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最新《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的觀後感範文(通用6篇)

觀後感2.45W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吧,寫一份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新《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的觀後感範文(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最新《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的觀後感範文(通用6篇)

最新《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的觀後感1

今天同學去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我不得又一次感嘆和平的來之不易,以及抗美援朝軍人們的英勇善戰。

中間有幾個片段令我記憶猶新,其中一個就是勇士們在準備炸水門橋前出發時一同凝望祖國的方向的場景——那座高高的雪山。是啊!祖國的方向,太陽升起的方向,是那麼的明亮,可是他們要向相反的方向走,去迎接黑暗,迎接戰鬥,迎接犧牲。目的就是爲了保護那東邊升起的陽光,那近在咫尺的祖國。

或烈火燒身,最後一步也要趕到機關槍前,堵住槍眼。或不顧生死,看着扔來的手榴彈,爲了保護隊友,果斷撲上去抱住。或不知疼痛,腿斷了,也要把信號傳給傳令人。我在腦海裏一遍又一遍的浮現政治老師的話:這道題要回答的是抗美援朝精神——前赴後繼,不畏死亡,堅持不懈,無私奉獻……

有的英雄長眠於雪山之下,被折磨人的暴風雪摧毀,也許至今他們還在異國他鄉。不過,我們帶回來的,我們要默哀,要崇敬,沒帶回來的,也希望他們能夠去往極樂淨土。感謝你們,是讓你們讓新中國在國際上有話語權;感謝你們,是你們保住了家門口,讓全國人民安全的生活;感謝你們,是你們珍貴的抗美援朝精神,讓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深受感染,永久銘記你們——我們的英雄。

最新《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的觀後感2

看完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給我的感受可以概括爲八個字——熱血沸騰、熱淚盈眶。

一羣熱血男兒硬是憑着堅不可摧的意志完成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戰鬥任務。電影讓觀衆很好地體會到什麼是保家衛國,什麼是鋼鐵長城,什麼是以命相搏……

一、三場戰鬥

面對計劃從下碣隅裏機場撤逃的美軍,志願軍藉助搶來的美軍炮火向敵軍陣地展開了衝鋒。敢打敢拼的志願軍不顧一切地衝向美軍,喊聲震天,號聲響亮,無懼生死。這雄赳赳,氣昂昂的氣勢對美軍形成了心裏上的絕對碾壓,以摧枯拉朽之式打的美軍哭爹喊娘,抱頭鼠竄。

敵軍逃向興南港的必經之路——水門橋,成了敵我雙方爭奪的焦點。接到命令的穿插七連在連長伍千里的帶領下必須要炸掉這座橋。從橋南,橋北,水泵機房,敵指揮部四方面協同進攻,憑藉指揮員的經驗和智慧,戰友間的默契和配合,大家戰鬥時的勇猛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最終成功的炸燬了大橋。

橋又被敵人增援部隊修好了,所剩無幾的志願戰士這次選擇了向死而生。抱着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決心,以命相搏也要炸燬這座橋。用血肉之軀鑄就鋼鐵長城,以血肉之軀化爲炮火炸藥。

二、戰友的情義

英雄的連隊有着英雄的氣質。餘從戎憑一己之力引開敵人轟炸機羣,保護了戰友們的生命;連長伍千里被困橋下,命令大家撤退不要管他自己,隨時做好了犧牲的準備;前仆後繼,爭搶抱着炸藥包衝向敵軍坦克的兄弟們等等,每個志願軍戰士心中想到的只有祖國,只有親人,只有戰友,而從來沒有考慮個人的安危和生死。

三、敵我對比

一羣衣衫襤褸,傷痕累累,食不果腹,口乾舌燥的志願軍戰士。即使外表形象有些差強人意,但也掩蓋不了那炙熱的眼神,不屈的信念和高尚的靈魂。那是一羣有着萬丈光芒的軍人,精神的強大可摧毀一切尖端的武器。

敵軍衣着光鮮,武裝到了牙齒,喝着熱咖啡,吃着熟牛排,天上有着絕對優勢的飛機戰鬥羣,地上有着火力威猛的坦克大炮,然而內心卻是充滿了恐懼。曾經的驕傲自大,不可一世在現實面前被無情的打臉。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最後,請允許我套用作家魏巍的名言結尾:親愛的朋友,當你坐在電影院裏觀看電影時,你是否意識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

你也許很驚訝的說:“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會告訴你,你正生活在幸福之中。只有意識到這一點,你才能更深刻的理解我們的戰士在朝鮮奮不顧身的原因。

向我們最可愛的人致敬!

最新《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的觀後感3

過年期間,我和家人一起去電影院觀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劇情十分感人,讓我熱淚盈眶。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第七穿插連,接到一項任務---炸掉美軍陸戰一師的撤退必經之路---水門橋。第一次炸完被美軍及時修復;第二次用夜間投襲,只炸了一小段;第三次也沒能成功。雖然以失敗告終,但給敵人在精神上以催殘,功不可沒,使得抗美援朝發生了根本性的逆轉。

這部電影中令我最爲感動的是影片中,當戰鬥結束後的伍萬里的一句臺詞報告,第七穿插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報告完畢。”看到這一幕,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感動萬分,淚流滿面,體會了戰爭的殘酷,戰士們的英勇無畏,氣壯山河的豪情壯志。可能現實比電影中的情節更殘酷,更震撼人心。電影中戰爭的場面十分逼真,讓你如身臨其境,那一聲聲的槍響,一顆顆的手榴彈爆炸,機槍,飛機的轟鳴聲也讓人們倍感緊張。我不禁感慨,如果不是志願軍奔赴戰爭,爲我們創造了和平年代,可能我們就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都是先輩們一次又一次地戰爭,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和平,保衛國家領土和人民的安全。我們要銘記歷史,牢記使命,他們值得我們敬佩,向英雄們致敬,謝謝你們!

最新《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的觀後感4

偉大的保家衛國的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成立後,是偉大的中華民族的一場立國、立軍、立威之戰。千千萬萬箇中華好兒女,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用一個個的英雄事蹟,鑄就和譜寫了偉大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曲曲的新篇章。

今天與朋友一起,去看了電影,抗美援朝無數個的戰鬥中的一場,即長津湖之水門橋戰役。實力懸殊的戰場和戰鬥慘烈和激烈的程度,再一次地震撼了我。

我偷偷地哭了,哭了好幾次。好幾次的我,差點忍不住的就要放聲大哭。好想放聲地爲革命的英雄們大聲地哭出來。

《水門橋》以極其逼真的場景,以令人髮指的戰爭殘酷場面,帶着我們穿越了歷史的天空,來到這段令人髮指和感動及深思的戰場。這是一段令我們窒息垂淚的歷史,是一段令我們深刻體會到和平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望吾輩當自強。

影片中,飛機轟炸時的血肉模糊、子彈把身體打得像篩子和馬蜂窩一樣硬,紅紅的鮮血汩汩流……龐然的坦克從英雄身上碾過時的慢動作與碾壓時的破碎聲,以及坦克履帶在戰慄中顫動,處處無不都是英烈的血肉之軀……

真實的戰爭環境,不是我們這一代人所能想象的那麼慘烈和殘酷。雖然我們沒有經歷和看見過這樣的場面,雖然我們的想象力也很有限,但是我們依然能夠透過戰爭的畫面,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痛徹心扉的疼痛。

今天是和平的年代,雖然戰爭看起來似乎離我們很遠,可是我們不能忘記今天的和平是怎麼來的?是無數的英雄和先烈們,用他們的生命打造出來的和平和幸福。今天的我們要牢記,帝國主義忘我之心不死。更不能忘記和平時代裏的“最可愛的人”。

看着革命的前輩,實在是心痛不已。他們拼命的在冰天雪地裏跑散躲避着敵機的掃射和轟炸,在那沒膝深的積雪裏艱難地拖拽着行進,以及前方未知的危險。我們的老一輩用大無畏的革命的英雄主義精神,打擊和戰勝了武裝到牙齒的帝國主義侵略者。

革命老前輩,用他們的堅強和勇敢,用集體主義的精神和偉大的民族精神,克服了常人意識不到的苦難,堅持了今天的人們不可理解的人性,這就是人性中的最真實和最善良的`一面,沒有是非,沒有個人的自我,沒有鉤心鬥角,只有保家衛國。

在今天和平年代裏的歲月靜好,我們也要去積極努力地去奉獻,也要敢於勇敢犧牲個人的舒適,去忍辱負重前行。

戰爭年代的英雄們,他們是有理想信仰和有精神信仰的一代人,他們的大無畏的革命的英雄主義精神,犧牲個人救活戰友,敢於同敵人同歸於盡,才能取得勝利。

感慨萬千,真擔心許多的慨嘆,搞不好就弄巧成拙地成了批判世俗而被批判。好了我就不多說了。謹以感恩之心,報答我們偉大的祖國,雖然我們面臨困難,但是我們萬衆一心,發揚革命的大無畏精神,共克時艱,一定會戰勝困難。

最新《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的觀後感5

今天是2022年2月4日,農曆正月初四,昨天看了新春影片《長津湖之水門橋》,作爲中國影史票房冠軍《長津湖》的續集,《長津湖之水門橋》主要講述的是以抗美援朝爲背景的三炸水門橋的故事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在異國的土地上開啓了抗美援朝的偉大篇章。

每次觀看抗戰影片,眼眶總是一直溼潤着,中國軍人鋼鐵般的意志,軍人以服從命令爲天職的偉大精神感動了千千萬萬人。

伍千里帶領第七穿插連剛剛結束機場大戰,還沒好好休息一下,馬上接到上級通知,立刻趕往水門橋執行炸橋任務。所有戰士立刻出發前往目的地。

戰士們一邊要抵擋風雪交加,嚴寒刺骨的惡略天氣,一邊要隨時警惕敵機的轟炸。還要誓死完成任務。所有戰士絲毫沒有懈怠。

始終保持“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一次次攻克難題,一次次完成任務,最終除了伍萬里以外,所有英雄們都犧牲了,換來了戰爭的最終勝利!也換來了我們今天安穩而幸福的生活。

爲所有烈士們致敬,爲所有爲抗戰英雄們致敬,人民永遠會記住這樣的恩情!

感恩偉大的祖國,感恩我們是中國人!

最新《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的觀後感6

很多電影都是到了第二部口碑開始下滑,雖然長津湖之水門橋也是第二部,但是我完全沒有這樣的感覺,甚至覺得這個第二部超過了第一部。

第二部可能不如第一部的歷史場面更宏大,但是它將極限的表達出志願軍戰士的頑強戰鬥意志,可以說在這一點上有可能還會超越第一部。雖然電影的總時長比第一部略短些,但是節奏不拖沓,整部電影看下來讓人感覺很爽,結束的時候總覺意猶未盡。

“水門橋”顧名思義就是圍繞一座橋展開的戰鬥,戰爭很激烈也很讓人痛心,炸橋是一個很艱鉅的任務,避免不了會帶來人員傷亡,電影接近結尾的時候是最讓人感動的地方,和第一部的冰雕有異曲同工之妙。水門橋爲何如此關鍵?片中,水門橋是一座背靠懸崖的半懸空通道,這裏身兼發電廠、水壩等功能,還是美軍撤往興南港的通道。導演徐克曾在採訪裏解釋:“如果志願軍把這座橋炸掉,機械化程度非常高的坦克、車輛就會難以透過,志願軍就有時間趕上來。”

《水門橋》以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戰役爲背景,講述在結束了新興裏和下碣隅裏的戰鬥之後,七連戰士們又接到了更艱鉅的任務。他們面對裝備精良又佔據地理優勢的美軍,做出了巨大犧牲。電影以極其逼真的場景,以令人髮指的戰爭殘酷場面,帶着我們穿越了歷史的天空,來到這段令人髮指和感動及深思的戰場。影片中講述的是一段令我們窒息垂淚的歷史,令我們深刻體會到和平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從拍攝角度上看,無論是鏡頭語言還是調色,構圖都很恰到好處,看下來不會有電影畫面帶來的頭暈的感覺。演員的演技是真得好,在鏡頭特寫的時候放大了面部表情,動作都太到位了,這部電影火,是很有沒有道理的!

在影片的最後,伍萬里抱着伍千里的骨灰回到故鄉,虛擬的千里對萬里說道:“你不是說你一塊石頭能打三十下水漂嗎?”萬里解釋道:“那是撿到塊特別的石頭”,千里問道:“什麼是特別的石頭”,萬里哽咽住了。也許那塊特別的石頭是伍千里能帶着第七穿插連的弟兄們平安回來。但戰爭是殘酷的,哪有那麼多特別的石頭,我們能撿到的只有普通的石頭,革命的勝利不是靠運氣,而是實打實用他們血肉之軀拼搏出來的。

電影中除了伍萬里的成長線之外,其他志願軍戰士的羣像也被塑造得更加豐滿:連長伍千里能力強、能穩住大局;狙擊手平河沉默寡言,但非常靠譜;火力排排長餘從戎整天樂呵呵,時刻照顧伍萬里的安危;指導員梅生看上去書卷氣十足,但他實際上不僅戰術過硬,而且非常果敢。他們沒有主角光環,但他們各個都是主角。

走出電影院,在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一路的繁榮景象,不由地感嘆道:“現在的美好生活,都是他們用鮮血換來的。萬家燈火,是他們在爲我們負重前行啊!”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我應該更加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學習更多的本領去建設國家,爲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只有這樣,纔對得起那些爲國家,對得起爲民族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輩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