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朗讀者觀後感800字(精選10篇)

觀後感3.18W

看完某一作品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爲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朗讀者觀後感800字(精選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朗讀者觀後感800字(精選10篇)

朗讀者觀後感800字 篇1

偶然看見《朗讀者》的廣告,又是董卿主持。今天迫切看完《朗讀者》第一、二期。被裏面的每個故事深深的感動着,讓我感觸最深的是那個耳聾孩子的母親,兒子聽力因爲一次發燒耳聾了,從他上學的第一天起她的媽媽一直陪伴着他,做了兒子16年的同桌,她就是兒子的耳朵。白天和孩子一起上課,晚上再把老師講的課給孩子反覆講。她要讓她的孩子和正常的孩子一樣與人交流,所以選擇了上正常孩子上的學校,沒有去上聾啞學校。這位母親的做法深深的打動了我,十六年,多少個日日夜夜,多少次風風雨雨她不離不棄的陪伴。讓我想到我們每天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稍有不如意,可能就對孩子大吼大叫,指責等。和這位母親相比起來我們付出的太少太少,想想孩子是那麼的不“記仇”。

記得有一次孩子做錯了什麼題,當時氣的實在是不想理他了就去了客廳,當孩子後面遇到看不懂的時候哭着喊我“媽媽,媽媽,你就幫我看一下嗎,我真的看不明白這道題(孩子剛上一年級有些字還不認識)”,每次對孩子的吼叫過去之後回想起來都很後悔覺得對不起孩子。爭取以後做到對孩子不吼不叫,耐心而有愛心的陪伴。

每天我和老公送孩子去上學,當孩子走到學校門口進門的那一瞬間孩子每次都要回過頭來對我和爸爸招手,從不忘記,然後歡快的跑進學校。雖然是個小小的舉動,也深深的烙在我的心上,相信很多人都讀過朱自清的《背影》,感動於文中父親的背影。早上,送兒子上學,看着他的背影,一種感動竟也在我的心底油然而生!雙肩挑起大書包,吃力前行貓着腰,不管吃消吃不消,十年寒窗跑不掉!

有時候在外面看到一些有缺陷的孩子,看到他們的父母堅強而毅力的付出和陪伴,真的從心底裏佩服那些做父母的。我們更應該知足,更應該耐心的陪伴我們的孩子!寫到此處老師發來班上的優秀作業第一個就是我的兒子,在此情此景下第一個看到他的名字我一下子熱淚盈眶。希望所有的父母對待孩子都不是那麼的“功利”。

願所有的父母都耐心的陪伴孩子,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引導的父母。在這裏引用冰心的一篇文章《不爲什麼》。

朗讀者觀後感800字 篇2

近段時間,學校的同學都在談論着一個很火的節目,就是cctv4的《朗讀者》,趁着假期,我也瞄準了時間,按時坐在沙發前,開啟電視,看看這很火的《朗讀者》到底是何方神聖。原先,《朗讀者》是一個綜藝節目,是以朗讀名著作爲主要資料的。

我看得這一期,主題是《第一次》,這一期的嘉賓很多,有演員王學、棋手柯潔、作曲家許鏡清。這些名人嘉賓都說了他們人生中許多難忘的第一次,並且這些第一次都是他們人生中十分難忘的經歷,帶給他們許多的感悟。

在這麼多的名人第一次中,令我影響最深刻的是許鏡清的故事,他是著名電視劇《西遊記》的作曲家,也就是說電視劇裏面的主題曲、插曲都是他的作品,爲此,他花了整整四年的時間去進行創作,四年裏他夜以繼日,十分艱苦。那時候,他還有一個夢想,舉辦一個自我作品的演唱會,可是,面臨的困難不是沒有好的作品,而是沒有錢,他缺錢。他嘗試過許多頒辦法去實現願望,卻都一一失敗。就在堅持了多年後,最終在確定夢想的二十多年後,最終迎來的曙光,有人提議他進行衆籌。他理解了這個提議,最終成功在人民大會堂第一次舉行了他的兩場《西遊記》演唱會。在演唱會過後,他深有感觸,就是這樣的一個夢想,二十多年以來,自我都能夠堅持下來,真的不容易,幸好在這二十多年中沒有放棄,最終圓了自我的夢想。同時還感嘆:只要還活着,這一點都不晚。

是啊!夢想只要經過自我的努力,能夠在自我活着的時候實現了,無論什麼時候都不會晚。同時,堅持也很重要,不要因爲一次的失敗就放棄,更不能因爲一次的失敗而自暴自棄。我們要向許鏡清一樣,二十多年的堅持換來的自我夢想實現的一刻。這不正是我們求學、求藝的堅持不懈的精神嗎

就如我們班的刁子俊同學,他已經練習武術有五年了,在這五年期間,每一天放學、節假日都回到學校進行訓練,最終,他的努力沒有白費,參加番禺區武術比賽獲得了一等獎、在學校的舞臺上爲我們表演,這也是堅持夢想的結果。

好吧,夢想,我堅持,我來啦……

朗讀者觀後感800字 篇3

我有一個非同一般的父親。

觀看了《朗讀者》第七期以後,我感觸頗深。尤其是對惠英紅的父親印象深刻,可能是緣於我們的.父親很相像吧。

在我的記憶裏,總有那麼一道背影,笨拙、沉默、不善言談。毫無疑問,他——就是我的爸爸。爸爸是個不太會表達愛的人,但是他給我留下的記憶,總是有溫度的。

小時候,我對他的記憶是淡薄的。他幾乎從未管過我,他和媽媽都是雙職工,只是下班回家了才抱抱我,給我洗衣服,給我買許多好吃的,但是陪我的時間卻很短暫,我是外公外婆帶大的。所以,我對他的印象很少,很模糊,也很陌生。依稀記得,他很高大。

懂事之後我一直和父母生活,他上班總是很忙,不太見得到他。他只要一回家就會先將我抱在懷裏,什麼也不說,只是靜靜地看着我。我緊緊地盯着他的大眼睛,希望從中看到些什麼。在那清澈的眼眸裏,有着深深的思念和無限的愛意,可惜,他不會表達。只是將我的小臉貼在他的大臉上,感受我的溫度。他只會抱抱我,因爲對他的愛讓我無限眷戀他懷抱的溫度。又到了分離時刻,他提着沉重的大揹包,在我和媽媽的注視下登上了火車,他很刻意地挑選了一個靠窗的位置,衝我和媽媽擺了擺手,意思是他要走了,讓我和媽媽多保重。我失落地低下頭衝他大喊:“一定要走嗎?”他苦澀地笑了笑,笑容充滿了無奈,然後點了點頭。我眼中盡是失望,充滿不捨地看着他,衝他揮了揮手,他落寞的目光定格在我的記憶中……火車“嗚嗚”開動了,帶走了爸爸,也帶走了屬於我的愛。

現在爸爸在家的時間多了,調動到了離家近的車站工作,只爲方便照顧我。我別提多高興了。可是隨着我漸漸長大,和他的共同語言愈來愈少,每天不過問的是些瑣碎的小事,他也逐漸變得更加沉默,兩個人的關係越發淡了。我伏案寫作業時悄悄觀察他,哎!歲月不饒人,絲絲白髮已向我說明了一切,他彷彿在一夜之間變成了一位垂暮的老人,而他望向我的目光,永遠是慈愛的。是的,他還是愛我的,只是愛得有些笨拙。

是的,我的確有一個非同一般的父親,可他也同其他天下所有的父親一樣,都深愛着自己的子女。時過境遷,滄海桑田,唯有父親那慈愛的目光永不會變。

朗讀者觀後感800字 篇4

“朗讀亭是我特別喜歡的設定。當初我們創意是希望能夠讓普通人也慢慢地開始接受有這樣一種傳遞感情的一種手段。其實朗讀真的應該像唱歌說話一樣,我們有時候可以用這種方式借文傳情。”正如爆紅的節目《朗讀者》的製作人董卿的初衷一樣,朗讀亭是帶着《朗讀者》節目的使命,打通線上與線下的距離,走近每個朗讀者的身邊,將一段六十分鐘的客廳文化轉變爲一場最具熱點的全民文化活動。它的推出旨在讓各行各業的人在步伐匆忙的日子裏稍作暫停,走進“朗讀亭”朗讀名篇片段,用簡單的方式呈現內心中最想表達的情愫,用發至心靈的聲音朗讀自己的人生夢想,感受文字的力量。

作爲《朗讀者》節目播出後抵達的第一個城市,朗讀亭在杭州迅速成爲爆款,將杭州人民的朗讀熱情全數激發,引得媒體爭相報道。浙江大學微信發佈關於朗讀亭的文章也瞬間突破100000+的閱讀量,可見朗讀亭的備受追捧。

京杭運河畔,是朗讀亭在杭州的第一站,一位大爺在亭前揮毫寫意,洋洋灑灑寫下“朗讀亭”三個大字,引發路人圍觀。緊接着,朗讀亭來到第二站杭州市圖書館,穿戲服的女子、外國留學生各行各業的人都在朗讀亭前駐足,其中,75歲的王佩英奶奶朗讀了病牀上老伴寫的情書,走出亭子時,她淚流滿面,在場的衆人也紛紛爲之動容。

前日,朗讀亭移動到浙江大學站。這是朗讀亭到杭州的第五天,當天寒風冷雨的惡劣天氣狀況卻絲毫沒有影響到朗讀亭的熱度。源源不斷的人撐着傘來到朗讀亭前排隊,僅從從上午十點到下午四點,朗讀亭就已傾聽了80多位朗讀者的故事。他們中有浙大的學子,也有特地趕來的中、小學生,還有不同職業的人、不同年齡的人都聚集在這小小的朗讀亭周圍,渴望朗讀出自己內心的情感。原定晚上十點的錄製,也到接近零點時才錄完最後一個朗讀者。

一天下來,朗讀亭已經收錄了超過170位朗讀者的朗讀片段,連節目組的導演和攝像,都被杭州人民的這股熱情和毅力嚇到,表示:“今天我看到好多教授學者進亭子朗讀,這種狀況我還是第一次碰到。很多人在冷風裏排了幾小時隊,臉上還是笑呵呵的,這在別的城市也難以想象,沒想到,杭州人爲了朗讀這件事,這麼有恆心,有耐力。

朗讀者觀後感800字 篇5

看《朗讀者》第一期,濮存昕老師談了自己生命中的貴人。患小兒麻痹症的他受盡小夥伴的譏笑,是一位醫生給他做了手術,使他成爲一個能跑能跳的普通孩子。在當知青的日子,是一位工作人員給他做了回家鄉的批示,他不再是一名天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還有一位人民藝術學院的領導,讓他免試入學,最後他走上了演藝的道路。可以說,是這幾位人改變了他的命運。

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改變自己命運的人,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生命中的貴人吧!

記得我上中專的時候,以級部第一名的成績考入這所職業學校。當然成績比起靠高中的同學來說,是比較低的。在這裏我遇到了改變我命運的人。那就是我的班主任張老師。她當時任命我爲班裏了團支書,讓我得到了鍛鍊。後來我們學校的畢業生第一次可以參加師範的成教師資班的考試,是張老師給了我這個機會,讓我參加考試。然後我就順利地考上了。如果不是張老師,我現在肯定不會走上講臺,成爲一名人民教師。張老師是我生命中的貴人。

剛考入師範的時候,五千多元錢的學費讓我們家又一次陷入了借債的窘況。我上中專的時候,第一次學費加轉戶口的費用就教了七千多。當時父親是民辦教師,工作極低,每個月也就是170多元。母親除了種莊稼,還到鄰村的窯場幹活,補貼家用。這七千多元的學費父母借了親戚朋友一圈,纔給了我一次上學的機會。後來考入師範後,又要借錢。大姑說,女孩子家上什麼學呢!可是父母寧願自己揹着饑荒也要讓我上學。於是,雖然我比別的同學多繞了一個圈子成爲一名教師,但是我也是幸運的。我靠我自己的努力爭取到一次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在這裏,父親和母親也是我的貴人。

現在,我是一名從教18年的教師,經歷過工資低、地位差的年代。而現在教師的地位越來越高,我們的生活質量一步步提高。我很慶幸生活在一個尊師重教的年代,讓我和家人衣食無憂。幹教師是良心活兒,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成長的影響非常重要。因此,我會用心對待自己的工作,善待每一個學生,因爲我知道,我對孩子們的影響是巨大的,即使當不上他們的貴人, 我也要做他們生命中的重要他人,讓他們在若干年後,還會回想起有一位用心的老師曾經教過他們。

朗讀者觀後感800字 篇6

《朗讀者》的文字和個人的情感緊密結合,朗讀者的情感故事和之後的朗讀內容在情感串聯上將完成統一。”董卿說。

她認爲,文字的作用是準確地傳遞資訊、傳遞情感,文學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心,是因爲文學本身就是對共通情感的精準描述。“《朗讀者》就是朗讀的人,在我看來可以分爲兩部分來理解,朗讀是傳播文字,而人就是展示生命。”

據介紹,相比於文字,《朗讀者》更注重“人”,節目不但要塑造立體的人,更是透過情感的紐帶聯繫不同時空的生命。

董卿說,針對不同主題,每一位嘉賓都帶着自己的故事來講述。在來到《朗讀者》之前,每一位嘉賓都有自己的社會角色,而《朗讀者》要呈現出他們作爲“情感人”的一面。

“柳傳志是著名的企業家,但《朗讀者》中他的身份卻是一名再普通不過的父親,他要朗讀在兒子婚禮上的講話,那種緊張、興奮和幸福綜合的複雜情感是他最真實的內心。”董卿說,“世界環球小姐張梓琳要給女兒讀的作品是劉瑜寫給孩子的《願你慢慢長大》,觀衆能夠感受到文字背後那顆跳動的心臟。”

首次作爲製作人的董卿,談及做《朗讀者》的初衷時說,幾乎所有綜藝節目形態她都已經嘗試過,她需要改變,這是《朗讀者》誕生的偶然性,但從社會和行業發展的趨勢來看,《朗讀者》的誕生又成爲一種必然。

從《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到《傳承者》《非常傳奇》,嚴肅的文化類節目近年來不斷走紅熒屏。正如主持人白巖鬆所說,董卿製作並主持的《朗讀者》有着對中國文化的傳承意義,“《朗讀者》是一個迴歸本源的過程,朗讀雖然是一個現代的字眼,但是中國文化一直以來多是以讀、說的形式進行傳承的”。

朗讀者觀後感800字 篇7

朗讀屬於每一個人,文字之美難以抗拒。也正是《朗讀者》、《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這些深藏文化內涵的節目,如一股股清泉,喚醒了人們許久未被觸摸的文化脈搏。

《朗讀者》已播出兩期,在這些朗讀者中,有大師、有素人、有世界小姐、有童話大王,我們能從他們的朗讀中看到大人物的真實,也能體味到小人物的真情。

有人感動於著名翻譯大家許淵衝先生的“生命並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在於你記住了多少日子。”

有人因花園夫婦“醒來覺得甚是愛你”這樣簡單又充滿情深的話而落淚。

而筆者,則在柳傳志先生給兒子的新婚致辭中,聽到了滿滿的愛與祝福,那一句“做父母的有什麼比兒女生活幸福還幸福的事呢?”更是道出了天下父母的心聲。

世界小姐張梓琳有感於與女兒的“遇見”,朗讀了學者劉瑜寫給女兒的信《願你慢慢長大》。“願你有好運氣,如果沒有,願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願你被很多人愛,如果沒有,願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願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簡單又平常的小願望中,我們聽到了一個母親對女兒成長之路殷殷的祝福與期盼。

如果說“遇見”是一種美妙的緣分,那麼“陪伴”一定是最長情的告白。

陪伴是無悔的付出:陶豔波媽媽16年如一日陪伴兒子楊乃斌,和兒子做同桌,充當兒子的耳朵,風雨兼程,讓兒子無聲的世界勝有聲。

陪伴是無聲的挽留:童話大王鄭淵潔對爸爸說:“只要您和我媽媽活着,我就一直把他(童話大王)寫下去。”父親又對他說,“只要你一直寫下去,我和你媽媽就一直活下去”。

正像《朗讀者》這兩期的主題,我們和孩子也是緣始於“遇見”,情長於“陪伴”,希望在與孩子的相互陪伴過程中,我們都能收穫滿滿的愛與幸福。

如果說能有一段文字、一篇文章能詮釋“陪伴”的含義,那鄭淵潔的《父與子》當之無愧虧。

朗讀者觀後感800字 篇8

“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從文字中獲得過快樂。與其說朗讀者在傳播文字,不如說也在傳遞文字背後的人生”。董卿的話道出了本次尋找的意義,聲音傳播情感,情感滋養人生,“我就是想好好讀書”,董卿尋找的是朗讀者,更是關於文字、關於閱讀最原始的熱愛,最原始的快樂。

央視作爲國家電視臺,對於創新節目的要求,首先是從社會價值出發。“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但目前電視市場中沉得下心的文化節目卻是稀缺資源。大型文化類節目《朗讀者》的出現,正是在喧鬧娛樂中的一股清流,是一種社會責任的擔當。

央視資產管理中心主任任學安說:“《朗讀者》的出現絕對不是孤立的,中國的電視節目太需要一檔有文化價值的節目來滋潤我們的心田。《朗讀者》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來朗誦出文字背後的價值。”

《朗讀者》是董卿從主持人到製作人的轉型之作,她坦言這檔節目對她來說是一次難度極大的挑戰,朗讀的文章必然是溫暖的,有態度的,具有撞擊靈魂的力量;嘉賓的標準更不是一般綜藝節目和娛樂節目的要求,“朗讀者”要有豐富的閱歷、動人的人生故事和真誠的情緒感染力。

在已經結束的前幾期《朗讀者》錄製中,很多參與嘉賓的動情朗讀讓全場震撼,斯琴高娃朗讀《寫給母親》,更是讓董卿當場淚奔。“文字的背後是情感的承載,而朗讀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來表達情感、傳遞愛”,董卿希望《朗讀者》能夠像一雙溫柔的手,輕輕推動人心相互靠近。

朗讀者觀後感800字 篇9

《朗讀者》第一期節目以“遇見”爲主題,邀請了知名演員濮存昕、知名企業家柳傳志、世界小姐張梓琳、著名翻譯大家許淵衝等嘉賓,在節目中,濮存昕第一個亮相,他講述了自己鮮爲人知的一段人生經歷,童年時竟被同學起綽號“濮瘸子”,他以一篇老舍散文節選《宗月大師》致謝改變自己一生命運的恩人,濮存昕感謝了一位醫生,改變了他的命運。柳傳志暢談因拙成巧的人生軌跡,高三時爲何與成爲百裏挑一的飛行員的機會失之交臂。節目現場柳傳志重現“父親的演講”,朗讀兒子婚禮上的家信,“柳式家訓”讓觀衆深受啓發。=張梓琳首度透露自己一舉奪魁,當選世界小姐的決定性因素,並分享了爲人母近一年的驚喜與感動。

在第一期節目中,還特別邀請了四川音樂學院畢業的著名鋼琴演奏家李雲迪,從頭到尾彈奏《朗讀者》主旋律,成爲一大亮點。臺灣民謠之父胡德夫彈唱經典歌曲《匆匆》,充滿了意境。以朗讀和訪談爲核心的節目內容,加上經典音樂藝術的組合,《朗讀者》首期獲得了巨大成功,實現了董卿當製作人的開門紅。

壓軸出場的是曾翻譯《詩經》、《楚辭》、《唐詩》、《宋詞》、《牡丹亭》,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的96歲高齡的著名翻譯家許淵衝先生。董卿在現場與許先生娓娓互動,許淵衝道出了曾用翻譯林徽因詩詞追求女同學的獨家趣聞。已爲中外文化傳輸做出傑出貢獻的許淵衝老人,近百歲高齡每天依然堅持工作到凌晨3、4點,他活到老、學到老,永遠用年輕人的心態努力工作,感動了觀衆。

朗讀者觀後感800字 篇10

對於滿眼的娛樂與喧囂,《朗讀者》節目就像慢慢地翻開一本書,沒有驚心動魄的畫面,更無跌宕起伏的情節,隨着董卿那親切溫和的語速,觀衆情不自禁地投入、並靜靜欣賞着傾聽着。此時,每個朗讀者面帶表情,所朗讀的篇章段落、或唱首歌,都是根據自己親身經歷感受所選,或輕淡細膩如和煦的春風、或如涓涓流淌的溪水,撥動並滋潤着每個人的心絃。

這是繼詩詞大會後,央視又一次在一套黃金時段,推出的一檔由董卿主持的又一個好節目《朗讀者》。我看了首播的第一期的一部分,沒看全,又在二月十九日即週日晚央視三套、於7點半進行的重播,感悟頗深。

首期節目以“遇見”爲主題,邀請了“詩譯英法唯一人”許淵衝先生、知名演員濮存昕、世界小姐張梓琳等文化領域的嘉賓,還有無國界醫生、爲妻子許下一個鮮花山谷的丈夫、聯想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譽主席柳傳志等人。他們所處不同行業,有截然不同的生活和夢想。

節目中,有董卿對嘉賓的採訪,有嘉賓帶着不同口音的朗讀,紮紮實實地呈現出、如她給節目的定位“大型文化情感類節目”。這檔節目跟《中國詩詞大會》,還有之前爆紅的《見字如面》氣質相仿,豆瓣評分高達9.3。“才女董卿”再次發力,請來演員濮存昕、世界小姐張梓琳等人,把自身的故事融入經典作品中,溫文爾雅地給了大家一碗文化雞湯。

董卿站定在舞臺中央,由衷感慨:“我當了20年主持人,而今彷彿回到了起點。《朗讀者》中的朗讀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我們要展現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情感,並感動於他們讓我們遇見了大千世界。我對於一檔有着人文精神的電視節目的追求,終於要實現了。”說的多好啊,喜歡董卿大氣知性、端莊睿智的主持風格,我在心裏默默地由衷讚歎!

其實這些大多是非專業朗讀者,隨着音樂舒緩起伏、情緒的逐漸醞釀,抑揚頓挫,聲情並茂,加之觀衆用心傾聽,聚精會神的眼神交匯、甚至很多人眼裏閃着激動的淚花,致使掌聲不時響起,收到臺上臺下互動和鳴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