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千與千尋觀後感怎麼寫

觀後感1.74W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的經典作品,下面就是小編爲您收集整理的千與千尋觀後感怎麼寫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千與千尋觀後感怎麼寫

篇一:千與千尋觀後感

“忘了名字就回不去了。”——白龍(題記)

看了一遍就想要看第二遍,但又害怕看第二遍,對於劇情我就不做介紹了,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是看了第二遍了的,甚至更多。看完後迫不及待的想寫觀後感,感觸頗深。也許是因爲在看的時候,有一瞬間我清醒了,我突然發現我在發呆,癡迷於故事之中,也發現了,有些東西必須要爭取,有時候感覺來的就是那麼快。Ps:或許是喜歡吧。

其實我剛開始看這個的時候,想到了一個人,就是fym(ps:高中班長),那個女主角怎麼和她的感覺那麼像,不過之後怎麼也想不到她。Ps:其中那個鍋爐爺爺說到是愛的力量的時候,我發呆很久,也許想到了小童鞋吧。之後就很難想到誰了。

實際上這裏面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個無臉人(ps:感覺他是一個渴望幫助千尋的人,像千尋的父親,而不是那個已經變豬的父親)。因爲千尋在做事的時候他總是那麼的關注,或是想表達什麼,卻因爲說不出話而無法的表達。整體看來這部電影充滿了恐懼和無奈,卻也那麼有激情。

Ps:突然想到其他的了,如果你來到一個異世界,那裏你一個也不認識,全部都是面目猙獰,或者冷漠無視,你願意待下去嗎?加一個條件,如果你被貢爲那裏的王,你想怎麼就怎麼,你有無上的權利,你願意待下去嗎?

火車,只有去的票,而沒有回來的票,大海上的火車,那麼的幻像。因爲火車中的景象和火車外的景象完全形成對比,有一種異樣的感覺,就好像是你現在的世界和你所處的整個世界一樣。外面還是那麼值得憧憬的,美好的,只是你們之間總是隔着些什麼,可望而不可即。還有就是小白與千尋的感情,是那麼的朦朧。還有一個情景,湯婆婆,那一瞬間,變成鳥自由的飛翔,但是卻是裏面有一絲邪惡的代表ps:裏面沒有絕對的邪惡,也沒有什麼主角需要來鬥爭的,剛開始我並不知道導演要描述什麼,只是後來明白了,原來是這樣的,想要和我有一樣的感覺的話,那就看吧,或者多看幾遍嘛。

有時候也許就是夢一場罷了,那個讓我想起了張愛玲的一篇小說,名字記不得了。只是描述的是困在地鐵裏面,一切都是一場夢罷了。千尋的父母出來後始終不覺得發生過什麼,而千尋了,也許是一輩子的記憶,最後那個小白叫千尋不要回頭,我相信他們一定會在一起的。

篇二:千與千尋觀後感

這部電影是閆推薦給看的,就和《哈爾和他的移動城堡》(至今未看)一樣,自己曾經開啟過很多次,都是沒看夠1分鐘就切掉,今天靜下心來看它,感觸頗深,直到現在,內心依舊迴盪着一種甜甜的喜悅……多少天的壓抑都在電影結束之後消散。

故事的開頭十分平淡,只是千尋與他的父母搬家到另一個城市,千尋仍然在懷念過去的同學……這部電影開始吸引我是從他們誤入一片森林,又發現一條古老的通道,走過那陰森通道的時候,千尋內心的那種小小的膽怯,便體現了出來,隧道的另一邊是藍藍的天空,蔥鬱的草地和清新的風,《千與千尋》 觀後感。在一條空無一人的街道上,千尋的父母被好吃的食物所誘惑,一直吃呀吃。千尋看着她的父母,無力阻止,卻令她內心很是不安,她的不安是對的,他們來到的這個小鎮,是鬼魂纔來的地方,這裏有可以治百病的溫泉,這裏聚集着成羣的精靈,什麼“蛤蟆仙人”啦,“人蔘大叔”啦……這裏是不歡迎人類的,遠離了人世間,在一個叫白龍的少年(錢婆婆親口說白龍是小千的男朋友)的幫助下,千尋迫不得已在湯婆婆手下打工,簽訂契約,名字被奪去一個字,只留下千,因爲在這裏不工作就會被變成煤球或者變成豬(千尋的父母就因爲白吃白喝被變成了豬),這裏每天都有奇怪的事情發生,千尋也結識了好多朋友,白龍,6隻手的`鍋爐爺爺,搬運煤塊的小煤球,小玲姐姐,還有妖怪無臉男(我好喜歡他)……

影片中很突出的一個畫面是渾身散發着臭氣,流着綠色汁液,被誤認爲是腐爛神的河神的出現,湯婆婆千方百計刁難千尋,而千尋在無臉男和小玲姐姐,鍋爐爺爺的幫助下,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把河神洗好,河神很感激千尋,給了她一顆神奇的藥丸,這枚藥丸最後一半救了無臉男,一半救了白龍……其間貪婪的人與千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最讓我感到溫馨的片段是千尋,無臉男還有小寶寶和小烏鴉去錢婆婆的家裏,錢婆婆的家裏佈置很樸實,她不需要魔法,她說:“手動織出來的線比魔法變出來的要強很多……”而這一切,與湯婆婆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千尋在沒有這段奇幻經歷之前和我們大多數孩子一樣,懶惰,膽小,冷漠,但是在那期間和在那之後,她變的更加的勇敢,例如她第一次走湯屋外面的懸梯時是那樣的恐懼,再後來她爲了救白龍而奮不顧身地在裂開的管道上奔跑……儘管結局讓我有些遺憾,千尋沒能和白龍在一起,但是宮崎駿還是給我們留下了想象的空間,特別是千尋最後看着神祕的洞口漸漸消失在視野……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有那麼一方淨土(當初讀桃花源記時是第一次感受,今天第二次感受……),承載着我們太多的想象,儘管我們越來越大(眼看就奔二了),越來越現實,但那片淨土永遠在我們心中,當我們在繁忙的學習生活中抽出一點時間,回到那裏,拋開憂慮……看完《千與千尋》,自己彷彿走過了一段奇妙的旅程,憂傷、興奮、害怕、感動……

篇三:千與千尋觀後感

欣賞一部優美的電影,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可以開拓我們的視野,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千與千尋》就是這樣一部優美的影片。

《千與千尋》講述了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千尋一家人誤打誤撞進入了一個奇異世界,千尋的父母因吃了供奉給神靈的食物,變成了又肥又大的豬。千尋爲了救父母,開始了奇異之行。她經歷了艱難的尋工作,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後,又開始勞累的工作。又爲了救白龍,她不顧自己的安危,捨身去找錢婆婆,將白龍盜竊的印章歸還,又經歷了湯婆婆的考驗後,千尋一家終於回到了現實世界。 電影中的每一個動人的小故事都會給予我們一些做人的道理,揭示一些人類的本性。千尋的父母在無人的店鋪偷吃食物,揭示了人類貪婪的本性;千尋捨命救白龍,可以看出千尋是一個知恩圖報的好孩子;錢婆婆原諒了白龍的過錯,可以看出錢婆婆是一個心地善良的巫婆。

最重要的是這部影片中提到的幾次愛。

愛無處不在,如果生活中沒有愛,生活將變得乏味。正是因爲有了愛,千尋才能捨命救父母;正是因爲有了愛,鍋爐爺爺才願意爲千尋找工作;正是因爲有了愛,千尋才能不顧一切救白龍的性命。有愛才有家,有愛才有世界。是什麼創造了世界?是愛。是什麼照亮了未來?是愛。是什麼改變了人生?是愛。是什麼讓人學會感恩?是愛。是什麼讓人變得一心只爲他人着想?是愛。是什麼讓人有了無限的力量?是愛。 愛,可以讓人變得無私,變得偉大,變得寬容,變得勤奮,變得自信,變得懂事,變得勇敢。只有愛,才能成爲人們心中最美好的東西,只有愛,才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我一定會向千尋一樣,學會關愛朋友, 學會關愛親人,學會關愛陌生人,把愛的光輝照射在世界的每個角落。

篇四:千與千尋觀後感

《千與千尋》一直是一部廣爲人知動漫電影,它是日本國寶動畫巨匠宮崎駿勇奪奧斯卡的傑作。從2001年在日本本土上映以來,《千與千尋》一直受到廣泛好評,被稱百看不厭。

從很早之前就知道有一部這樣的動漫,可是真正第一次觀看還是在這個暑假。故事很富有戲劇性與童話的感覺,從悠長古老的隧道、奇怪的石雕到“會說話的房子”,影片的開頭給人的是一種可怖的感覺。千尋他們來到了一個奇怪的小鎮,小鎮沒有人,但有香噴噴的食物。千尋的爸爸媽媽不顧千尋的阻撓,未經允許就吃起了無人看管的食物。千尋無奈之餘只好繞着小鎮走走,希望能發現點什麼。快到天黑的時候,千尋意外的看見了電車,興奮之餘又被一個叫做白龍的少年呵斥着往回趕。影片中千尋與燈的賽跑很值得回味,而千尋無助的叫喊從側面又體現了人類的弱小。

後來千尋知道自己的父母變成了豬,而自己卻不得不呆在“湯屋”打工。這個過程中有很多人與千尋爲難:湯婆婆恐嚇千尋,要把她變成豬;“湯屋”的管事特意刁難千尋,也不給千尋藥浴的牌子。影片中“湯屋”管事與千尋周旋的那一段也很值得品味,對待千尋的聲色俱厲,轉眼對待客人又喜笑顏開,真是變臉比翻書還快。這樣鮮明的對比正映照了我們人的社會,在我們的社會中也有這樣獻媚、表裏不一的小人。

之後無臉男幫助千尋拿到了藥浴的牌子,這時的無臉男還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後來由於呆在“湯屋”久了,無臉男也被周圍的環境渲染了,變得邪惡、不知足、貪婪起來了。這裏也反映了一種社會現象,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在社會上又怎麼會少了像無臉男這樣被環境所帶壞的人呢?

河神算是《千與千尋》中比較令人驚奇的人物了,誰也沒有想到那樣噁心、邋遢的腐爛神的真身竟然是河神。河神身上的那根刺更能啓發我們,刺代表甚麼呢?從千尋他們拉出來的那些東西我們瞭解到,刺就是生活中不良的,不乾淨的,不利於我們生存的事物;那就不僅僅是垃圾那麼簡單了。

接近尾聲時宮崎駿又創造了一個對比明顯的人物——錢婆婆,她是湯婆婆的孿生姐姐,人人開始都以爲她的性情和湯婆婆一樣惡毒。但是她在片中的表現大大顛覆了這種感受,我一直把她認爲是湯婆婆的另一個側面——好的一面。我想這就是作者想告訴我們的人的雙面性吧。

故事的最後,千尋幫助白龍找回了名字,並且救回了自己的爸爸媽媽。“湯屋”的人都被千尋的善良所感染了,連一直以來令人厭惡的湯婆婆也露出了她善良的一面。總的說結局是美好的,可整部影片亦可以教會我們很多。

這部電影中有一句話:“名字一旦被奪走了,就再也無法找到回家的路了”,它警醒着我們,萬事不能忘本,忘記了就再也記不起來了。