者最重要的就是誠信,而在當時美國民衆的心裏,《五月花號公約》是他們同管理者簽訂的一個契約,一旦一方違約,另一方勢必會起身抗議。於是矛盾開始激化。

1775年4月19日,新大陸東北部的一聲槍響,劃破了純靜的天空,改變了這片大陸的歷史航道。這天,一支英國軍隊與北美殖民地馬薩諸塞州列克星頓鎮的民兵發生衝突,槍聲讓這場衝突上升爲戰爭,史稱“美國獨立戰爭”。

1776年7月4日,13個英屬殖民地聯合簽署了《獨立宣言》,宣佈脫離大英帝國的統治,組成美利堅合衆國。這一天,被確立爲美國的獨立日。《獨立宣言》稱:“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一些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雖然一個國家誕生了,但是守業比創業更難。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如何去管理這個初生的“稚兒”。事實也證明了戰爭換來的獨立,並沒有實現國家的穩定和繁榮。

於是,在宣佈獨立11年後的1787年,來自各州的代表終於在費城坐在了一起。他們要在這裏協商新國家的未來。美國曆史上有名的制憲會議開始了。來自各州的代表們對如何建立一個有權威的聯邦政府、同時又能充分保障個人自由這一難題進行了激烈的爭執和辯論。最終在1787年9月17日,美國第一部成文憲法形成了。

憲法對美國的經濟發展非常重要,它把美國從一個殖民地,從受制於英國商業限制的經濟體制,轉變成一個可以保持經濟長期發展的體制。從此,這個新國家不僅有了統一的政府,還有了統一的市場,統一的貨幣,統一的稅收。在經濟的執行上,則直接採用了英國的自由主義經濟模式。爲了改變當時美國經濟明顯落後於歐洲的狀況,美國的聯邦政府還從歐洲搬來了金融和財政制度。這一時期,還有大量移民帶着歐洲工業化進程的成果來到了美國。這一切都爲美國早期的工業革命的序幕奠定了基礎。技術上的進步不僅爲領導者提供了很好的物質基礎,也使美國呈現了大好的前景,並以此吸引了大量的外國移民,這爲美國在短時間內開墾荒地提供了勞動力。所以雖然美國的工業革命起步稍晚,但其速度和力度卻超過了歐洲。而這一切是全國人民有着共同目標齊心努力的結果。同樣的道理,如果企業員工能夠上下一心,爲一個目標奮鬥,那麼不管前方有多大的困難,都一定可以克服。

1862年,就在南北戰爭期間,美國總統林肯簽署了著名的《宅地法》。它點燃了美國人到西部去創造未來的巨大熱情。此後,成千上萬的美國人以及來自各地的移民,開始大規模地進入這片區域,開闢這裏的土地。已經推行了半個多世紀的西進運動,在政府強有力的推動下,出現了一個新的高潮,從而使美國的發展從東部沿海的狹長地帶向更廣闊的西部腹地延伸。從這個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出如果領導者能夠給予員工需要的獎勵措施,就能提高員工的積極性。但是要謹記獎勵措施一定要是從員工的角度出發,否則獎勵反而會成爲員工工作懈怠的原因。

“爲促進科學和實用技藝的普及,對作家和發明家的著作和發明,在一定期限內給予專利權的保障。”這是制憲代表們一致透過的一條款項。聯邦政府用專利制度保護了發明人的權益,同時也保護和激發了整個社會的創造熱情。這就是他們需要的獎勵,找對了方向,所有人的積極性就能最大限度地被激發。

自從1894年成爲世界第一經濟強國之後,美國的經濟一直保持着持續高速的發展。在這樣的時期做總統,或許應該是一件爽快輕鬆的事情。但西奧多·羅斯福卻從上任的第二年開始,實施了一系列政府監管經濟的措施,尤其限制了托拉斯的發展趨勢,打擊了托拉斯。這一舉措使得市場的平等又再次出現,特別是在美國,自由的選擇以及平等的機會,被認爲是至高無上的,哪怕犧牲一些效率,也要保證機會的平等。所以羅斯福的這一項措施正是弄到人們的心坎裏了。

對於一個真正的領導者,能想員工之所想,是非常必要的。不要總想着自己是高人一等的,也不要把自己的地位定的太高,對於一個公司要的不是一個喜歡端架子不做實事的人。只要能對公司有利,就請忘了自己是一個高層,不要吝於付出。關心員工,不會折減你的威望,反而會讓員工真正的敬重你,把公司當作自己的家。

大國崛起美國觀後感第三篇

在世界地圖上,一個有着963萬平方公里國土的國家靜靜地立在北美洲上,它以它強大的實力居高臨下,俯視世界。

它就是美國。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如此發達的國家卻是有13個英屬殖民地發展而來的。當美洲這片新大陸被歐洲各國發現,英國的幾十名清教徒來到了這,並建立了13個應屬殖民地。然而,連綿不斷的戰爭使英國大量資金流失,1763年、1773年、1774年,英皇不停地向殖民地徵稅,但是,殖民地的人們並沒有言聽計從,他們有自己的想法,他們抗稅,要獨立。頻繁的衝突最終升級到了戰爭,美國的獨立之戰就此爆發,也最終取得了勝利,美國誕生了,並發展成了影響世界、促進科技的強國。

試想一下,如果當時殖民地完全聽從英皇的安排繳稅,那麼,它永遠都只是那13個殖民地,美國也就不復存在了,當今的科技也許也不會這麼發達。美國的崛起關鍵之處就在於清教徒們的自主。

在生活中,我們必須做一個自主的人。遇事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能人云亦云。若對別人言聽計從,別人說什麼,自己就做什麼,那隻能幫別人達到他們的目的,而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遠。一個國家若不能自主地管理,那麼,獨立也是徒有虛名;一個人若不能自主,那麼,就可以和自立免談了。

做一個自主的人,讓自己能在生活中自立;做一個自主的人,讓自己居高臨下;做一個自主的人,讓大地匍匐在自己的腳下。

大國崛起美國觀後感第四篇

如果帝國在現代漢語裏是一個略帶貶抑的名詞的話,那麼把它用在美國的頭上,我覺得有必要加以一定的修飾,那就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帝國。可惜的是,在央視的《大國崛起》系列片裏,由於當局意識形態的侷限性,美國篇和蘇聯篇一樣都令人失望。用西人的諺語說就是:BEAT AROUND THE BUSH,不得要領。

《大國崛起 美國篇》中有兩個重點:其一,獨立戰爭、南北戰爭。其二,危局新政。

現在當朝者在討論到中國的臺灣問題時,常會援引美國南北戰爭爲例來闡述統一的正當性,所以央視的編導們當然也要不遺餘力地濃墨重彩描繪一下該事件。不過,人們常常忘了美國南北戰爭雙方的特徵是以工業資產階級民主派爲代表的北方與農奴制莊園主爲代表的南方之間的鬥爭。雙方各自代表的階層在歷史大潮中此消彼長的特點纔是最後成敗的關鍵。回想當年美國脫離英國的獨立戰爭,美國獨立成功,而時隔百年在美國內部的南部獨立戰爭卻失敗了。所以,並不是所有的統一戰爭或者獨立戰爭都可以以民族統一國家統一的大帽子來代表戰爭的正義性與否,關鍵的問題還是雙方政權各自代表的階層和行政經濟運作方式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我們中國人都期盼中國統一大業的早日完成,然而統一的藍圖是如何描繪的呢?美國的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給了我們明確的啓示。強大如英國者,不能阻擋美國的獨立。強大如南方軍者,也不能阻擋美國北方軍的統一。獨立與統一,誰是誰非?歷史老人告訴我們:只有民主的,進步的,代表新經濟發展方向的體制纔有資格統一或者獨立。獨立或統一,是人民的選擇,是歷史的選擇,而絕不是某些肉食者或民粹主義或民族主義式的吶喊所能決定的。大陸若不自強,最終將無法阻止臺灣的獨立。

講到危局新政,那是指1929年發生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以及其後的羅斯福新政。央視的編導們口沫橫飛地描述了當年美國人的悲慘生活:煤礦經常發生爆炸事故,工人超時加班現象嚴重,政府職能部門腐敗貪污,自然環境爲工業污染所破壞,食品攙假影響人民健康,社會貧富兩極分化.......當那個被採訪的美國問題研究專家講到這些問題的時候,我發現了她臉上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是的,她羞愧了。在她講這些問題的時候,我覺得她應該和我同樣想到了:這些,80年前發生在美國的這些,不正是現在正在中國大地上發生着的事情麼?只是,不能說,也說不得。那位教授只好在面對採訪的時候,尷尬地露出一點羞愧的笑,然後繼續向老美開炮。有趣的是,編導們的畫外音出現了:蘇聯的計劃經濟一片繁榮,所以美國人也要學習蘇聯老大哥。弦外之音是:老祖宗之法,也曾經輝煌過!可惜,錯了,又錯了。美國總統羅斯福實行的新政以凱恩斯的理論爲基礎絕對不是蘇聯計劃經濟的那一套,美國的政府經濟干預是在自由市場經濟的基礎上進行的,是遵循市場經濟規律而絕非如計劃經濟那樣凌駕於市場之上的模式。應該說,美國乃至整個西方社會出現的經濟危機不過是當年全球經濟科技高速發展之餘,產能過剩導致的一次自我調整。防佛一個小兒在青春期迅速成長的階段,如果運動過度而又營養補充跟不上的話,容易缺鈣抽筋。羅斯福總統不過是在適當的時候給了社會一劑強心針和一點鈣片。羅斯福總統的名言是“我們最大的恐懼是內心的恐懼本身”。我的理解是,體制本身的問題不大,是人的內心恐慌情緒導致了股市的大拋盤進而影響了整個經濟形式。當然,羅斯福總統的“鈣片”:加大政府公共建設財政投資以拉動經濟的做法也確實起了巨大的作用。至於蘇聯則不然,它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抵禦能力在前文我曾表述過我的看法,就不再這裏繼續贅述了。

還有一個有趣的話題是關於“壟斷”。美國篇里長時間討論美國洛克非勒石油公司等托拉斯壟斷問題,闡述的是資本主義自由競爭後期發展出來的壟斷企業所帶來的'社會矛盾。其中,採訪了錢穎一教授,他的觀點一針見血:壟斷的問題並不在於壟斷的財富積累本身,而在於它影響了人們自由競爭的平等機會之權利。“自由競爭”“平等權利”這些字眼,有意無意地出現了!所謂的蘇聯式的國有大企業,大銀行,大電信,大郵政,大交通系統,難道不正是一種國家式的大托拉斯麼?這樣的社會組織形式又給普通的消費者經營者們帶來了什麼?如果說,美國托拉斯影響的是平等競爭的機會,那麼蘇聯式國有大企業影響的就不只是平等競爭的機會,而卻是對私有財產的野蠻掠奪和消費者權益的漠視乃至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的下降。如果說羅斯福新政對於壟斷托拉斯大企業開刀是美國式資本主義經濟膿瘡爆發的一次自我療傷,那麼所謂優秀的“蘇聯式社會主義經濟”走上的國家壟斷的道路又是怎樣的一個奇怪的南轅北轍!人所不欲,則施於己?實在是有趣之極。

開國元勳,不留戀高位毅然掛冠離去的GEORGE WASHINGTON,他屬於美國!

農夫之子成爲總統,自強不息並解放黑奴統一國家的ABOLAHAM LINCOLN,他屬於美國!

兩次把人類從瀕臨滅亡的世界大戰中解救出來,並在戰後幫助無數國家建設民主經濟的那個國家,就是美國!

在列強中把中國的庚子賠款退還中國興辦學校與醫院的,肩並肩協助中國打敗日本的主要國家,那還是美國!

在這樣一片開放的,聚合全球各膚色人才的熱土上,還有什麼樣的奇蹟不能發生?美國,依然吸引着全球的目光,並代表着人類發展的最先驅。或許,人類永遠沒有最完美的制度,但在過去100年裏,美國,是當之無愧的全世界最偉大的帝國。

大國崛起美國觀後感第五篇

《新國新夢》和《危局新政》分別是介紹美國的兩集的標題。該片以美洲大陸被發現作爲開端,一直講述到二戰後美國成爲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結束。縱觀美國建立的230餘年,不難發現,其霸主地位的得來實屬不易。有最初移民帶來的民主傳統和自由經濟制度促其發展,卻也有面對剝削壓迫時的奮勇抵抗。有面臨國家分裂時的殘酷內戰,更有經歷經濟危機時革命性的改革創新。最終,這個歷史並不悠久的國家,在勤勞、勇敢又富有創新精神的美國人民手中,成了地位不可動搖的霸主。

但是,在慨嘆這一成就之時,我又不禁沉思:在美國的發展過程中,改革和創新從未停止過,而其中又有哪些是正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我們應該學習的,而什麼是應被摒棄的。

一、民主政治。美國實行的是以三權分立爲政體的資本主義民主政治,基礎便是《五月花公約》。美洲大陸被發現後,大量移民涌入,這些移民多由被歐洲宗教迫害而逃難的清教徒、歐洲的冒險者和黑人奴隸組成。在一艘名爲“五月花號”的客輪上載滿了逃難的清教徒,其中41名成年男子共同簽署了一份公約,這便是《五月花公約》。公約中規定了公民自治的權利以及法律法規的制定準則。這也是美國曆史上第一份政治性契約檔案。在起點上,美國便與延續了2000多年封建統治的中國大有不同。因此在發展民主政治的道路上,美國基本沒有受到封建勢力的阻礙。而後的獨立戰爭更是因爲其宗主國——英國,在沒有北美殖民地代表出席的情況下,便決定了向殖民地徵收印花稅而引起的。獨立戰爭的勝利是美國發展民主政治的里程碑,一個擁有獨立主權的美國誕生了。最後,南北戰爭的勝利維護了美國的國家統一和主權完整,廢除了黑人奴隸制更是爲日後美國發展民主政治掃清了障礙。而此時的中國在剛剛結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統治後,緊接着又是飽受戰火摧殘的一個世紀,經濟基礎極其薄弱,而在這期間一系列救亡圖存的運動也證實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所經歷的一切也更加證實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帶領中國走向繁榮、富強。中國作爲一個建立僅62年的國家,在經歷一系列的政治體制改革和創新後,已經在民主政治上實現了一個歷史性的飛躍。

二、技術。從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中葉南北戰爭的60餘年間,美國人口由300萬迅速增至3000萬,大量的移民是主要原因,移民的到來不僅爲開墾荒地帶來了勞動力,更帶來了歐洲先進的科學技術,這就使得美國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起步雖晚,但勢頭卻最強勁。而此時的中國人民則正沉浸在康乾盛世給他們帶來的喜悅和滿足中不可自拔。而十九世紀末包括電燈在內的許多發明爲美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獨佔鰲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時的中國卻因固守着天朝上國的夢,以及閉關鎖國而落後於世界,正遭受着列強的瓜分、戰火的摧殘。美國的發展史證實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只有不斷創新,纔會有進步。據此,我推測,下一次國際格局的重新洗牌很可能會由新一次的技術革命帶來。而我國所應做的就是大力進行技術創新,發展自主品牌,使生產由勞動力指向爲主的現狀向技術指向發展。

三、經濟。美國實行以自由的市場經濟爲主的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獨立戰爭使美國擺脫了英國的壓迫,卻也在經濟上失去了英國的扶持,此時的聯邦政府又處於及其鬆散的狀態,沒有統一的貨幣也沒有自由貿易,這一度使剛剛成立的美國陷入了混亂。所幸的是,隨後召開的制憲會議解決了這一問題,《1878年憲法》規定了個人、州政府、聯邦政府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並在金融、財政方面借鑑了歐洲機制,以自由經濟模式保障經濟的長久發展。南北戰爭的勝利則是代表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戰勝了種植園經濟制度,統一的局面更是爲日後美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掃清了障礙,美國從此變得強大了起來。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美國雖然都是中途被迫參戰,卻因在戰爭中銷售軍火而大發戰爭財。一戰後的美國擁有世界40%的財富,從歐洲的債務國搖身一變,成爲了債權國。如果說一戰後美國唯一的遺憾是沒有建立起美元和美國在世界格局中的絕對霸主地位,那麼二戰的開始無疑是美國實現其霸權的最好機會。二戰重創了英法德等歐洲老牌強國,而唯一倖存的大國——蘇聯,也在與美國長達半個世紀的拉鋸戰中被拖垮而分裂。自此,美國成爲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當然,美國的經濟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的。20世紀初,由於私有經濟和自由競爭導致的壟斷性大集團、大財團的出現,極大地損害了工人的利益和社會公平,並阻礙了中小企業發展,因此社會矛盾日益尖銳:兩極分化嚴重,各種犯罪滋生,暴亂一觸即發。當時的總統奧西多•羅斯福迫於壓力,針對壟斷以及勞資矛盾進行了進步運動,實施了一系列政府監管經濟的措施,矛頭直指壟斷性大集團,使很多壟斷性大集團因此而解散成數個小公司。國家干預也第一次被提出,但國家干預也隨着壟斷企業的消退而減弱。僅僅二十年後,自由市場經濟的弊端逐漸顯現,紐約股票市場的崩盤導致了經濟危機的爆發,隨後席捲全球。美國在這場經濟危機中損失了近一半財富。新上任的富蘭克林•羅斯福透過國家干預,實施了一系列新政,帶領美國逐漸走出了經濟危機。相比之下,中國由封建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過渡到建國初期的計劃經濟體制,再到後來結合國內實際情況實行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一系列的探索改革以及幾次世界性的經濟危機表明,只有將市場經濟同國家干預相結合,運用“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兩隻手”,才能創造良好的經濟秩序,實現經濟持久長足發展,才能規避在經濟全球化環境下,資本主義週期性危機給全球經濟帶來的傳染性危險。

二戰後,美國開始按照有益於自己的方式主導國際秩序,建立起了以美元爲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和以美國爲主導的國際金融體系,併成爲一超多強世界格局中唯一的超級大國,國際霸主地位無人可撼。處在如此的國際氛圍之中,我們應充分利用一超多強國際格局給我們帶來的穩定的發展環境,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以科技創新爲依託,大力發展生產力,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以實現綜合國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