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夢想勵志電影飛鷹艾迪觀後感

《飛鷹艾迪》以小人物追求大夢想作爲敘事主題,透過講述英國跳臺滑雪名將飛鷹艾迪·愛德華茲的生平事蹟,向世人傳遞了極具感染力的拼搏精神,其在創造勵志新經典的同時,也收穫了英國版《阿甘正傳》的美名。以下是小編帶來的飛鷹艾迪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夢想勵志電影飛鷹艾迪觀後感

飛鷹艾迪觀後感(一)

看這部電影之前,我給自己預設了一個情況,就是它會很俗,因爲勵志片嘛,肯定是小人物的發家史之類的,所以我準備看一個小時就提前離開吃飯去。但沒想到我錯了,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勵志片,而且還被狠狠感動了一把。也許是因爲,我也是個有夢想的孩子吧!

容易實現的,那算不上夢想

片中的那位艾迪,走起路來有點扭,戴個眼鏡看起來蠢蠢的,但是他的嘴角總是向下彎,似乎有種不服輸的勁兒,他的倔強只爲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參加冬奧會的高臺滑雪。在這之前,英國甚至都沒有滑雪隊,艾迪就作爲唯一一個運動員到德國去求教,但誰都瞧不起他,只有一個叫布朗森的前運動員願意提點他。後來艾迪真的進入了奧運會,並且創下了英國的滑雪紀錄。

創了紀錄,這麼聽起來好像還挺厲害的,但我前面說了,英國還沒有過滑雪運動員,所以所謂的創紀錄,只不過是開了個先河而已。其實,在那屆冬奧會上,艾迪不但沒有獲得任何獎牌,而且他的成績跟其他國運動員相比是墊底的。但是他無需跟別人比,因爲再渺小的夢想對自己來說也是天大的事,他爲此執着過,努力過,付出過,這就值得了。歷史上真正的那位艾迪,在參加完1988年那屆冬奧會之後,就再沒參加過奧運會。但是他給人們留下的印象卻是極其深刻的。

輕言放棄的,那算不上勵志

你會說,高臺滑雪作爲夢想有什麼了不起的?要知道,這種運動都是從小培養的,艾迪20歲纔開始學滑雪,而且這項運動極其危險,如果掌握不好,從70米和90米高臺滑下來是會讓人扭斷脖子的。幸運的是,艾迪沒有受過這樣的傷,而且還有前輩的指點,可以說他的事蹟道出了夢想實現的三個要素:努力+運氣+點撥。

當然,前進路上也不乏一些討厭的人,比如一個勁兒給艾迪潑冷水、說泄氣話的爸爸,還有故意調高標準、存心不想讓艾迪進奧運會的奧委會成員們,還有那幾個捉弄艾迪、讓他錯過開幕式的損隊友。我相信我們身邊也會有這樣的人,但我們無需懈怠和氣餒,我們能給與他們最好的'回擊,就是打造一個嶄新的、更好地自己。你看艾迪回國受到熱捧,連一向唱反調的爸爸也穿上了寫有“我是艾迪的爸爸”字樣的衣服,以兒子爲傲了。

影片這樣的排片我們也很無奈,我們也不希望這部被值得關注的電影因爲過低的排片,而將觀衆拒之門外。我們期待這部電影能像去年我們宣傳的《王牌特工:特工學院》一樣,透過口碑逆襲排片。

飛鷹艾迪觀後感(二)

歷史上的《飛鷹艾迪》確有其人。英國人艾迪·愛德華茲小時候腿有點問題,治癒後醫生斷定他此生不可能成爲運動員。而且他還高度近視。但他心中有個奧運夢想,20歲開始練習高空滑雪。第一次(也是他此生唯一一次)參加奧運會比賽時才練了20個月,別的運動員可能已經練習了20年……最終他的成績墊底。

這和我們印象中有名氣的運動員形象太不一樣了。我們印象中的著名運動員是要取得金牌的,比如前幾天大家都在懷念張怡寧在乒壇的獨孤求敗。然而《飛鷹艾迪》中幾乎每個人的成績都可以碾壓艾迪。又或者,他們應該都擁有健美的身材,像寧澤濤那樣。然而塔倫·埃格頓爲了飾演艾迪而增肥,電影中有一幕他在桑拿房遇見其他滑雪運動員……真是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這哪裏還是《王牌特工》中那個擁有腹肌人魚線的小男神啊!很多運動員都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獨家動作,比如美國體操明星庫爾特·托馬斯的“托馬斯全旋”,再比如“李小鵬跳”。國際雪聯也有以艾迪命名的“飛鷹規則”,但這個規則卻是用來專門阻擋像艾迪這樣的人進入冬奧會的……

就是這樣平平無奇的艾迪,卻讓人感動到哭。電影最後打出字幕:“奧運的精神並不是奪冠,而是堅持不懈的毅力(大意)。”電影中,艾迪從頭至尾都沒有獲得世俗成功學上的成功,就算最終站上90米高的滑雪臺勇敢滑下,成績依舊跟人差一大截。然而他的行爲也影響到了一些人。比如休·傑克曼扮演的本來已經甘心做剷雪工、成天喝大酒的前高空滑雪運動員皮爾裏。皮爾裏重拾夢想給半路出家的艾迪當教練。就是這樣的兩個Loser,一步一跤跌跌爬爬進入了強者如林的冬奧會賽場。

其實我們更需要艾迪這樣的“榜樣”吧。偶像們的光環實在太過高遠了,有時候我們並沒有更高、更快、更強、更美、更青春……的資本,可能我們天生平凡,但也可以擁有夢想。然後想盡辦方法爲着夢想努力,最終我們也許並不能實現它,但我們至少可以成爲艾迪。

電影中,那個一路唱衰艾迪、總試圖說服他繼承自己泥瓦匠衣鉢的父親,終於在艾迪滑下90米雪道時,和母親把手握在了一起,爲艾迪緊張,爲艾迪興奮。最後去機場迎接“凱旋”歸來的兒子,掀起外套,裏面的衣服寫着:“我是艾迪的爸爸”。爲艾迪喜悅,爲艾迪驕傲。

哪怕,這可能這就是我們人生最輝煌的一刻了——但也已經勝過別人無數。現實中,艾迪參加完1988年冬奧會後,國際雪聯推出了“飛鷹規則”,規定:只有在世界排名前50或者排名前三成的運動員才能參加奧運會,艾迪也因此被隨後的奧運會拒之門外。艾迪說:“我在冬奧會上受歡迎,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代表了奧林匹克精神。但很多聯合會向國際雪聯抱怨太多人關注我,纔有這個規則。因爲我代表了奧林匹克精神而把我踢出奧林匹克賽事,這聽上去很諷刺。”

好啦好啦,就讓英雄美人歸於傳奇,讓平凡你我歸於沉寂,塵歸塵,土歸土,這纔是平凡世界中最好的我們和最好的結局。況且就算結局不好,我們就看過程嘛,過程不佳,我們再看努力啊……生如艾迪,總能找到閃光的一刻。這部電影我最欣賞艾迪的地方其實並不是他的堅持,而是他的懂得變通。曾經他是想以滑雪進入奧運會的,但是競爭太激烈啦。這時,他看到了高空滑雪,而英國那時候還沒有高空滑雪隊,此前唯一進行過這項運動的運動員已經死了,所以如果艾迪能練成,那他就是第一人……於是,他就去練了。

忍無可忍,繼續再忍,然而此路不通,換條路走。

謹以此文獻給癡心不能死但又沉浸在挫敗感中無法自拔的人們。

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作者。

作者:惘然(來自豆瓣)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