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有關《集結號》觀後感

觀後感2.32W

看了很多次《集結號》,每次都能讓我感動的落淚,都能讓我產生一點想寫點什麼的衝動,但是我能寫什麼呢?

有關《集結號》觀後感

其實我很想說,還在糾結電影特效和道具等等的朋友,根本就不是在看電影,你們是在炫耀你們的知識淵博嗎?說模仿抄襲的,被罵的很多,我懶得說了。

戰爭的場面,更多的是爲了後面情節展開所作出的鋪墊,戰爭的慘烈同時也給了我們更多的對戰爭的思考。

“我給他們證明!”這是穀子地發出的憤怒卻註定是無奈的吶喊,因爲他連自己都證明不了自己的身份。

“爹媽都給起了名的,怎麼到這裏成了沒名的孩子了?”這算是一種控訴嗎?控訴的對象是誰呢。。。。。。

打爛了,要整編!打勝了,也要整編.這些爲共和國流血犧牲的戰士就怎麼被整編沒了!

“下輩子,還做兄弟。”

廢舊窯坑下面,穀子地這麼對王金存說。

到底有沒有吹過號已經不重要了,九連的所有人,永遠的躺在了這舊窯坑裏,唯一倖存的連長谷子地活了下來,是上天的眷顧?還是死神對他的更大懲罰?活下來,卻揹負更多的痛苦,活着,卻比死去更加的讓他難過和內疚,在他心裏,兄弟們的死是因爲他自己的固執,他還能活着的唯一動力只是爲死

去的戰友找回應有的榮譽,去探尋集結號吹響的真實性。 跟炮兵團長的偶遇,讓他重新踏上了尋找部隊的路途,只是,一切都好象被刪除了,沒人知道他是誰,沒人知道他的部隊曾經存在過。

當那些當官的把他象叛徒一樣審問的時候,當幾乎所有人都把他當瘋子一樣看待的時候,他倔強的尋找着。爲自己的兄弟們正名,此刻,那四十六個靈魂同時附上了他的身,他,就是九連。當礦工們說,那些鋼盔他們用來接尿的時候,穀子地憤怒了,這是對死者的不敬。

什麼是正義的,九連的死到底有沒有價值。穀子地的正名過程,是馮小剛對我們展示的一場詰問,我們所看到的`,究竟哪些是真實的,我們所聽到的,究竟哪些是可以相信的,所有那些我們以爲理所當然的,究竟有沒有錯誤.無名的墓碑,下面什麼都沒埋,可其實,在那塊墓地下面,埋藏了所有的真實.真實,是不能說話的,也沒有名字,它冷冷的看着世人.

假如,沒有王金存的那本記錄,穀子地永遠只是一個瘋癲的老兵,不該被忘記的,忘記了,“不公平,這不公平”。穀子地如此叨唸着,最後,馮導妥協了,九連的遺體被找到了,英雄們被正名了。當穀子地接受那徽章的時候,突然讓我感到很唏噓,值麼?每個人都該問問自己。

真實的世界,未必如電影,可以有個安慰人的大結局,真正的結局,是瘋子老兵,在煤場,挖到再也挖不動,被人當做一個瘋

子一樣埋葬,連同所有的真實一起,被埋葬。。。。。。

電影《集結號》上映那天,我便急匆匆地來到電影院觀看。戰爭題材一向爲我所喜愛,尤其是中國近代戰爭爲最。 影片一開始便是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雖然沒有歐美大片的勁爆,但卻有着揪心的慘烈。我的視線被這份慘烈吸引在銀幕上,移不開。

戰士們一個個倒下,連長剛毅的臉被硝煙薰成黑色。他嘶吼:“死的先放下,先救喘氣兒的!衛生員!衛生員!”席間傳來幾聲輕笑,我卻爲這字句中的悲痛而握緊了拳。誰忍心將生死相交的弟兄的遺體遺留在戰場上?連長喊出這話時,心中又該是怎樣的傷痛?

一三九連,激戰過後僅餘四十七人,指導員在敵軍的最後一炮下以身殉職。

敵軍終於投降,但連長與戰士們憤不受降。連長用喑啞的聲音說道:“讓他們拿起槍,我們不接受投降。”低沉的語調,是山雨欲來的平靜。

“裝什麼活菩薩,指導員都讓炮炸成兩截兒了!”伴着這喑啞的咆哮,我的周圍,笑聲盈盈。

我不明白這撕心裂肺的呼喊到底有什麼可笑的。這是我太善感還是他們太冷血無情?那是爲了保證我們在象牙塔中

安享陽光與快樂童年而付出了青春甚至生命的先輩啊!“頭頂上飛槍子兒,褲襠裏拋手榴彈。”這粗魯的話,道出的盡是艱辛與無奈。

“以集結號爲令,隨時準備撤退。沒聽見號聲,就算打剩下最後一個人,也得給我接着打下去!”在劉團長的這份命令中,包含了多少沉重的責任?

??

一場慘烈的戰爭,輕易的被人們忘的一乾二淨,其中有多少的淚水和血汗,誰知道?“我來證明!我的兄弟們全部在這裏,他們的血都潑在了這裏!我來證明!”連長又是懷着怎樣的激憤喊出聲的呢?這由心底迸出的怒吼,承載了些什麼呢?

汶河戰役,一三九連戰鬥到最後一刻。大部隊早已轉移,連長與組織失散。他堅持要找到組織覆命,這一找,就是十幾年。

我不明白。我不能理解這種感情。一個冷靜理智,久經沙場的老兵,竟在聽到“找到組織”的消息後,居然在原地怔愣了,隨即就是淚流滿面,嘴裏還不停的喃喃:“別誆我,千萬別誆我??”

“爹媽都給起了名的,咋現在都成了沒名的孩子了呢?”連長輕輕地撫摸着一排排無名烈士墓,深深嘆着,聲線中淨是錐心的痛。

連長站在老團長的墓前,軍姿筆挺,神情莊嚴而肅穆:“汶河戰役,一三九連共擊退敵軍三次進攻,擊毀兩輛坦克,傷敵無算。全連除連長四十七人,全部陣亡??”連長完成了對劉團長的承諾,他們成功的阻攔了敵人。只是,付出的代價太大了。一三九連戰鬥到了最後一個人。

當連長明白集結號從未吹響,一三九連被當成誘餌甩出去後,是多麼的憤怒與痛楚:“你們怕被咬死,你們怕被咬死,我的弟兄們就不怕被咬死?我們九連就不怕被咬死?”字字句句,極盡怒氣,聲嘶力竭,“我在等着你的號,我的兄弟們都在等着你的號!等到最後一刻呀!”這是多麼堅強的漢子,從來沒有哭過,就算遇到在困難的事,也會扛過去,但是現在竟然跪在地上失聲痛哭??

政府追加原一三九連四十七名失蹤戰士“烈士”之名。然而,英雄已去,萬般榮譽皆作土。

集結號在新建立的一三九連烈士墓碑前吹響,沉重的旋律久久徘徊??

集結號,集結號??

很多人都將《集結號》與“拯救大兵瑞恩”和“太極旗飄揚”來做比較,我認爲這種比較其實沒有意義,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價值觀念,《集結號》在我們的傳統文化和

政治現實下,拍成這樣已經很棒了。

影片的前半部分的戰鬥場景很慘烈,也很真實,讓我想起我的姥爺。他也是參加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經歷過無數戰鬥,但是很奇怪,我小的時候他從不給我講他的戰鬥故事。看了這個片子,我有些明白,每一個經歷過這種場面的人大概都不會喜歡去回憶,特別是親眼看到那些與自己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死亡的慘狀,恐怕終其一生都會努力地去忘記,而不願意去觸及那些一碰就痛的往事。姥爺到了暮年後,神智有些不太清楚,有時爲了想讓他說說話,我們就故意把話題引到那場戰爭上,姥爺每次都重複一個字“跑”,跑啊,跑啊,不停地跑。這部電影讓我真正理解了姥爺所說的這個字,在電影的某個場景,我在恍惚間彷彿看到時光倒流,我的姥爺回到二十多歲,正在戰場上奔跑。

戰爭是殘酷的,比戰爭更殘酷的是遺忘。人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當硝煙散盡,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創傷稍一平復,人們就把那些浴血奮戰的勇士忘記了。影片的後半部分描述了穀子地的執著尋求和人們的遺忘,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現實中,許多老兵的後半生是悲慘的,當他們爲了拯救那些活着的人而浴血奮戰,落下各種殘疾後,那些被拯救的人們卻以最快的速度將他們遺忘,這些老兵就在貧困與病痛的折磨中了其殘生。真的無法辨明,到底是戰死沙場更幸福些,還是最終貧病交加的好。

我們從小學習許多英雄的故事,也能夠記得許多英雄的名字,可是祖國的解放大業並不是幾個英雄就能完成的,在他們身後,佇立的是千千萬萬的無名英雄。他們拋頭顱,灑熱血,馬革裹屍,至死不悔,他們並不爲人所知,他們並沒有被後輩傳頌,我們看到的只有高高聳立的英雄紀念碑,所以,網易上新開的老兵紀念堂纔會人潮涌動,我們在那裏瞭解這些真實的老兵的故事,也在那裏爲他們獻上最真誠的敬意。

雖然影片中仍然保留了適當的馮式幽默,但是我還是不能理解也不能原諒在放映過程中居然有幾個女孩肆無忌憚地笑了起來,在寂靜的影院中,那笑聲顯得如此清晰與刺耳,

希望這無知與麻木的笑聲不會打擾先烈們的英靈。

看完影片並沒有想流淚的感覺,只是感到胸口像堵了塊大石頭,很悶,喘不過氣。或許正如老公說的,這部片子之所以具有震撼力,並不完全是因爲馮導多麼天才,而是因爲,命運是最好的導演,是這個故事本身的真實成就了這部影片,也感動了諸多觀衆。

有些東西值得用一生去尋找,有些榮耀值得用生命去換回。我還是有一點小小的遺憾,如果這些戰士不是在打中國人,而是在打日本人就好了。同爲華夏子孫,即使是打反動派,手足相殘也難免讓人心痛,但願這種同根相煎的慘劇永遠不要再重演。

最後,在這一年的歲末,無比虔誠地祈願世界和平,但願世上不要再有戰爭!

標籤:集結 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