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2017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的觀後感

觀後感3.05W

感動中國有十大人物,每一位都值得我們學習。本站小編整理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的觀後感,歡迎欣賞與借鑑。

2017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的觀後感

2017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的觀後感一:

每一位感動中國人物都有令每一位爲中國人爲之感動的精神,爲國、爲羣衆、爲人民無一不體現黨的十八大精神: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國富強與家人三十年遙遙相隔的中國核潛艇之父的黃旭華,爲羣衆幸福從百萬富豪甘心變得一窮二白的全國道德模範的黃淑珍,無依無靠上頓不知下頓飽卻爲每一位貧困生一分一釐捐助上學的劉盛蘭……

世界上核潛艇總設計師,親自下水做深潛試驗的第一人的“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甘心做沉默的砥柱;高齡孤寡“五保”老人劉盛蘭,殘年風燭,拖着病弱的身軀,拾荒助學子,高貴的心靈在人間寫下大愛;只爲風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守住誓言的陳俊貴;帶領村民致富,甘做老百姓貼心人的段愛平;35年培育出產量高的油菜品種的沈昌健;爲了讓雅魯藏布江邊、喜馬拉雅山腳下的門巴族孩子有學上的格桑德吉;20年來堅持每週出診6天的百歲仁醫胡佩蘭;爲孩子留學費耗時3年繡出《清明上河圖》的絕症母親姚厚芝;在輪椅上度過青春,卻固執地相信善良,絲毫不悔的方俊明;從青春歲月到耄耋之年,一生追隨革命、愛情和信仰,輾轉於戰場、田野、課堂的龔全珍……

他們用畢生踐行告訴了我們,作爲一名中國公民,作爲一名中共黨員,我們應該有的精神。如果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都能夠有這樣的胸襟,我中國人民的未來不是夢,中國夢的實現更是指日可待。

獲得殊榮的,大多數都是普通人。可以說,沒有人是爲了今天的獎臺而選擇自己獨特的生活。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做出了不平凡的舉動,只是因爲忠於自己的內心,緣於愛。

生活中從來就不缺乏感動,只不過是在繁忙的學習生活之中,我們疲於張開發現美的眼睛。在我們身邊,在我們眼前,就在處理中心,處處都有令人感動的人和事。有默默奉獻、踏實嚴謹的老前輩,也有積極進取、鑽研努力的年輕人,有關懷體恤員工的領導、也有相互關愛的同事,無論是精誠合作,永不言敗的團隊精神,還是拔得頭籌,閃耀着獨特的個人魅力,在一點一滴中都流淌着感動,撞擊着我們的心靈。張開眼睛,去發現身邊小細節中隱藏的,被忽略的感動吧!

愛需要傳承。感動不只是一場晚會的激情,一次剎那間心靈的溫暖,它需要落實到具體行動。詩人曾經說過:看一眼鳥兒的飛翔,就可以減輕心靈的重壓,能激活潛藏在內心的某種渴望。感動,是我們內心被開啟時的那一道優美的弧線。

看到那些人面對信仰和追求的義無反顧和淳樸,我們幾度眼淚汪汪。或許對今天習慣於功利也擅長於鑽營的我們大多數來說,他們很傻。的確,他們傻的讓我們爲他們價值觀的單一感到不可思議(尤其文化多元的當下),因爲我們習慣於對社會發牢騷、對他人無盡抱怨、也常常在對國家的指手畫腳中和麪對社會事件時那犀利的言辭中尋找存在感,其實,你有沒有想過,就在你唾沫橫飛地做個憤青的時候,就在你以爲世界都欠你的而你將所有的怨憤化爲對社會的抱怨的時候,而有些人卻在爲改善這個世界而努力,不單爲了自己,更多的是爲了將來的那些熟悉的和陌生的你我他,哪怕力量微小,但仍在堅守……所以,請不要抱怨了,美好的社會不會因爲袖手旁觀而變好,它需要我們指出不滿的同時還更需要我們行動,請相信好的建議和有聲的監督遲早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請不要將一味犀利的批判當成自己獲得存在感的工具,真的,那隻能獲得一時的口舌之快,我相信,在被吹捧和被轉發的虛榮心得到滿足之後,你也只能徒留一地無聊和滿心的空虛。而真正的高興,唯有發自內心的喜悅纔給得起,接受和付出都是喜悅的來源,但付出後的喜悅更持久。請相信,文明和道德也是可以“裝”出來的,裝得久了就是你的習慣,也會內化爲你的氣質和品行,如果整個社會也跟着我們一起裝的話,那它們最終會成爲一個民族的品質和精神!所以,請相信那些美好吧,相信它們,你和我也會變得更加美好!還有,請在可能的時候,做個理想主義者吧,既爲我們自己也爲了身邊的人,做個理想主義者,首先對自己而言,證明我們是活着的,更重要的是我們還有繼續活下去和將會活得更好的希望和期待。

2017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的觀後感二:

“感動中國”是一檔傳遞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節目。那裏面介紹了許多平凡而又偉大的人物。有爲研製氫彈而做出巨大貢獻的于敏,有爲了山區貧困孩子,去山區支教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和他的妻子孫麗娜,有爲了國家利益帶頭移民的趙久福,有做好事不留真名的“炎黃”---張紀清,有爲了耳聾的兒子而陪讀16年的媽媽陶豔波,有爲了人民的安全,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木拉提·西日浦江,有充滿了愛的大院---隴海大院等等。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張紀清和隴海大院。

張紀清,他做好事從不留真名。1987年,他捐出一筆1000元的善款給敬老院,當時他捐出的這一筆錢相當於一個人兩年的工資,捐款人署名“炎黃”,也就是張紀清。張紀清。張紀清本可以過着富裕快活的日子,他是祝塘鎮的首富。他因看到孩子受不到正規教育而賣掉剛買回來的工廠設備決定幫助他們。從此,他就不斷捐善款幫助別人,署名炎黃,就這樣一直堅持了30年。他因而從住300平米的`房子,到200平米,到90平米,在到現在的70平米。直到現在,他仍在捐善款。“一個善良的背影,匯入茫茫人海。你用中國人熟悉的兩個字,掩蓋半生的祕密。你是紅塵中的隱者,平凡的老人,樸素的心願,清貧的生活,高貴的心靈。炎黃不是一個名字,是一脈香火,你爲我們點燃。”這是感動中國給予張紀清的頒獎詞

隴海大院;和風春滿園。有一個故事在這裏講了39年。高新海,原來班級裏的孩子王。25歲,病魔突然向他襲來,以致他高位癱瘓。二哥、大哥、父母相繼去世,這無疑使高新海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在他瀕臨絕望·1的時候,好友鄰居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大家都不約而同地輪流照顧他,看球賽、逢年過節,大家都在高新海家裏,爲的就是能讓高新海好好地活下去,就這樣到現在堅持了39年。“一場愛的馬拉松,長跑三十九年,沒有終點。一座愛的大院,滿是善良的人,溫暖的手,真誠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離不棄的深情。鴿子飛走了還會回來,人們聚在一起,就不再離開。”

讓我們也行動起來吧,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017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的觀後感三:

我看完《感動中國》後,心裏有說不出的感動,以及對這些偉大人物的敬佩。

如果沒有這些默默爲社會奉獻的人;如果沒有這些捨己爲人的人;如果沒有這些不求自身幸福,只求他人幸福的人,我們的社會將沒有了生機,沒有了希望。這些偉大的人們,我敬佩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